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杂文
儒道法墨佛(五)
文章来源:中国诗赋网        访问量:1442        作者:王铁        发布:诗赋家王铁        首发时间:2010-01-22 01:08:00
关键词:儒道法墨佛
编语:

儒道法墨佛

各家主流文化精神及人格魅力简述

(五

                                王铁原创

  五、佛家的主流文化精神

  在齐鲁文化的基因中,佛教为外来因子。其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当始于东汉末年。《三国志·刘*传》记载:徐州牧陶谦部下的运漕官笮融,曾“断三郡多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屠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帛,垂铜般九重,下为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致者五千余人户。”这是中原地区民间建佛寺传布佛经的最早记载。当时的徐州,包括了现今山东东南部的枣庄,临沂地区,这也是佛教传入山东的开始。

  东晋十六国时期,长期的战乱导致平民的大量死亡,由于平民要解脱痛苦,也由于统治者的提倡,佛教从此获得了生长的沃土。这一时期山东佛教的传播以泰山为中心,并逐步向临清(西北部)、东阿(阳谷东北)、济南临淄(微山西北)、金乡(嘉祥南)、高平(邹城西南)、东莞(沂水)、崂山等地展开。南北朝时期是山东佛教的鼎盛时期,此时,统治者大多提倡和崇奉佛法。

  佛教虽然得到提倡,但寺院经济势力的过度膨胀,导致民不堪负,也同朝廷为争夺土地和劳力而发生矛盾。终于导致魏晋南北朝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灭佛事件。第一次北魏太武帝灭佛时,山东地区尚未纳入北魏版图,故而得以幸免。第二次北周武帝灭佛,时为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先在北周境内实行;建德六年,北周灭北齐后,佛教遭到一次灭顶之灾。周武帝死后,佛教又得以恢复。隋唐时期,佛教再次复兴。佛教在山东的发展历史可分为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期;隋唐,宗派林立的全盛期;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清以后至新中国改革开放前为休眠期。改革开放以后为苏醒期。

  1、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他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后来传播到亚洲各地。

  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族姓乔达摩(前656——前480,约早于孔子)。他不满僧侣的神权统治,29岁放弃王族生活,离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修,35岁时创立佛教。此后,他一直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他被信徒们尊称为佛陀,意即“觉悟者”,还被称为释迦牟尼,意即释家族的“圣人”。

  佛教基本理论的内容,包括四谛说、十二因缘说、业力说、无常说与无我说等。

  佛教基本教义的核心,是宣扬人生充满痛苦,只有信仰佛教,视世界万有和自我为“空”,才能摆脱痛苦的道路。要解脱痛苦,必须熄灭一切欲望,达到“涅*”的境界。这样,就必须长期修道,办法是:约束身心,即所谓“戒”;要磨炼受苦的耐力,即所谓“定”;要通达事理,不自作聪明,即所谓“慧”。它还主张不论哪一个等级,都可以修道,而且能修成“正果”。佛教这些说法,在当时印度社会中,适应了人们特别是军事贵族和商人等级反对僧侣特权和专横的要求。它所宣扬的悲观主义论调,也很容易引起下层贫苦人民的共鸣,得到他们的拥护。

  (1 四谛说

  既然佛教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即所谓“苦海无边”,那么,怎样具体说明原因和结果,找出解脱痛苦的方法呢?佛教提出了“四谛说”。

  谛,即真理。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谛是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它主要不是专指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逼迫烦扰的意识。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大千世界,只不过是痛苦的汇集。由于众生不能自我主宰,为无常患累所扰,所以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在佛教看来,人的出生是痛苦(生苦),年老是痛苦(老苦),死亡是痛苦(死苦),和不相爱的人聚合是痛苦(怨憎会苦),和相爱的人分离是痛苦(爱别离苦),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是痛苦(求不得苦)。总之,一切身心皆苦,人生在世,处处皆苦。

  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据。集,是集合的意思。佛教认为,产生痛苦的原因,在于“无明”,即心智迷惑。

  灭谛,讲佛教最高理想的无痛苦状态。灭,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灭谛就是讲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不再生起的道理。要脱离人生苦海,就必须从根本上摆脱生死轮回,进入涅般境界。“涅者不生,般者不灭”,寂灭一切烦恼,圆满(具备)一切清静功德,就实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道谛,讲实现佛教理想境界应遵循的手段和方法。道,指道路、途径、方法。道谛就是引向灭除痛苦,征得涅*的正道。从方法的角度上看,道谛强调培养信徒的坚定的信念和静勤的态度,对信徒的思想、言论和行为,既有消极的防范,又作积极的引导。并采用神秘的直观,以对治一切不符合佛教的认知和思想,同时还十分重视调练心意,以形成一种特异的心理状态。这些方法,对于树立和坚定教徒的信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内容的角度看,道谛的要义在于道德变革,要求道德自我完善;在于心灵宁静,追求安息的境界。它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

