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京西稻杯”征文
专项开展“京西稻杯”诗赋词曲联征文大奖赛活动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征文天地  >>  “京西稻杯”征文
京西稻的品牌与传承(2)
文章来源:“京西稻杯”征文组委会        访问量:4095        作者:杜振东        发布:寒江雪        首发时间:2011-02-16 02:48:09
关键词:京西稻的品牌与传承(2)
编语:
 

[“京西稻杯”诗赋词曲联大赛参考资料之二]

 

京西稻的品牌与传承(2)

 

◎杜振东

(五)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海淀区农村特别是北部地区土地高低不平,给水利灌溉和机械作业带来很大困难。土改和初级社时期,由于土地制度的限制以及财政实力的不足,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很难开展。1958年,区委区政府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土地归集体共有,这为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创造了条件。此后,全区大力开展机械化平整土地工作。

19591962年,东北旺农场用机械和人工平整土地1.49万亩,占乡耕地面积75%1962年永丰公社在六里屯村北平整0.3万亩,作为丰产田。到1963年止,东北旺农场在建设田间林路、排灌渠道、四位一体、成龙配套的同时建成主路9条,辅路12条,总长315公里。1969年在宏体大队建“五七”水库,库容23.7万立方米。在聂各庄、北安河、温泉山区、半山区修建塘坝和蓄水池。在聂各庄、北安河、温泉、东北旺修建引水上山工程。还采取输水渠道衬砌、滴灌、沟灌等节水措施。

197310月—197410月,大平土地1万亩,复平土地2.1万亩。1975年苏家坨、永丰、温泉、上庄公社建设农业协作区2.5万亩,作为“农业学大寨”样板,重点在永丰公社屯佃大队北边,平整土地0.4万亩。解放军高级将领肖华、宋时伦、张积慧等首长领队参加劳动。1978年海淀公社在肖家河平地1300亩。自1987年以来,对南沙河先后进行了9次治理。北旱河治理先后历时7年,于19905月全部竣工,投资253.65万元。19891012,市领导视察时说:“有水一片绿,没有水一片荒。海淀没有水就没有京西稻。”

经过40多年的奋斗,全区耕地格方连片,沟、路、林、渠配套齐全,为京西稻高产稳产创造出良好条件。

 

(六)加强植保预测预报工作

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海淀区没有专业植保组织,有病就治,有虫就除。1972年有了植保专业人员,以防治黏虫为中心,以北安河大队为基点,建立17个群众性测报点,开始对粮田主要病虫害进行调查研究和预测预报。1974年建立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并采用超低量喷雾法。1975年建立区农科所,下设植保组,担负测报、检疫、防治服务等项业务。1990年飞机治蝗,效果在全国处领先地位。1991年东方红型机动喷雾器防治稻蝗、纹枯病比常规喷雾大大提高药效。

针对水稻易犯白叶枯、稻瘟、纹枯和恶苗等病情,1985年成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设植保站。1992年在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成立“海淀区植物医院”,四个乡建立“植物分医院”。乡、大队设专职植保员,生产队、专业队有一名打药员,形成四级服务体系。在稻蝗测报技术上实行挖越冬虫卵、查发育进度与扫网相结合,突破过去单一扫网法,当年测报当年见效,填补国内空白。19921995年,苏家坨、聂各庄、永丰、东北旺、上庄等乡建立京西稻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

随着四级科技网的建立和科技队伍的扩大,海淀区农业技术、科学种田水平全面提高。通过1979年、1982年两次土壤普查,摸清了全区土质状况。1990年完成水稻配方施肥,1995年进一步推广水稻盘育秧,确定土壤调酸量施肥新技术。

这阶段京西稻发展的特点是种植面积和单产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种植区域由六郎庄为代表的山前,延伸到山后。这与“五一渠”、京密引水渠的开通,与上庄水库的修建是分不开的。同时也与稻农学会科学种田,把不切实际的两茬作物改成种植一季春稻有很大关联。

 

 

三、构建高产稳产基地

     1984年,海淀区第四届党代会提出“两区一基地”①的战略方针。怎样建设京西稻高产稳产基地,成为区委区政府继续创新的新目标。

 

