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沃什】使命... [米沃什]
- 中国十五首... [佚名]
- 浅析诗人是如何用谎言进... [娄季初]
- 触摸金刚经... [佚名]
- 人间词话... [【清】王]
- 《诗 的 沉 思 录》... [荒原易人]
- 【爱伦坡】诗歌原理... [爱伦坡]
- 【转】荒原易人《论诗歌... [荒原易人]
- 【转】荒原易人《论诗歌... [荒原易人]
- 七律 感时... [诗人雪珂]
- 最叫绝的爱的姿势... [烽火]
- 唐诗300首欣赏... [沈其安]
- 七绝 惊梦... [诗人雪珂]
- 宋词300首欣赏... [沈其安]
- 【转】我们消灭了贵族,... [杂家]
- 《东关桥》唱酬诗稿... [易金切]
- 一个不断反省自己的人 ... [觅雪嫦晴]
- 诗人阿红与农民诗人金玉... [纪有志]
- 晋诗卷五... []
- 侯铭专版发表于《市中新... [金戈铁马]
2014年文学诺奖得主法国作家莫迪亚诺在中国
纪有志 2014,10,-15
1、2014文学诺奖得主法国作家莫迪亚诺
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9日晚7時揭曉,法國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獲此殊榮。帕特里克?莫迪亞諾是當今仍活躍於法國文壇並深受讀者喜愛的著名作家。
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瑞典文学院的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说:“他的作品并不艰涩难度,他的文字字面意义看起来很简单,他的写作是一种非常精致、简单、直接、明确的风格。你打开一本书,要判断它是否莫迪亚诺写的非常简单。他文字都是短句子,没有多余的修饰。但在这种简约中,自有他的复杂性。”
作为“最神秘的法国作家”,莫迪亚诺非常低调。昨晚获奖后虽然一切喧嚣,但他一直没有现身,也没有对外界有任何回应。甚至无论是评论界还是诺贝尔评奖委员会都没有人联系上他。
只有他的出版商安托万·伽利玛称,“我有莫迪亚诺的电话,我祝贺了他。他保持了一贯的谦逊,他对于得奖的反应是,‘这太奇怪了’,但他很开心。”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郊的布洛涅——比扬古的富商家庭。父親是猶太人,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走私活動,戰后在金融界工作,母親為比利時籍演員。父母經常不在家的成長環境讓他與兄弟呂迪相依為命,不幸的是,呂迪在10歲時患病去世,這宣告了他孩提時代的結束,而他因此心裡一直存在著明顯的懷舊情結。”
莫迪亚诺自幼喜爱文学,十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5年他在巴黎亨利四世中学毕业,后入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就读大学一年后,他便离开学校专心从事写作。1968年,莫迪亚诺发表处女作《星形广场》,离奇荒诞的内容和新颖独特的文笔,使他一跃而成为法国文坛一颗熠熠闪光的新星。《星形广场》通过一名犹太裔法国青年的故事反映占领年代法国社会底层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困境。他的文学才华受到评论界的瞩目,该小说获得当年的罗歇·尼米埃奖。此后他接连发表了多部作品,几乎部部获奖,从而在当代法国文坛上奠定了其当之无愧的一流作家地位。1975年,他的作品《凄凉的别墅》获书商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龚古尔文学奖,此后的《地平线》获得了“西蒙娜和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之世界奖”。
作为当今法国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与电影也有着不解之缘。1974年,他与名导演路易·马尔合作创作电影剧本《拉孔布·吕西安》,这部电影后来一举夺得了第4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
莫迪亚诺还曾在第53届戛纳电影节(2000年)担任评委,当时的评审团主席正是法国导演吕克·贝松。华语电影在当届戛纳收获颇丰,评审团大奖由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杨德昌凭借《一一》斩获最佳导演奖,影帝则由梁朝伟(《花样年华》)获得。莫迪亚诺为梁朝伟投了一票。
2、莫迪亚诺喜爱中国文化
刚刚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与中国文化,也有着切身的交往。
