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百城赋选
本栏目所展示的作品,主要指转发的、以城市为主题的优秀辞赋骈文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mpg5307
主编寄语:古今万物尽能辞,期墨客骚人,高手连来网上; 天地百科皆可赋,盼华章丽句,佳篇屡现屏前。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辞赋骈文  >>  百城赋选
播州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6007        作者:唐定坤        发布:履霜        首发时间:2016-11-15 15:19:14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播州赋
(作注版)
     井鬼之域[1],西南之陬,衢冲巴蜀[2],郡曰播州。江腾涌而入涪水[3],山崛兀以亘大娄[4],开鸿蒙于禹贡[5],接风俗于商周[6],虎珀隐其土[7],桑麻纻其沤[8],蛟螭深其洞,原隰[9]曲其流。枕山怀阜,触石吐云[10],林薄夕曛,雾雨重雯,巍巍以峨峨,氤氤而氲氲。邛竹斜出,杜仲覆枝,绿叶萋萋,朱实离离,其间犀角奔走,翠羽[11]翔集,兔雉倏忽,人马栖迟。炊烟未起,日暮不息[12],葛屦[13]伐桑,褐衣[14]收稷,黄发垂丝,稚子捉鲫。尔来鼎革通货,闾巷沸喧,剧谈议论,抵掌扶肩,或舞傩[15]而饮酒,霍霍以巅巅,或缨络以舒袖,蹁蹁而跹跹[16],既守正于风土,复蔚起于尼宣[17]。
    若乃上溯有巢[18],下绍僚濮[19],屏道取僰[20],纪年以竹[21],东周立国,鳖盟巫祝[22],西汉置郡,犍治鄨麓[23],蜀归牂牁之所[24],晋立平夷之矗[25],唐据播川以名[26],遂遵王义之毂[27]。罗荣征南,册户籍于王化[28],杨氏卫道,辟盛世于南荒[29],二族并盛,土司大昌[30],合郡移风,宣慰孔阳[31],秉乎化外之治,人文窥光,舍人训经,汉儒滥觞[32],盛览问赋,苞括茫茫[33],道真务本,教化汤汤[34]:始从周之折桂,继八俊以远扬[35],假太白之藻翰[36],传三儒之辉光[37]。况乃复失地,抗南诏[38],拒金蒙,志云霄[39],垂庭训,逐巨雕[40],呈楠木,献腾骁[41],一旦骄恃,龙颜震怒,至于海龙一役,白骨森森,历历故迹[42],苍苍遥岑!
   尔来风雨如晦,黔首流离,扶神州之维柱,迁上庠于水湄[43],挽狂澜于遵义[44],卷西风之红旗[45],山海霜月[46],名城丰碑。浴火痛恸,涅磐凰凤。乃有货殖商通,器物错从,财赋[47]盈库[48],资币[49]作工:路接天外,车过岳嵩,北走兰州之野,南驰儋耳之风[50],西达瑞丽之岭,东向钱塘之洪[51];居屋新造,雕镂飞甍[52],白墙方轨[53],青瓦掩桐;城镇民生,各竞不同,南白宏富[54],尚嵇化工[55],鸭溪儒佛[56],乌江鱼龙[57],马蹄踏石[58],龙坑葱茏[59],三岔寺古[60],三合水丰[61]。诞复旧制,成化金瓯[62],赋颂穆穆[63],均乐悠悠[64]!


