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诗人王燕生和诗人阿红的诗情友情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453        作者:纪有志        发布:纪有志        首发时间:2011-05-31 16:21:41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诗人王燕生


                                             诗人王燕生和诗人阿红的诗情友情
                                                         ----读王燕生给诗人阿红的三封信                      

                                                                                                                纪有志


    王燕生和阿红,同是诗人、同是诗歌编辑,更是在诗歌事业上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一对好朋友,他们友情深厚。他们都痴迷诗歌,都为中国的新诗事业奉献了一生.当我把王燕生先生病逝的消息,在电话中告诉阿红老师的时候,阿红老师久久沉默不语,这时候我突然为阿红老师担心起来,也怪起自己这张快嘴,阿红老师已是八十三岁高龄的老人,身患心绞痛,也很少出来参加活动,连二楼他都迈不上不去了,因此哪里能承受这意外的刺激!终于传来阿红老师的语调沉重的声音:"他是个好诗人,好诗歌编辑,更是一位我的好朋友啊!......"
    诗人王燕生和诗人阿红,他们同心同德,一个被誉为"诗歌黄埔的可敬的"教头""、一个被誉为"诗苑的园丁".他们爱"诗才"如命.诗人王燕生曾说过:"......辽宁的女诗人才树莲,本来是个普通农民,在《鸭绿江》上发表了《我说真话》在东北影响很大。而舒婷那时候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诗刊》当时的做法是把这些年轻诗人的作品集中发表。让他们逐渐形成一种力量,一个群体!"。诗人阿红也说:"一块文学钻石 , 终会被编辑从稿山里采掘出来.这个编辑眼里有云翳,那个编辑没有;这个编辑有所怯惧,那个编辑会有胆量。我是这样想。事实也这样印证。”(《阿红日记》19页)
    事实确实证明了他们---诗人王燕生和诗人阿红确实是有胆量、有慧眼、无所畏惧的诗歌钻石的采掘者!
    当然很多新人的涌现是很偶然的。但是诗人王燕生却慧眼识珠,及时发现新人,并苦心扶植培育.张学梦就是一个例子。1978年,诗人王燕生冒着地震余震去唐山寻访张学梦.(详情请见我在<永远不会忘记诗人王燕生对诗歌的奉献>一文中的引述)

                                   

                                                                               诗人阿红


    诗的力量真大,尽管距离百里、千里,也能把诗人阿红引去。他发现了诗苗,不怕千辛万苦,也亲身寻访.那是早在1972年 , 阿红到铁岭地区创作办公室不久 , 偶然发现来稿中有两个青年写作很有基础。这两个青年一个叫王鸣哲, 一个叫王鸣铎,是姐弟俩 , 家都在农村。夏日的一天 , 阿红乘公共汽车来到昌图县通江口公社 , 一打听 , 离王家义和屯还有八里路。因不会骑车 , 他只好徒步走到义和屯。王鸣哲一家喜不自胜,又炒菜 , 又煮咸鸡蛋。阿红的心不在吃饭上 , 他巴不得要和两个青年好好唠唠。也许是为了节约时间吧 , 他吃咸鸡蛋并不是磕开一个嘴儿 , 然后用筷子抠着吃 , 而是整个把皮剥掉放在哪碗里夹着吃。当晚 ,他看了王鸣哲姐弟俩的所有习作 , 又鼓励 , 又是辅导 , 一直唠到快鸡叫了, 才躺下睡觉。
    在阿红的影响下,王鸣铎走上了文学之路.
    王燕生对年长的阿红非常敬重的,他很想得到阿红对自己是诗歌创作给以品评指导。他在1982年2月20日    致阿红的信中写到:“寄上我刚出的一本小册子,请指正。
    二十多年惨淡经营,只留下这几个浅浅的脚印,本来是有愧于生活的......你的诗,你的诗评我是拜读过的,写篇短文自不费吹灰之力。......
    我感到不安是,拙作是否值得一评。一个写诗的人,总会有所追求,但实践结果不一定能够及格,何况认识还在不断深入。你先看看吧,不必为难。......
    这事大概不急,你慢慢看,看能否引起想说几句话的兴趣(作品实在是太粗劣了)。"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二人友谊和诗论主张的结晶,我也很看重,但到处查找,也不见踪影。近日求问阿红老师,他回答说;“我哪能不写?!.....”但阿红老师告诉我,他也查不到了。在这里我请诗友帮忙,那位手头有这篇文章,请告知,先谢谢了!
    大家都知道1981年诗人阿红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文学函授----<鸭绿江>文学创作函授中心,1985年创办的<当代诗歌>文学月刊也继续开办了诗歌函授.王燕生积极支持这一新生事物.并帮助招生、提供生源信息。1984年9月12日兴奋不已地向阿红报喜:
    阿红兄:
        忙!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一位同志收到一个读者来信,说收到你们三份通知,使他感动,
    而决定报名参加你们的函授.你们行动快,工作扎实,连我们这里也没有这样发动群众,利用
    自己的好条件.
        这里又寄230多名作者的名单地址,是让我孩子抄的.这都是八月以来投稿爱好者,寄出
    去,必有收获.
    为你的事业,祈祷!

