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访红崖,寻访掉龙湾... [绿染秋情]
- 让我好好陪着你... [史春培]
- 晚安,旧时光... [惜若]
- 紫玉生烟... [莫小仙]
- 再梳妆... [莫小仙]
- 闲话大维... [史春培]
- 蓦然回首间... [云木欣欣]
- 明朝一哥王阳明(续)... [蓝色小妖]
- 年少不识爱滋味... [徐姜清]
- 浅析甲午战争期间一封日... [云木欣欣]
- 广西浦北县恢复建县45... [韦志远]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人性的丑陋没有底线... [醉玉如雪]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戏剧人生如梦诗(2)... [韦志远]
- 圆锁庆典家长祝词... [气自华]
- 月窗探骊---文集... [郭有生]
- 试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 [谭长征]
零思碎绪
文、清秋124
如果说以大小来定义所写文字的可读性或社会教育性的话,那么散文的倾向化于我,当然小散文居多,抑或执笔时从未思虑大小文体,便是随心涂鸦,更觉悦然。又或者,淡然着想,写出来的文字,难道非要拘于什么体裁才可吗?如是,我愿意我的文字,永远站在各种体裁的边缘,四不象也无所谓的了。
近来看书,竟分心得很,同步进行四本书,在家得小闲看两本书,一本是《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著,一本是《陈丹青》。在单位也摞了两本并看的书,一本是贾平凹的《散文研究》,一本是饶宗颐的《文化之旅》。
说来也甚是可笑了,性格经由时间,变得如此散诞,不知何时起,再没当年看书废寝忘食的念想,无论多重要多有趣味的书,在我,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了,而这样的个性,怎不知,是当年我最反感的呢?
想挑本最爱先看完,也算对自己充实又空虚流逝日子的交待,因率性,终作罢。还是这样分散思维的好,没在什么值得我去专注,岂不悠哉得很?
嗯,还是想说说陈丹青,顾兄推荐我看些陈丹青的文章时,伊始并未记着他的大名,可是哪怕粗略看了些许,才发现其人率性可爱的一面,还有于文化知识层面的渊博一面,再有说话放肆一面,他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单纯的文人,请辞北大的风波,对中国教育背景的无奈,他以五十多岁的年纪,体现一个知识愤青满襟抱负却终不能以笔为剑换来中国文化的朗空之憾之不甘沉默,他的脏话就和他的文字一样水到渠成,他九年农村生活的烙印,被他斯文的外表,轻易就蒙蔽了,可是一张嘴,他的痞味和与文化并重的文人气,就矛盾而妥贴地彰显出来,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看过陈的文字,感觉是,成年人可以多看看,益处多过无聊,少年少看,免得愤世疾俗的心理更加严重化。他是当今中国文化一面标新立异的旗帜,他的名字,对了,就叫陈丹青,笔墨丹青是也。用博古通今形容陈,也不为过。奇怪的是,在陈的身上,同时兼有中国文人孤标傲世和入世的双面,这应该不是一种幸福,而是一种被迫与世俗同化的无奈了吧。过了知天命年纪的陈,用与年纪不相称的言行,似乎只为了实践两个字——愤青。
贾平凹在西安创办的《美文》,在中国散文界,也算相当有名气了吧,通过其《散文研究》一书的闲闲翻阅,也学到不少,也看到散文人才长势地域的差距。龙应台曾是我比较景仰的台湾散文作者,她对大陆散文不及台湾散文的说法,还有官方散文充溢于大陆造成大陆散文内伤的轻叹,应该是公平的,也是客观的。为什么我们自己看不到呢?不过,我对台湾散文,尤其林清玄和简媜的散文,都比较喜欢,而写杂文的李敖之文,我却只是看,谈不上什么喜好。相较而言,我不喜欢大散文的概念和大散文的创作,倘自然而然,还则罢了,做作成的大散文,有什么意思呢?假的很,看着只能倒胃口了。贾的名气,久闻,他的散文,他对中国散文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而众所周知的古散文《小石潭记》、《醉翁亭记》,难道不是小散文吗?吾以为,小地点因妙笔生花,名垂千古的华章,这就是散文真正的魅力,与大小散文之界定,无关。况且,哪一国的文学史,都不是以政治为主题的,充其量为背景点缀一下故事、烘托一下氛围,此外,历史真能抛却爱恨而存吗?怕是未必。而且,我不大喜欢那些自以为是的拖着官腔的文章,还有以官方为引子抹煞真正文学魅力的所有行径。
