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评论
本栏目主要发表不适合在“书画影廊”版块的其它栏目发表的评论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寄南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书画影廊  >>  其它评论
画蕴诗味长 萦心醉朝暮——邢斯恬《静夜》欣赏
文章来源:自创        访问量:1835        作者:郭有生        发布:郭有生        首发时间:2019-03-10 14:15:48
关键词:画蕴诗味长萦心醉朝暮 郭有生 邢斯恬 静夜
编语:

                       画蕴诗味长 萦心醉朝暮 


                             ——邢斯恬《静夜》欣赏


                                  文/郭有生


      苏轼曾在《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实在是提醒我们,对王维的艺术作品来说,读诗当如赏画,赏画自如读诗。类似论述其实很多,再如黄庭坚说:“李候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张舜民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冯应榴说“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幹丹青不语诗”;李贽说的就更具体了:“:‘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杜子美云:‘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此诗中画也,可以作画本矣。唐人画《桃园图》,舒元兴为之记云:‘烟岚草木,如带香气。熟视详玩,自觉骨戛青玉,身入镜中。’此画中诗也,绝艺入神矣。”近日欣赏陕西著名画家邢斯恬的《静夜》,就越看越感到这不正是一首富有艺术趣味的诗吗?

      诗是讲究意象的,邢斯恬这幅画的主题意象是那轮圆圆的月亮,而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怀人之感,正是千百年来诗人的表现习惯。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这样,李白《长相思》“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也是这样。所以这幅画,显然是表现思念性主题的。既然是主题,自然应当强化突出。画家邢斯恬采用了三种方式来突出月亮,一是以冷色调的蓝色背景,来衬托暖色调的金黄,大有“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艺术影子;一是以不规则的树干等直线形为背景,来衬托圆圆的月亮,很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范;一是以暗衬托明,让人想起“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特点。
      而画家的辅衬意象却有雪地、茅屋、小桥、山坡、枯树、冰河等等。这一意象群,除了属于渲染性意象来烘托环境气氛外,都有各自的本体意味,如“雪地”是凄冷,是环境孤寂渗人,映衬出人的心境。和主题意象联系起来看,有一种呼应性意味,月亮因雪地的存在,越显得人物在凄清寒冷中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雪地因月亮的存在,而使在孤冷的环境和心理中,有了团圆的期待,有了想象那相聚美好情景的慰藉。而要达到这种艺术共鸣,景物的真是基础。从真善美的角度来看,“真”自然要体现外师造化,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现状。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著名画家于非闇曾谈到:“去年我画了一小幅雨后大红色的美人蕉,经一位养花专家指出,我画的是肥料不足的花,所以花瓣只是红色;如果施肥足,每个花瓣的边缘,就都泛出金黄色了。我细看专家所种植的,果然是金边大红。”看来,“真”需要观察细微,捕捉准确,才能达到画得逼真。邢斯恬笔下的雪,不是刚刚飘飘洒洒落下的雪,而是北风掠过而有尘斑的雪;是白天太阳弱弱的光线照过的雪,稍稍融化却显得坑坑洼洼的雪,是到晚上气温再度下降已经发硬的雪。所以让人看了生理上瑟瑟发抖,心理上在孤独中更蒙上一层凄冷。而且这样处理,还使画面具有了动态的时间性。让我们想象到画面中的人物,从大学纷飞时到雪霁夜来的心理历程。这种暗含时空交织的画面,实在让人赞叹。记得吴昌硕的《桃实图》,本是静态的画,似乎只是桃子成熟时一瞬间的空间图,但他却在落款处题了一首小诗:“灼灼桃之花,赧颜如中酒。一开三千年,结实大如斗。”这起首两句从桃树开花写起,让我们看着画中累累的桃子,就想到的一幅具有时间动态的画面了。
      主题意象和多个辅衬意象还能形成交织性意味。比如“月亮”和“茅屋”、“小桥”“枯树”来说,茅屋狭小,暗示了一个人生活的孤独;茅屋简陋,表现了生活的艰苦;茅屋还亮着的灯光,是点明夜不能寐;而这正是那象征着团圆的月亮所萌发的思念,其形成的环境因素和寄寓的心理因素。而用树杈撑起的简陋小桥,不仅和环境相协调,还连接着人物的心理——多么希望从桥那边有亲人走来,也多么想从桥上走出去看望自己的亲人。稀疏的枯树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增添了环境的空旷,让人的这种心理更加迫切。
      最值得琢磨的是画中小桥上的人,分不清老少男女,只能看到穿着厚厚的棉衣,似乎双手笼在袖中,静静的伫立在桥上。慢慢品味,你会发现这是有一种独特的美,那就是朦胧美。当年欣赏白居易的《花非花》,就让人沉醉在那朦胧的意境中:“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一类诗,隐去了主旨,扑朔迷离,如月下看美人,朦胧中更增添魅力;如雾中赏春山,飘渺中更沉醉绚烂。不同的人欣赏这样的诗,一定会置入自己的主观题旨,从而一句句诗,就幻化成千百样诗味,你解读是峰的嶙峋之趣,他解读是水的涟漪之情,让人感叹诗人的微妙构思,给人丰富的美感。著名画家邢斯恬的这幅《静夜》画,如这诗一样有一种朦胧的艺术美。因为你分不清什么样的人,就会给不同的欣赏者,依凭自己的处境心理、审美情趣,置入个人的主观题旨,去自由的想象。这个想象可以是深山中母亲望月对儿女的思念;可以是老友立在桥头期盼“有朋自远方来”;也可以非实而虚就是象征社会上孤寂奋斗的人,像独自在泉石林野间,期待能有同道踏入自己呕心沥血的领域。可见看不清的人,既使一个个意象有了主题指向,又使欣赏者的想象有了自由的依归。
      全画的色调,也是一个令人玩味的迷。本来夜色,哪怕有月亮也是黑的,怎么会是蓝色的呢?这就关乎到艺术的表现,总是艺术家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外化在艺术品上,因此"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这样就会出现神似形不似的情形,也就是从生活现实来看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但从艺术的主观意识来看又是合情合理的。就像戏曲中的唱词“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你从生活来看,不可能人在一瞬间就消瘦到手腕细得让金钏松了,身上的玉肌也减了几分,但从人的心理来看却突出了恋人分别的痛苦程度。画家邢斯恬,在月色下整幅画用蓝色调,也是如此。虽和现实冲突,但表现了画家的信念,深化了主题。因为蓝色不仅给人宁静、平和、典雅之感,更给人一种憧憬、幻想、深沉的意味。这和画面的主题合拍,和人物的心理合拍,也给人暗示了美好的前景。再看那蓝色调的天空上那丝丝络络像雪的幽灵一般的网,也似乎暗示了人生中不论生活还是拼搏中总会遇到的孤寂,就是笼在你头上的一张网,谁也逃不脱,但那张网柔松轻弱,我们一定会冲破的。
邢斯恬的画真美,让人不由赞叹——画蕴诗味长 萦心醉朝暮。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