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名校赋
本栏目所展示的作品,主要指写作内容以高中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等为主题的辞赋骈文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mpg5307
主编寄语:古今万物尽能辞,期墨客骚人,高手连来网上; 天地百科皆可赋,盼华章丽句,佳篇屡现屏前。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辞赋骈文  >>  名校赋
永济三中赋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461        作者:河中老翁        发布:河中老翁        首发时间:2009-12-21 10:04:00
关键词:做"三雅”人,立"三养”心,铸"三气”魂
编语:
 永济三中赋

   条山之阴,河水之滨,中国故土,河东圣地。承舜都蒲坂千年之文脉,吾三中学府巍然屹立。三中之人,乃求心灵高贵之真;乃立志向远大之善;乃涵素质全面、特长突出之美。学子云集,彰显圣学之荣光!

  学府三中,方圆百亩。南依高峻秀美之中条山,东邻科技人文之电机城。吞自然神奇造化之青绿气息,承高新企业经营之现代理念,逐民族复兴文明快车,举河东文教大业圣旗。妙哉!福地三中,龙蟠虎踞,奏演舜都城乡教育之名曲。

      松骨梅香,竹韵流长。绿藤缭绕,桂花飘香,成万千气象;映日园内,鹿鸣亭边,明明德止至善;学海遨游,界无疆,书写青春诗行。厚德博学,自信自强,将梦想放飞;学子勤勉,智慧荣光,把心塔点亮。强哉!绿色三中,思贤励志,文化兴校,展翅欲翱翔!

 良师二百余。自九州华夏之地,五湖高等文化之精华,荟萃于此。精诚奉献,乐善好学,启发智慧,传道授业,乃乐此不疲。展露多元文化之特质,打造平民教育之硕果。优哉!吾三中文化之师!

  学子近三千。出身平民之家、工薪一族。无显赫族望人脉所依,无富贵豪爵文化所靠。惟勤劳朴实、艰苦奋力、自立自强之高贵品行,希冀创造人生非常奇迹。韧哉!余三中文化之子!

  做“三雅”人,立“三养”心,铸“三气”魂,乃吾三中文化觉悟之内核。先做“文雅”之知识人,以融信息时代之浩荡潮流;再做“优雅”之现代人,以别边缘社会之传统人;后造“高雅”之文化人,以求神通于天地精灵之间。美哉!吾三中文化之形!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三中之舆,应乎坤位,宜以德为先。一立“德养”之心,是乃以德养性,塑建我学子完美人格;二立“学养”之心,是乃以学养才,再造我学子卓越才华;三立“素养”之心,是乃以道养身,顺乎知行合一之道,滋养我学子感恩自强、报效家国之情操。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大运之城,亟需学人心血抛洒,英杰辈出。真哉!我三中文化之质!

  今朝是为三中人,明日肩负三中魂。初铸余三中“和气”之魂,以承载华夏文化之精髓,让仁爱和谐之风香飘校园,以培育和气生“才”之校风;再铸余三中“志气”之魂,长路漫漫,学海无涯,有志者事乃成,此乃余三中学子抗争命运反思之痛,亦昭示百余年民族“呐喊”之精神!终末,再铸余三中“正气”之魂,莘莘学子乃华夏之子,社会之脊梁,道义之主载,其捍卫社会良知之责任,追求真理之浩然正气应屹立于天地。三中学子不懈创新之风骨宜回荡于锦绣华夏之热土。善哉!余三中文化之神!

  赞曰:竹翠松青筑园林学府,桃红柳绿香幽兰空谷。身心并用显实学本领,师生携手展教育宏图。

         (09.5.26于山西省永济三中起草,敬请指教!!)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9   条】
文章评论
庄河教师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09 09:43:00)  
老庄也是一小学教师,有一言,不当之处见谅!文学作为自我渲染的一种高雅方式,应顺其自然,所以,不能趋附,此文作为一般性文章,非常好,但为赋,似乎有些勉强,赞同顽叟先生的意见,不管辞赋,只要有韵更生色,拙见!汗颜!
顽叟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6-11 08:54:00)  
哈哈,我哪有改稿的文笔啊。不过既然点了名字,我就谈谈我的看法。1、语词当再精炼些为佳,一些虚词如多处人“之”字,完全可以省掉,语句重新建构。2、可将一、二自然段合并之。3、赞曰可删除,如欲求结尾感觉,改成四句古风,则节奏会明快些。4、多处用语值得推敲,不例举啦。5、我更喜欢有韵辞赋。总之,很好。[顶]
河中老翁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6-11 08:27:00)  
请顽叟先生帮忙修改!赞曰部分多帮忙,多谢![已阅]
顽叟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6-11 07:53:00)  
卡尼,你不会挨骂,罗卜白菜,各有所爱。就像寡人不太喜欢现代诗一样,在寡人看来,那些现代诗根本就不是诗,只是散文加回车而已(尤其是无韵的东西,居然也叫做诗)但是,有很多人、而且是大部分人都喜欢呢,我有什么办法?人家一定有道理吗。哈哈。我挺喜欢这种文体的。如果在永济三中门前立一碑石刻砺文,我看再没有这种文体能胜任了。
河中老翁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6-11 01:04:00)  
麻烦指点修改,多谢高人![已阅读]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