时间深处 物已化石
……
曾经在大学就说过,这辈子不走近文学,因为唐朝诗人杜甫让我对一个文人的处境产生了深刻思考,杜甫能忧国忧民却明显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呈现出不能照顾好自己的正常生活的残痕,和不能为自己孩子提供一个安稳的家的迹象——“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读着这样的诗句不禁冷风从三月的煦日中随柳叶的抖动滚滚而来——不能齐家更何谈治国?这样的问题已经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次次思考和一连串的叩问。诗中的每一层凄凉晚景的印象我分明从初中就曾记忆,只是当时不能深刻知道历史背景和杜甫的自身处境。高中时,对中唐的历史有粗略了解的时候却发现这首诗歌已经被明晃晃地被载入教科书,让我有机会再次深刻理解每一句诗背后生活的要义,之后是缕缕悲絮自心尖而生,难道是才华和天生的文字雕刻本领让杜甫落魄了吗?他的前辈杜审言曾经让他的家族很兴旺过啊!
经常听人说爷爷要拥有财富、爸爸要有学富五车文化,也许第三代才能出一个艺术家。
我敢断言杜甫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让文字带着深刻表情的艺术家,是一个让时代和自身的境遇永远活在文字中的艺术家,要不为什么他写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都象烙印一样深深刻在后世许多人的心上?时光荏苒几百年后他的文字还依然能清晰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唐朝由强盛而乱,由乱而衰的关键转折期。我想,也许唐朝的内陆人当时还不时兴全民经商,多看到的是阿拉伯商人走遍中国。杜甫的先辈也许仅仅忙着做士人,修身立志报国,却忽略了对子孙后代谋生技能的培养;更不幸的是杜甫本人性情使然,青年时期仕途坎坷晚年又生逢乱世雪上加霜,终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ze 阳平)”悲啊!悲啊……!
入得文字当出得文字。时代不同了,我想文字的作用对普通人来说当是娱乐大于对国是的思考,所以不必给自己压力——写出石破天惊的东西,权当是在海边的沙滩一边走一边留点七扭八歪的脚印,如果一个浪冲上岸边的沙滩,抹平了印记也不必回头,继续走继续踏出脚印——随兴地调调生活的画板也就不枉在海边走一回。
寒江雪 节选自硬石博客《两年了·小牛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