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诗论
本栏目所称的诗论,主要指对本站除辞赋骈文、书画影廊发表的作品外的文艺评论,评论内容包括作品与作者。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诗论
沧桑无倦人有情
文章来源:中国诗赋网        访问量:1128        作者:李犁        发布:李犁        首发时间:2011-01-23 09:29:38
关键词:李松涛 李犁 诗歌 无倦沧桑
编语:
今年八月,松涛文苑在抚顺落成,贴篇二十年前旧作,也祝贺全国诗文大家走进我的家乡抚顺--李犁

沧桑无倦人有情

       ——论李松涛的诗歌创作

    在诗人变得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我认为衡量诗人的主要标准是良知。一个是对艺术的良知;一个是对现实的良知。对艺术具有良知的诗人敢于超然于世俗的种种物欲之外,孤独寂寞地把生命投进艺术的建设;对现实有良知的诗人会自觉地以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冷静、真诚地剖析人生的大画,勾勒出灵魂的喧响。正因如此,我觉得在复杂混乱的诗歌作品中,真正的作品有两种:一种是空灵;一种是充实。前者把诗回归到艺术的本身,使诗具有美学意义,进而起到净化灵魂的作用;后者则提倡诗歌的现实精神,以其思想的深邃、情感的真实、反映生活的准确来震撼人心,起到艺术的启蒙作用。

   李松涛显然是后一种诗人。李松涛的抒情长诗《无倦沧桑》显然是后一种作品中最典型的一部巨制。

    评价一个诗人不能离开他成长的历史。李松涛是在一个不需要诗的年代怀着对诗的虔诚和生活的热情走上诗坛的。那是一个人性遭到扭曲的年代。因此,从一开始,他的创作便有了双重性和复杂性。他既要把诗写得符合政治的需要,又不能失去诗本身所具有的特征。特定的时代心理迫使他在政治与艺术的夹缝中穿行。当然这种特殊的创作状态有可能磨蚀掉一个诗人的灵气,甚至会导致一个诗人走向乖巧和虚伪。但是这种担心对李松涛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即使那个年代是虚假的,但他不是在有意躲闪什么,而是以真实的感情和真诚歌唱着他所理解的生活。所以,当我漫不经心地阅读作者1974年创作的一组题为《深山创业》组诗时,心里不禁一阵激动。

    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诗也许会有另外的意义。在宣扬自我已成自私的时候,在表现个性已变成个人的时候,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使人与人关系更加扑朔迷离,在诗歌和人性越来越漠然、世故、虚伪的时候,重读这些质朴的诗句,我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切!我看到一个纯净没被污染的世界。这是单纯的美好和真诚的力量!而且我从中读到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在某些国民对金钱的膜拜达到丧心病狂程度的时候,连同信仰一起陷落的还有人格。而这些诗句中熔铸的精神,正是一个民族应具备却又丧失的精神。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形成了李松涛的创作底色,以至影响了他以后的全部创作。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顺理成章地继承了我们民族传统的优秀品格,即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李松涛他们这代人人格的典型特征。他们活着,不能不关注别人的命运,不能不思考时代、现实、历史与未来。不论是寂寞还是喧嚷,他们总是主动地把自己的生命注于时代的浪潮。这在目前矫揉造作的不负责任的诗风中无疑是宝贵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诗歌误解成正统,其实我们在后来松涛那些浪漫情调较浓的现实主义诗作中依然能看到他对脚下土地的思考,看到那种正直的人格和富有同情心的诗歌精神,如《琴韵》中,作者这样写民间艺术家阿炳的命运:

  失明就失明吧!

