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精品文章
- 踏访红崖,寻访掉龙湾... [绿染秋情]
- 让我好好陪着你... [史春培]
- 晚安,旧时光... [惜若]
- 紫玉生烟... [莫小仙]
- 再梳妆... [莫小仙]
- 闲话大维... [史春培]
- 蓦然回首间... [云木欣欣]
- 明朝一哥王阳明(续)... [蓝色小妖]
- 年少不识爱滋味... [徐姜清]
- 浅析甲午战争期间一封日... [云木欣欣]
人气排行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广西浦北县恢复建县45... [韦志远]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人性的丑陋没有底线... [醉玉如雪]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戏剧人生如梦诗(2)... [韦志远]
- 圆锁庆典家长祝词... [气自华]
- 月窗探骊---文集... [郭有生]
- 试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 [谭长征]
振兴乡村当然好,困扰多多令堪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930 作者:冷林熙 发布:冷林熙 首发时间:2018-03-28 14:00:10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按:这是本人九年前,写给当时中央最高领导的旧作。因文章发出后,片面的大城市化扩展似有所收敛,故而未再公开发表。但是,以后的相当时期,城市只重外延发展的弊端连连凸显,广大乡村的荒弃沦陷现象持续蔓延。说明,社会发展重城轻乡,重大轻小,重易轻难的倾向并未引起人们,尤其握权者们的充分重视。有的甚至仍是我行我素,片面追求大城市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幻梦照做不误。党的十八大前夕,我曾以“献礼”之名,广泛发出。而今,已快十年时间了。党的十九大,终于送来了迟来,可贵而难能的‘’振兴乡村的伟大战略决策”。
今见有成都简阳人在微信上不无担忧地提出:“应该好好来一次扫清乡村振兴思想障碍的大讨论"。我举双手赞成,并将这篇旧作再次发出,向大家请教。不把为什么要振兴,和怎样振兴乡村,这两大要害问题,彻底搞得明明白白。就很难让这个关乎中国命运的重大战略举措真正贯彻好,落实好。
单一的城市化导向疑是社会折腾的百弊之源
(冷林熙)
一、“城市化”真是世界之通行模式吗?唯其中国更该首当说“不”!
相当一段时期以来,人们对“城市化”导向的口号。总有一种缺乏科学思维和冷静、适度的解读倾向。似乎一提发展就都得像发达国家一样,不必限制城市容量和规模型房地产开发,一味地外延式城市建设等等。
然而,中国的国情和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也难逃其咎的社会折腾却反复提醒我们,单一的“城市化”并非社会发展普遍通行的理想之路。更不是有着特殊国情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唯一途径。同世界经济接轨,不等于一切都要照样去走西方国家的老路。“战略转移”,基本方面应是让更多的农业人口向别的产业转移,亦包括农业产业的就地、就近转型。而并非只是一味导引、鼓励让农村人口,甚至乡镇,中、小城镇人口,不论是否创业、从业之需,都向城市,乃至早已人、车暴满为患,百弊丛生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无休无止地任其迁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确需向城市转移,(值得警惕的是,如今的外出农工,大多并非剩余劳力。而是弃土抛荒,离乡外出----)。但对人口特多,地域面与差异性都尤其大的中国来说,也许再过一百年,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住进城市那种所谓“化”的程度。何况,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其主要流向应当是中、小城镇,特别是数以万计而本应摆在建设发展头等地位的小城镇。由于其劳动密集型规模式发展的空间与人口接纳潜力巨大,对于加速改变最广大的农村落后面貌作用显著,较少风险与家庭、社会震荡。阻障负面因素小,可以极大地方便于农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实现就地转移、创新。这岂不就大大消减城市、乡村都不断发生的千宗万端反复折腾的困扰、麻烦吗?
