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联坛趣话
本栏目所称的联坛趣话,是指原创或选转古今联坛中,围绕对联的创作、人物、事件等相关故事。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思齐
主编寄语:平仄无奇,几字之中藏万象;楹联虽小,两行之外证千秋。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楹联天地  >>  联坛趣话
转 纪晓岚趣闻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310        作者:思齐        发布:思齐        首发时间:2017-03-13 12:38:52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前言
   
      关于纪晓岚,朋友们在电视连续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都领略了他的风采。大多数人对纪晓岚的认知还只是局限于影视剧中的形象,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其人又有何才能?中国历史文库中正史、野史都有记载,民间也广为流传。笔者编写此文不是讲史论道,在此文中不做过多的考证和评价,只是因为喜爱纪晓岚这位清代奇才,而收集整理了有关他的佳诗名句以及他的奇闻趣事,编写成《纪晓岚趣闻》,和朋友们茶余饭后共同分享,也算是元宵节奉献给朋友们的节日礼物吧!

      清代才子纪晓岚,他文情华瞻,慧黠敏捷,是一个对句奇才,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所出妙联绝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混若天成,其炉火存青的文字功夫让人叹为观止。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虽经宦海50余载,除其中被发配新疆3年,再未有大的波澜;虽无治国安邦之政绩,却名声显赫,实为隐之大者。观其一生,文绩卓著,学究天下,前有《四库全书》之宏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醒世佳作。纪晓岚不仅在清代被公认为文坛泰斗,学界领袖,一代文学宗师,就是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也是一位少见的文化巨人。他为人洒脱诙谐,幽默风趣,不拘小节,既能讲出引人入胜的正统故事,又能编出引俊不止的幽默笑话,他的“恶搞”才能无人能比,什么雅的、俗的,荤的、素的可以临场即兴发挥,随口就来,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轶闻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诙谐大师之称,被世人所传颂。他曾给自己写过一道词,其中两句:“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不老泉”,就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君臣对联句
 
      纪晓岚经层层科考,终于在而立之年被选入宫,成了一名侍读学士,每天给乾隆皇帝讲书,读诗文。时间一长,不免有些思乡之苦。乾隆皇帝看出了纪晓岚的心思,便对他说:“看你终日闷闷不乐,必有心事。”纪晓岚说:“皇上何以见得?”乾隆于是说:“你是‘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纪晓岚立刻下跪说:“正是,陛下如能恩准假还乡,当感戴不尽。”乾隆说:“只要你对出朕的上联,就准假。”纪晓岚马上说道:“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乾隆皇帝见纪晓岚的下联对得既快捷又工整,不觉大悦,于是准假让纪晓岚回乡省亲。  

        有一回乾隆赐宴于纪晓岚,乾隆看见桌子上有一瓯(古时一种容器)油,既吟出一副上联:“一瓯油”。纪晓岚以桌子上两碟豆子为下联:“两碟豆”。乾隆说:“我说的上联是‘一鸥游’”。纪晓岚马上接下来说:“臣说的也非‘两碟豆’而是‘两蝶斗’”。乾隆一笑,吟出:“江上一鸥游”。纪晓岚也随即对道:“林中两蝶斗”。这也许就是君臣文才两相知吧!
   
文字游戏
   
         纪晓岚在家为父守孝期间,闲来无事,便到崔尔庄村南的寺里观赏佛像。弘一法师早知道纪晓岚的学问,非常人可比,尤其擅长题写联语,脍炙人口,巧妙无比。想到自己这寺里尚无一副纪大学士的墨迹,确是遗憾。便想请纪晓岚写一副楹联,贴在楹柱上。
   
         弘一法师说明此意,纪晓岚也不推辞,略思片刻,写成一联:
   
  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
   炉寒火尽,须把一马牢栓。

      有了纪大才子的题联,僧徒们自然高兴,不久请来工匠,将这幅楹联刻在了柱子上。联中之意,不仅合乎佛家的生活规律,而且创造了一种恬静幽雅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弘一法师有点沾沾自喜。
   
      半年过去了,本县秀才张琏来到寺里,看到楹联上的字很熟,向僧人一问,果然不出所料,正是纪晓岚所写,便在柱子左右端详起来。猛然间看出其中的秘密,开口大笑起来,笑的前仰后合。一旁的人闹不清是何缘故,人们看看柱子,再看看大笑之人,都莫名其妙,以为是个“疯子”,围观“疯子”的人也越来越多。
 
      张琏笑累了,望了望和尚,指着楹联说:“诸位看这‘日落香残’,‘香’字去了下面的‘日’字,不是只剩下禾字了吗?再‘扫去凡心一点’,那就是个‘几’字,两个字组合到一起就是个‘秃’字。”
   
       众人有所醒悟,这才体会到联中另有深意,催着张琏讲解下联。张琏接着说:“‘炉寒火尽’,只剩下‘户’字,‘须把一马牢栓’,即在‘户’字旁填一‘马’字,那是个‘驴’字,上下联暗含的两个字是......‘秃驴’!”众人齐声大笑起来,寺院里的僧人听着,羞愧不已,心中暗骂纪晓岚的戏弄,马上换掉了这副楹联。
 
        据笔者理解,纪晓岚信奉道教,取道号“观奕道人”,故对佛教不恭。

调笑太监
   
      纪晓岚被嫡亲盐案牵连,获罪被发配新疆,因编纂《四库全书》,被乾隆皇帝一道圣旨赦免无罪,调回京城,任《四库全书》总编纂。一编就是十多个寒暑。编书编累了,他就和太监们胡吹神侃,不是讲故事就是讲笑话,有时还给太监们猜谜语,出对联。
   
      有一天,几个小太监想考考纪大学士,正赶上纪晓岚急着要面见乾隆奏事,几个小太监把他拦住,说有个上联能答出下联才准走。纪晓岚只得停下,道:“啥上联,快说。”其中一个太监说:“三元解会状。”纪晓岚立即答道:“四季夏秋冬。”一个太监嘴快,质问道:“你这联不通,既然是四季,怎么没有春呢?”别的太监也跟着嚷嚷:“四季怎么没有春呢?”纪晓岚呵呵一乐,说:“怎么没有春?你们心里应该明白,就不用我说了吧!”