  苦、集、灭、道四谛中,苦谛是关键,它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石。正因为佛教把人生设定为一个苦难重重的历程,从而奠定了超脱世俗的立场。佛教倡扬的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去恶从善,约束自我等等,都是由此生发开去的。

  (2 缘起和轮回

  释迦牟尼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因缘和合而成,都生于因果关系。人的痛苦、生命和命运,都是自己造因、己受果。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是指事物的因果关系。“缘”指条件、起因;“起”表示“缘”的一种功用。一切事物都由缘而起,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中阿含经》卷30)“法”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同上)这是缘起思想最概括的表述。

  佛教的缘起说,主要以人生问题为中心展开。它认为人生由十二个环节(十二因缘)构成。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前两个是指前生的(过去的);中间八个是指今生的(现在的),而前五个又指现在的果,后三个指现在的因;最后两个是指来生的(将来的)。在人生流转轮回过程中,十二因缘涉及过去、现在、将来三世。其中,现在的果必有过去的因,现在的因,必将发生未来的果。因而,十二因缘中,涉及两种因果,总括为三世两重因果。

  三世两重因果的次序,可从顺逆两方面加以考虑。如果由因推果,则无明(愚昧无知)是根本原因;由无明引起各种善与不善的行为(行);由行为引起个人精神统一体(识);由识引起构成身体的精神(名)和肉体(色);有了名色,就有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种感官;从而有了与外界事物的接触;由触而引起苦与乐的感受;由受而引起渴爱、贪爱、欲爱等等;有了爱,就有了对外界事物的追求索取;由取引起生存和生存的环境(有);由有而有生;有了生,就有了死。整个人生就是这十二因缘的流转过程。如果由结果往原因逆推,即由老死推至无明,也可以归结为无明是造成生死的根本原因。这实际上是对苦、集二谛的进一步阐明。而要清除无明,并按十二因缘的次序逐渐消除老死的现象,则又和灭、道二谛结合起来了。说到底,是要求众生把世俗认识的转变和愚昧无知的克服,当作首要的、根本的任务。这正是佛教一整套宗教说教的出发点和根据。

  释迦牟尼声称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众生的行为和支配行为的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业力。“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做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口,为口业;表现于行动,为身业。释迦牟尼认为,众生的身、口、意之业往往是由无明即无知决定的。人生就是无我的、无常的、没有自体、终归要消灭的。众生却要求它有我,要求恒常不变,众生这种行为即是无知的表现。由这种无知而发生的行为,就是苦的总根源。众生所做的恶业和善业,都会引起相应的果报。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来世就会在不同的境遇中轮回。

  佛教这种轮回说,强调了个人言行的自我责任,强调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客观上对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劝诫和约束作用。它主张人们的活动与其后果有一定的关系,会得到报应。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这一定义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把这种理论强调到无条件的地步,则又流于荒谬。特别是它的本质是一种神学虚构,这是我们应特别注意的。

  严格说来,佛教在中国一般人心目中,业报轮回说成了佛教的基本思想。在中国佛学界看来,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实理和根本,否定了因果报应就等于摒弃了佛教。实际上,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佛教给中国人心理以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无论在朝在野,无论官方民间,都是如此。

  (3 无常、无我和涅般

  佛教认为,无明即无知,是人生痛苦的总根源。而所谓无明,就是不懂得人生“无常”、“无我”的道理。为了论证人生无常、无我,使人们皈依佛教理论,修成正果,佛教提出了“三法印”说。

  “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印”,意指“印玺”。国王的印玺是证明文件真实的一种标记。“法印”即印证、标记。三法印即判断佛教学说的三个标准。

  诸行无常,指世界万有是变化无常的。行,本是流转变化的意思。如前所述,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都是变动不居的,故称“行”;世界有万物万象,故称为“诸行”。“常”指恒常。诸行无常,即谓世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变化不已,没有常住不变的。人生无常,因此,一切皆苦。前文所讲十二因缘理论,即是对人生变化无常、生死轮回的系统说明。根据这一理论,人生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事,也没有任何令人愉快的事,因而人生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可见,诸行无常的理论,说到底是佛教为宣扬苦海无边,培养人们出世思想作论证的。