他曾在中国获得最佳作品奖。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是中国首次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年度的获奖作品。莫迪亚诺也成为继勒·克莱齐奥之后,第二位先获得“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项,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作家。
十年前,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年度获奖作品的颁奖仪式上。法国文学评选委员会主任吴岳添宣读《夜半撞车》的评语时认为,在这部小说中莫迪亚诺以流畅和清晰的独特文笔,叙述了一则寻找和回忆的故事。
莫迪亚诺:痴迷汉语影响女儿来中国.。他的女儿曾经在北京生活过。莫迪亚诺在80年代就来过中国,因此他对中国一点也不陌生。
莫迪亚诺在《致中国读者》信中写道:“我更愿意谈谈在我获知这本书要被译成中文时的感受。我觉得很幸福。还在孩提时代,我就十分向往这门语言;那些方块字总是令我很着迷,而且,想必我把这种痴迷传给了我的女儿,她为了学习中文,曾在北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莫迪亚诺表示,这本《夜半撞车》的中译本,具有比法语原著更多的神秘色彩和奇特意味;这种神秘和奇特正是他在撰写本书时想要赋予它的。“如果这个心愿得以实现,那么,这不仅仅归功于我自己,更应归功于中文这门美妙的语言。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联合举办评选的世纪年度最佳小说,2004年曾经颁给了莫迪亚诺。余中先当时作为《夜半撞车》的责编曾想邀请作家来中国,但是没能如愿。
据悉,当当网已与美国企鹅出版公司联合向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发出访华邀请。中国莫迪亚诺粉是丝期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早日来华!
3、莫迪亚诺作品在中国、
他的作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其代表作《暗店街》、《环城大道》以及《青春咖啡馆》等早已被译成中文,甚至影响了王小波、王朔等一代中国作家。
他的最有影响力小说《暗铺街》30年间就已经有了四个译本。1984年《外国文艺》杂志上署名“小禾”的译本,198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薛立华译本,1992年漓江出版社的李玉民译本,最近的是1994年译林出版社的王文融译本。
《暗铺街》的叙述者是位患了遗忘症的私家侦探。为了找到自己的真实身份,了解自己前半生的经历,他孜孜不息地寻访可能是自己的那个人及其朋友好友的踪迹,他们出生或生活过的地点,甚至远涉重洋,来到法属波利尼西亚的一个小岛寻找青年时代的友人。他的调出对象中有俄国流亡者、无国籍的难民、餐馆或酒吧间的老板、夜总会的钢琴演奏员、美食专栏编辑、古城堡的园丁、摄影师、赛马骑士等。这些调查把读者带回到纳粹占领年代。再现了这一黑暗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作者继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青春狂想曲》张继双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出版
《环城大道》张寅德、思远译,1989年收入上海译文出版社《少女的忏悔》一书中。《环城大道》写于1972年,这是一个较为奇特的故事:17岁时才第一次与父亲见面的儿子,不久就被父亲狠心地推下地铁站台,险遭大难。但脱险的儿子竟不记此仇,反而千方百计寻找父亲和接近父亲,并同情他、亲近他,与他共患难。《环城大道》是儿子寻父的故事。一张发黄的旧照片勾起叙述者对往事的回忆,他重新回到占领时期兵荒马乱的年月,并终于在黑市奸商、诈骗犯、替德寇卖命的法奸和受到追捕的犹太人中间找到了失踪的父亲。
寻觅一下这种奇特故事和奇特情感产生的原委,就是我们对这部中篇小说的审美与鉴赏过程。小说故事结构和叙述手法的独特,使我们既感扑朔迷离,又觉清晰精巧。
而在上世纪90年代初,柳鸣九先生主编的“法国二十世纪文学丛书”中,就收入了法语文学翻译家李玉民翻译的《暗店街》和《青春》。
《八月的周日·缓刑》刘自强、严胜男译,花城出版社1992年出版
《一度青春》李玉民等译,漓江出版社1993年出版。
未鱼撰写的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发表在《外国文学动态》 1994年06期。
