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笔侠”--于连胜
于连胜,诗人、书法家。字书祥,号兰亭静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理事,硕士,第八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盛京画院一级美术师、名誉院长,恒雅斋国际书画院副院长,中朝韩书画艺术家交流促进会名誉主席,辽宁国画院艺术顾问、辽宁省书画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全国百家著名企业签名、由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发布的《中国企业公民宣言》撰稿人。 1985年任国家航天部直属大型企业司局级领导、航天神剑文学艺术协会理事、企业神剑文学艺术学会主席。1994年后曾在体制改革、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行政执法、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等多个领域从事领导工作。曾兼任辽宁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团委员,《诗潮》杂志主编、《芒种》杂志社社长。曾主持策划了“首届世界千名华人小书法家书法竞技比赛”、“纪念中国书协成立25周年大型系列活动”、“首届中国彩灯书法艺术灯会”、“首届辽宁中部八城市书画精品展”、“中国地名文化万里行”等多项大型文化艺术活动。2006年向中国书法家协会和当地政府提出建立中国书法公园的建议并促成正式签约立项。出版个人专著《真悟集》、《于连胜诗词选》、《雨曲风歌》、《于连胜诗书画作品集》等。 曾获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全国征文一等奖;市“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清文化节诗歌大赛一等奖;全国“胜利之歌”大型诗词征文一等奖;《人民文学》“爱与和平”征文优秀奖;入编《辽宁诗歌大典》、《中国诗人大辞典》、中国画报社出版的书法家专辑《书坛五杰》、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出版的《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天安门珍藏书画集》、《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书画作品被天安门等大型场馆和中外各界人士广为收藏。诗歌作品被收入《通向世界的门扉――中外诗人作品集》;书法作品被收入《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25周年全国名家优秀作品集》。书法作品在第十一届中国当代实力派书画拍卖专场高拍,受到收藏界的关注。2008年被授予“和谐中国 德艺双馨书画名家”。
[对“关东笔侠”的诠释将于近期推出--《中国诗赋网》]
人民网书画收藏:http://www.globalarts.com.cn/html/renwu/yuliansheng/
附:
《中华儿女》杂志专访草书哲学
2008年11月中国文化报社、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人民政协报等单位联合授予于连胜为“和谐中国 德艺双馨书画名家”。全国获此殊荣的艺术家共16人,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近日《中华儿女》杂志社的记者对于连胜进行了关于草书与哲学关系研究的专访。于连胜以对王羲之《草书决》的解读,从易学、佛学、道学角度,谈了形、神、意和易理在草书中的融会贯通,揭示了草书中所含的中国古典哲学精髓。(《中华儿女》昌禄 文)
评论二则:
墨愈淡处偏成浓 色到真时欲化云
作者:王健 时间:2008-12-28