(一)露地规格化育苗获得成功

1980年以来,海淀区水稻主要以工厂化育苗为主。由于这种育苗成本高、技术复杂、推广速度慢。抚宁式育苗法适应性差,有的年份好,有的年份坏,广大群众在应用时老是不放心,所以没得到发展。区农业科技人员设想出要有一种简单的育苗方法与插秧机配套,加速水稻插秧机械化的进程。为此,区农业科技人员王东光借鉴抚宁县的过水育苗法,结合海淀区实际,设计出适合全区适用的新育苗方案,创造出露地规格化育苗法①。其特点是在五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在畦式上由高畦式替代水畦式;在播种量上由每亩400公斤上升为724公斤;覆盖方法由平盖畦取代支架畦;管水方法由半干旱法取代过水法;育苗目标由小苗顶替中苗。1988年,经海淀区农林局王东光和助手纪瑞芳同志共同研制,在海淀乡青龙桥大队和玉泉山队,搞了两批共2430亩露地规格化育苗的实验。

第一次试验稻苗2100盘。424日播种,514日插秧。这次试验中因盘无边,卷苗不够规格,盘苗宽度不一致,影响插秧质量,漏秧率比工厂化育苗高2%,每亩补秧量达到五盘,比工厂化育苗还多两盘,实验不成功。

第二次试验搞稻苗330盘。520日播种,614日插秧。这次试验做了框架,秧盘留边1.5公分高,解决了卷苗宽度不符合机插的要求,试验获得了成功。

露地规格化育苗示范成功后,为进行大面积推广,区农业技术人员又设计出一套技术操作规程。即:在育成小苗过程中,要求苗高、叶龄、根数和外观等方面应达标;在种籽处理过程中,必须按要求和程序完成筛种、盐选种、籽种消毒、泡种和催芽等工作;在床土准备工作中,选土、备量、化验、调酸和配肥等项工作都有定量要求;在生产资料的准备中,对软盘、软盘框、机械配备、以及肥料、农药、薄膜等都要按规定数量备好;在播种方面,对秧田准备、播种期、播种程序等定出严格规定;在苗期管理上,包括秧田增温期、炼苗期和蹲苗期三个阶段都有详细规定。同时要求插秧卷苗时要有计划性,插多少苗卷多少苗,严禁栽插隔夜苗。

水稻露地规格化育苗技术规程,由于简单易行、育苗成功率高、经济效益大,又适合机械插秧的特点,很快被广大社员认同和应用。在19891992年的大面积推广中,其育苗成功率比工厂化育苗和抚宁式育苗分别高5.6%3.4%,迅速成为全区水稻育苗的主要方法。全区水稻机插秧面积61084万亩,露地规格化育苗占89.5%,代替了工厂化育苗法和抚宁式育苗法。1991年,新育苗法通过北京市级专家鉴定,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水稻露地规格化育苗在北京朝阳、丰台、通县、昌平等区县的试验、示范中也获得成功。1991318日《北京日报》郊区版刊登了这项规程,同年又在《北京农业》第三期上发表。在山西大同、河南郑州的育苗机播秧试点也获得成功。

露地规格化育苗法在用工、用料投资等方面都比较少,所获收益则较高。搞1000亩工厂化育苗机插秧,一次性投资10万元,搞1000亩露地规格化育苗机播秧,一次性投资3.4万元。全区四年来累计推广露地规格化育苗机插秧面积为126814亩,共取得经济效益605.5万元。在用工方面,露地规格化育苗比工厂化育苗减少74.8%

 

(二)水稻机插秧获国际大奖

海淀区农业机械化,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围绕蔬菜、水稻、小麦三大作物,在其田间作业、运输和加工,即产前、产中、产后三大环节上开展机械化作业。到20世纪80年代,露地菜田的耕、耙、耘、作畦、开沟、打埂及播种,以及农业排灌、畜禽、植保、脱粒、机割、运输等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小麦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

1979年,区农机研究所研制成功京海5TG-1200型半喂入水稻脱粒机,19801981年生产100台,在全区推广应用,实现了全区水稻脱粒机械化。1983年该项目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世纪80年代初,海淀区由延吉引进机动插秧机,与引进的工厂化育秧方式配套,在两个乡730亩稻田进行实验,获得了成功。1984引进日本工厂化育秧方式,同延吉引进的插秧机配套,在永丰乡六里屯村试验,证明技术是成功的。存在的问题是一次性投资大。如吉林省千亩设备投资为13.6万元,海淀区引进后,经过吸收消化和改进,千亩设备投资降为6.71万元,1987年涨为8万元。此种育秧技术的推广,受到了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不易接受。时过三四年,机插秧面积只推广几千亩,并时有下降,仅占全区稻田面积的十分之一左右。

1988年,区政府召开水稻工厂化育苗和机插秧的论证会,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科委、农委、农林水利局、农机局为成员的水稻机插秧领导小组,其下又设专业队,对育秧方式和插秧机的选择、引进、试验、推广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确定推广过程中的资金投向和投量。设立了由农机、农艺共11名科技人员参加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科学技术操作规程,指导和开展生产检查评比活动。区科委将水稻工厂化育苗、机插秧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申报了市“星火计划。”