《夜半撞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夜半撞车》是“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3”评选中法国文学入选作品。深夜,一名孤独的青年在巴黎街头漫步,被一辆湖绿色的“菲亚特”轿车撞倒了。他与肇事车辆的车主,一位名叫雅克琳娜·博塞尔让的女子一起坐上警车,被送往医院。等他清醒时,却只身躺在一家诊所,那名女子已不见踪影,而他得到了一笔钱。为了弄清事实,离开诊所后,他按照一个不确切的地址,开始寻找、调查那位女子,而那辆肇事的湖绿色“菲亚特”则成了他追寻的最重要的线索。整个寻找的过程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小说描述了这位年轻人在寻觅的过程中,记忆起一幕幕早年生活的片断,重新思索了自己过去的生活,最终,他找到了雅克琳娜·博塞尔让,一切又复归平静。
《青春咖啡馆》金龙格 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5-1出版。2012年傅雷翻译文学奖颁给了译者金龙格翻译的《青春咖啡馆》,“《青春咖啡馆》是‘描写神奇巴黎和迷失主题的富有魔力的书’。这本书自引进以来,销量已累计突破5万册,作为一部纯文学作品,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值得骄傲了。
《青春咖啡馆》以一种既写实又神秘的笔调,交织谱出青春岁月的青涩、惶惑、焦虑、寂寞孤独与莫名愁绪,描写了一个弱女子从不断探寻人生真谛到最终放弃生命追寻的悲剧命运,这个悲剧发生在一个既有着迷人的魅力又像谜一样难以捉摸的年轻美丽女子身上,更使全书充满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情调。书中的一句问话尤其发人深省:“您找到了您的幸福吗?”,可是,人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吗?人终其一生到底能够得到什么?小说中的主人公什么都尝试过了,最终却似乎一无所获。这部小说被法国《读书》杂志评选为“二○○七年度最佳图书”,获奖评语是:“显而易见,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青春咖啡馆》即是最显赫的证明,尽管这是一本庄严、伤感的书,结尾的音符甚至很悲怆。这家位于巴黎奥黛翁街区的咖啡馆把我们带回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是一部描写神奇巴黎和迷失主题的富有魔力的书。是镶嵌在莫迪亚诺无与伦比的、丰碑式的全部作品上的一颗璀璨夺目的宝石。”
《青春咖啡馆》原书名为《Dans le caféde la je-unesse perdue》,莫迪亚诺在接受法国《观点》杂志采访时,解释了perdue这个形容词的含义:“perdue在这里不是消失的意思,这里没有怀旧层面的意义。当青春……我不愿意用‘毁灭’这个词,用‘挥霍’更准确一些。我是在居伊·德波的作品中发现这句话的,另外,兰波的诗《虚度的青春》也给了我启发……”该书译者在斟酌这本书的中文书名时,想起多年前读过的台湾作家张曼娟的一篇感人散文《青春并不消逝,只是迁徙》,受此启发,将书名译成《青春咖啡馆》。
莫迪亚诺最新作品2010年的《地平线》的中文版(徐和瑾译)已于2012年6月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缓刑》,严胜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7月出版。《缓刑》以一个孩子的目光来描写他所处的环境,以无数细微的迹象来回忆他童年时代的种种经历,暗示他的父亲以及他周围的大人的命运。帕托施的母亲是一个杂技演员,常年在外巡回表演,父亲行踪不定。因此,他和弟弟被寄养在了母亲的一个朋友家。这个家庭很奇怪:50来岁的马蒂尔德、马蒂尔德的女儿阿妮,以及阿妮的朋友小埃莱娜。帕托施和弟弟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梦想着去废弃的城堡探险,在自己的院子里开碰碰车。帕托施用儿童的眼光观察着大人的一举一动,他觉察到那些来家里的客人似乎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还有阿妮总是开车出去干什么呢?在无尽的猜疑和回忆中,时间流逝。突然有一天,警察封锁了他们家的房子,帕托施才知道原来这伙人一直干着违法的勾当。
莫迪亚诺曾在台湾出版的译作包括《三个陌生女子》、《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馆》、《戴眼镜的女孩》、《暗店街》。
莫迪亚诺作品在中国必将持续畅销。
莫迪亚诺9本作品中文版版权的拥有者99读书人表示,他们即将再版《暗店街》、《八月星期天》、《凄凉别墅》、《夜的草》。而此前已经销售超过5万册的《青春咖啡馆》也将马上加印5万册。
99读书人副总编辑彭伦表示,莫迪亚诺的作品在法国一直市场表现良好,每本新书一出来就能卖到十几、二十万册。而就纯文学的作品在中国可以有这样的销量已经是非常好的成绩了。
