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4654        作者:江湖夜雨        发布:江湖夜雨        首发时间:2011-01-09 22:08:57
关键词:格律 新诗
编语:
真正的文学探讨大致有三个作用,其一:繁荣网站!其二:增长知识!其三:增进友谊!何乐而不为?

    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感到由衷的高兴。首先,作者是基于“文学容许百家争鸣”的看法来写作此文的;其次,他用大量的论述来阐明了自己的观念,正是正常的讨论。基于此,基于大家借这个网站平台公平对话和心平气和的争鸣起见,我也想在此谈谈几点自己的读后感。

    一是关于作者所说的“诗”的韵律的定义的解释。他说“韵律不是简单的通俗的‘押韵’那么一回事”,理由是他查阅了不少资料,其中包括百度的。得出三点结论,一是平仄,二是对偶,三是押韵。这前两点,是旧体诗词的特征,而没有被应用到新诗中来,或者说,偶有应用,也极为少见。因为声调平仄对于现代口语来说已是一个过时的元素,在以普通话为标准的现代口语中,有的字的平仄已经很难辨别,如普通话中入声已无。这正如在现代歌词的演唱或朗诵诗中,平仄可以由演唱者或朗诵者根据语气内容的要求去自行“塑造”。“关于白话诗,更可以随语句的意义,一抑一扬,自成节奏,······每一字可变为平上去入”(陆志韦语),“四声虽然仍可以用来帮助造成和谐,却已不能作为格律的主要基础,事实上,五四以来的新诗确已放弃了四声的基础”(朱光潜语),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近百年来的新诗写作,罕有在创作中讲究平仄的,这除了上述原因,也还有一个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存在,因为若在新诗写作中为某一个字规定平仄,则与其搭配的其他字(往往是口语式的白话)必须天衣无缝地符合习惯口语,这就比古诗词格律还要难。例如从汉语的发展趋势讲,古汉语单音词多,而现代双音词已占优势,譬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这样的词全部都是仄声字,又如何去“平平仄仄”对“仄仄平平”?,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平仄在新格律诗中是真正的迄无成功,只能暂付阙如。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平仄”只属于旧体诗词的特征,而不属于新诗的特征。那位被作者称为“我们某位老师”的,在他的“诗歌韵律笔记”中一再强调的“韵律”是关于新诗的,非旧诗的,正如他一再强调不押韵的“新诗”是“分行写的散文”一样。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人一开始的争论就是“各说各的”,没有划分清楚“新诗”与“旧诗”的界限。应该说,新诗的韵律的主要特征是“押韵”,旧体诗的韵律的主要特征是“平仄、对偶与押韵”,分清楚了这个界限,也就不需要再争辩韵律是不是只包括押韵了。

    二是关于作者在文中说的一段话:“我不反对新诗押韵,但如果押韵,最好不要平仄混搭,或者一韵到底,那样在朗读上肯定会出问题。那样还有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效果吗?”这句话说对了一半。的确,新诗一般不会押“平仄混搭”的韵,这正如我上面分析的那样,但也偶尔有。这种艺术上的”刻意的追求”不但不会“杀伤了诗意”,相反还会达到“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效果。如:朱湘的《昭君出塞》: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趁着如今人马不喧哗,
  只听得蹄声答答,
  我想凭着切肤的指甲
  弹出心里的嗟呀。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这儿没有青草发新芽,
  也没有花枝低桠;
  在敕勒川前,燕支山下,
  只有冰树结琼花。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我不敢瞧落日照平沙;
  雁飞过暮云之下,
  不能为我传达一句话
  到烟霭外的人家。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记得当初被选入京华,
  常对着南天悲咤;
  哪知道如今去朝远嫁,
  望昭阳又是天涯。
  
  琵琶呀伴我的琵琶:
  你瞧太阳落下了平沙,
  夜风在荒野上发,
  与一片马嘶声相应答,
  远方响动了胡笳。

   此诗押韵平仄相间,无形中切合琵琶弹奏的抑扬起伏,使诗中回荡出一种跌宕缠绵的哀伤情调。朱湘自己也曾在给赵景深的信中对这首诗做过解释:“《昭君出塞》是想用同韵的平仄表现出琵琶的抑扬节奏。”

    三是关于作者的如果为了押韵而把文字肢解成顺口溜,那么最好别写字”一句话的感想。通篇押韵且句式整齐的新诗屡见不鲜(实例很多,在此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却不宜笼统的称之为“顺口溜”。这其中是有明显的区别的。现代诗的押韵方式灵活多变,也有允许一韵到底的方式。如果你认为最好不要“一韵到底”,那也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因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表达方式的自由,正如你有不喜欢这种押韵方式的自由一样,但你又怎好去干涉这种已经是被允许的押韵方式呢?

    四是关于作者所说的“我们某位‘老师’,你的作品可以不定义为诗的,在新诗栏里,我记得有一项‘歌词’,你把那些作品归类到那里倒是十分的合适。”----须知“歌词”也属于新诗,如果认为是“歌词”,为何说“不可以定义为诗”?这等于说“你的作品不可以定义为近体诗,在近体诗中,有一项‘绝句’,归类到那里倒是十分的合适”一样的自相矛盾。(当然,作者是懂得绝句是属于近体诗的范畴的,我这里只是打了一个比方,来比方作者的说法不妥。)

