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诗·荒山绿洲 ​​ 荒山秃岭中的绿洲 ​----我的军旅生活记忆41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475        作者:黄道隆        发布:huangdaolong52        首发时间:2019-11-05 18:33:42
关键词:采凉山 绿洲 人工林 山丹丹 沙棘
编语:
诗·荒山绿洲 
细水源来在密林,群山恋抱紧相亲。 
花香鸟语牵情愫,郁郁葱葱阔魄魂。 
沃土催发生气旺,繁枝梳解燥烦频。 
 难得醉卧瑶池境,保护开发万象新。  

荒山秃岭中的绿洲 
----我的军旅生活记忆41 
      2019年9月6日        
       我们军营北侧的采凉山,从地图上看,属内蒙古高原南缘余脉,它横亘东西,成为山西、内蒙的部分天然分界。这里的自然条件不算好,有人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质情况也差,说荒山秃岭、穷山恶水恰如其分。山体表层风化成石砾或曰沙粒,杂草都很少长,间或有几簇七八公分高的茅草。也别说,能积存点土壤的沟坎、缓坡也能长出须草、甚至能看到陕北、雁北地区常见的,开着紫色小花的山丹丹。河滩、雨裂沟伸向南,山羊胡子般散乱分布。河滩里东倒西歪地卧着山洪下泄冲下来的大小石头,丰水期兴许能见到一股细流,流不多远也就渗入砂粒中,再寻不到踪影。不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村庄依山傍滩,农民辛劳的耕种着祖辈开垦和垒堆的滩田以及靠天吃饭的坡田。稀少的水源浸润着很少的保命地块。村边、田坎也栽植些树木,果树也有,主要是槟果和少量杏子。这里的槟果可是有名,将成熟的果子放在房屋阴凉处,香味四溢,半月不坏,甚至不太蔫。只是周围几个村庄才少量有产,没形成市场。         
       七四年春天一个明媚的周日,连长让我从本排抽十来人,去东山沟深处砍些荆条、树枝加盖猪圈。我心想,没有树,树枝哪里找?九点饭后(周日两顿饭),我同一班霍班长带领同志们出发了。        
       我们说笑着沿乱石砂沟蜿蜒上行,猛然发现一股细水无声无息地流下来,在近前的砂石下断了流。拐过一道弯,越往上水流越大,已能听到悦耳的哗哗淌水声了。沿山沟两侧开始出现稀疏带刺的沙棘等灌木,空气似乎也湿润起来。再翻过一道小山梁,大家不禁惊叹失声,漫山遍野的树林掩入眼帘,由近到远越发稠密,山的背阴面更甚。我们逆行的山沟已汇成潺潺流水的小溪,沙棘密密麻麻成片并挤占林间领地玩命生长,每簇足有一人多高。串串橙色大过黄豆粒的沙棘果已近成熟,沁溢着诱人清香。山丹丹花枝枝点点,四处抢眼开放,不单单是山外所见的紫色,有更多红的、黄的,白的,但都是艳艳的,吐着幽香,特招人亲近。还有一些新蕊初开的莫名小花,跟着争奇斗艳。向树林深入,碗口粗的落叶松挺拔直立,以新发针叶的嫩绿着装,像礼仪士兵各就各位迎接我们。仗着四季常青,马尾松歪歪扭扭地伸着枝干四散插队 ,显示着自己的存在。不知名的彩色小鸟,欢快地鸣叫着,在林间飞来跳去。一只松鼠好像有意挑逗我们,树木间上蹿下跳捉着迷藏。啊!真是难得一到的绿洲幽境。捧一口溪水,是那样的甘冽;吸一口空气,是那样的清馨;抓一把泥土,是那样的柔润,摘一朵鲜花,是那样的芬芳。爬惯了荒山秃岭的我们,犹如进入世外桃源,是那样的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我陶醉了,伸展四肢,躺倒落叶上,微闭两目,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刻。        
       虽工具不顺手,但没感觉困难,在愉悦中都砍够了灌木枝条。几个来自生态良好山乡的战士背着小山似的成果,相携着返回了,其他同志陆续跟随,不知不觉就剩下乐不思蜀地我一人。从迷恋状态中醒来,我马上收集枝条,捆扎背上,又折了几长串沙棘果,不舍的回返。中途遇上霍班长带两个战士来接,颇感难为情。        
       后来了解,东山沟是国有林场。大跃进年代,在原有灌木植被基础上,通过人工和飞播,再经十几年的培育经营,才形成那样相当规模的人工森林。        
       几十年后,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倒关心起这里的开发来。我想,丰富的沙棘资源,可兴建饮料厂,天然沙棘保健极佳,早已名扬海外,肯定畅销;处于黄土高原外缘的大同周边,难得有一处十数平方公里的森林,是绝佳的旅游胜境,很有开发价值;东、西水峪村的果树大有发展前景,特别是槟果独树一帜。若能改良品种,增加栽植,形成规模,皇帝女儿不愁嫁,村民致富不成问题。但遗憾的是那时,勤劳质朴的当地人民没有思路,更没财路考虑这些,也不兴这么考虑。改革开放的今天恐怕想到了,说不定早已发展起来了吧!        
       倏然,我想起,八二年国庆节的第二天,已是指导员的我一时来了兴致,和文书周贤虎、给养员于洪彦,想登顶采凉山。大家说走就走,带上会餐剩下的一瓶葡萄酒,买了几个苹果,在西水峪村北上山。采凉山制高点海拔1700余米(记不太清楚),我仨顺山脊,踩着砂石向上攀爬,接近峰顶还出现头闷等一过性高山反应。在制高点三脚架处极目远望,大同市区、水泊寺水库历历在目。秋高气爽,心胸豁然开朗。我们还意外发现西北山坡有一处幽静所在,下到近前,原是废弃的小庙遗址。一口废井,几个树桩,几棵松柏,几堆碎砖瓦,几处残垣断壁呈现我们面前。四周青草如茵,边际似有荒芜的菜地。这一切说明,文革前这里曾是弘佛,修身养性的合适地方。仨人席地而坐,啃着苹果,对着瓶口喝着葡萄酒,煞是逍遥。我还胡诌了一首诗,权当笑料。如今,小庙可能早已复建,香火正旺吧?        
       我忽然领悟了:没有绝对的荒凉,荒山秃岭也有佳境。这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9-11-05 18:46:10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