随着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名单的揭晓,诺奖读书热又将在世界范围内引爆。而作为图书市场的老大,当当网于第一时间推出的诺贝尔奖图书专题,成为送给国内读者的一场及时雨,专题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热捧。
数据显示,当当网诺奖图书专题页面的关注度在12小时内即破百万,诺奖图书作品的预定量更是在12小时内超过1万本。
4、他曾影响一代中国作家
虽然莫迪亚诺这个名字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并不如其他热门作家的名字那样耳熟能详,但是莫迪亚诺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圈中早已受到推崇。
编剧史航称,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受到《暗店街》很大影响。而王小波更是在《小说的艺术》中将莫迪亚诺列为现代小说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与卡尔维诺、尤瑟纳尔、君特·格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并列。
已故中国作家王小波也曾对莫迪亚诺推崇备至,认为他是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之一。
这表现在王小波生前撰写的文章《小说的艺术》中。他写到:“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是:卡尔维诺、尤瑟纳尔、君特·格拉斯、莫迪阿诺,还有一位不常写小说的作者,玛格丽特·杜拉。”而在王小波的作品《青铜时代》的《万寿寺》开头也引用了莫迪亚诺作品中的句子,他写到:“莫迪阿诺在《暗店街》里写到:‘我的过去一片朦胧………主人公失去了记忆”
读过王小波《青铜时代》里的《万寿寺》的读者不难感觉出,这部作品跟帕特里克的《夜半撞车》和《暗店街》,在语言风格上,很是接近。王小波自己也不讳言莫迪亚诺对自己的影响,在《万寿寺》的开篇,他就引用过莫迪阿诺《暗店街》中的段落。之后,王小波在该作品中又提到莫迪阿诺,“我和莫迪阿诺的见解很不一样,他把记忆当作正面的东西,让主人公苦苦的追寻它,我把记忆当成可厌的东西,像服苦药的一样接受着,我的记忆尚未完全恢复,但我已经觉得够够的,恨不得忘掉一些。……因为这个缘故,我希望大家都读读《暗店街》,至于我的书,读不读由你。”
在《万寿寺》中王小波写道:“出院以前,我把《暗店街》放在厕所的抽水马桶边上。根据我的狭隘经验,人坐在这个地方才有最强的阅读欲望。现在我后悔了,想要回医院去取。但转念一想,又打消了这个主意。把一本读过的书留给别人,本是做了一件善事,但我很怀疑自己真有这么善良。本来我在医院里住得好好的,就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才遇到现在的灾难。”
对于帕特里克对王小波的影响,邱华栋说,“王小波喜欢帕特里克,非常自然。王小波喜欢那种艺术技艺高超的作家。像卡尔维诺、杜拉斯、帕特里克都是他非常推崇的作家。王小波尤其喜欢帕特里克,还因为帕特里克是一个怀疑主义者。而王小波自己正是一个深刻的怀疑主义者。”
凤凰壹力公司总编辑冯威因为王小波的推崇,而对莫迪亚诺有着深刻印象。“他说:“你可以看到王小波在世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作家,这说明中国人接受他和世界是同步的,这彰显了王小波的眼光。””
上海作家孙甘露对莫迪亚诺的作品十分赞赏,他表示,很早以前,当《暗店街》发表在《外国文艺》上时,他就已经读了这部小说,其描写之细腻深邃,让他印象深刻。
作家邱华栋也表示,莫迪亚诺是一位特别优秀的作家,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克莱齐奥齐名,他们和另外一个法国作家合称“法国当代作家三杰。”邱华栋说,自己最喜欢莫迪亚诺的小说是《暗店街》和《八月的星期天》,“当初我自己写过一篇中篇小说就是模仿他的,主题也是寻找自我。他的调子很有意思。不过,他虽然在中国很早就开始引进,但我们并没有像受到马尔克斯的冲击那样受到他的影响。他是杰出的,但不会引起那种疯狂的模仿。莫迪亚诺是一个非常艺术化的作家,相对比较小众、知识分子化一些。他的获奖或许会使中国作家更加注意行文的精致与艺术感。”
5、专家学者对莫迪亚诺评论和研究
谈到《夜半撞车》作品特色,著名学者止庵说,莫迪亚诺的小说尽管似曾相识,却总饶有新意。在法国文坛纪德之后,就很少有作家不是按照一种自我设定、或大或小的模式写作,莫迪亚诺无非显得特别突出罢了。《夜半撞车》中的“我”与作家笔下许多主人公扮演着同一角色:一个追忆者。
而莫迪亚诺曾经在《暗店街》中说过:“在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未来,而是过去。”在朱韵秋眼里,莫迪亚诺在法国不是那种超级畅销书作家,他也不曾进行过商业化包装。当然,今次获得诺奖,情况肯定会大变..
