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新四村古井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626        作者:一刀也        发布:一刀也        首发时间:2019-09-19 11:17:42
关键词:诗赋网
编语:

      新四村位于横沥镇西北面。1963年,由黄塘、油榨村、小坑尾、小田头4个自然村组成一个农村基层行政单位,故名新四村。其中油榨村明末立村,黄塘明末由常平屋厦周氏迁此立村,木棉塘小坑尾明朝崇祯年间,梁氏迁此。木棉塘小田头梁氏于明末从常平板石迁此安居。新四村走过悠悠岁月,现该村留存的老井有4口。
       一个秋阳灿烂的下午,在新四村周国标和周汝祥先生的引路下,我们首先探访了位于油榨村的两口老井。
       油榨村1号古井位于该村旧篮球场边上。沿着油榨村窄小的旧巷道走了一会,就看到了该村的旧篮球场。在前面引路的周国标和周汝祥先生说:“到了,古井就在这里。”该井建造于南宋末年,约有700年历史,井沿用红石砌成,呈五星形,井口直径约1米,井深约5—6米,井壁由青砖叠砌而成。井台用水泥抹地,面积约8平方米。该井现已闲置,并加了用铁条制作的井盖,但井水仍干净清洁,清幽幽的井水与地面持平。笔者在井口伸手掬一捧水洗一下脸,感到凉爽爽的,十分清心宜人。“这口井水源丰富,甘冽可口,沁人心脾,即使是到了年底,水位距地面也只是1米。打水时不用绳子,直接用手抓着水桶就行了。” 周国标先生说。
     “过去,井旁边的水泥篮球场是村民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村里的青年人一有空便在这里打篮球,口渴了便跑来掬井水喝。村民也堂常来这里看青年人打篮球。紧挨篮球场曾有几间老房屋,是村里的喜宴堂,村里或村民有喜事,便在这里摆宴席,打井水更加方便。大人们在这里忙碌,小孩子在这里玩耍,这里曾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村里还没有用上自来水前,我经常来这里挑水,傍晚在井旁冲凉。大家都说这井水好。”周汝祥先生说。
      这口古井历经悠悠岁月留存至今,估计油榨村的先辈当年挖井时没有想到。可以想象,古时人们挖井,没有科学依据,多  半凭猜测,一口井一挖要花多少时间和功夫?那时当人们第一次看到涌出的泉水,是何等的兴奋和激动!一个漂泊的家族生下根来,挖出一口清流汩汩的井,然后围绕这口井繁衍出浓稠人烟。儿啼牛哞,鸡鸣犬吠,这些鲜活的声音如同新汲出的井水,沁凉甘甜,直达肺腑,让人心定神怡。  
      多少年来,油榨村人从古井里汲起一桶桶清泉,共饮这井水,每天都给古井带来喧闹和欢笑。特别是多时候,妇女们围着水井一边洗菜洗衣一边闲话家常、暑夏时把西瓜吊进井水浸凉等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更让人印象深刻。为方便村民洗衣等,村里还在井台的边上,建了几个圆形的小池。上世纪六十年代,有近20名知青来油榨村插队,他们在清晨打井水洗漱,傍晚三五成群打井水冲凉,这里更是成了一个热闹、欢乐的天地。水井不仅能滋养生命,还是一方之民聚集沟通之所,承载着村民的集体记忆。  
      油榨村2号老井位于该村新饭堂后面,穿过一段弯曲、细窄的小村巷,可看到隐于旧民居旁边的这口老井。这口老井有近百年历史,井沿用红石砌成,呈方形,井口直径约1米,井深约5—6米;井内为青砖围砌而成的圆柱形,井壁长有苔藓和羽节蕨等绿色植物;井台用水泥抹地,面积约8平方米。该井现已闲置。打开用铁条制作的井盖,可见到井水充盈、清澈,距地面只有0.5米,井水清澈见底。“过去村里对这口水井每年都进行淘井一次,保证井水的清澈甘甜和洁净卫生。平时往井底一瞧,游动的鱼儿都清晰可见。”周国标先生说。
      居住在井旁边的邓阿婆今年85岁,嫁到油榨村已有67年,身体硬朗,十分健谈。她对这口井情有独钟。她说:“我一嫁过来就喝这口井的水,水特别甘甜、清凉。上个月村里给井加了井盖,我才改吃自来水。我就爱喝井水,这井水做饭、煲汤、泡茶,特别有味道,我现在对改吃自来水还不习惯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邓阿婆曾参加东莞运河开挖劳动,她乐观面对艰苦的劳动和生活。在她的记忆中,过去不管是上午或是下午下地干农活,总是用小胶桶或其它装水器具带上井水,那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渴了就喝这生井水。说来也怪,喝这井里的水,从来就没听说有谁闹过肚子。  
      今年91岁的利阿婆和72岁的王阿婆居住在油榨村1号古井附近,对过去每天都到古井挑水的事记忆犹新。她俩的感受与邓阿婆一样,认为古井水质好,这井水就是养人。利阿婆过去也参加了东莞运河开挖劳动,她虽然已近期颐之龄,但慈眉善目,思维清晣,心宁神清,生活自理。王阿婆年过古稀,精神矍铄,行动自如。邓阿婆、利阿婆和王阿婆与我们交谈时,说了当年嫁入夫家后第二天祭拜井神的趣事,并不约而同地认为:喝村里这老井水几十年,是她们益寿延年的一大原因。在旁的周国标先生笑了笑说:“是呀,阿婆真的好精神!”  
      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新四村人。据有关资料记载,元末明初,由商贾转型为处士,受到明代东莞籍高官巨儒陈琏点赞的梁敬就是新四村人。纵观梁敬一生,其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由自幼失怙的穷小子渐成富人,又由商贾转型为处士。其仁者爱人,富而行善,显现了一个有志之士孝义慈善的美德。陈琏称曰“其志崛奇”,的确非溢美之辞。
       我们还探访了小田头村的1号老井和2号老井。1号老井位于小田头市场附近,2号老井位于小田头路附近。当时村里为解决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分别于1980年10月、1978年11月开挖了这两口水井,这两口水井现依然清泉满井,但已封闭不再使用。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