                                                                             王燕生
                                                                                         1984年9月12日夜

       诗人阿红曾说:"我只是个编辑。"他认为,要善于不断地研究读者的欣赏动向,调正刊物栏目。在《鸭绿江》,开辟了《作家答问》、《诗苗点评》等读者喜爱的栏目。在《当代诗歌》,他又别出心裁地推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和习作者谈诗》、《诗的诞生》等栏目。阿红常常邀约诗人撰写关于自己某首诗从种孕到分娩的文章..一天,求王燕生找诗人邵燕祥为新开张的《当代诗歌》写稿。题目大概是就诗人邵燕祥的某一名诗谈创作体会。
    但王燕生却失望地给阿红回了一封信:“信收到.今天见到燕祥,把你的信给他看了.他表示算了,诗没什么好谈,好写的;他只写点小诗,让人们去评介......”于是连忙安慰说:“没想到你们的事业也那么难.”“我这把提琴也没拉起.”没有帮上忙,这个热心肠,表现了万般无奈,非常内疚。
    怕耽误了朋友工作,有时他就挺身而出。他在《当代诗歌》的《诗的诞生》栏目中就发过《我写“花,悄悄开上街头”》(见阿红编《诗的诞生》83页)
    王燕生在辽宁的诗友很多,也常来看望朋友。据李松涛记载, "1989年7月10日燕生莅沈,我引其赴抚,与众诗友畅乐,返沈又陪其到《当代诗歌》,与阿红、晓凡、王鸣久、柳沄同饮。"(见李松涛 <好诗人,好编辑,好朋友——悼怀燕生兄>)
    今年三月诗人王燕生,离开朋友走了!辽宁的诗友想念你!
    辽河呜咽为你泣, 诗友情谊永相忆!


                                                                                                   纪有志
                                                                                                          2011,5,30于沈阳滑翔

附录::三封信全文


1982年2月廿日       致阿红同志
                                                            燕生
阿红同志:
    近好!
    寄上我刚出的一本小册子,请指正。
    二十多年惨淡经营,只留下这几个浅浅的脚印,本来是有愧于生活的。但书出后,一
些热心的朋友极力鼓励要搞点文字反映。这事本来湖南的朋友找过李元洛,但因出版社得
罪过他,发誓不再给《芙蓉》写稿,所以也不好难为他。松涛来家时说及此事,说何不请
阿红写一篇呢?你的诗,你的诗评我是拜读过的,写篇短文自不费吹灰之力。遂将此事与
弘征通气。你们是五十年代的朋友,他认为极为合适。
    我感到不安是,拙作是否值得一评。一个写诗的人,总会有所追求,但实践结果不一
定能够及格,何况认识还在不断深入。你先看看吧,不必为难。国成已写了一短稿,说在
诗刊“漫步”一下。后领导觉得自己刊物评自己工作人员的不十分妥,也就作罢。
    弘征复信说,希望不要限一般介绍,而且说,以两千字左右为宜。这是一个框框,框
框总是使人头疼的。
    这事大概不急,你慢慢看,看能否引起想说几句话的兴趣(作品实在是太粗劣了)。
    祝
编撰两安!

                                                                                      燕生    一九八二年二月廿日夜
                                                                       
                                                             

阿红兄:
    忙!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一位同志收到一个读者来信,说收到你们三份通知,使他感动,
而决定报名参加你们的函授.你们行动快,工作扎实,连我们这里也没有这样发动群众,利用
自己的好条件.
    这里又寄230多名作者的名单地址,是让我孩子抄的.这都是八月以来投稿爱好者,寄出
去,必有收获.
    为你的事业,祈祷!

                                                                                                   王燕生
                                                                                                          1984年9月12日夜


阿红兄:
    近好!
    信收到.今天见到燕祥,把你的信给他看了.他表示算了,诗没什么好谈,好写的;他只写点小诗,
让人们去评介.
    他不肯出场,我这把提琴也没拉起.他使我获得解脱,但是却违了你的命.奈何?
    也许找了别人他会应允?
    没想到你们的事业也那么难.
    荻帆逐步恢复了工作,情况有所好转.但许多问题一半时是解决不了的.
    紧紧卧手!

                                                                                                    燕生
                                                                                                         1985,4,18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3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6-01 15:45:40
文章评论
纪有志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6-01 12:43:21)  

谢谢鼓励!

幸福群岛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31 19:46:32)  
严谨、忠诚的诗人,我们的老师,从他们的经历和友情里,看得出诗人的情怀,诗歌爱好者的幸福。谢谢纪老师馈赠美文。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