2005年止庵曾写过一篇评论《“海滩人”的告白》,但现在没必要凑热闹多说,他只说一句:莫迪亚诺胜过克莱齐奥不少。
余中先(著名法语翻译,《世界文学》主编):莫迪亚诺他对巴黎的描写很巧妙。
莫迪亚诺获诺奖后,国内著名法语翻译余中先成了大忙人,一晚上几乎不停地在接采访电话。谈到对莫迪亚诺的整体印象,他说:“他的作品主要是对二战历史个人化的回顾,这与他的犹太人后裔身份有关,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一种精神上的自我,寻找自己文化意义上的身份。”
谈到莫迪亚诺具体的作品,余中先说:“我比较偏爱他的《暗店街》《星形广场》,还有一部《来自遗忘的深处》。像《暗店街》的侦探故事下面,其实包裹的是一代人对自我的寻求。他对二战中巴黎的描写非常巧妙,很擅长从地理上描写巴黎,这和刘心武的《钟鼓楼》有点像。”
“记忆”、“身份”、“历史”、“寻找”……在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书写中,这些关键词被反复提及。“在《星形广场》中,犹太人拉法埃尔从法国逃亡到以色列,为的是寻找一片安身之地;《夜巡》中的双重间谍在寻找他的真实身份;《环城大道》的主人公在寻找自己四处漂流的犹太人父亲;《暗店街》更是一篇追踪失落的自我的精彩佳作……”,论及法国“新寓言派”小说时,翻译家、法国文学研究学者余中先这样说。
余中先认为,“不同作品的主人公或是找避难所,或是找往昔,或是找亲人。实际上,他们找的正是人生存的根基、依托和支点,作者触及的正是人类生存的荒诞境遇。不过,当莫迪亚诺面对人类命定的悲剧性的生存状况时,他没有"有所作为"的反抗,只有悲天悯人的伤感情怀;面对着荒诞的世界,他不像萨特、加缪那样追求存在的价值,而是以敏感的笔触描绘着人之存在的渺小、无奈、悲哀。”
吴岳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社科院外文所专家,莫迪亚诺《八月的周日》中译本序作者。对于此次莫迪亚诺摘得诺贝尔文学奖,表达了意外和惊讶。
吴岳添:惊讶。法国在20世纪大概有12个作家获奖,但到1985年以后一直没有作家获奖,一直过了20多年,才有了勒·克莱齐奥于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般来说,没有一个国家的作家隔这么短的时间又得诺奖的,虽然他们两个都很有名。这是很罕见的。
莫迪亚诺的写作手法一定是全世界最独到的,能够把自己没有经过的事情写得跟真有其事一样,比如他写那个侦探,过去的一切都忘掉了,通过自己一点点回忆,回忆起前半生,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
描写二战时期犹太人的命运现实,他自己又没有经历过,只能通过回忆代替现实。一种虚的方式,好像自己经历过似的。
《星形广场》是他最早获奖的作品,现实味道还很浓,很感人。后来他越写越多,就靠他的名声和经验了。就像一个作家的三部曲的第一部最好,后面两部就没前面那部好了。
董强(北大法语系主任):莫迪亚诺获奖并不“冷”
北大法语系主任董强昨晚表示,莫迪亚诺获奖并不算“冷门”,而是实至名归,“他是法国在二战以后,继萨特和加缪之后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和得诺奖的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一样都是法语世界大腕。他的中国读者不少,曾经有人调查法国文学在中国的情况,莫迪亚诺被评为中国人最喜欢的法国小说家。只不过中国80年代很多法国文学通过杂志翻译过来,知名度不高,其实喜欢法国文学的都知道他。”董强表示,莫迪亚诺在法国每本新书出来都会引起文坛轰动。
董强访法的时候,跟莫迪亚诺住在一个区,见过几次。“他深居简出,不爱接触外界,像一个隐士一样。很沉默,特别不善言辞,一说话别人也不知道在说什么。”董强说,他的文字感却是很好的,语言简洁有力,很容易进入。同时因为他一直在探寻的缘故,又是‘新寓言派’,小说有侦探小说的影子,充满悬疑性,很吊人胃口,引导读者不断地读下去,试图解开谜团,觉得有深意。”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副主编邱华栋读过帕特里克的多部著作,“他的作品特别有法国味儿。作品整体弥漫着一股忧伤的诗意调子、氛围、意象,精致、有哲学深度、不媚俗。是那种非常典型的纯正的法国本土作家。”
“帕特里克在法语文坛,影响很大。在法国文坛的地位,相当于咱们的贾平凹或者莫言。他是1970年代至今最重要的三四个法国作家之一,是当时的‘法国文坛三杰’之一。
