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眼看诗
本版精品文章
- 高原之魂 ——王芳散... [雨晴]
- 学诗之法... [青青子佩]
- 杂谈... [初生牛犊]
- 心底飞歌 ——诗人王跃... [雨晴]
-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 [江湖夜雨]
- 靡靡相思苦,阵阵刀割痛... [翰林院士]
- 《诗论》修改稿... [崔思军]
- 关于《临洞庭上张丞相》... [秋水孤帆]
- 学格律诗28问答... [秋水孤帆]
- 《赋写风华》贺序... [诗赋家王]
人气排行
- 中国历史上十大骈文高手... [周晓明]
- 诗歌概论... [覃应海]
- 艺术含蓄学(全本)... [郭有生]
- 古代离情诗诗译书画意境... [王铁&n]
- 怎样写七言绝句... [风霜雪雨]
- 生命的珍果 思想的明珠... [晓雪(著]
- 平水韵表中没收入的汉字... [淘淘一笑]
- 扬东北诗风,创“黑土”... [程奎]
- 艺术含蓄学... [郭有生]
- 《大家一起来写赋》... [石涵]
郭有生//高雅高远高地——芳子诗歌欣赏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251 作者:郭有生 发布:郭有生 首发时间:2024-01-27 10:47:08
关键词:高雅高远高地 芳子诗歌欣赏 郭有生
编语:
高雅高远高地
——芳子诗歌欣赏
郭有生
月悬半空,雪压枝丫,倚床捧书,随意翻阅。当读到诗人芳子的《素心》一诗,只觉韵味绵绵,意境深邃,不由感叹真是一首好诗。
诗离不开意象,有意象才是一幅画,才能形成感性的审美内涵,才会在具象中潜藏着摸不着看不见的灵魂涌动。
“一首诗/在暮秋的枝头/跌入了冬的怀抱”,作者这里以“诗”为意象,本来抽象却形象化,并且新鲜而丰富,意味着不从众,不依附的创新语言,可见作者有一颗独立而自由、开创而有艺术修养的心灵;是生活、审美和哲理的融合性意象,能看到作者的阅历及深邃的直觉或思考;具有模糊性,多义性,神秘性,能让读者形成绵绵不尽的诗意,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表现能力。也让我想到了格式塔想象中的残缺与完形的艺术的重重张力。
这“诗”是什么,是象征着人生么?象征总是能指与所指有一定的距离跨度,又有一定的距离契合。有“合则肝胆,离则秦越“之谓。诗歌与人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又有联系,正反映了这一点。那么,如此理解,人生是诗,自然是美的。在秋天枝枝丫丫,硕果累累,那就是“繁华”,那就是“欢愉”。但人生又何尝会圆满无缺呢?有时不免会跌入“冬”,让人感叹人生的“沧桑”和心境的“悲悯”。这从诗歌的艺术技巧来看,一个意象的时空环境不同,意味就不同,环境孕育着诗意,“一首诗”在“枝头”是一个意味,在“冬的怀抱”又是一个意味。这里也反映了,多元共生的诗歌现象,多元意象组合中,互相具有意义生发性价值。
想到这里,忽然回头看,如果人生是诗的话,那指怎样的人生呢?扑朔迷离。我们常说,这首诗耐人回味,这就是一种回味,一种让人绵绵不尽的回味。我们再看“风从北边吹来/
枯寂而清寒 ”,起初我们只以为是从眼前的景象,形成触景生情的笔法,现在回味起来,更像是对人生的一种感叹,到头来不免是《红楼梦》中所说的“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是一个普通人的感悟,还是佛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哲学性感悟呢?因为“诗”不就是跌入这样的冬天吗?