如果说发达国家在走过单一“城市化”之路上,并没有像我们,一开始就遇到这么多麻烦和困惑的话,他们的所幸之处,或是因为人口少,或是由于国度小。比如日本、英国、新加坡等等,纵使倾国之众全部挤进少数几个城市,都既不担心城里水泄不通,也不会使乡村成为人迹罕至之地。因为即便走遍城、乡角落,还不及中国农民工去到沿海城市打工,或人们要去开发西北的单程距离。而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各大富之国,则又由于人口少于中国数倍甚至十数倍,也不会因一搞“城市化”就使社会矛盾马上凸显出来。然而,因果之律,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或是早已有报,却不知其源于斯。连东方社会主义大国都在原样跟学,谁还不去一条独路走到底呢。哪想得到,越来越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和危机消减的相对困难,也许正与自己国家高度“城市化”所趋使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不无关联。
发达国家,尚且最终难逃厄运,何况大而弱的中国。我们的国情正好与西方国家相反。一是人口多,城市挤不下,硬挤进去,很快就会被就业、住房等许多矛盾反弹出来。二是幅员广,农村人口大转移,人走地荒,乃至无边无际,渺无人烟之地都会出现。三是人均耕地少,城市不敢放手扩,农村不敢多丢荒。极有限的土地承载不起十几亿人口对农产品之需求。这“三碍两难”使我们绝不能人云亦云,步西方之后尘。若要勉强走的话,只怕还不等走到“化”的半途之上,就会头撞南墙掉回头了。试想想,十几亿之众(还不算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之进入),一成不变地效学西方“自由化”式地放任,甚至鼓动“人往利边行,高处走”谁不想挤进最优、最棒的大城市。有“城市化”口号导向,再加上各种并非中央的鼓励措施推波助澜,众皆加快“进城”,要让一个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占80%以上的人口,挤住在仅占2-3%的空间里,这该是多么可怕和悲哀的事情。如此“化”将下去,整个社会不出大事、祸事,甚至乱子,不出干不完的冤枉事,折腾事才怪。
在不讲任何差异性的“城市化”导向驱使下,几乎所有的城市政府都各显神通,频出奇招,引诱人口进城。以维持靠房地产搏弈支撑的财政高增长。这就不仅造成经济的虚荣,为折腾和危机埋下了第一条祸根。而且势必有一天不仅西北等广大山乡边区会出现更多更大的荒野、荒漠,就连内地也会渐渐出现乡村频临沦陷,不见人家的严重后果。这又是一大隐患。有见法制报上,一记者今年初,回到久别的老家过年。一路山光水色,神清气爽。又见乡亲们住房,一色换新,心中甚是高兴,暗赞好政策给乡亲带来了好日子。可当一走进乡亲家中,却让记者一下子目瞪口呆,好不惊讶。家家户户屋内空空,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没有。一问才知,家乡青壮年全在外地城里打工。当地入室盗抢盛行,黑恶势力肆无忌惮。而设于场镇的派出所路远人少,报案也难破。留守的全是老弱,妇幼,无力组织自卫安保,只得忍气吞声。似这样下去,谁还愿在此继续安家。像这类存在各种潜在危机的地方不是少数。
很显然,片面城市化倾向同国家努力缩小地区差别、城乡差别的举措也是矛盾的。试问,既然广大乡村人口都将“城市化”,那么,还用得着实施中央特别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吗?而城市都大多集中在中国东中南部,尤其是东部沿海,那还要“西部大开发”干什么?难道真要让中央这两大战略性举措再成一句空话,一股云烟,一风吹过?真要等到哪一天,几亿农民工不得不重返乡村去复垦早已抛荒的大量沃土良田,或让城乡民众砸毁城郭楼地再事种养,以维持生存之时,才反思以往,回头再来不成?不过,那时的危机(包括战争)之下,最惨烈的恐怕就不再是人口少或地域小的发达国家了。