注释:

[1] 贵州按古人星次分野,属井、鬼二星界域。《汉书·地理志》:“秦地,于天官东井、舆鬼之分野也……又西南有牂牁、越巂、益州皆宜属焉。”
[2] 遵义地处中国西南,是贵州重镇,为由黔入川的咽喉。衢冲,本冲衢,指交通要道,冲,关键,清孙枝蔚 《题扇上俞雪朗所画山水图奉酬王正子送予之屯留长句》:“此邦南北之冲衢,相顾草堂多鸿儒。”
[3] 乌江古称涪水,在遵义境内贯穿而过,汇入长江,其汇入口今亦称涪水。
[4] 大娄,即大娄山脉。
[5] 禹贡,即《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古播州属梁州之境。
[6] 现存文献有关于贵州最早存在记载是商、周时期,《竹书纪年》:“武丁三十二年,兵伐鬼方,三年乃克。”同条注:“鬼方,楚之西南。”今播州区属鬼方。
[7] 左思《蜀都赋》:“其间则有虎珀丹青,江珠瑕英。”
[8] 沤,浸泡。《诗·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纻。”
[9] 《国语·周语上》:“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
韦昭注:“广平曰原,下湿曰隰。”
[10] 左思《蜀都赋》:“山阜相属,含溪怀谷。岗峦纠纷,触石吐云。”
[11] 曹植《七启》:“戴金摇之熠燿,扬翠羽之双翘。”
[12]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13] 《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
[14] 褐衣,指粗布衣服。《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縠,余粱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穅不厌。”
[15] 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播州至今尚有保存。
[16] 明郭子章《黔记》:“妇人杂海蚆、铜铃、药珠,结缨络为饰。”清田榕《黔苗竹枝词》:“日上翩跹插鸡羽,风扬左翼着羊裘。”
[17] 尼宣,此处指儒家人文化成。按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宣尼”是谥号。宋胡寅《和刘彦冲日发》:“不知老将至,此道闻尼宣。”
[18] 《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19] 僚濮,僚人和濮人,西南少数民族的祖先。僚人是原生活在今桂、云、贵、荆、楚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又《华阳国志.巴志》:“其属有濮、苴、共、奴、夷之蛮。”
[20] 《礼·王制》:“屛之远方,西方曰僰。”段玉载《说文解字注》注“僰”字:“司马相如传曰:唐蒙使略通夜郞西僰中。文颖曰:夜郎、僰中皆西南夷,后以为牂柯、楗为二郡。”可知僰中曾为郡道。
[21] 即《竹书纪年》的记载,见注6条。
[22] 东周末期,濮人在大娄山区建立了鳖国,乃西南夷之一,是大夜郎国的“旁小邑”,共同参与中原盟会、西南夷祭礼等。巫祝,古代称事鬼神者为巫,祭主赞词者为祝;连用以指掌占卜祭祀的人,亦指祭祀活动。
[23] 秦时鳖国改为鄨县。汉武帝元年,中郎将唐蒙经鄨地出使夜郎,置犍为郡,郡治设在鄨邑,即今之播州区西境。
[24] 三国时期,鄨县属蜀国的牂牁郡。
[25] 晋永嘉五年(311年),牂牁郡分为牂牁、夜郎、平夷三郡,鄨县划属平夷郡。
[26] 唐贞观九年(635年),以隋牂牁郡之牂牁县置郎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6县。十三年(639年),更名为播州,因境内有播川得名。播州之名由此出入史书。
[27]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更恭水曰罗蒙,高山曰舍月,贡山曰湖江,柯盈曰带水,邪施曰罗为,释燕曰胡刀。今播州区属播州带水县。十六年(642年)更罗蒙曰遵义,取自《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标志着中原政府将播州纳入文道教化版图,遵义之名始见之史册。毂,车轮,《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此句谓播州被纳入中原文教版图。《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28] 唐大历五年(770年),大将罗荣“奉天子命” 率军征播州,“凿山开道,剿抚并行”,播州的“渠魁十八恶,显就枭擒;爪牙八万人,翕来归化”。罗荣镇守播州七年,委派官员将播民“编户立差,厘然画一”。后被封为“播州侯”,子孙世守今播州区属地,成为土司。