2011年5月《地平线》译者徐和瑾在该书译后记中细致分析和评论了新《寓言派》代表作家的艺术特点,有助于对莫迪亚诺作品的理解。他在文中写道:"《地平线》也许是莫迪亚诺的小说中玄学色彩最强的小说。"; " 这部小说使用倒叙故事的闪回手法,"; " 在莫迪亚诺的这部小说中,仿佛有两位艺术家同时在进行写作。一位是含糊其词的高手,负责用迷雾笼罩景色,在其中注入暗物质,设置大量谜团。这位艺术家喜欢轮廓模糊的描绘和游移不定的气氛。他使用忧郁的色彩和难以界定的词语,这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就已数量众多,如“悬浮”,“忘却的往事”,“晕头转向”,“片断”,“短暂的相遇”,“遥远的”,“陌生的地方”等。第二位艺术家喜欢调查,讲求细节,极力在模糊不清的画面上加上十分确切的基准点,这些基准点又将在其中加入众多细节,如条条街道的真实名称,开胃酒的商标,布亚瓦尔、巴盖里安等奇特的姓,以弥补第一位艺术家模糊不清的手法。最后,看到的画面既模糊不清,又十分真实。一边是透纳的黄昏画,另一边则是地铁线路图,因此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氛围,也形成了莫迪亚诺相当迷人的文体风格。";" 在莫迪亚诺的小说中,起点总是一件十分确切、并非虚构的事,是一个细节,一个场景,即现实中确实发生过的事。然后,作者把现实的这些碎片和它们可能会有的结果混杂在一起。这样就成了一种虚构作品。";"《地平线》的叙述者虽说最终找到玛格丽特的踪迹,书中却并未出现大团圆的结尾。这是否想表明小说家的无能?不错。莫迪亚诺认为,这样也许更符合实际情况。“这就像音乐家,会在一首乐曲里留下一个空白,使人产生更加强烈和准确的感觉…"(均见其译者《地平线》译后记)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法语文学翻译家,译有多部莫迪亚诺的著作李玉民评论说:莫迪亚诺的作品看起来像万花筒似的,虽然题材不一样,但就是一个主题——人是一个迷茫的状态,他总在不断地寻找。恰如一支回旋曲,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他的二三十部小说,都是如此。
莫迪亚诺擅长利用故事发生的地点,忽明忽暗的光线,沉闷的色彩,时常漂浮在空气中的气味以及反复出现的几个人物身影等,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气氛。比如我最新翻译的《星形广场》,里面写的是犹太人,人物之间的各种关系你很难弄清楚,我只是从文字上翻译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人物之间是一种扭曲、独特的状态。从这部著作中,这些元素都有。
从翻译的角度说,莫迪亚诺的文字很典雅,是非常规范的法语,不耍花腔。翻译莫迪亚诺著作的要点不在于词汇,而在于他的事件、背景、人物等等,这些是中国人不大了解的。比如,有人充当法奸,是一个警察局长什么的,你很难做注释。我只能在翻译时尽量讲明白,让读者感受小说的氛围。如果细抠的话,有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很难说明白——即便是当今的法国人也不一定知道。
法国文学译者与研究者、曾译过莫迪亚诺《青春咖啡馆》等多部作品的金龙格这样评价莫迪亚诺:“他是和2008年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齐名的作家,作为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在法国地位一样高。”
金龙格说:“有人认为国内作家中与莫迪亚诺风格相似的是王小波,我不大认同,不过,王小波特别喜欢莫迪亚诺。”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法语文学翻译家,译有多部莫迪亚诺的著作李玉民曾评论说过:我翻译了超过1500万字的法语文学作品,作家从17世纪一直到20世纪。在当代作家里面,我比较看重莫迪亚诺。上世纪90年代,柳鸣九先生主编“法国廿世纪文学丛书”,入选的都是法国比较有分量的作家。当时是每个作家一本,不知道为什么,莫迪亚诺有两本书由我来翻译,一本是《寻我记》,包含《夜巡》、《寻我记》、《魔圈》三部小说,一本是《一度青春》,包含《一度青春》、《往事如烟》、《凄凉别墅》三部小说。后来九九读书人购买了版权重出,我增加了一部小说《星形广场》,我当时写了一篇序言《犹太人的万花筒》。