二、不敢说都是此一口号惹的祸 但千宗万件几乎都与之不无关连
胡总书记在即将开启中国改革开放又一个新进程序幕的重要时刻,提醒我们注意要“不折腾”。只有把引发折腾和可能引起更多折腾的根源和因素,找准,找透,才能有效地避免少折腾、甚至不折腾。否则,折腾一过,好了疮疤忘了痛,再又重走老路、歧路,旧病复发,想纠、想治难度更大,代价也更惨重。
一些同志,甚至大名鼎鼎的专家学者,提口号、定导向,不管其内涵、外延之其然,总喜欢讲这“化”,那“化”,“化”语不休。痛忆过往,我们吃这“化”字的苦头还少吗?合作化,公社化,一胎化,----等等。“化”者,性质之变也。泱泱世界,情况千差万别,岂能只向大城市一条独道发展变化。“城市化”口号,讲起来倒是简单扼要,不费心力。然而,也许正因其顺当响亮,极具诱惑,更易让人们忘记主次从属,轻重缓急,直至最终酿成可能让几亿、十几亿、几十亿人既难咽吞又难吐出的巨大苦果。
且不说买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这些早已凸显的大顽症。恐怕还要加上进出城都难,官也难,民亦难,农民工讨要工资,回家过年难上加难。也不说铁路运输,城市交通、用水、用电、用气、用油、用地,城市街、路、园、场、景等基础设施人均生计成本高昂无底,矛盾重重,排污治污,社会治安问题日趋加剧,盗抢骗,吸贩毒,嫖...娼卖...淫,黑.S.H团伙等犯罪活动难打难治。乱围、乱占耕地,重复建设,超标建设,负债、赤字建设,无效无功用建设,“城市化”建设中的资源流失浪费,足可以支付上亿农民不必疲于奔命打工,就在家乡建设新农村的劳动补偿。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差,好大喜功,建国际化都市浪潮高涨不止,热衷于在城市里干轻松显眼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不愿深入基层,深入“三农”,深入实际,甚至腐化堕落。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等等问题不断发生。就连孝老、教子,夫妻相守这些家常小事,也都因为矛盾骤增而愈加成了影响安定和谐,伦理道理,社会风尚的大问题,大麻烦,以致随时可见令人触目惊心,忧心如焚的事现于眼前身边。诸如越来越多的城乡空巢老人无人照料,苦不堪言,仅管在众多学者仁人的纷纷呼吁之下,几乎人人都知道“百善孝为先”。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给予了满足老人们最急需的生活关照和体贴入微的心理慰籍呢。步入21世纪的文明时代,“孝老”竟到了酝酿立法的地步,连“回家看看”这样的举手之劳,也需要歌唱家们千呼万唤。难道真有那么多人不懂、不愿尽孝道么?君不见,由于城市无休止地澎涨,青壮年上班族,日夜奔忙于挤车赶路,要“常回家看看”父母都想得到做不到,更何况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广大农民工们,哪能让父母享受往日的天伦之乐,膝下之欢。素称广阔天地的农村,不少地方尽皆老、弱、病、残,建设新农村,力不从心。村社干部难当更难选,良田沃土或抛荒或乱占较为常见。“希望的田野”只在歌声中,早已成过去。由于城市化综合症的影响、感染,先前出现的“官寡妇”、“款寡妇”(守空房)似乎已令人咂舌不已,而日趋庞大的农村“穷寡妇”队伍的隐患,城乡艾滋病、性病加速传播,无数家庭的破裂,无辜儿童的悲情哀怨,则是更值得人皆堪忧的大问题。而对家庭、社会矛盾突出,离婚率直线上升,婚姻、恋爱、性关系等问题犯罪之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的情形。有人还以日本战后所谓“牺牲一代妇女”换来经济复兴为由,说是这些与片面“城市化”趋向不无关连的现象并不为怪,“可以顺其自然”。其实,这哪里仅仅是妇女们的牺牲和痛苦。老人,儿童,全社会成员,直至子孙后代不都通通在受害之列,牺牲之列吗?!