  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诸法是包括现象与本质,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总称。“我”是既无集合离散,又无变化生灭的实体,是独立自生、永恒不变的主宰者。所谓“诸法无我”,是说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换句话说,就是世界上没有单一独立的自我存在、自我决定的永恒事物,一切事物都只是因缘凑合而成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从佛教人生观来看,诸法无我的核心,是为了破除“我执”。执著于自我,叫“我执”。“我执”分为“人我执(人执)”与“法我执(法执)”,这是佛教所要破除的最主要观念。与人我、法我和人执、法执相对应,有人无我、法无我。人生无常,必然无我。“无常故苦”,人生既有苦恼,就不自在,不能自我主宰,也就是无我,即人无我。不仅如此。其他一切事物也时刻在变化,没有自体,称为法无我。这种人、法二无我的理论,是佛教的基本学说。由于要破除人执和法执,所以必须把诸法无我的道理推广于一切方面,从而成为万法皆空的同义语,圆滑地为佛教出世理论作了论证。

  “涅般寂静”,指超脱生死轮回,进入熄灭一切烦恼、内心寂然不动的境界。涅*是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修心,进入涅*境界。涅般寂静的境界,不是语言和思维所能把握的,只能任凭神秘的、内省似的直觉,才能证悟。从实质上看,涅般寂静说是通过否定现实而肯定幻想,通过否定世间的“常”与“我”,而肯定出世间的“常”与“我”,这正是佛教理论的现实目的。

  2、佛家的理想人格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神学唯心主义。由此决定,可以说,它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神格”。不过,佛家鼓吹苦海无边、万法皆空也好,宣扬明心净性、涅*寂静也好,说到底,都是以人为理论思考中心,以治人为目的的。因而,佛家自有其理想人格的追求。

  佛家的理论极为繁琐,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其理想人格是脱尘绝俗、空空如也、泯灭七情六欲且可普度众生、行善行慈、慈悲为怀的“异人”。即异于常人,不在五行之中的奇异之人,也可以说是“空人”。

  从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来看,无论哪宗哪派,都竭力宣扬一个“空”字。大千世界,万物纷纭,峨冠蟒袍,美味佳肴,金钱美女……,在佛徒们看来,只是一场虚幻,根本不存在。好比幻觉中的人,它虽然是人,但毕竟是幻觉中的,是假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是“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可物?故经云:‘色之性空,非色败空’”(僧肇:《不真空论》)。这是把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割裂开来,将其说成假象。既然是假象,当然就应该抛弃。而不受其迷惑。这样,就可认识“自性真空”的道理,达到涅般寂静的境界。

  按照禅宗的理解,自性是佛,外界的一切都是虚假不实的,是干扰人们“真指本心”、圆满清净功德的。如能去掉妄想邪念,则“性自清净”。因此,当事业受挫、理想幻灭时,应自我反省,认识内心被“妄念浮云”遮蔽,应加以扫除。当功成名就、宠幸加身时,应想到这是过眼云烟,身外之物……总之,执著于荣辱、毁誉、进退,都是对佛性的亵渎。只有身处尘世之中,而又心超尘世之外,宠辱不惊,进退从容,才是把握了佛家真谛。“无我无欲心则休息,自然清净而得解脱,是名曰空”(《佛说圣法印经》),《大正藏》二卷阿含部下,第500页)。应该说,能够做到这一步的,绝不会是凡夫俗子,而只能是“人境俱不夺”(《古尊俗语录》),把“语默动静,一切声色”都看作“尽是佛事”的异常之人。

  (1)心如古井

  佛教把世界上一切都看作是“空”的,即所谓“万法皆空”。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依然如此。

  东晋高僧道安,以“玄”解“佛”,即用魏晋玄学家王弼的“贵无说”解释、宣扬般若学的“空”的理论。他说:“无在元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谓本无。”(《名僧传·昙济传》引《七宗论》)即色宗的支道林,主张“色不自色,虽色而空”。南北朝的僧肇强调“即万物之自虚”(《不真空论》),事物并非真实存在的,而只是一种“假号”。唐代华严宗认为,世界上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心”与“尘”互为缘起:“尘是心缘,心为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华严义海百门》)。至于禅宗,如前所述,更是认为“万法尽在自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坛经》)。这些都反映了佛教对待客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观点。

  正是由于佛教把世界看成空的、虚假不实的,所以,佛教徒才能达到并要求别人也达到这种境界:吹倒山岳的狂风是静止的,一泻千里的江河是不流的,迅速飘荡的游气是不动的,周旋经天的日月是不行的。进而,在人生态度上,佛徒们主张“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为泥垣(涅般)。”(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这是要求把追求真如佛性作为最后归宿,因而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以超脱尘世。只要精神能解脱,生命可以抛弃。顺此,就可以做到:“见美女时作虎狼看,见黄金时作粪土看。”([明]郑:《昨非厣日纂》卷十三)“一切不憎不爱”,“对境心常不起”(《水月斋指月录》卷十三),一切欲念都消融于对佛性追求的精神努力之中了。世上一切荣辱浮沉,喜怒哀乐,都不能在古井似的心中激起些微涟漪。