遵照领导小组指示,技术专业队要求农技方面必须分批、均匀播种,在底土薄厚、苗盘大小等方面,必须按照插秧机的规格和标准进行操作;又要求农机应根据土壤肥力、苗龄、插秧时间和速度,秧苗大小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农机符合农艺的要求。在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共同制定了栽培技术,共同改进了机械性能。当遇到气候反常,秧苗质量欠佳,农机人员大胆试验,反复调整农机,突破了小苗、次苗不能实行机插的“禁区”。全区积极推行稻田规模经营,便于机械化的实施。为推广这项新技术,全区举办了22个农艺、农机培训班,共培养出765名技术人员,承担着农机和农艺配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为了从经济角度对三种育秧方式进行比较,区农委从1989年开始,在6个乡14个村1.4万亩稻田中设立16个调查点,连续三年进行成本调查。以每亩平均育秧成本比较,工厂化成本最高,平均为49.48元,规格化成本最低,平均为16.22元,抚宁式成本居中为27.19元。三年育秧成本调查的结果,得到了北京市水稻顾问团专家们的认可,也为农民自愿选择育秧方式提供了依据。

三种育秧方式中,“规格化”适合多数乡、村的实际情况,使全区水稻机插秧面积迅速发展,由19881万亩扩大到19915.5万亩,四年增长4.5倍。机插秧面积在全区水稻总面积中的比例,由1988年的12.6%上升到1991年的65%以上。其中,“规格化”育秧方式的机插面积占机插秧总面积的比重,由1989年的27.7%跃升到1991年的82.41%

实行插秧机械化后,稻农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出现了“多包地、争包地”的新景象,劳动力素质也显著提高。1989年,北京市农机局和农林办公室在海淀区召开了现场会,对水稻机插秧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全区6万余亩水稻连续多年实现机插率达95%左右。1988年海淀区水稻机插秧面积占全市的94.5%以上。机插秧水平,在全市乃至在全国名列前茅。1993年,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机械插秧操作规程,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法国巴黎颁发的“丰收女神奖”。

 

(三)开展稻谷深加工

海淀是京西稻主要产区。所产稻谷从20世纪50年代就由国家统一收购,统一上调,专仓保管。入库稻谷按等级收购,以特级、一、二级为标准,加工成“特供”大米。20世纪70年代仍按等级收购,分仓入库,单独保管。1978年入库稻谷786.3万公斤,其中特级稻谷占14%,一、二级稻谷占64%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稻农坚守岗位,水稻产量保持平稳。19661976年,国家对京西稻继续执行统购统销政策。

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敞开收购,供应范围愈来愈大,京西稻米成为北京各大宾馆饭店和国家重要活动常用大米。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海淀区支援稻谷50万公斤。从1980年到1991年,海淀区供应北京市京西稻谷1.95亿公斤。

粮食市场放开后,全区各乡都建有加工场房,更换加工机械,增加各种型号碾米机121台。每年加工稻谷3000万公斤,生产出精米和免淘米。袋上各自标以“京西稻”、“贡米”、“御膳米”等字样,供应首都市场。少量的以节日礼品送客,大量的自行销售。东北旺乡从阶段性加工销售发展成为常年性大米加工企业,自产加收购,年加工稻谷300万公斤。1992年东北旺、上庄、聂各庄、永丰、苏家坨5个乡生产的稻谷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绿色食品”,成为营养型、无污染的安全食品,为京西稻增添一道光彩。

为鼓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多做贡献,从1995年起,区政府对农业一线工作的科技人员分别给予每月5070100元的特殊津贴。19921995年,通过建立起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苏家坨、北安河、永丰、东北旺、上庄乡生产的京西稻米,均成为“绿色食品”。

  

四、眷恋稻香文化

新世纪前后,由于京西稻灌溉水的停供,海淀区大力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大面积栽花种树,为京城空气达标作出新贡献。区委区政府利用多种方法发掘、传承京西稻文化的新内涵。

 

(一)由种稻向植树方面调整

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和城市用水增多,早在19755月,玉泉山泉水完全断流,其它几处名泉也相继干涸。北京属资源型缺水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后,伴随经济发展,各方面用水增多以及气候的变化,海淀区降水量和地下水位呈下降趋势。全区种植水稻和蔬菜属于耗水大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幅度增多,导致区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进一步紧张。19782000年间,全区户籍人口净增77.3万人,常驻人口净增111.5万人,相当于增加一个大城市的人口量。20006月,李岚清副总理视察海淀时指示,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要“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作为科技园区核心区的海淀农业实现“两极变一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面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面对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承诺,面对首都奔向国际大都市的条件,区委区政府作出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制定了《加快海淀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三年大变样的意见》,明确提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业产业的整体思路。同年9月又制定《关于发展林业产业化补贴政策的实施办法》。

