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郭有生:“疫”字谈(随笔)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967        作者:郭有生        发布:郭有生        首发时间:2021-12-31 10:53:11
关键词:疫字谈 郭有生
编语:


“疫”字谈

郭有生


       疫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民皆疾也。从疒,役省聲。”《汉字字源》说的更具体一些:“疫,形声字。疒表意,篆书像一张病床;役省声,役有驱使义,古人误以为瘟疫是神鬼驱使的。本义为流行的传染病。”

       这样看来“疫”是一个合成字,属形声兼会意,由“疒”与“殳”组成。《汉字源流字典》中说:“疫,形声兼会意字。篆文从疒,役省声,役也兼表流行之意。”
       其中偏旁 “疒”,当时也是一个字,我们现在因用作部首,称病字旁。从甲骨文看,就像一张床上躺着个病人。由于当时没有规范化一说,所以有的甲骨文异体字中还加了两点或三点,大概是发烧出汗吧。
       这个病字旁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怎么把床竖起来了?其实,这像摄影一样,是个视角问题。正面拍照,床是横的;而站在病人脚部那个方位拍照,床就竖起来了。而且能看到床脚,有散点透视的意味。
       亲戚朋友来看病人会走在床头,视角是正面;而观测者站在床尾,视角自然是侧面这或许当时是巫医吧。这正是造字者的聪明之处。暗示观测者在望诊,病人侧卧在床,有几分蜷缩,还出着汗。


       再看“役”这个兼会意的声旁。它既表明整个字的读音,也蕴含着深意。
       《说文解字·殳部》:“役,營隻切。戍邊也。从殳从彳。”
       本来“役”在甲骨文中像一只手拿着锤子,在一个侧面人形的背后挥舞着,驱使人去戍边。这反映出戍边人的奴隶身份,以及被迫无奈的心态。而负责押送的官吏或走卒,又是多么蛮横。
       有趣的是,这里执锤之人没有出现,只留有一只手,像一个特写镜头,既简洁,书写起来也方便;又能突出含义,并给人留有想象的余地。造字,更讲究大道至简吧。 
       这样看来,“役”本来应该是单立人,而后来却讹变为双立人了。


       而双立人是“行”省略而来。“行”在甲骨文中,很明显是个十字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行”就是路的意思。
       这样结合省略的“彳”,“疫”字就有了三个文字意象元素了:一是  “疒”,病人躺在床上;一是“彳”,行字的省略,一个十字路口;一是“殳”,手执着锤子的人。
       这样因形得意,在“疫”字本义的思维导向定势下,让你有了一个想象的画面:
       一个厉鬼手执着锤子,游荡在十字路口,只要有人经过,就会恶狠狠地扑上来猛击你一锤。这时你也许没什么感觉,但鬼魅让你形成的暗伤,就会让你不久糊里糊涂的发作,而人又一定不能支撑,必倒在床上,随之诸症一一袭来,并陷入生命之忧。
这时你一定会意识到,疫字的组成像是由两幅画面组成的连环画,一幅是“役”,一幅是“疒”。前一幅是因,后一幅是果;前一幅是事件的发生,后一幅是事件的结果。也像影片蒙太奇组合的两个镜头,有一定的跳跃性,也有藏有露,让人玩味不尽。
       现在我们明白了,古人对疫情有怎样的认识了。
       那个省略的“彳”很重要,虽藏而不露,很有文学意味,但更有认识价值。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人很多,这是最容易感染疫情的地方,点明了疫情流行的特征,向四面八方扩散。那些瘟疫等,就是厉鬼,如“殳”字所暗示的,你只见鬼锤不见鬼形,既飘忽不定,无影无踪,又非常凶险,这是点明了瘟疫的致病特点,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发生。当那厉鬼一锤打来,躺在床上,发烧出汗,就生死难料了,这是点明症状及预后。因此,朋友,在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你千万别到人来人往的路上去,别到人聚集的地方去,厉鬼正手持锤子,等没防范意识的人呢!
       “疫”,现在许多人比喻为厉鬼,其实古人早就把“疫”想象成鬼魅妖魔了。《周礼·春官·占梦》:“乃舍萌于四方,以赠恶梦,遂令始难,驱疫。”郑玄注:“疫,疠鬼也。”不过,厉鬼,突出其凶恶;疠鬼,突出其疠气。
       “疫”有驱使意。东汉刘熙在《釋名·释天》中说:“疫,役也。言有鬼行役也。”大概意思是鬼驱使人到地狱去吧。看来,古人早已意识到瘟疫的厉害了。
       但不论怎样凶恶的厉鬼,我们一定能战胜!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让我们一起为西安加油助威吧!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21-12-31 11:04:24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