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本栏所称的报告文学,是指采取文学手段反映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包括人物和事件的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精品文章
- 踏访红崖,寻访掉龙湾... [绿染秋情]
- 让我好好陪着你... [史春培]
- 晚安,旧时光... [惜若]
- 紫玉生烟... [莫小仙]
- 再梳妆... [莫小仙]
- 闲话大维... [史春培]
- 蓦然回首间... [云木欣欣]
- 明朝一哥王阳明(续)... [蓝色小妖]
- 年少不识爱滋味... [徐姜清]
- 浅析甲午战争期间一封日... [云木欣欣]
人气排行
- 广西浦北县恢复建县45... [韦志远]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人性的丑陋没有底线... [醉玉如雪]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戏剧人生如梦诗(2)... [韦志远]
- 圆锁庆典家长祝词... [气自华]
- 月窗探骊---文集... [郭有生]
- 试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 [谭长征]
【民俗探幽二】新挑河李屯村的三月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532 作者:鲁人老鲍 发布:鲁人老鲍 首发时间:2015-04-07 20:21:07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民俗探幽二】新挑河乡李屯村的三月会
提起嘉祥县李屯村的三月会,曾经和济宁市寺谷堆的二月会一样赫赫有名。只是由于多种原因,寺谷堆的二月会还在艰难坚持,而李屯村的三月会却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了。为了保存民俗文化,让那些曾经辉煌几百年历史的古庙会文化不至于因为庙会的衰落而被人彻底遗忘。作为一个喜欢文学创作的中年农民,我自我感觉必须赶快发掘整理这些民俗文化,否则时过境迁,这些悠久的民俗历史可能就真的无人问津了。
下面就从我们地方民俗的角度,让我来慢慢理清李屯村三月会的历史渊源和来龙去脉吧。
话说明朝初期,由于久经战乱,山东地区早已因为战争杀戮,而成为千里堆白骨,到处无炊烟的荒芜地带。到了朱棣皇帝的洪武年间,皇帝一道御旨,开始了从山西的大移民行动。
那些移民不仅带来了他们所有的财产,也带来了他们的精神信仰,那就是民间早已普及的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所以,当年移民在营造自己家园的同时,也在每个村庄草草营建了自己的菩萨庙--即旧时一直流传在民间村民所谓的“奶奶庙”。
既然有庙有神仙,那肯定就会有祭祀神仙的活动。而限于当时战乱环境中的清贫状况,每个几户或十几户的小村庄是没有什么财力物力独自举办祭祀大典的。此时聪明的村民便开始了又一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那就是民间在贫穷时代一直流行的“凑份子”。而推举举行祭祀的村庄肯定要有比其余村庄更有人力物力优势。
当年的李屯村可谓是一个人口繁盛的大村庄,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李屯村的人口和周围那些弹丸小村比起来,还是照样独占鳌头,首屈一指。因此当年的李屯村便成为当仁不让的祭祀村庄了。由此推断就可理解,为什么鲁西南的农村,村村都有“奶奶庙”,而只有那些人口众多的大村庄才有历史悠久,历朝历代经久不衰的古庙会的原因了。
每到农历的三月十八,李屯村周围的小村就会抬上供果,带着几吊“凑份子”的铜钱,全村男女老幼一起赶到李屯村东的“奶奶庙”,开始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而中国的小商小贩总是民间消息最灵通的人。每到祭祀大典开始的日子,李屯村的“奶奶庙”前便是摊贩云集,各路风味小吃,各地杂耍戏班,各种日用百货,可谓琳琅满目。久而久之,当年只有一天的祭祀大典便开始推演为以祭祀大典开幕,以商业交流的长达十天之久的庙会主题了。
自此,每年的正月十五一过,全国各地的商贩便打点货物,开始了艰苦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奔向鲁西南地区,直扑当地的几个庙会而来。
当赶完寺谷堆的二月会后,所有外地商贩便会移师与寺谷堆相聚不过十几华里的李屯村,开始在适当的地方支起帐篷,埋锅造饭,等待三月十八日三月会的盛大开幕,由此便形成了李屯村几百年经久不衰的庙会繁荣。
直至新中国的1966年,全国刮起了愚昧脑残的破四旧之风,李屯村那所经过历代翻修早已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奶奶庙”,便在几日之间,彻底倒塌在李屯村几个先进党员和积极分子的钢钎铁锤之下。继而利用“奶奶庙”的砖瓦重新盖起了农民扫盲夜校,后来又更改成为《李屯村农民子弟学校》至今。等到文革期间的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历经几百年的李屯古庙会便彻底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风徐徐吹起,寺谷堆率先发起了恢复古庙会行动,并且取得辉煌战果。此时李屯村也不甘示弱,仿效寺谷堆做法,开锣唱戏十天正,广为招揽各地客商,重新开始了古庙会的再次辉煌。可惜好景不长,由于李屯村几个不肖子弟仗势欺人,屡对外地客商进行敲诈勒索,一度使外地客商闻李屯村而色变。而致使李屯村的庙会客商日益减少,终至外商不来,内商不足的尴尬局面。
为了真正恢复当年庙会昔日的繁荣景象,近几年李屯村委会可谓殚精竭虑,积极免除各种税费,加强警力加大巡查,严格杜绝任何勒索客商行为。只可惜,由于现代商业的购买方便,所有没有景点支撑的古庙会,都会最终被游人逐渐离弃,而难以起死回生了。
在此,感谢那些为我提供民间资料的嘉祥网友,更是感谢李屯村的村民李德祥先生,为我的写作提供了部分翔实质料。
在今后的有限岁月里,我还会继续为了整理发掘民俗文化,而继续孤独努力。
撰稿:济宁市任城区唐口镇鲍屯村农民 鲍伟
写于李屯村三月会前夕的农历二月十九日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