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让人们充分懂得,以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发展的事绝不能做。那么所谓“环境”难道就仅指的是自然生态环境吗?!中国传统孝悌观,把尽孝摆在百先之位。把高于万般的“读书”大事也放在了“孝之余力”才做之列。那么,连尽孝,连对家庭、社会和谐稳定,伦理道德风尚都难以维持,甚至以牺牲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乃至人们的长久安定、康乐,去换取一时之所谓“无数丽都美城,高楼豪厦林立”的高速发展,泡沫繁荣又有何用!作为礼义之邦,文明古国,最有全球性魅力的无疑只能是最民族,最中国的东西。看城市的宏大、气派,也许更多的人并不需要到中国来。何况中国要办的远比建设城市紧要得多的事还有许多许多。尤其在占95%以上的广大农村天地。更何况,广大农村人均生计投入成本比城市不知要低多少倍。
中国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始于农村根据地,然而三十年浴血奋斗之后,还加二十年建设,总共半个世纪过去,最穷、最落后的却是最早、最多作出牺牲的革命老区。也是源于农村的中国改革,三十年风风雨雨之后,国家富裕了许多,城市出了数不清的大富大款,但是,至今经济贫乏,尤其是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最落后的仍然是农村。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一般乡村里,大中专、甚至研究生也出现不少,有的一个乡一年就可毕业数十人。但由于“城市化”观念直接间接的影响,几乎无人回到家乡,一是大多不愿,二是因历来建设重城轻乡,就近、就地也难有用武之地。农村人才、甚至劳力也奇缺,而城市中人才浪费惊天赫地,不少青壮年因深受“城市化、享乐型”人生观影响,宁在城市游荡,甚至参与赌博、传...销、票贩、人贩、诈骗、不法中介等活动也不干不理想的工作,更不愿到落后的山乡农村。
试想,如若继续照样“化”下去,中国农村的落后面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不知还要等到哪个世纪。谁的祖宗不是农人?只求贪图轻松享受而不把最广大农民的事情做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吗?值得提醒的是,“城市化”口号咋听起来,初干起来,似乎对城市民众和一度想进城市的人很有利,很合意。事实上,在大多不顾客观条件和发展目标而只重规模式、速度型发展而轻素质型建设的城市发展中,最终使得广大市民得到的并非是轻松、舒适、幸福、安康;相反,却往往是日益加剧且难以排解的困扰、烦劳和厌倦。因之,此一导导向的后果,似乎弄的城市百病丛生,农村则危机四伏。
三、废止“城市化”及其相应的口号提法代之“始终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
综上所述,由于“城市化”口号易产生不分主次从属,轻重缓急和地域差异的误导,把复杂而重大,关乎国家乃至世界命运前途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简单化、片面化。实在不能让它再继续沿用下去了。如果说它客观上在城市建设特定时段,特定范围的速度型、规模式发展方面起过一些作用的话,那么它在整个社会的村、镇、城建设,尤其是素质型发展建设,及其社会环境效应方面所产生的负面因素则更加不容忽视,不可轻谅。近几年来,相当多的小城镇建设处于停滞状态,新农村建设更是只见口号不见人,这不正是“单一城市化倾向的负作用所影响的吗?”
不过,不提“城市化”,并不等于不搞城市发展建设,也不是不再注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建设,相反,而是要让城乡,包括各类城市、村镇都搞得更好。而大城市的建设主要方向是,内在的精细管理和素质提升。而并非外延扩张。有的则应给予必要的规模限制。即便中小城市,尤其新城建设,也应提倡城中村,村中城,闹市之间有果园、菜地,有农庄的田园式创意。不要一窝蜂地学西方,除了街楼就是高昂成本的草坪、树木。须知中国比西方更显得寸土寸金。难道农作物就不能增加青绿秀美,换新空气?金色的菜花、稻浪,果橘香飘,田园风光,不正是城中市民常常携家偕老,驱车远寻而求之不得的么。假若能近在眼前,既有观赏眼福,又有尝鲜之美。岂不省了市民的许多烦恼,多了几分幸福。因此,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新兴城市的规划建设,若能独辟蹊径,创新之路,也许可以首夺世界吉尼斯奖嘞!如是看来,一些城市政府提出的“消灭城中村”的口号,也该随着旧有的“城市化”模式而让它“告老退休”,“寿终正寝”了。
在倡言废止“城市化”口号的同时,亦想向党和政府提出一点建议:为了使各级领导以更多、更切实的途径了解、监督、引导、指挥好广大农村下一步改革建设发展工作,建议在组建各级专门机构的同时,尽快制定出一套扶持、鼓励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的政策措施,等等。只有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举国大和谐,社会不折腾;城乡根基牢,中华共复兴;世界前景好,天下更太平。”
二零零九年二二月六日于锦江菱窠斋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8-03-28 22:32:03。
文章评论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