也有朋友说,作者这里的“诗”就是诗;也有朋友说,这里“诗”有隐喻意味,泛指一切美好的事物,这样诗就有了层叠性意义。可以形成多样性解读。
从语言形式来看,“一半沧桑一半繁华”,让你想到了元曲曲牌中“仙侣·一半儿”, 又名忆王孙,末句定格正要求嵌入两个“一半儿”。如查徳卿之作“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拈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因此诗人芳子如此组织诗句,正是西方文论中所谓的互文性。这优美的互文性不仅表现了作者的积淀、修养与借鉴,更表现了对文学语言基因的复活与开拓。融入了当下的个性与思绪意绪与情绪。
“余光轻轻,落于眉间”,你看这样的诗句,一定会想到一个问题——闲暇的时光会有重量吗?人的感觉真是奇妙,忙碌的时候,那时光是沉重的;悠闲的时候,那时光就是“轻”的。人的感官有眼耳鼻舌身意之说,其感觉不免有时会联通起来,即所谓的通感,而诗人的通感心理却更细腻丰富。悠闲的时光会落在眉间吗?忙碌的时候,人的眉间有凝重之气,而闲暇的时候,却会非常舒展,透露出轻松之气。一个“落”字,留有空白,让读者自己想象。
闲暇时做什么,或榻上或纸上,而又侧重纸上。而纸上在作山水诗,其“烟火”是反映生活,其“诗意”是反映审美,其“无声”是默默的思考或文字文本的特点,其“有声”是心灵的诉说或指意境中的天籁、喧闹。
而且这“一半烟火,一半诗意”,其“一半”也意味深长。烟火是俗,诗意是雅,俗没有雅,就生活的粗野;雅没有俗,就成了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一半一半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
以主题组织材料的话,这一段和上一段似乎没什么关系。但从时间元素来组织材料的话,就是寒冷冬天的某天想了什么,做了什么。或者说,以“诗”为线索,全篇写了想诗,作诗,看诗。这种非主题性组织,却会形成多主题的艺术效果,也可形成一种新的主题,就是表现了作者一种高雅情趣的生活,是一种人性光辉的折射。
罗吉•福勒说:“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而艺术的张力,其对立或明或暗,形式多样,意味万千。作者在读诗经中的《采薇》,有怎样的思维,怎样的审美,藏而不露,却突然间跳到了“一笑盈盈,一树嫣红”。读着读着,怎么就笑了呢?读着读着,怎么就心里冒出了“一树嫣红”这样的句子呢?并且又是什么“如梅”,是什么“也如你”呢?其模糊性,让读者参与了审美中二次创作的想象。或许由战争而想到和平,形成一种对立,面对当今的太平盛世“一笑盈盈”;由《采薇》之古,而想到其作到今,仍然艺术魅力不减,时间对立而魅力守恒,于是感叹“一树嫣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潜在的艺术张力。
还有一种艺术张力,由一个词语的词典意义与语境意义的相对状态而生,“梅”从静态的词典意义来看,是树是花,但从这儿动态的语境意义来说,那“笑”是梅搏击风雪后才会有的灿烂之笑,有对当今幸福的理性思考;那“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第二人称代词,而是把自己置身于那语言环境中的一种说法,那自己是像“一树嫣红”,还是要像“一树嫣红”,又给读者留下不尽的思索,正所谓“余音袅袅,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作者如此笔法,让人想到了王士祯所说:予尝闻荆浩之论山水,而得诗家三昧。其言曰:“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远山无皴。”又王懋《野客丛书》有云:“太史公如郭忠恕画,无外数峰,略有笔墨,意在笔墨之外。”诗文之道,大抵皆然。
从全诗的韵律来看,也很有意味。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韵律的本质在于同一性和差异性的融合……单纯的重复和单纯的不同事物的混合一样,都会扼杀韵律。”这首诗所有诗句都采用短句是同一性;三个小节,每个小节末尾的两句,用词、语法结构和节拍,更体现了同一性,这些同一性,节奏舒缓,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在的心境,从容典雅的淑女生活。其句式、结构、节拍的差异性,又打破了那过度同一容易形成的僵化性,而使语言富有生机,显得生气勃勃。对此,我想到了一种说法,节拍是一种反复,反复而有变化就是节奏,节奏有意味有情感就是韵律。反复正是同一性,变化正是差异性。同一性,我们看到了对传统律诗骈文等的继承,差异性,展示了个性与突破藩篱的自由性。
末尾,忽然想到她这样的诗,为什么用一个“素心”作为题目呢?这也许就是一种拓扑思维,具有同胚变化的特点。不论想诗、作诗,还是读诗,都是有一颗素心的表现。其素心,是不被世俗名利左右的心,不被世俗龌龊玷污的心,不被庸人自扰等思绪侵袭的心因此才能成为一颗逍遥自在的心,才能以一颗平静从容的心,去悠然自得的想诗、吟诗、读诗。
2024.01.27定稿
附//原诗
素心‖芳子
风从北边吹来
枯寂而清寒
一首诗
在暮秋的枝头
跌入了冬的怀抱
一半沧桑,一半繁华
或欢愉或悲悯
余光轻轻,落于眉间
或是闲情榻上
亦或纸上时光
文字里的山水
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无声,亦有声
灯光下
读一卷《采薇》
自适,自乐
一笑盈盈,一树嫣红
如梅,亦如你
2023.12.15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