这次战略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南部地区利用城市大绿化政策,积极发展经营性、观赏性绿地以及其它经济作物,形成与城市发展相融的新生产业,带动农民致富;北部地区突出调整种养结构和粮经结构两个重点。为保证《意见》的顺利实施,区农委、区财政局联合制定《关于林业产业化补贴政策的实施意见》,对政府鼓励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林业产业化的优惠政策进行细化;制定《关于实施“加快海淀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的意见”的计划安排》,明确了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根据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的功能需要以及各乡镇地理位置、地域特点、发展前景等情况,分为南部四乡、东北旺乡、北部五乡一镇三大区域进行调整。在充分尊重农民承包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鼓励公司、企业、科研单位、技术能手等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并享受同等条件的补贴政策,使全区农业结构调整向着集约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 2000年,称作京西稻故乡的六郎庄村3000多亩京西稻调整为林地,仅保留17亩稻田,300多名稻农转为林业工人。从这年起,海淀区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大幅度退出。当年压缩水稻种植面积45149亩,压减比例达81%,节水近2000万吨,相当于50万人口一年用水量。缩减稻地改种林木后,海淀区生态农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003年,全区粮食面积比1999年减少60.5%,其中水稻面积减少了92.4%,而果树面积则增加了61.5%。特别是在区政府提出建设万亩樱桃基地和万亩冬枣基地的规划后,樱桃和冬枣的种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四季青樱桃观光园和苏家坨车耳营杏园被列为国家农发资金项目。区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平均每亩一次性补贴4000元,每年还发放管护费。10亩林地可供650人一年吸氧,可吸纳一部5吨汽车尾气一年的排放量。通过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2008年底,海淀区林木覆盖率达到47.5%,森林覆盖率达到37.1%,人均公共绿地12.65平方米。这为首都出现更多的蓝天白云,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打下牢固的基础。也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更快发展、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等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为鼓励稻农种植京西稻,区政府每亩每年发放100元补贴。2006年全区种植4020.51亩京西稻,由于水资源紧张,2008年减至1783亩,区政府全年补贴20.5万元。

 

(二)再创京西贡米品牌

多年以来,海淀区农业坚持集体经济为主,各项管理较为通顺。随着水稻种植向家庭承包转化,集体经济组织对京西稻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发生弱化。主要反映在稻农自留种子年年种,品种混杂退化;农药、化肥施用量过大,大米品质下降;还面临粗放加工和包装的倾向。

为解决上述问题,区委区政府提出以再创提升京西贡米品牌为核心,通过良种优化、无公害和有机栽培技术,使大米内在品质向有机产品转化;通过精加工、包装,使生产的大米由一般商品向礼品转变;通过销售体系建设,使大米进入高端消费市场,提高京西贡米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提出了建设完善大米精品生产服务体系,再创京西贡米品牌的目标。

20053月,上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建立50亩水稻种子田,对越富和津稻305两个品种严格进行提纯复壮,繁育生产良种4.5万斤,进行统一收购、贮存。该中心再以成本价格向本镇农户统一供应发放,保障京西稻品种的纯正。

在水稻良种繁育与筛选方面,上庄镇农服中心选择两个村的农户进行合作。农服中心负责的繁育计划、筛选方案、技术指导、种子收购、贮藏、发放、销售等各项管理工作。农户在种子田内,按规范化生产措施操作。种子田采取稀播壮苗、稀植增肥、病虫防控、去杂去劣、单打单收等措施。还进行新品种试验筛选。配备专用库房,收购和贮存良种。

在稻谷栽培方面,农服中心负责无公害有机栽培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农户按照无公害有机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生产作业。

在大米精加工方面,农服中心协调农户到指定的米厂进行稻谷精加工。设置检验员,严格出米质量。同时统一制作5万个京西贡米包装袋,按制作成本价提供给农户使用。

在大米营销方面,设计制作和注册“淀玉”稻商标。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收购农户大米。购置运输车辆、封口机、计量秤等设备,开展市场营销。

这些措施的实施,解决了京西稻品种混杂退化、大米粗放加工和粗包装等问题,促进了京西贡米内在品质向有机产品的转化,推动了京西贡米由一般产品向礼品的转变,再创京西贡米品牌。