[29]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南诏攻陷播州,山西太原人杨端入播州,与蜀荣五世孙罗太汪收复了失地。此后杨氏后代杨璨、杨价、杨文等先后以中原文教治理播州,社会安定,开辟了“播州盛世”;在中原历朝更迭中,则据儒家气节守城作战。
[30] 播州自罗荣、杨端先后因战功而封属地,二氏便世袭治理,形成了杨氏为主、罗氏为副的土司统治格局,历经七百余年,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土司文化。
[31] 宣慰,官职,义本大臣代表皇帝视察地方,宣扬政令,安抚百姓。播州元、明两代曾先后授杨、罗二氏领导人宣慰司、安抚司、镇抚司等职。杨氏大倡中原文教,渐改土风。孔阳,《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朱熹注:“朱,赤色。阳,明也。”此处谓文教宏明光大。
[32] 舍人,西汉人,生卒年不详,遵义以及贵州文化先驱“汉三贤”之一。犍为郡人,任犍为郡文学卒史,汉武帝时待诏。曾作《尔雅注》三卷,被认为是“汉儒释经之始”。
[33] 盛览,西汉人,生卒年不祥,贵州文化先驱“汉三贤”之一,字长通,牂柯郡人。《西京杂记》载盛览曾向一代辞赋宗师司马相如请教作赋,司马相如答:“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以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盛览乃作《合组歌》、《列锦赋》而退。此段问赋的内容对历代赋论家影响甚大,多为引用。当代有易闻晓《相如盛览问对赋》、侯文学《盛览献脩如赋》发覆此事,可参考。
[34] 尹珍(79年~162年),东汉经学家,教育家,字道真。曾拜经学大师许慎为师,研习五经。永初元年(107年)回牂柯郡,在今正安、绥阳等地开馆教学。桓帝永兴元年(153年),学者应奉任武陵郡(今湘西北、黔东地区)太守。桓帝延熹五年(162年)官至荆州刺史。尹珍矢志育人,将在毋敛坝之学馆命名为务本堂。今正安县毋敛坝有尹珍墓及“务本堂”遗址。尹珍是贵州最早的教育家、书法家,为贵州的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是贵州文化先驱“汉三贤”之一,倍受清代西南宿儒郑珍、莫与俦等的推崇。
[35] 南宋时播州杨氏十四世土官杨价向朝廷乞请开科,嘉熙二年( 1238年)播州冉从周始中进士,称为“破荒冉家”。随后,从淳祐年间( 1241 - 1252 年)至咸淳十年( 1274年),在36年的时间里,又有杨震雷、李敏子、白震、犹道明、赵炎卯、杨邦彦、杨邦杰七人中进士。“八俊扬播”,创造了贵州古代文教史上一个绝无仅有的业绩。
[36] 大诗人李白曾遭贬流放夜郎,只到三峡一带即赦免,但留下了十余首关于夜郎想象的诗作。
[37] 三儒,即“西南三儒”。晚清时郑珍、莫友芝、黎庶昌影响较大,名驰国中,三家联姻,以播州沙滩为论学聚集地,几代家族文教昌明,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沙滩文化”。
[38] 参见注28条。
[39] 南宋末年,杨价、杨文父子俩曾多次抗金抗蒙,尤其是在抗蒙入侵战争中,有著名的钓鱼城、海龙囤战役,大小十余战,声威大震,志干云霄。
[40] 杨氏司播州,族中世代文教,推及郡人,影响甚巨;又保持了武将的特色,不舍军旅生活。
[41] 播州宣慰使杨应龙从明万历元年(1573年)起执掌播州,执政28年间向朝廷进贡十余次,以贡大楠木和名马为主。骁,名马,清汪懋麟《元夜禁中观放烟火歌》:“赭黄盘龙覆御榻,羽林排列皆腾骁。”
[42] 明万历年间,杨应龙任播州宣慰使,因献大木有功而加都指挥使衔。播州时属四川,横亘在川、黔之间。杨应龙侵扰境内外安抚司和长官司,骄恃而残害平民,“五司七姓”联合控告,朝官认为应当“坐法受斩”,致使朝廷与播州土司之间产生冲突。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杨应龙围黄平,掠石阡,焚劫草塘、余庆二司,攻打兴隆卫和都匀卫,阻塞川黔驿道,平播战争由此爆发。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李化龙奏请调集陕西、甘肃、湖广、云南、贵州共20余万军队围攻杨应龙,分八路进剿,六月直逼杨应龙的军事据点海龙囤,杨应龙自杀。七百余年土司制度制度由此消亡,中央对播州实行“改土归流”。今遵义海龙囤尚存战争遗址。
[43]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成为暂获安定的大后方。渐江大学曾西迁入黔,最终落脚在遵义市湄潭县。