  (2 )随缘而安

  由于佛教视万物为空无,人生无常,一切只是因缘的凑合,人不能把握其现实的命运,更无从向未来进取,所以,人们只能皈依佛门,随遇而安。

  宋代著名的大慧禅师总结了三条生活经验:第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心中。”即对任何事物都抱旷达、放任、自然的态度,自我排遣心中的郁闷或欣喜。第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即对由本心而生的积习,不用着意改变,而顺其自然,它终会复归于本心的清净淡泊。第三,以清净恬淡的心情,因应外界事物(参见《居士传》卷三十)。可见,大慧禅师的这种生活经验就是要求人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去改变现状。只要保持内心宁静,以恬淡自然为人生情趣,忘却尘世,对悲欢离合、荣辱沉浮都默然处之,便会认识佛性,求得解脱。

  佛家这种随遇而安的思想,对于下层人民具有相当的麻醉力。因为,当生活无着、冤屈无处告时,人们往往将希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力量,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保持心理平衡。不仅如此,随遇而安的思想,对于封建士大夫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明代郑写的《昨非庵日纂》中说:“佛语‘随缘’最有意味,有多少自在安舒,世人欲享和平之福,终身受用此二字不尽”(卷六)。可以说,封建社会的士大夫们,往往是用“随缘”的思想,作为失意时的精神调节剂,以保持心理的平衡。宋代苏东坡“胜故欣然,败亦可喜”(《观棋》)的思想,范仲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思想,又何尝不是一种“随缘”的心理反映!至于后世士大夫所称道的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则更是一种“随缘”的心态。

  (3 与世无争

  既然万法皆空,既然要随缘而安,也就必然与世无争。

  在佛家经卷中,这类记载不胜枚举。《大珠禅师语录》卷上说:“忍辱第一道,先须除我人。事来无所受,即真菩提身。”实际上,佛教“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寂静”,说到底,就是要人们彻底认识到:世间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是无常的,我执、法执都是违背佛性的,涅般寂静是最终的归宿。因而,人不应处处计较,“于外著境”,而要听其自然,不与人争。

  佛教这种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对中国社会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黄庭坚写道:“百战败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赠张叔和》)。这显然是鼓吹不思进取的人生旨趣。明代郑讲:“人大言我小语,人多烦我少记,人悸怖我不怒。淡然无为,神气自满,此长生之药。”(《昨非阉日纂》卷七)

  显而易见,佛家随缘而安、与世无争的思想既与儒家乐天知命、安贫乐道、顺应时势的思想相联系,又与道家无为不争、安时处顺的态度相沟通,特别与庄子避世、游世思想相一致。这也是儒、佛、道相容相摄,最后可以熔铸为一的一个重要原因。

  3、单极世界的诚信

  佛家对待诚信的态度,是一种单极式的强调:即只求善男信女们对佛的真诚和绝对的坚信。这种只让人内省而不求外化的诚信,是与佛家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在慈佛那里,诚信是其手中的一个“净瓶”,只要善男信女们诚信于她,这位“滴水观音”,就会用杨柳枝蘸着净瓶中的水,为饥渴的信徒洒下甘露。如果甘露未洒,那是因为信徒们不诚不信的缘故。当然,这怪不得佛,因为佛是异于常人的异人,佛家的因果报应,缘起轮回,本来就是虚无缥缈的理念,是空的。一切梵语,都是教人对佛的诚信,信徒的许愿是真诚的都可以兑现,而佛的应诺都是不言的。兑不兑现,只有佛的理由。

  诚信对于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异类人群——佛家来说,已成为跳出的空空之念,其念念不忘的是修身养性,自我解脱,六根清静。可以说,慈祥的佛心是真诚的,能不能,有无能力兑现是另一回事。信徒们在佛的王国里,获得精神上的怡美和暂时的心灵上的解脱,这种感觉是真实的,也是可信的。虚无的佛对于真挚的诚和无欺的信是认同的。

【未完待续】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1-23 18:46:00)  
佛即心,心即佛,心诚事真就是佛。欣赏王铁老师的讲解,问好!
轻盈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1-22 10:42:00)  
万法皆空,一切都是虚幻!感谢王铁老师,学习了[路过]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