被一种文字和责任所覆盖的事物,是这样的宽广。魏晋时代的那片竹林,可使他心灵自成天堂。阅读有时是平衡的,有时是两手空空,有时是满载而归,有时是梦想、回声,有时是安静、宽恕。今观连胜书法,感觉是高原上的一个风向标,于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种阅读的饥渴、向度和必需,只是这种使血液涌动的激素,若不是文化与哲学的缘故,他是决不会邀约这种心灵风景的。 他以书法探索的巨大勇气,建构了以哲学语言为主要言说方式的书写范式,经过一番受洗复归于天然性的亲和,维持了自己书写表象和文化影像上的连续和独立。他所提供的书法文本,想必与风有关,裹挟着一种脾气、本色、味道和爆发力,它们都是以隐形的状态溶解于他的下意识中,挥发着生命中原汁原味而又意象张力中的迁跃与提升。这种会飞的思想和翱翔意识,是一种个性上的丰沛,很少人走进这种容纳。他甚至像一只威猛狡黠的“牧羊犬”,于冷静中保持着一种抗拒和霸悍的基因,环顾四周,守护着书法境地这块人类精神的圣地。之于他的品格,真是一种天道的预设,一个当官的人,一个写字的人,不看到困难,就成就不了他的快乐,听不到疼痛的回响,也就高贵不了他的一生。所以我相信,连胜在几十年的书法摹写与苦练中,能温热他冰凉指间的,正是这种生命哲学的牵引。 事物的深处是幽暗的,从水的深处到光的深处,便是如此。从水的深处看,下潜的越深,光线就越暗。《周易•乾卦》上说:“或跃在渊,无咎”。就其文化史的启示而言,正可谓指此缝隙。连胜就是在墨海中,沉潜到书法的精微之处,在难以寻找的“缝隙”之间捧到了“盐”。再从光的深处看,在“每一刻脊骨都不能越过”的时光中,连胜将生命界、社会界、心理界的伸张,延展到了一种过度的行为,从而获得了存在与生活上的一种力量的必然,这种雄居四象,穿石为庐的时空意识,支撑着他终有一天通灵开悟,走出了一条诗禅合一的书法成功之路。 连胜对书写上的人工化修饰行为是不信任和蔑视的,他认为线条的粗细、曲直、边廓线,以及墨色的表现是以一种文化观念作为支持的。在我看来,连胜的书法似乎更侧重各行轴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呼应和疏远之间的关系,如果延着他的书法轴线图延伸下去看,简直就是他情绪变化的示波图像,其线条中的任何一种可能,都可以成为我们眼中的“深井”,或者浑然成一种现代思想的景色,我甚至武断地认为,他所依靠的多半是天才而并非苦练,因为作为一个诗人的修养,弥补了他审美感受上的精微认识,很有可能在波澜壮阔的表面之下,内蕴着一种不露声色的艺术魅力。 主体情结与书写对象的关联,常常被嵌进了许多中介物。如:“神怡务闲”、“感惠徇知”、“时合气润”、“纸墨相发”、“偶然欲书”等,孙过庭说的这“五合”想必是对的。的确,一个好作品产生的条件是与环境和心境共存的。连胜从断碑残石,古帖残纸中,从点、画、线上,自觉感受到了中国书法里的神、气、骨、肉、血等这些生命构成的原素。所以在他的一笔一划、一呼一吸中,悟到了与前贤书法交流的那种妙契感应。他在书法的艺术感觉上,既有我们似曾相识的大漠风沙,金戈铁马的壮阔,也有闲适淡泊,风月无边的雅致,所以从他的笔墨传述当中,透露出一种游刃有余、带着根本性思考的基本成分,而构成这种成分的内核,是源于他高深的传统文化修养和书写技巧,源于他对其书法的价值形态和表现形态,始终保持了理智上的坚守和书写上的实践。所以,他下笔直爽、自信、自由、通脱,从审美角度上营造了笔无“和”不畅,纸无“和”不文的协调均衡的文化审美旨趣。 “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说的是意境和文化的含量。其间加上“形以神照,物以理应”的性灵渗透,这是我对连胜书法的一种感受。他使我深信一个书法艺术的真正“情人”,一个讲究书法风格如同讲究肢体行为的人,是这样的在学历、经历、资历、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中,以及在技法层面和风格层面的培育和开拓上,最大限度地解放了被习惯和意识所压抑的审美空间,使其达到了心物交融,主客互感,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他的书法没有世俗那般以人缘和利益为系的影子,他甚至像个独行者。如果说能承担一些道德和文化责任的话,那是他从怀素、张旭、米芾等人那里承继了人生与书法上过多的文化意义,并上升为一种政治情感上的特殊意义,从而构成他情怀上的释放和风骨。当然,这种释放和风骨是需要有技术含量的,他的笔墨作为现代书法作品,捍卫并涉及了书法实践上人的感觉、思维和想象中的语言再生力,并且在随时克服自己认识的局限上,坚决地把功利去掉,使我们看到他的书写饱含着一种率真、自然、透明、忘言、浑然的对存在意义的描绘和解释,周围世俗生活中那些虚弱的空间和时间,不断融解于他书法下的平、仰、覆、直、向、背等笔划中的搭配、笔势和方向,这样无疑疑就健康了他的书法生命,丰富了他书写上的技术语言。我们从他向沈飞博览园捐赠的为纪念毛主席视察沈阳50周年而创作的“俯仰无愧天地,来去自有春秋”作品中可以看到,他陷入了一种压抑力的突然转移,满纸刚毅和豪气之情,不容置疑地凸显出来。我想,连胜此间并非妙手可得,而是把他的全部情感,以及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真实形象、处境、位置、景仰、信念等启迪意义上的浸洇,借助书法手段进行了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