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尤俊峰
主编寄语:续写国学经典,遍寻网络情缘。风花雪月惹人怜,静守心香一瓣!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评论
    云瀛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8-06 15:42:15)  
    大风社怎么加入呢?
    huangdaolong52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7-15 09:05:48)  
    作品与点评俱实在,学习了。
    酎泉老人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24 15:36:48)  
    来品读诗作与雅评!
    细雨梦回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13 10:11:20)  
    大风起兮,诗情满怀......一组绝妙诗作,学习典范!久未上线,一上来看到如此妙作,眼前一亮啊!问好大家!
    海凝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9 19:40:01)  
    很久不见大家,向大家问好。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4 22:16:06)  
    诗作精妙,点评精当!
    扬帆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4 15:57:20)  
    中午看到老师给大漠师姐加作业,偷笑了一下,被老师误解成“幸灾乐祸”(其实冤枉),也给我临时加了点评任务以示惩戒。好在,秋儿姐姐帮了大忙,替我分担了一半任务,特向秋儿姐姐的精彩点评表示谢意!
    扬帆不会点评,被赶鸭子上架,还望大家多多批评。

    一、七绝·暮春杂咏
    作者:海凝
    千柳飞丝燕绕梁,客居廿载懒寻芳。中原桃去今安在?已趁清风归故乡。

    扬帆点评:
    首句“柳飞丝”、“燕绕梁”直切暮春主题。“客居廿载懒寻芳”,一个“懒”字,颇费思量。是主观懒吗?我感觉,是“廿载客居”的辛劳让诗人无心寻芳,这个“懒”字,透着几许几许艰辛,几许无奈。
    转句,“中原桃去今安在”,点出了客居地点,而“桃去”,字面看,又进一步紧扣了暮春主题----桃花谢了。但此两字还有深意,似为“逃去”之谐音。桃花谢了,香魂去了哪里?(人逃离了,去了何处?)
    “已趁清风归故乡。”结句,字面看,是回答了上句的提问——香魂随着清风,回归了故乡--泥土。而更深层的含义,应该是说,游子,终于从中原返回了离别多年的故土吧。是喜?是悲?似乎都不是,但似乎又都有。个中滋味,让人唏嘘,不过,既是乘“清风”而归,诗人应有如卸重负的轻松感。也好,与酸甜苦辣的过去告别,开始崭新的人生之旅吧!

    一首七绝,句句相扣,层层递进,是暮春,也是诗人处境与心情的真实写照。


    二、菩萨蛮
    作者:大漠

    不知花事何时了,孤窗渐听莺啼老。软雨细如丝,黄昏难自持。
    邻家灯穗远,小阁香氛浅。久伫望归程,长风漠漠横。

    扬帆点评:
    “不知花事何时了,孤窗渐听莺啼老”。首句,“花事了”、“莺啼老”,既直击暮春,又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让人心生怅然。
    “软雨细如丝,黄昏难自持”,一个“难自持”,将诗人的心迹剖白于众人。丝同思,此时诗人的思,想必也如小雨,细细密密,延绵不断吧!
    上片是写景,但人和景并不分割,一个听,个“难自持”,将景色与人的心情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上片的结句,也为下片的寄情做了成功过渡。
    下片“邻家灯穗远,”,想必是诗人远眺,看到了邻家温暖的灯火。那下句的“小阁香氛浅”,从这个浅字推断,此小阁,该是指自身所在地吧?作者似乎是想用邻家的暖,衬托自家的冷?那么,自家为何冷?结句“久伫望归程,长风漠漠横。”给出了答案:因为思念的人让自己望穿秋水,可看到的,只有无情的风在漠然地刮,此情此景,怎一个“不自持”了得!
    整首词,层次递进清楚,词味悠长,我个人很喜欢。

    缺点:
    1、首句的“不知”两字,似乎有点不好理解,是想说,“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吗?按理,思念的人,应该感觉时间漫长才是。
    2、“孤窗”的用法,稍有点落俗套,如用“小窗”,似乎更好。“渐听”的“渐”字,似乎也有些费解。既然暮春已到,自是莺声已老,为何还要用渐?直接用“听取”就可以了。
    3、“软雨”的软字,和下片的“长风漠漠”似有些冲突。不过,也可以解释成是诗人在小窗前站立久了,雨停了,又刮起了风吧。
    4、“小阁香氛浅”句,我自己理解小阁是说诗人所居之地,但用“香氛浅”表达小阁的清冷,似乎凄冷的味道不足。但也许作者是别有所指,我理解未到。

    扬帆以上,是用放大镜死劲儿去照挖空心思去找的,即使真是缺点,也是瑕不掩瑜。更何况,很可能是我自己未理解透呢。好在,师姐也知道我这个师妹修行尚浅,错了她也能原谅,这才斗胆胡扯一通了。

    闲散之人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4 13:05:26)  
    精彩!这样的点评怎能不让人进步。观者也受益多多,学习了~~~~~
    薄暮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3 21:52:50)  
    点评精简、精准,客观,恰到好处,值得学习借鉴。久不见海凝,问好。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3 19:41:04)  

    欣赏一组佳作!这样评析文章,对提高会很有益处的。问好海凝!

    尤俊峰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2 10:31:47)  
    佳作及精彩点评,均让人受益匪浅!推精!
    zhu1988423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02 09:51:44)  

    通览全文,整体水平较高(作品凝炼而有思想)

    8、白石山人
    玉楼春·暮春杂咏
        落红一片飘零去。相约谁题溪上序。小桥忽有木舟来,尽载西山芜绿句。    相思曾许开芳树,怎忍相思春又暮。箫娘最懂此丹情,为甚踟蹰花事误?
    尤为出色。
    只是相约、相思、相思显得累赘。读来不通畅。
    枉改一下。
    落红一片飘零去。应约漫题溪上序。小桥忽有木舟来,尽载西山芜绿句。    诺言曾许开芳树,怎忍相思春又暮。箫娘最懂此丹情,为甚踟蹰花事误?
    只为喜欢此词,望勿怪!
     
        共有 12  条评论 . 当前第 1  页,共 1  页           
    转到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