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再别康桥》的禅宗境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704        作者:江湖夜雨        发布:江湖夜雨        首发时间:2012-11-06 11:52:31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写完这篇,我对于《再别康桥》一诗的悟读总算最后完成了。这是从禅宗的空灵境界来悟读的,也悟到了这首诗的实质。这篇与拙作《“再别康桥的诗经意蕴》可以作为姊妹篇读。一篇从“情”,一篇从“境”,交融互渗,方是完整的解读。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国维的这则词话如用来形容新诗《再别康桥》也是极为贴切的。当“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轻灵的句子总不经意间盘旋于人们的口唇之际,我相信,许多人都感觉到了它无言的优美。但这种优美的魅力究竟源于怎样的意境?我以前的论述中偶有涉及,但不曾深入。在此,我想以诗境的三重境界与禅宗的三重境界来试作阐释。

                                                                                  一

       王昌龄曾有极为著名的“诗有三境”说:“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弛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再别康桥》也有这“三境”。诗歌一、二节语出天然,由“白云出岫本无心”(所谓“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自然而然过渡到“流水下滩非有意”(所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中荡漾”),如此矫矫出尘之姿,飘飘欲举之态,在白话诗中第一次使天下人耳目为之一新。诗人如此登高望远,“回眸”康河,从而在“极丽绝秀”的康河晚照的景色中“处身于境,视境于心” ,一幅明净秀丽的画卷得以在他静静的观照下轻灵流转: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清泉······凡此种种,诗人都能够做到“莹然掌中”,但依然只得“形似 ”,仅以“形似”之“物象”,构成主体内心的韵律与氛围。这层境界,虽然为后面诗境的递进作了必要的点染和铺垫,但依然处于一种目为物障、心被“色”碍的“物境”。
        接下来,是“情境” :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情为诗美,诗美之本。诗人“神与物移”,在现实与梦想的洄游中,经历了溯源而上追寻梦境的欢喜,心绪如潮,婉转绸缪,令人动容。这一情感境界,已跨越于物而高于物境,甚至达到了宗白华所说的“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物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灵动,渊然而深的灵境”,但仍然为“娱乐愁怨”所碍,虽具神思,仍处于“身缚之中”。 “深得其情”的诗,古今往来,数不胜数,但沾染于情,系缚于情,并非真正好诗。用佛教语言来说乃是:心垢、妄情、六根未得清净,并非“美”的最高境界。然而这首诗的最后两节出人意料: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罢吟窗外月沉江,万籁俱定七弦空”,当从诗意的斑斓回归到梦醒后的清醒与惆怅,诗人那一路婉转如箫声低咽的心音,最终消融于大自然的天籁。在这种似乎连诗意的温柔与牧歌的韵味都消融于一体的异常淡远的心境中,诗人已经从“物境”与“情境”中解脱出来,消解了“物累”与“情累”:无论是灿烂的瞬间,还是美好的记忆,在最终的“挥一挥衣袖”里,全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诗人身处诗意的“空”境而回眸于“无”,只见淡淡的云彩在天边悠悠地游着,极度自由的心灵在此岸与彼岸之间已经来去无碍。斯景斯情斯意斯境,新诗史上,绝无仅有,已经深深地蕴含着佛禅意境的思想因子:“于六尘中,不离不染,来去自由,即是般若三味,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二

       对应于诗的三境的,是禅宗的三境。李泽厚曾说:“禅宗常说有三种境界,第一境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是描写寻找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况。第二境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这是指已经破法执我执,似已悟道而实尚未的阶段。第三境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就是指在瞬刻中得到了永恒,刹那间已成终古。在时间是瞬间永恒,在空间则是万物一体,这也就是禅的最高境地了。”------不妨套用一下,《再别康桥》也有这三种境界,第一境是“旧梦满康河,何处觅行迹”,这是离别前的眷恋与缠绵 ,也是寻找旧梦而不得的情形;第二境是“星夜无人,独自放歌”(或曰“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这是沿着心境上溯洄游,欲解脱而尤沉湎于梦境的阶段;第三境是“挥手作别,刹那永恒”(或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的境界),在挥手作别远去的瞬间,诗人已用他磅礴的想象力将康桥完整地托起,化为永远的心象镌刻在记忆里,再也不会随着时间的久远而褪色。------是的,“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切有情,皆无挂碍”。层层剥开《再别康桥》那“山水离别诗”的清丽外衣,裸露出的乃是它本质的胴体:一首神韵天然的禅诗。“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明代隐元禅师曾有一首禅诗,与《再别康桥》的这层意境大抵相似:“送客一溪流水,接人几片浮云。来往无拘无束,何妨分而不分。”
       由此可见,诗人在康河边一路行来,乃是一个拨开物障、超越情的执着而“明心见性”的心灵历程。这一明心见性的心灵历程,正犹如禅在日常生活中对自性的体悟过程。禅的体悟,往往是在自然山水中的放情达性,在自然的自由舒展中体验心与万物的契合,从而达到无我的、自在无碍的圆融澄明境界。这种生命本真的诗性存在方式,在《再别康桥》中达到了艺术与禅的最高境界。
       涉江为谁采莲去,旧梦如歌星辉里;衣袖飘举,般若尤为解意。行云流水天涯去,康河苍烟落照里;扁舟一叶,解缆时共谁语?------诗人心灵的箫声静默之际,挥舞的衣袖尤在暮霭中飘荡;不惊醒康河的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2-11-07 21:49:56
文章评论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2-06 21:42:13)  
 涉江为谁采莲去,旧梦如歌星辉里;衣袖飘举,般若尤为解意。行云流水天涯去,康河苍烟落照里;扁舟一叶,解缆时共谁语?------诗人心灵的箫声静默之际,挥舞的衣袖尤在暮霭中飘荡;不惊醒康河的杨柳岸那些缠绵的往事,化作一缕轻烟已消失在远方······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