莫迪亚诺的作品看起来像万花筒似的,虽然题材不一样,但就是一个主题——人是一个迷茫的状态,他总在不断地寻找。恰如一支回旋曲,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围绕着这一主题。他的二三十部小说,都是如此。
我不知道莫迪亚诺在生活中寻找什么,但是在作品中一直不断地寻找。他将背景设置在二战中,可能是因为这更适合展开其主题。
我们知道小禾较早地中国读者翻译介绍了《暗铺街》,而在;〈读书〉1986年02期 也是较早地介绍《暗铺街》作者-----------莫迪亚诺。小禾写的文章是《;;;“神秘的年轻人”——法国当代作家莫迪亚诺》。
目前国内关于莫迪亚诺研究的论文及推介文章,大多数出自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其中包括专著《论莫迪亚诺小说中的神秘机制》、论文《莫迪亚诺作品中的似曾相识元素》等。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法国文学专家杜青钢,他说:“武大外语学院确实在国内研究推介莫迪亚诺方面,走在学术最前沿。我目前的博士生中,就有两位以莫迪亚诺为研究方向。近年来,已有6、7篇博士论文先后发表。”
据笔者所见发表莫迪亚诺研究论文较早,数量多的厦门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寿农先生可是其中的一位。从1989年以来,论文有:论莫迪阿诺小说世界中的全息结构, 《外国文学评论》, 1989.4;荒诞与现实—兼评莫迪亚诺的小说 , 《西方文艺思潮论丛》第6辑 , 1992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世界里的身份问题》 ; 里尔,法国国家博士论文制作中心出版微缩版,1997.11 ;莫迪亚诺的解构主义诗学——评他的抗战文学“占领三部曲”, 《国外文学》, 2008.3 等,并有译著莫迪亚诺的《来自遗忘的深处》, 《世界文学》, 1997.2。还编写了《莫迪亚诺的故事》, 收入黄宝生编《文学大师的故事》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5 。
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海滩人”形象这一课题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继止庵;<;“海滩人”的告白>(;出版广角;2005年09期)一文发表之后。 张丽丽《;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海滩人”形象》一文发表在《暨南大学》;2008年期刊上。
王录《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八月的周日>的思想内容初探》一文, 《卷宗》(刊 名) 2013, (9) 期刊登。2013年10月10日 , 王录《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缓刑》的儿童视角 》发表在《卷宗》。
周婷撰的《漫漫之路的追寻——莫迪亚诺与他的〈夜巡〉》在〈;法国研究〉;2003年01期发表。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至今发表了至少23部小说。在系统阅读了这些作品之后,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张凌将之定为了自己的博士论文选题——《论莫迪亚诺身份重塑的诗性写作》。这项研究还在继续,让他愈加明白了这位作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不断寻找身份认同。
文化学者刘铁透露,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的研究名单中少有莫迪亚诺,却常有米兰.*昆德拉是不够的。“米兰.*昆德拉的名气和研究性远大于莫迪亚诺,但并不代表莫迪亚诺就 不会获奖。”他提醒国内研究世界文学的人士,“研究世界文学的目光不应该只锁定在当下该国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二号人物,还要寻找在写作水平和当地名气可以与他们比肩的作家。”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4-10-25 21:25:05) | ||
拜读学习。问好! |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