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评论
本栏目主要发表不适合在“书画影廊”版块的其它栏目发表的评论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寄南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书画影廊  >>  其它评论
郭有生:闲话响拓
文章来源:自创        访问量:1705        作者:郭有生        发布:郭有生        首发时间:2019-02-26 21:27:15
关键词:闲话响拓 郭有生
编语:

                          闲 话 响 拓

                                 郭有生


      看到“响拓”一词,我们首先想到“拓”这种复制方式,习惯也称“拓印”。

     “拓印”一般解释为“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蒙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涂上墨,显出文字图像来。”而与之相关的词语就是“拓本”,即“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一作蝉翼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拓片装订成的本子)。”
    而我们所说的“响拓”,又称摹拓、勾摹、移画、影书、影摹、影拓,也写作响搨。当然古代分的很细,如将纸或绢等材料覆在真品原件上,用浓淡干湿不同的笔墨,直接依样摹写,所得复制品称作“摹写本”;而如果先以淡墨或中药“一品红”等,勾出细线轮廓,然后以墨填实,这种复制品就被称为“双钩填廓本”,当然也可在这双沟的空心字上,按原迹笔顺,一笔一划填写,这自然是“双钩填写本”。统而言之,这三种方式都可以称作“响拓”。
    这三种方式,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响拓的第一种方式,如果是高手,自然会形神兼备,但很难做到分毫不差;第二种方式容易取得形似,但用笔常常显得板滞,墨色难以变化,神采有异于原作;第三种方式,虽能形神兼顾,但总感到不如原作流畅。
    响拓所用的纸,古代常用一种硬黄纸。有资料称,这是唐代一种名贵的艺术加工纸,用以写经和摹写古帖。以树皮为原料,在成纸上浸染黄蘖(也称黄柏)汁液,使之呈现天然黄色,再在纸上均匀涂蜡,经砑光后,纸张表面光莹润泽,韧度好,透明性强。《紫桃轩杂缀》里说:“硬黄者,嫌纸性终带暗涩,置之熨斗下,以蜡涂匀,用熨斗熨之,纸虽稍硬,而莹澈透明……以之蒙物,无不纤毫毕现。”之所以用黄蘖汁液,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集》中载:“硬黄纸,唐人用以写经,染以黄檗,取其避蠹。”为了能双钩填廓或填写,也可“以纸覆其上,就明窗牖间,映光摹之”。如此看来“响拓”之所以也用一个“拓”字为词根,是因为和拓印比较,也是一种类似的复制方式,不过一者对碑来说,一者对帖来说。
    “响拓”从构词的角度来看,为什么要用一个“响”字?
    “响”,本义是回音。徐锴曾说:“响之附声,如影之著形。”可见响拓这种方式,就像回音于原声,影子于原形一样。事实上,正是如此,摹拓的好,对原作来说,如回音如影子。明代文徵明《跋通天进帖》,可见一斑:“右唐人双勾晋王右军而下十帖,岳倦翁谓即武后通天时所摹以留内府者。通天抵今八百四十年矣,而纸墨完好如此。唐人双勾,世不多见,况此又其精者,固当为唐法书第一。”
    响拓从什么时候出现的?从文献资料来看,似乎应当是唐代吧。 唐代何延之《兰亭记》中写萧翼赚王羲之《兰亭序》的事记载:“因谈论翰墨, 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 弟子又幼来耽玩, 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 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 出其书, 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 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 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 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 临亡之时, 亲付于吾。付受有绪, 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 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 故驳瑕指类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 更不复安于梁槛上, 弄萧翼二王诸帖, 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这段文字,我们清清楚楚看到了“响拓”二字。从唐代武平一《徐氏法书记》所说,也可证明这一点:“贞观初, 下诏购求, 殆尽遗逸。万机之暇, 备加执玩。《兰亭》《乐毅》, 尤闻宝重。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兰亭》, 赐梁公房玄龄已下八人。普彻窃拓以出, 故在外传之。及太宗晏驾, 本入玄宫。至高宗, 又敕冯承素、诸葛贞拓《乐毅论》及杂帖数本, 赐长孙无忌等六人。”我们现在熟知的冯承素本《兰亭序》,也即世人所说的神龙本,不就是唐代的响拓本吗?文嘉跋曰:“若其摹搨之精,勾填之妙,信非冯承素诸公不能也。”
     从历史来看,响拓人们从三个方面来用它。一是为书法杰作广为流传,如现在用“双钩填廓法”的王羲之传本《丧乱帖》、《孔侍中帖》等,用“双勾填写法”的欧阳询传本《卜商帖》等就是;一是因利益驱动而作假,以高价而沽,或偷梁换柱,据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载,“天后朝张易之奏召天下画工,修内库图画,因使工人各推所长,锐意模写,仍旧装楷,一毫不差。其真者,多归易之。”《太平广记》也说“长安初,张易之奏召天下名工,修葺图画。潜以同色故帛,令各推所长,共成一事。仍旧缥轴,不得而别也。因而窃换。张氏诛后,为少保薛稷所收。稷败后,悉入岐王。初不奏闻,窃有所虑,因又焚之。于是图画奇迹,荡然无遗矣。”看来造假历史久矣。一是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其实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摹”。
      摹自然不同于临,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世人多不晓临、摹之别。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式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影而摹之,又谓之‘响拓’焉。临之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太平广记(三)卷第二百七书二》载:“羲之曾自书表与 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色类长短阔狭,与王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 更详看,乃叹曰:‘小人乱真乃尔!’”这看来是临,而非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摹与临各有长短。美夔还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现代人所说的描红,其实和这响拓是一类。也曾见市面上销售已经印制好淡墨双钩轮廓的《兰亭序》,以便初学者填写学习。
    响拓传承已久,既用于书,也用于画,我们确实不可不知。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