提及散文,大陆曾有南余北王之说,余秋雨的散文,我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王充闾先生的散文。王的散文,涉及历史偏多,按时下文人分类,当属于大散文范畴,但王的散文,让人看过不觉冗赘和无趣,他巧妙地把史学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使枯燥无味的历史因文学的涉入,多了可读性。思考中不乏艺术美。这是难能可贵之处。
一提到王充闾先生,我就想起饶宗颐老先生来,饶先生是广东人,其文集虽以《文化之旅》命名,在我看来,更接近于史考,他的学识在他的文章里,颇有水满自溢之感,但他的文章与充闾先生的文章,还是大有不同。我不是说饶先生的文章不好,只是选取写作的角度不同而已。如果单就文字来讲,王胜于饶;就史来讲,饶可能某种程度上,稍胜于王了。
就散文这么一说,还有一位我想提及的人物,他可能是中国当代散文界于辈份上晚于王充闾先生的那一代人,他的名字是王剑冰。如果对散文有兴趣的人,不妨到王剑冰的博客转转,定有别一番收获。剑冰先生的散文,依了他的年纪,古味不多,但更贴近生活,我想,这是他散文取得成功的一个可圈可点的优势了。
至于《傲慢与偏见》的闲读,完全是因为孩子,孩子在看,我竟没有看过,想和他能有点儿因书而引起的共同语言,又恰是世界名著,所以,看的进度能跟得上孩子,也就是了。近年来,小说我基本不大看了,原因无非是小说为市井文学,比照而言,我更喜欢散文和旧体诗词,说“偏爱”也不过分。
这四本书呢,饶先生的《文化之旅》我已看完,余皆未然。当年看书,只一本一本的看,而且通宵达旦也在所不惜,哪曾想会有今日这般的惰性呢,性格之形成,真是难说评说的事儿。也不去想,余书我几时能看完,纵然每天几页或几天不翻一页,也属正常。合心情之乐,并时间之闲,最好。
还想说一点,中国散文的困境,作手太多,什么是“好”的散文,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散文也罢,小散文也好,被公认的,自然差不了。如果官方文字不渗透其中,我想散文的发展,会更好一些吧,此仅为个见。说出来,也无非希望我们的散文能在当代创出个新高,唐诗宋词我们比不上老祖宗,那么散文呢,也只能仰望而无法超越吗?或者不必超越,只要中国散文今古能比肩就好,是不是挺大的难度?
分心做事和心无旁骛,究竟也不是什么大冲突之人生准则,由着它吧。至于正在看的四本书呢,想说的怕是因未看完,不能说尽,又偏逢这个七月的晨,得闲写几个字,不是什么读书心得,就当是一时兴起的简记好了。云云,略记。
2011.7.14
天云之骨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7-15 12:08:27) | ||
路过,看过,思考过,随之清秋过。问候作者。 |
高飞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7-14 22:51:54) | ||
读书又评书,读文章的人又因为作者的评论而受益,你读的,我一定拿来读读,看看是否有和你苟同或者不一样记得见解,文章写得精炼有内涵! |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7-14 22:09:21) | ||
清秋的读书札记,阐述了散文的在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引国内外经典,述说着自己鲜明的观点。问好! |
幸福群岛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7-14 22:09:17) | ||
大散文也罢,小散文也好,被公认的,自然差不了。 清秋自是有心人,不枉读一回,每有读后文字发表于此,共同欣赏。问好! |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