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娱乐杂坛
针对诗友趣园话题,指以幽默的笔法、通过杂议随谈表达自己见解的议论性文字。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文游戏  >>  娱乐杂坛
记忆乡村——办酒席
文章来源:本站        访问量:1067        作者:庄河教师        发布:庄河教师        首发时间:2010-10-30 15:06:28
关键词:乡土文化
编语:
乡土文化底蕴也是很深的,它涉及到人情风俗诸多方面!

   

乡下人办酒席(办事)属于占山为王式,利用自家院落张张罗罗,一派生机,不像城里人那样核计着找一家高档酒店或气派宴席楼,奉上足够小银子,时刻一到,便呼朋唤友,带一张嘴和小银子去就行。

乡下人讲究,娶媳妇、打发姑娘、上梁、生日百岁,都是要大张旗鼓操办的。近些年生活好了,连子女考大学和老子生日都上排场,也需酒席张扬。

办事之日来临,东家就停止手头活计,东跑西颠,找信得过的做菜师傅;把所有能挂上边的亲戚朋友全都招呼上,捎口信,传消息,生怕有一个漏网。

办事前两天,需要去市内大市场买菜,请来的大师傅随行。本来,大师傅早已把菜单给列好,不需劳顿的,但他一定要去,因这其中多少有点猫腻。市场上菜贩子很在乎生意经,每人都有几个大师傅的手头指标,那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大师傅一到市场,就成期望值极高的主儿,到处是笑脸!到处是媚眼!大师傅得意洋洋,吆喝着左突右闯买东买西,那劲头,为了东家,真是一腔热血洒市场!其实,天下没只给笑脸和媚眼而不赚回报的好事儿,礼尚往来,大师傅也有好处,按时下说劳务费或回扣,不好听叫扒皮,扒谁的皮?菜贩子和大师傅心知肚明,也有东家了解一点,但图个欢喜,就不去计较!

办事前一天下午,东家委托的帮忙头儿走马上任,别小看这帮忙头儿,那可是在本屯有名望有号召力的人,不多!就三个两个。帮忙头儿一到任,就行使权力,与东家核计有关酒席事宜。

左临右舍无须招呼,纷纷涌到东家院里。妇女夹围裙提菜刀,说说笑笑;男人们叼着烟,一堆一簇,等待帮忙头儿下达任务。头儿捆好围裙,大嘴一张,指挥人们盘过灶借家什,安排火头军和刀斧手,把明天的肉菜切好了!把上席需要的油丸做好了!一切准备妥当,就等明天一大早上灶。

十几年前,办事需要的碗筷桌盆都要挨家挨户去借,若规模大,本屯不够,还须临屯,有时连古老大黑门都暂做桌子。家什好借,几乎没有拒绝,若谁吝啬,那就种下一个病根,等他家办事会特别难堪。借家什很有意思,头儿把十几个人分成几个小组,把区域划成几片,再给每组几根在学校要来的白粉笔,用来上记号。
现在好了,有出租家什专业户,只要电话一拨,三轮车就突突送来,东家多花点钱,但省不少劲。

晚饭时分,东家为答谢忙碌的人们,照例摆上几桌,不过,菜肴不丰盛,比较简单,大家谁也不挑吃,只要吃饱喝足就高兴。

吃完饭,没什么要做的,人们三三两两商量下一步娱乐。乡下娱乐不像城里到歌厅唱唱歌到舞厅跳个舞的高雅,而是打麻将和甩扑克,三四个人,一坐就通宵,第二天照样起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办事正日,东家东一头西一头招呼客人,其他事全由头儿说了算,缺什么去买,客人来了要安排座位,以前五人一桌,现在都变成八人一桌。等安排妥当,帮忙的先吃饭,这叫垫肚,大家围着一只装满菜的大盆,边说笑边吃。

记人情帐需要两个人,人情就是礼钱。两人一个把钱,要可靠认真的,一个记帐,要写好字的。院子一角桌子放好,两人落定,有人就吆喝:快买饭票了!买了去找座,晚了就没了!把钱人必须看好上帐者的脸儿和钱数,然后高声报告。人情帐上完,两人一对帐,须说话,否则责任就大了,钱多或少了,没法交差。若少,两人悄悄负责,若多,也悄悄找主儿。

乡下人情不大,表示表示而已,礼尚往来!你到我家多少,你家有事,我如数奉上。

十年前,我在老家小学工作,同事间人情二十元。那时乡下人情已涨到四十元,教师虽不富裕,但挣国家俸禄,所以有人就瞧不起,我不自在,就提议涨到五十,这回高出十元,看还有什么风凉话!

什么都可赊,人情赊不得,那是一等一好钱,白花花票子顷刻进东家口袋。但什么事儿都有特殊,老家有个白姓村民,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时,他就承包村砖瓦厂,成为暴发户,可他只会创业不知守业,和妻子离了婚,娶了小老婆,花天酒地。不到几年工夫,家产败光,小老婆也跑了。如今,他孤家寡人,靠为别人干点活挣口饭。他去赶人情就赊帐。人家看他可怜,什么赊不赊的,就让他白吃吧!等他有钱不知哪年哪月?

酒席开始时最热闹,满头大汗的头儿指挥撒酒上菜,筷子要等到凉菜上完才给,可能怕有吃有看乱章程。有的小孩子上馋瘾,动起手,惹大人们呵斥。

我有一个远房哥是磕巴,说起话标点符号修饰太多,怪话又多,常引人们发笑。他就有一个很有意思习惯,赶礼前在兜里揣双筷子,等大家都在看眼时,他不慌不忙把筷子掏出来,美孜孜牵上几口,磕磕巴巴说先尝个鲜儿,大家都知他在闹笑,谁也不在乎。

酒席过后,就收拾残局。乡下人实在,帮忙善始善终,头儿又吆喝着把家什物归原主。结束后,大家继续娱乐活动,等晚饭时间,东家把这些人招回来吃饭。

乡下办酒席,一连几天,都在繁忙,不但东家忙,邻居也跟着忙,忙得不可开交!更多人是爱凑热闹!有人怕忙道,就说不办了吧!马上爱凑热闹的人提出异议,李家儿子考的大学还不如你家姑娘的好,人家都操办,你差哪了?张家条件还不及你家的,都给老头子摆了热闹,你不摆!老母亲能没想法吗?

 乡下办酒席热热闹闹,仔细想想,这也是特殊的民间艺术活动,因为它不但凝聚了乡里乡间的情意,也活跃了乡间文化气氛,比起城里的以钱当道的酒席来说,正统得多!

                                        ——2009.2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3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4-01 14:48:21
文章评论
莲池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1-03 11:26:00)  
拜读老师大作!
独上西楼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1-01 09:13:02)  
也曾多次参加过乡村酒席,那场景和庄河教师描述的简直是一模一样,因而读起来倍感亲切。问好教师!
范彧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31 20:41:09)  
那样的酒席很热闹
花影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31 10:18:15)  
想想自己也参加过无数次的乡下酒席,那个热闹的场面,一家几口齐上阵的场面挺有趣,是酒店里不曾有的气氛~来赏庄河老师新作~
余文唐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31 00:31:23)  

朴实,真心,热闹,乡情,过瘾!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