[44]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至遵义,在名城召开了影响深远的“遵义会议”,时红军长征遭国民党大军围剿,损失惨重,士气低落。遵义会议重新改变了军事战略,成为中共红军的转折性会议,从此毛泽东逐渐走上军事和政治中心,领导中共红军绝处逢生,走出低谷,最终取得天下,解放全国。
[45]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46]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47] 财赋,指财产赋税。《尚书·禹贡》:“庶土交正,底慎财赋。”
[48] 左思《魏都赋》:“燕弧盈库而委劲,冀马真厩而驵骏。”
[49] 资币,指物资钱财。《国语·周语下》:“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
[50] 儋耳,指海南省。播州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其中南北线是指210国道兰海高速,通甘肃兰州和海南海口。
[51] 播州东西高速公路是326国道,即杭瑞高速,通浙江杭州和云南瑞丽。
[52] 雕镂:雕刻,刻镂。《后汉书·皇后纪》:“又御府、尚方、织室锦绣、冰纨、绮縠、金银、珠玉、犀象、瑇瑁、雕镂翫弄之物,皆绝不作。”黔北民居多雕花,白墙青瓦,掩映于翠微之间。飞甍,指飞檐。唐羊士谔《息舟荆溪入阳羡南山游善权寺呈李功曹巨》诗:“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53] 左思《吴都赋》:“高闱有闶,洞门方轨。”
[54] 南白镇是播州区的州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州境经济最发达之地。
[55] 尚嵇镇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有氧化铝厂,是黔北重要的工业基地。
[56] 鸭溪镇是播州区大镇,黔北四大古镇之一,文化发达,西南巨儒郑珍的出生地,此外镇上还有建于清代的佛兴寺,闻名远近,香火颇旺。
[57] 乌江镇靠近贵阳,因沿乌江流域而建得名,附近有“养龙司”,乌江鱼是闻名全省的美味。
[58] 马蹄镇镇名源于“马蹄踏石”的传说。原始信仰中的石崇拜在镇境影响深远,马蹄街中路边原有一块形如马蹄的石头,传某仙骑马路过所踏,百姓在此处修建“马王庙”烧香进贡。此外镇中亦多石崇拜,如1983年马蹄村石窝陀326国道边山上滚下一块巨石,人们尊为“石菩萨”,在此烧香许愿,并在山脚修建“飞来寺”。
[59] 龙坑镇是1996年国家科工委明确的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贵州省无公害蔬菜示范镇,其中蔬菜葱茏,是为特色。
[60] 三岔镇宗教文化颇有影响,长山村的飞来寺,山水相映,景色优美,每年吸引香客数万人。
[61] 三合镇拥有28公里的偏岩河水域,是黔北最大的淡水养殖基地。
[62] 播州之名自土司制度消亡后即废用,2016年4月,遵义市政府决定设置“播州区”,废弃400余年的“播州”之名重新恢复,旨在承继千年物华播州深邃的历史底蕴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成化,即人文化成;金瓯,指祖国大地,《南史·朱异传》:“(梁武帝)尝夙兴至武德合口,独言:‘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63] 播州区成立,即有征集《播州赋》大事。颂,古人赋颂不分,以赋为颂。
[64] 均,成均,原指大学,《周礼·春官·大司乐》:“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均同韵乐之韵,指向教化而使人乐。乐,礼乐。均乐合用,指教化之礼乐和谐。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文章评论
我骄傲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7 19:00:43)  
播州名城,源远流长。
诗乐中人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5 18:10:25)  
文采斑斓,赋风霞蔚!问好。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5 16:35:00)  
用辞典雅,注解详实!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