  免得再看人间的世态炎凉。

  从此不再惧怕外面的风沙,

  从此不再躲避迷眼的灰尘。

  不要那虚假的白日!真实是长夜,

  黑暗中,更容易寻找自己的星辰。

    我们能说这仅仅是写阿炳?我们能说这不是诗人自身的生命体验?应该说,这个时期李松涛的整个创作基调是规则的、和谐的,但局部是不规则的,或者说是和谐的整体交杂着不协调的局部。他的情感是富有亮度的,但他的思考则是冷峻深厚的。他把人生中独特而真实的感受转化为诗,他把生活中的酸辛与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淹埋在浪漫的光环之中。像有人说:我热爱晴朗。有人说:我憎恶阴暗。情感的方式不同,思想内核是一致的。所以松涛是以对光明的整体讴歌来表示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处的憎恶。这样的创作特色在作者的系列叙事诗中尤为明显。

    可以说,叙事诗在李松涛的整个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充分显示出李松涛的才气和思想的深度。这些用诗出来的故事是凄婉动人的。它的整个基调是通过美好事物的毁灭来宣传一种人格的美好和伟大。而美好的事物毁灭时所发射出的人生哲理已超过悲剧故事本身所蕴含的意义。那个为了伤员的灵魂得到慰藉而吸起厌烦的香烟的白雪公主;那个以未婚妻的名义探监却死在强权下的陌生女子;那个平凡却为生活贡献美丽的养花老人;还有那个被风雪吞没的本属于幻想、属于浪漫的年轻士兵……生活对于他们个体生命来说是悲剧的,然而在他们的生命中却寄托着诗人理想的人格,所以他们的牺牲便得到了升华并具有了美学价值。值得强调的是这些叙事诗的叙事成分却明显减少,故事仅仅是维系全诗的构架,是为诗人抒情提供一个背景和场所,让读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发现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恒久的宗教般的人生思考。这可能就抒情文体与叙事文体的根本区别。例如在《没有完成的爱》中,作者以清醒的责任感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那段历史的误区进行理性的判断,诗的主体是讴歌四五运动中一对热爱真理不惧强暴的青年男女,但是故事情节在这里已被情感稀释,对生活的凝重思考也融化在感情潮水的倾泻中。

  果然,最亮的灯光发出最黑暗的信号

  丧心病狂的坏蛋开始把人民袭击

  ……正义不会倒在棍棒之下

  鲜血将染红希望的晨曦

  浮雕上有几辈他们抓不去的证人

  一块块方砖是一页页史记

    如果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决不会产生这种具有穿透力的诗句。它不仅引起我们感情上的轰鸣,更增强了思想的硬度。这里,诗人原来和谐的美学观得到了补充和改造,悲剧的色彩强化了作品的力度。也许悲剧才是对人生的真正的诠释,然而,更让人无话可说的是这些叙事诗中的故事都是悲喜交加的结局,也许生活本身就存在着让人琢磨不清的情节,生活的戏剧化远远比舞台上的剧情更让人措手不及。因此,我们真应该感谢这些叙事诗,是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广阔而凝重的艺术空间。

    晴朗是李松涛的创作底色。然而松涛近几年的抒情诗却出现一种不奇不险,以”“的生活原色来观照人生的艺术新景观(我们可以看成《无倦沧桑》长诗的前奏)。实,是说诗不再受某种框架的限制,而是还生活以真相,还感情以真实。曲,是言诗的辐射面,由此及彼的广度。如作者在《黄河故道》中写道:

    历史是挂给现实的长途电话

    从时间的上游打来  找我

    悄悄耳语  说一句箴言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沧海  桑田

    这里,作者的情感正走向冷峻和深沉。人世间的兴与衰、荣与辱、生与死都融于大自然的变迁中。诗的视角是广阔的,不仅揭示了大自然的规律,也透视出人生的法则。在《古渡》中作者写道:        

  许多被命运堵截的人

  无奈走了水路/

  岂知一过河竟成了横渡的英雄

    这是写古渡的人,也是写人生的辩证法。诗正越过某种倾向的栅栏,走向结晶式的生命体验。英雄和懦夫,伟大与平凡都在一个袖筒里,偶然性是决定人生的关键。这是笑不出来的幽默。同时也证明,诗只有探究到真正生存的根,才能显示出诗歌本身的能动性。