    五是关于作者所说的“现代格律诗如何定义呢?如果说你认可‘现代格律诗’,请问格律在哪呢?‘现代格律诗’有何格式吗?”一系列疑问的回答。这个问题作者提出得很好。很多人,包括作者在内,是持有“新诗格式虚无论”的怀疑的,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此把这个问题回答清楚。新诗本身是一种变化万千的崭新文体,其形式的创制是一个开放的态势,具有无限可供写作者随自己意匠创造的形式,要为其形式加上种种“格式”的称谓似乎有些机械和定型过早。但我如果记得不错的话,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具有极大影响的“新月派”,就被人们称之为“现代格律派”。他们写的诗,大多数是“现代格律诗”,代表了新诗追求“戴着镣铐跳舞”的优雅舞姿的审美价值取向。闻一多与徐志摩是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死水》、《再别康桥》等,句式整齐(或大致整齐)匀称,韵律优美,正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王力先生曾说过:“只要依照一定的规律写出来的诗,不管是什么诗体,都是格律诗。”现代格律诗也称为“白话新律诗”,是指用现代通行的白话文写成的新律诗。具体包括四大类格式:一般白话律、白话排律、白话单元律、商籁体(十四行诗)。在新格律诗的理论和实践上应经形成了“音节”与“押韵”两个基本共识。音节是组成新诗语言的最基本的语辞单位,在新格律诗的语句中应注意音节的大致整齐,这样才能达到节奏的和谐。在新格律诗的押韵问题上,已积累了4点共识:1、用现代的韵,不论平仄韵;2、偶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3、一首诗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2句、4句、8句均可换,乃至一节一换,长诗还可以一章一换;4、在少数情况下,也可押稠体韵或松韵。稠韵即特别密集的韵,例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不仅句句押韵,而且一句中两次押韵,增强了热切的语气。松韵,即把韵脚放宽,三句或者更多句押韵,但这多少会影响押韵的效果。这类例不常见。

    一般白话律的特征是偶句押韵,句式整齐或大致整齐。如闻一多的《死水》、邵洵美的《季候》等诗都是如此。白话排律的特征是采用排比的句式组合。每行字数相同或大致相同,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二排律、四排律与多排律三种。二排律是指由二个排比句重复组成的排律,如严阵的《双堆集颂》:

  看春花正繁,似金似玉成团成堆,

  望春色初新,时疏时密如屏如帏!

  杨梢柳头,喜鹊又搭起了新巢,

  檐下梁间,燕子正哺育着幼辈!

  弹痕累累的石槽边,骡马成群,

  黄尘滚滚的大道上,车辆成队!

  四排律是指由四个排比句重复组成的排律。多排律由四个以上排比句组成。如冯国荣的《庐山叩问》:

  是浔阳江头远远望去绵延而逝的两千年喟叹

  是香炉峰下抬头仰望拔地而起的三千尺呼啸

  或是四百旋的旋山道旋出了冷眼热风的况味

  是三级跳的龙潭飞瀑飞出了红红绿绿的欢笑

  上含鄱口克隆领袖在藤椅上摆一次横空出世

  去仙人洞粉丝明星在圆门中 V一个莫名其妙

  ······

  单元律是指由一个个同格单元反复有规律组成的白话新律诗。如余光中的《乡愁》,徐志摩的《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都是。试读《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番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四句组成一个单元,同格有规律的四次反复。徐志摩的诗也是如此,只不过反复次数更多,形成了荡气回肠的效果。限于篇幅,不再列举,有兴趣的可自行去查读。

  商籁体即是十四行诗,这是从西方借鉴过来的一种格式,大家都知道,在此略去。

  作者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说得一点不错。大家看看,现代格律诗已经具备了这么多的格式,已经过了这么多的实践,诞生了无数崭新漂亮耐读的杰作(限于篇幅,本文所举的只是极少一部分)。所以,我不妨在此总结一句:已经完成了对旧体诗词整体换代的新诗,经过近百年摸索与实践,已经形成了自身非常丰富完整的格式体系。根据学者们的统计和归纳,具有五大系列,细分至少106小节(在此限于篇幅,不一一列展)。现代格律诗只是其中的一种系列,而且这种系列的格式是通过实践检验了的。我写作此文的目的,同作者一样,只有一个-----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0   条】
加精理由:
文学在于公正心态的争议!在于引经据典的合理辩驳!夜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出发点,凭本身具备比较广博的诗歌理论和客观文学态度,对其诗歌文学观点做出客观的文学评断,评断的对与否,由读者朋友赏析,欢迎这类由专业的文学话题引发的文学讨论!
庄河教师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9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1-17 11:41:30
文章评论
江湖夜雨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17 11:29:08)  
谢谢幸福群岛,夜雨问候你!大开眼界谈不上,共同探讨吧。
幸福群岛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17 11:16:29)  
欣赏,学习,大开眼界。问好江湖夜雨。
江湖夜雨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10 22:50:22)  
回寒江雪:谢谢支持!我只是说出了想说的话。说来我们都是这版面的,夜雨问好了!
江湖夜雨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10 22:42:53)  
会寒江雪:谢谢支持!我只是说出了想说的话。说来我们都是这版面的,夜雨问好了!
寒江雪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10 22:14:12)  
支持庄河教师的加精理由!江湖夜雨先生的这篇文章让我对先生有了进一步、或说是更新的认识,尤其是留于评论中的这段话,我反复读过,特别给力!还是想借此地重复一篇:“网站容纳善意的批评与指正,呼唤探索的眼光与思索的智慧,提倡人格的尊重与事实求是的客观,反对意气与偏执的主观,拒绝盛气凌人的指斥,渴望礼贤下士的风范与虚怀若谷的接受,重事实,摆道理,忌武断与强加,更摒弃谩骂与人身攻击-----这样的和谐发展的局面正是大家期望的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中公平对话与心平气和的争鸣讨论,正可以促进彼此的提高”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