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简赋(自赋)
祖籍登州,世代躬耕。避动乱离乡背井,求生计来闯关东。先有居所,落脚辽宁凤城;后又迁徙,定居吉林东丰。生于乱世,长于贫穷。四七年七月呱呱坠地,五七年七月入学启蒙。家境艰难,灰色童年记忆;父母慈祥,温馨天伦亲情。青春幻想,人生美梦。上大学孜孜以求,搞创作无限憧憬。文革动乱,九年学业即告结束;政治干扰,学以致仕终成泡影。弃学参军,投笔从戎。六八年春入伍赴边,七九年秋转业回程。革命熔炉,锻炼成长诸多收获;反修前沿,卫国戍边不乏豪情。科委十载,人大七冬。也曾任职文化,最后归宿民政。干事股长,爬阶梯时有进步;主任局长,靠运气偶会提升。循规蹈矩,谨言慎行。力拙工作兢兢业业,人微行为堂堂正正。足可慰藉,耳边口碑不恶;真个平衡,胸中心绪安宁。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九九年二线赋闲,零九年退休功成。闲看苍天,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静观沧海,潮起潮落宠辱不惊。闲情逸致,夙愿昔盟。文学终生爱好,词赋情有独钟。入会开博,广识文坛挚友;长啸吟哦,感赋漫烂人生。
长啸短吟向天歌(代序)
刘丰年
我捧读《诺川赋集》书稿,仿佛经历了若干不同凡响的境界,其间既有滚滚惊雷撼心若唱,也有绵绵细雨润物无声;既有叶茂花繁蜂飞蝶舞,也有枫丹菊颂冷夜霜晨;既有百姓高官和谐相处,也有危关险境鱼水情深;既有巷议街谈凡人琐事,也有大千世界浩宇缤纷……好一幅浓装淡抹人间画,好一首长啸短吟向天歌!
据我所知,我县作赋者寥寥几人,屈指可数。之所以如此,皆因此种体裁既不易学,也不易作。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两都赋序》中云:“赋者,古诗之流也”。最早以赋名篇的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卿的《赋篇》。到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与散文的性质。以后或向骈文发展,或进一步散文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律赋”。本书中的作品样式基本上采用的是后者。
作者刘青山,字诺川,大专文化,是我县颇有文学才华的作家之一。1947年8月,他出生于东丰县杨木林镇,少年憧憬文学创作,青年投笔从戎戍边。1979年从部队转业后,曾任东丰县政府政务秘书、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县科学技术局局长、县文化体育局局长。1999年退居二线。现任东丰县老年体育协会副主席、中华辞赋家联合会理事、《中华辞赋》社会员。其《月季赋》、《自赋》、《长白山天池赋》等作品发表在《中华辞赋》、《中华辞赋报》等报刊。
刘青山先生的赋作气势恢弘、语言凝炼,由浅入深,逻辑性强。特别是在素材与立意、选材与内容、结构与深化主题的矛盾与统一方面,做出了富有艺术美感的文学探索,反映了作者深沉醇厚的文学功底和纵横捭闔的创作功力。小中见大:深秋时节,山菊花放,一花盈盈,百花艳艳,“色无大红大紫,枝却柔弱纤细”,且“芳谱无名,人皆熟视无睹;鲜有人知,独自孑然而立”,尽管如此,也要“花色灿烂,扮靓山山岭岭;花香漫漫,喜煞家家户户”,因为“荣枯何计?皆为过眼之烟云;兴衰何期?实乃苍穹之星雨”(《山菊赋》)。捅破红尘,淡泊名利,志愿奉献,何等高尚。平中见奇:老年秧歌,乐在其中,“唢呐悠扬,锣鼓铿锵。人人盛装艳抹,个个喜气洋洋。花扇翻飞,舞遍七街八巷;歌喉婉转,唱尽五帝三皇。”为什么呢?“养身胜似良药,怡神不让《霓裳》”,你看“舞步酣时,耄耋已不蹒跚;歌声朗处,病弱更是气扬。”他们认为“星清月冷,酷暑严霜。风雨铸就坚韧,岁月磨练顽强”,决心“日复一日,舞出翻江倒海;年复一年,唱到地老天荒”(《老年秧歌赋》)。欣逢盛世,娱乐成健身,翁妪变青年,春秋铸硬骨,平日也神奇!丑中见美:地震恶魔,奇丑无比,“颤抖中房倒屋塌,呼啸中山崩地折” ,“千载家园瞬间夷为平地”,“万千生命倾刻悉被剥夺”。在此关头,举国上下“拯生命全力以赴,战震魔殊死拼搏”。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人们看到“爱心凸显,环球同伸援手;使命在肩,华夏自当巍峨”(《问天赋》)!逝者乘风仙去,生者历险神来,丑在英雄脚下哀叫,美在凡人面前升华。华中见实:亿万股民自投股海,孰知“深不可测,博场尚无孤独不败;妙不可言,股海却是后继前仆”,有些人就像“坐过山车,风光过后又见谷底;洗泡沫浴,虚幻破灭原形毕出”,好在“宏观调控,关键时刻频频出手;国家干预,重要关头每每说不”(《炒股赋》)。既无娇柔造作之感,也无词藻堆砌之嫌,循序渐进,实实在在。总之,看过刘青山先生的作品,总的感觉是作者在“任情泻,凭理说;用心写,向天歌”!我相信,读者朋友也会有此同感。
(作者现任东丰县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文化艺术科科长,副研究馆员,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古诗学会会员,中华当代文学学会会员,东丰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