  李松涛这代人,最值得珍贵的就是能把时代精神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加上他无处不在的同情心,使他表现任何题材时都倾注进感情化了的理性思考。诗人是自身的产物。诗人永远走不出自己的学识、经历和气质。所以松涛表现的诗情是他独特的发现,更是他自身潜在素质的自然凸现。当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附属于某一思想或倾向时,作品便显得拘谨而缺乏张力。明显的启蒙作用会影响艺术创作的自由和作品的恢宏,只有当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外向吸力被剔掉,把这种人格融成诗人自身固有的气质,并能自然地以此来观照人生的时候,这种人格才会爆发出广阔而深远的光芒,作品才因之而增加广度和力度。松涛的抒情长诗《无倦沧桑》便是作者自身气质的一次全面的曝光。它所表现的人生的广袤和深厚、艺术的能动和轻灵,都是诗人人格、思想深度与艺术修养完美而集中的体现。他超越了自己原有的艺术层次,还诗以真实,还人以真实。它所表现的内容不再属于任何一种外在的思想倾向,只属于人类、属于民族、属于艺术、属于自己。它在艺术美学类型上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从这个意义上说来,《无倦沧桑》是诗化了的生活小百科全书,也是一部诗化了的哲学著作,它集中体现了本民族的艺术精华,是具有史诗素质的一部长诗。我们可以说,《无倦沧桑》反映生活的深广及哲学阐释人类生存状态的真实性是前所未有的。作者以现代人的情绪和意识对历史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理想的审判。 
  《水浒》中的人与事仅仅是作者情绪的宣泄点,诗的触须伸展到政治、文化、家庭、伦理、正义与邪恶、奸诈与忠义等各个方面。还生活以本质,还人生以真相:

  教徒把生活哄进寺院

  说世界是他的婴儿

  政客把生活圈进儒学

  说世界是他的弟子

  老百姓则把生活搂进怀里

  不声不响地用血汗喂养

    生活的本质就在于各自以其自身的方式解释生存的理由,虚伪的以真实的方式存在,差别的以平等的方式存在。他形象化地勾画出封建社会中人民悲剧性的一生:

  土墙柴门最实惠

  一低头就钻了进去 

  进去再生一个后代

  替自己辛劳 

  替自己愁苦

  辛劳和愁苦是两只脚

  陪伴别人的欢乐走向永远

    而造成这种悲剧性的原因是封建政治的劣根性: 推翻皇帝的人不推翻宫墙 / 仇恨皇帝的人不仇恨王位,所以无论谁当了皇帝 / 老百姓都得交纳赋税,甚至为了达官显贵赤膊上阵时的温暖 / 骨瘦如柴的平民 / 一次次被填进灶膛。这以牺牲别人来换取自己价值的人生是浓缩的、本质化了的封建强权政治。所以在封建社会里你胸无点墨不能操笔不要紧/身无绝技不能提刀不要紧,只要精于弄权便拥有一切。对生活的概括简直达到了经典的地步。此外,作者还对人性与异化、真理与谬误、性与爱情作了精辟的剖析,生活之广阔,批判之深刻已经达到了条理化的地步。我们说《无倦沧桑》是诗化的哲学著作还在于它反映出人生的矛盾性、模糊性和不定性。而矛盾是哲学的本质。其实生活本来就难以说清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幸福和悲伤、荣耀和耻辱。《无倦沧桑》是站在宇宙大方位上揭示出个体生命的困惑和尴尬,这是哲学上的命题。

    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生存的价值?人已经越来越弄不清自己。全身心写了多年诗/却不知一直在诗之外 / 无意识地做了半辈人/ 不知是否也在人之外 / 想超脱,却落了一头凡尘 / 想遁世,却寻不到一条退路。我们总想支配生活,可生活却把我们支配得手忙脚乱。人们的生存状态已步入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能清高的未必能清醒 / 能清醒的未必能清贫 / 能清贫的未必能清白”。生活已多方面呈示出复杂性和多重性,进而变得难以把握:地平线富于吸引力 / 却总也追不到 / 死亡线不具魅力 / 却出其不意地横在脚下。是啊!有什么能比这猝不及防的命运更永恒呢?这里我感到一种距离,理想与现实、你和我、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宇宙,人无力达到的地方太多了!而不论生活的是是非非、荣荣辱辱多么模糊,可谁也逃不出自然的法则:腰缠万贯的囊空如洗的/最终都要殊途同归,同样,人生的法则也一样无情:做梦的人 /可以不在自己的梦境中 / 做恶的人 / 却不能不在自己的罪恶里。这是任何人无法更正的辩证法!明显的善恶感表现了哲学的严谨、生活的无情,也表现了作者的爱憎。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无倦沧桑》结构的长处。作者在开阔的时空中展开情节,四节:早、午、晚、夜的时间与内容有宽泛的对应。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者在每节后有一段自身生活现状的记录,这种历史与今天的对应显然强化了诗的力度。在这些段落里,作者决不是故意夸张他生活的窘迫,而是把这忙乱而又有节奏的生活与历史作形非神似的比较。尽管生活依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事物,但时间不会停顿,历史不可能抗拒地前进着,发展着。人生也因此而开阔,生活也因此而充实。表现了作者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和科学的现实主义的人生观。

