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格律诗
本栏所称的格律诗,指五言或七言的绝句和律诗。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尤俊峰
主编寄语:续写国学经典,遍寻网络情缘。风花雪月惹人怜,静守心香一瓣!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古风雅韵  >>  格律诗
春夜凤城望月●次韵谪仙《春夜洛城闻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613        作者:马万群        发布:马万群        首发时间:2015-04-09 09:24:53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一周一诗】(1511)(我与古人对诗)

濠之水,入江流,江潮日复来濠州。夜观高天关山月,漫吟天涯有情人。是日谨次诗仙句,切莫笑我为诗痴。

春夜凤城望月●次韵谪仙《春夜洛城闻笛》

江河有浪月无声,无限颁春到凤城。
我学鹪鹩歌一曲,作成尺素寄离情。


附诗仙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故作此诗。
【文学赏析】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
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切。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4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5-04-09 16:41:35
文章评论
马万群 评论 (评论时间2015-04-10 14:47:24)  
感谢梦回先生明教,我已经改为作成不知道可否?问好先生!
老凡 评论 (评论时间2015-04-10 10:59:16)  
江河有浪月无声,春色悄悄到凤城。
马万群 评论 (评论时间2015-04-09 15:40:20)  
感谢梦回先生垂赏明教,万群感激不尽,容我再加思之。握手问候,顺致春祺!
细雨梦回 评论 (评论时间2015-04-09 11:07:32)  
起句非常棒!然隐隐觉得关山尺素,有点突兀,与上句衔接上似乎可斟酌.....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