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精品文章
- 踏访红崖,寻访掉龙湾... [绿染秋情]
- 让我好好陪着你... [史春培]
- 晚安,旧时光... [惜若]
- 紫玉生烟... [莫小仙]
- 再梳妆... [莫小仙]
- 闲话大维... [史春培]
- 蓦然回首间... [云木欣欣]
- 明朝一哥王阳明(续)... [蓝色小妖]
- 年少不识爱滋味... [徐姜清]
- 浅析甲午战争期间一封日... [云木欣欣]
人气排行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广西浦北县恢复建县45... [韦志远]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人性的丑陋没有底线... [醉玉如雪]
- 《白鹿原》读书笔记--... [谭长征]
- 戏剧人生如梦诗(2)... [韦志远]
- 圆锁庆典家长祝词... [气自华]
- 试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 [谭长征]
- 月窗探骊---文集... [郭有生]
王 兴:话“邻居”(随笔之二十一)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965 作者:王 兴 发布:念人 首发时间:2022-03-18 11:27:59
关键词:诗赋网
编语:
人生搬了两次家,一次从家乡搬到县城,一次从县城搬到省城。县城住了十年时间,省城至今为止住了二十多年时间。两个地方居住,使我对邻居有了深刻的理解。
想起在县城十年的日子,那日子是宁静的,人也和亲。不管认识或者不认识,见面总会笑了笑,打声招呼。见有困难,都会主动帮助。同住大院里的县福利厂吴小妹,她见我小孩经常咳嗽,便主动把小孩带到厂医疗室治疗。医生以一种针灸疗法,把孩子的咳嗽病治好了。不收一分钱医疗费用。一位孩子在大院里玩游戏,不慎掉落到水沟里,脚被擦伤流血。此刻,同住大院里的一位阿姨,下班回来路过,刚好遇上邻居孩子落入水沟这种情况,她马上跨入水沟把孩子抱上来,然后,急急赶回家取来消毒水、纱布、药膏为孩子伤口包扎,并把孩子送回家。孩子母亲酬谢时,她说:“咱们是邻居,此种事情,谁见谁都会做的。”这个院子的人,好像人人都有一种热心肠,热情好客帮助别人,尽自己的力所能及的力量。在这个大院生活,处处感觉到温暖,犹如一家人。
从县城搬家到省城那天,院子邻居都来帮忙搬运东西。那位救治落入水沟孩子的阿姨和吴小妹都来帮忙。我问她们:“你们真好心肠,个个都这样热心帮助别人!”她们异口同声地说:“谁叫我们是邻居!”分别时,她们都恋恋不舍地流下了眼泪。此刻,从她们的眼泪中,我看到她们那颗善良的心,看到她们那一片火热的情感。
到省城后,尽管这小区有二三百户一千多人。我住了二十多年,认识人却寥寥无几。甚至同一幢楼,同一个楼梯口,互相不认识,互相不打招呼,总觉得很为别扭。有时,即使主动打个招呼,她用眼光盯一下,就走开了。一次,我提前下班时没有钥匙开门,没有手机,只好下三楼住户借电话打。我把姓名,住址、原因都说了,明明知道房子里有人说话,就是不开门。这样,我只好忍气吞声地返回家门口,整整等待多半个小时之久。我很纳闷,同一幢楼,同一个楼梯口,大家都是邻居,借个电话打都不行,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些小事还不算事,更奇怪的是现在的人投诉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赚钱,把投诉当作一门赚钱门路。十楼有这样的一个邻居,说十一楼装修时水管有渗水现象。于是,他要求十一楼维修堵住渗水。无奈之下,十一楼只好打坏了刚装修好的墙壁,配合装修公司、物业公司重新维修。经现场检验,渗水并不是十一楼卫生间渗水,而且是开发商公有水管接口渗水,并已修补好。但是,十楼房主不仅不领情,反而将十一楼房主上诉到法院,要求赔偿损失几万元。十一楼房主看到十楼房主不讲情理,便问:“渗水又不是十一楼卫生间,是原公有水管,并已修补好。你投诉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赚钱?”十楼房主好像很有理地回答:“谁不想钱呢?”十楼房主这样理直气壮地说,真是无知耻,令人哭笑不得。尽管此事没有按照十楼房主贪婪的想法如愿。可是,却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
平时,小区里的人进进出出,个个都板着脸孔,很少打招呼。不过,也有人不理世上事,独行其身。一位约六十多的叔叔,引起我的好奇心。从其气色来看像是五十多岁人。他老婆早逝,唯一位女儿已经出嫁。同住一小区,常常见他歌不离口,每晚跳广场舞。一次,我往公园散步偶然遇上他,便忍不住地问:“大叔,每次见到你,都是歌不离口。什么事这么高兴?”他笑着说:“人生嘛!就是这样子啊!大奇小怪吗?”
大叔这一句话,使我顿然而悟,明白了大城市现代生活。从此后,每当遇到板脸孔粗鲁无礼、傲慢无礼的人,或者是一张冷漠如石头一样面孔的邻居时,我不纳闷了,以心平气和之心对待为是。因为,我知道他们没有清风可揽,星辰可阅;知道他们没有一座山林,可以让他们开放他们的胸襟,开放他们的心。
啊!外面大街上喧嚣依旧。面对板着脸孔的邻居,正像一位老作家的一句名言:人在红尘,心在青山。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