    《无倦沧桑》另一突出特色便是民族化。民族化首先是人民性。我国传统文人的基本特征是忠于人民。呼民之声,喜与民同,忧自民起。屈原、杜甫像丰碑一样在前面启示着我们。《诗经》绝大多数的作品都是表现劳动人民喜忧和生活的作品。《无倦沧桑》人民性的主要表现就是以人民的爱憎对封建政治与人民之间的矛盾做了入木三分的批判(如前所列),这种直面人生、愤世嫉俗的的精神正是《诗经》中的《国风》之风。其次,《无倦沧桑》的民族化表现在它所反映的对象是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而《无倦沧桑》的表现手段、思维方式、语言风格都是我们民族艺术精华集中而完美的体现。因此,《无倦沧桑》的成功,使我们对传统有了信心。过去,我们传统诗歌受到最大憎恶的就是传统中渗进了虚假和肤浅,渗进了廉价的趋炎附势的吹捧,而《无倦沧桑》则恢复了传统诗歌的批判、忧患、乐观、质朴的诗歌精神。它向我们启示:尊重传统必须整理传统、发展传统,传统的精华不会在反对中消失,而是在大浪淘沙中放出光芒。正因如此,《无倦沧桑》具有了成为史诗的可能性。当然,是不是真正的史诗还要接受时间的检验。诗坛上寻找史诗的呼声已很多年了,那些沿着时间的长河挖掘民族根须的勇士们一个个消失在读者的淡漠里,因为他们解决的仅仅是文化遗产的分配问题,是文化外部形态的再现问题。乏情而远离现实的生存环境使他们的作品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进入当代人的心灵和生活。面对腐朽的棺材,他们浪费了太多的激情。而今天和现实需要的不是这些逃避生存的隐士,而是敢于批判,敢于拍案而起的猛士!真正的史诗就是以本民族的精神,对本民族某一时代及历史与未来予以广阔而丰厚的涵盖,并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予以本质的揭示,从而升华到哲学的范畴。《无倦沧桑》就是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点上,对现实生活提出质问和批判,从广阔而又恢宏的历史长河与人类发展中展示和把握未来,它直言不讳地向我们启示:生活有时是可悲的,生命常常是痛苦的,但永不疲倦的沧桑宇宙却生生不息,充满生机。因此我们必须超越个人的痛苦去拥抱人生,拥抱宇宙!

  李松涛是一个民族的诗人,人民的诗人。他的诗歌道路便是一个继承传统、改善传统和发展传统以及与人民同忧乐的过程。他的贡献在于在本民族的土地上,把人生的思考诗歌化,把诗歌哲理化。他的情感与思想水乳交融,并发射出独特的光芒。这是我们传统的精华,李松涛接过了它,并以不老的诗歌精神——社会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在复杂诗坛耸起一座令人瞩目的纪念碑。我想,这就是李松涛和他的诗歌存在的全部意义。

                           (原载《鸭绿江》1990年第9期)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24 19:28:53)  

喜欢犁兄的文字,更喜欢这样深刻的评论!欣赏并问好!

孙五郎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24 00:34:25)  
喜欢李犁的诗评----深刻而独到;更喜欢被犁兄所评的松涛老师的作品----总是张扬着犀利的棱角!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