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学诗通信:金玉音鸣催老骥——与初学诗词写作的朋友交流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132        作者:西山樟子松        发布:西山樟子松        首发时间:2011-03-27 13:14:13
关键词:学诗
编语:

 

七绝·依韵赠先生(一)

感佩高龄矢志求,精神已让晚生羞。

愿君福寿同松鹤,词海诗山可畅游。

七绝·依韵赠先生(二)

适逢春日读华章,犹似芝兰满室香。

年近古稀求学路,感天动地意绵长。

   这是寒烟先生(福建三明人,2009年被中华诗词报评为十大古体词人)依我的拙作七绝二首:《大学当旁听生有感》之韵赠给我的两首诗。我的两首七绝,其一:“古稀已近欲何求,学府寻师夙愿酬。瑰夏绚春无悔去,晚晴夕照秉烛游”。其二:“青丝皓首喜同堂,雨润无声泄玉章。夕彩朝晖相映照,忘年情笃室添香”。我建博客(网名西山樟子松)不到两个月,初学诗词写作,一个偶然机会与寒烟先生建立了联系。进入寒烟先生的博客,就像置身于一个花木繁茂的芳苑。先生的诗词意境深邃优美,清新工丽,情景交融,朴中见绮,诗词格律造诣深厚,才思敏捷,一看就是诗词大家。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老师就在眼前矣。我虽然年近古稀,长先生一些岁数,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古训于今为烈,岂能错过拜师求教的机会?短短的时日,就向先生求教了两个诗友普遍关注的问题。一是对新旧诗韵的认识,二是怎样解决意境和词汇单调贫乏的问题。先生在百忙之中,有问即答。相隔万里,又未谋面,其热情诚恳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钦敬。  

   关于对新旧诗韵的认识。先生说:“完全同意中华诗词研究会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观点。理由如下:1.古人用古韵,今人用今韵,乃历史潮流不可阻挡。2.诗词之最大魅力在于音韵和谐,而今音与古音已出现变化,如果因循守旧,除了迂腐就是酸腐。3.平水韵是宋以后出现的,在《唐韵》、《广韵》206个韵的基础上,减并成106个韵,说明用韵是可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变化的。4.平水韵把东与冬分押,寒与删分押,诸如此类,也许古音有区别,而今音我想就是语言学家也无法分清它们在押韵上应该如何区分。因此,用平水韵或其他古韵,在今天看来已经完全失去意义。5.《诗韵新编》与平水韵比更符合现在汉语在诗词中押韵的要求,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综上所述,我个人在所有诗词创作中,完全按照中华诗词研究会提出‘倡今知古,双轨并行’的要求进行创作。当然,之所以要知古,是要更好的欣赏古体诗词。否则,别无他用”。我觉得先生的观点体现了诗词发展规律和与时具进的要求。平水韵距今已800余年,现在实际读音有了很大变化,理应以今天的实际语言为主。如一味亘古不化,格律诗词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何解决意境和写作词汇单调贫乏的问题。先生说:“我个人浅见,诗之词汇未必求华丽,贵在真情实感,很多语出平常,通俗易懂的诗句往往更能够为人所诵读而流传千古,最典型的就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了,通篇并无华丽词句却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觉得写诗如同说话,首先必须顺口,其次意思要明白,再次,在此基础上追求一些意境。能做到这几点也就算好诗了。反之,如果写出来的东西不知所云,连自己都解释不清,而是拼凑,堆砌起来的,那么,再多华丽词汇也成不了好诗。当然同样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吃饭,也可说成用餐,睡觉也可说成就寝。至于用吃饭还是用餐,用睡觉还是就寝,这就是所谓推敲或斟酌。所以我个人体会丰富词汇并无特别的捷径,只是在创作过程中,多注意某一句话或某个词汇是否还可以有别的表达方式,从中选出自己最满意,最有诗意的用上。当然,适当买些工具书如可到书店买些《同义词典》、《近义词典》、《反义词典》等,多看看、多读读总是有益无害的”。先生的话真是一语中的,我们初学诗词或水平不高的人,有的总愿意堆砌词汇,认为词藻越华丽越好,缺乏真情实感。还有的学习积累不够,干干巴巴就那几句词或口号,毫无诗意。先生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后学习写作大有裨益。

   孔子讲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与寒烟先生结成真实、真诚的朋友,是乐事,也是幸事。寒烟先生在赠诗中对我褒奖有加,愧不敢当,老而好学,只是求充实快乐罢了。在滚滚红尘中,超然物欲之诱,徜徉在诗的百花园中,寻找乐趣,陶冶情操,保持心理平衡,心态平和,心灵安宁,无怨无悔地走好人生的旅程,这就是一种理念和追求吧。

   在元宵佳节,能收到寒烟先生的赠诗,是最好的礼物。我只能是以一息尚存,秉烛不止来报答。这正是:

良宵美景伴春光,更喜寒烟赠丽章。

金玉音鸣催老骥,勤耕不辍自芬芳。

 

         附:寒烟先生感言

   时值元宵,在浏览网友博客过程中,不经意间看到西山樟子松先生的七绝《大学当旁听生有感》两首,再细看其个人资料及其他相关博文,方知老先生已68岁高龄,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中文系跟读三年。敬佩之余,依韵随赠小诗两首,却不曾想到竟引来了老先生这一通长篇大论,正所谓:“抛砖引玉”了!只是蒙先生如此抬爱,晚生早已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了!

    老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有着深厚的文字功底及文学素养,且身为长者,而不耻下问,其精神及品格都是寒烟所难以企及的。借此机会,衷心地祝愿老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并祝他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健!

    最后,再依老先生文中结尾诗韵和以赠之并自勉:

夕阳晚照好风光,策马扬鞭本自强。

借得先生不渝志,寄情诗海共徜徉。

 

         寒烟

 

         2009年2月10日于福建三明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3-27 14:25:48
文章评论
西山樟子松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3-29 11:08:04)  
谢谢雨晴老师点评鼓励。确实,开博上网两年多来,得到了众多老师、诗友的指导和帮助。这些老师和诗友虽然未谋面,但他们诲人不倦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虽年已古稀,仍秉烛前行。在与师友的交往中得到益处,得到快乐。今后请多指导!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3-29 10:43:41)  

文友之间通过平台,在交流中进步,在相倾中提升和增进友谊!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