海淀区上庄镇种子田繁育出的优质稻种,平均亩产增加25公斤,每亩相应增收65元。种植良种保证了大米品质,配合精加工和包装,平均每公斤大米可多卖0.6元。上庄镇500人从事京西稻生产,人均增收2522元。2005年,海淀区近5000余亩京西稻,年产大米1500吨,90%以上被团购。水稻每亩纯收入约900元,与种植玉米、小麦相比,每亩增收约600元。

 

(三)国家级标准化基地的确立

伴随全区京西稻种植面积超常规的压减,种植面积从近10万亩压缩到3000多亩,稻农自主权进一步加大,稻农种植技术不规范、栽培管理方法技术陈旧,很难保障京西稻的品质与安全,与当今所倡导的营养健康消费观念大相径庭,更不符合安全无公害的市场准入制度。怎样进一步提高京西稻品质,又成为京西稻管理和技术人员不断思考的问题。

建立京西稻米的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试验示范,探索无公害水稻的生产技术,形成京西稻标准生产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2006年,在海淀区技术质量监督局的大力帮助下,上庄镇建设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个,水稻生产规模2668亩。

建设京西稻生产标准化体系实施内容包括:确定基地建设规模;建立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工作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制作出标牌、橱窗和展板。同时配置计算机,开通网络,对员工进行标准化知识培训。还开展水稻有机栽培生产试验,对道路进行修整,开展环境绿化,完善田间水电路设施的建设。

通过建立适合海淀地区的水稻标准化生产体系,探索出海淀区水稻有机生产的技术规范,保证了京西稻品牌健康发展,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08年,“越富”品种平均亩产达到450公斤,平均每亩出米为300公斤,亩收益1500元。

 

(四)稻香文化的传承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海淀区北部苏家坨京西稻腹地,建立了全市第一家由农民兴建的稻香湖公园。为让后人不忘京西稻的历史,海淀区将坐落在巴沟稻田上新建的小区取名为稻香园。后又分稻香园南里和稻香园北里。20世纪90年代,在苏家坨稻香湖公园旁边,又兴建一座酒店,取名为稻香湖畔酒店。新世纪中期,为举办亚洲教育论坛大会,又兴建一座五星级酒店,取名为稻香湖景酒店。为配合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营造北京奥运场馆周边的良好环境,为海淀300多万居民再提供一处大型绿色休闲公园,海淀区委区政府在六郎庄村东稻田上又兴建一座40万平方米公园。从2004年起,海淀公园的决策者们认为,公园坐落在清代畅春园的范围内,也是历史上盛产京西稻的遗址上,这里围绕京西稻的话题,拥有大量的风土民情和历史典故,又值京西稻的故乡基本不种稻了,但京西稻毕竟是海淀的历史,是历代海淀人的骄傲。在公园内开辟一块稻地,再现京西稻香文化,既丰富当代人文化生活,又增厚海淀文化底蕴,还能体现京西稻由品牌变产业、由产业变文化的曲折过程。这是京城诸多公园中唯一有稻田景区的公园,更是海淀公园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

20045月,海淀公园开辟一亩三分地种植京西稻,组织“禾田牧耕品乡趣插秧活动”,吸引中小学学生和广大游客积极参与。当年1016日,又举办“京西稻喜迎丰收活动”,参加者更是络绎不绝。此后的6年内,共举办6次插秧节、5次收割节。2009年举办“我与京西稻共成长”为主题的短文、观察、日记、摄影、绘画等系列作品征集活动,鼓励中小学生从插秧到收割季节全过程观察记录,与京西稻亲密接触,体验农耕文化。

如今,老海淀人提起京西稻的话题,就会滔滔不绝。他们不仅留连独特的稻米口感,更多的是追忆祖辈人创造出的品牌和园艺式的栽培技术。为此,已退休12年的水稻专家李增高同志从未间断对京西稻的育种试验。1997年,他在玉泉山附近的部队农场,亲自从事10亩地的育种工作,培育出“玉泉39”号优质水稻品种,亩产达600公斤。在天津市,该品种种植面积达几万亩。2004年部队农场的300亩稻地改作它用,李增高又到上庄镇承租10亩稻地,培育出京西稻的新品种——“京育系13”号,亩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2009年,年满71岁的李增高又进行新的科研试验,将他一生对京西稻的眷恋之情,不断地融入这片土地中。

为使京西稻的品牌和种植技术代代相传,20096月,海淀区政府将京西稻栽培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北京市政府进行了申报。

纵观京西稻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稻得益于水,水养育着稻。京西稻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由多到少,由少到精的曲折过程,反映出历代政府对京西稻的重视,也反映出稻农及技术人员对京西稻品牌的追求和传承。 []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