      太监们这才醒悟过来,先前出句子那个太监拽着纪晓岚说:“纪大学士拿我们取笑,必须罚他讲个故事,大家说好不好?”众太监大声叫好!纪晓岚无奈,便故作沉思。“好了,有了!”纪晓岚开始给小太监们讲故事:“从前有一个秀才,娶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生了个儿子......”然后停住,不再说话。太监们急于听到下文,赶紧追问:“怎么不讲了,下边呢?”纪晓岚一本正经地回答:“下边?下边没有了。”“嗯?下面怎么能没有了呢?不可能!”纪晓岚指了指小太监们的裤裆,说了一句:“不信你们自己摸一摸!”等小太监们明白过来,纪晓岚已经嬉笑着走远了!
 
       一个冬末春初的季节,纪晓岚穿着皮衣,手持一把扇子。一老太监看了感到很可笑,就取笑纪晓岚说:“小翰林,穿冬装,持夏扇,一部春秋可读否?”纪晓岚听老太监是南方口音,马上回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吗?”  
   
       此事很快在宫廷内传扬开来,大小官员经常用这几个笑话取笑太监,太监们总想找机会“报复”纪大学士。
 
 巧解“老头子”
   
       这年夏天,气候炎热,书馆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纪晓岚脱去官服,摘去顶戴,下身只穿了一个短裤,坐在案前校对文稿。岂料被一个太监发现,回去禀报了乾隆皇帝。
   
      乾隆也是好事之人,正赶上闲来无事,就想借机找纪晓岚取乐,便一个人悄悄地来到书馆。纪晓岚正聚精会神地在审阅书稿,忽传万岁驾到,纪晓岚来不及穿衣服,便顺势钻到了桌子底下。纪晓岚的举动早被乾隆看见,进来后便坐在他桌案旁的椅子上,并示意周围的人不要出声。纪晓岚在桌案底下等了很久也不见动静,浑身已是大汗淋漓,实在有点儿支持不住了,便伸出头来轻声问了一声:“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又好气又好笑,明知故问道:“是谁如此放肆,还不赶紧出来?”纪晓岚忙爬出来叩见皇上,乾隆指着纪晓岚训斥道:“纪晓岚,你身为朝廷重臣,在众目之下赤身裸体,成何体统?起码要治你个大不敬之罪。”纪晓岚跪在地上回道:“臣知罪。”乾隆又问道:“纪晓岚,你为何称朕为老头子呀?说得有理,朕可饶过你,不然那可要二罪并罚。”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陛下被尊呼万岁,不该称其‘老’吗?皇上乃万民之首,不该称其‘头’吗?皇上视天地为父母,不该称其‘子’吗?呼‘老头子’,实乃至尊之称也。”乾隆听罢笑着说:“纪爱卿急智可嘉,恕你无罪!”并吩咐太监取宫中玉壶一把,奖给纪晓岚饮茶解暑之用。
   
对联贬俄使
   
       一次早朝,一位俄国使臣求见,他汉语十分精通,乾隆传命召见。俄国使臣行礼后,环顾了一下左右侍立的大臣们,然后对乾隆说:“陛下,外臣今有一上联,求对于贵国大臣,望七日内回复,外臣静候,不胜感激!”话虽说得很客气,但很有藐视大清朝臣之意。乾隆说:“先生请出上联,联句何须七日?”俄国使臣故意拖长音调吟道:“我俄人,骑奇马,张长弓,单戈成战,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俄国使臣言毕,君臣立时惊诧不已,真是好大的口气啊!俄人见此,心下甚是得意便要告辞。不想,纪晓岚走向前来拦住了俄人,说:“且慢,吾既有一下联,何须先生七日再来?”俄人被拦后,吃惊地打量一下纪晓岚,然后傲慢地说:“请续下联!”纪晓岚蔑视地看了一眼俄国人,并手指俄人大声说道:“尔你人,袭龙衣,伪为人,合手即拿,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在边!”乾隆一听,坐在龙椅之上仰天大笑,众臣也跟着大笑起来,而那俄人哑口无言,目瞪口呆地望着纪晓岚好久才垂首退去。
   
睿智戏和珅
   

      乾隆晚年,宠信大贪官和珅,一时间,和珅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不但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还不失时机地讽刺、挖苦、奚落和珅。
   
      和珅用收刮来的民脂民膏和收受的贿赂,新造了一座府邸,在府邸花园建了一座凉亭,并要在亭上镶一匾额。和珅深知纪晓岚是文章圣手,笔墨珍贵,便求纪晓岚为之题写匾额。纪晓岚虽不轻易得罪这个势力小人,但又看不惯其所作所为,见和珅这次有求于自己,便想暗中嘲弄他一下,让这位目中无人的权贵,不要太张狂了。于是纪晓岚郑重其事地为和珅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这“竹苞”二字,本是《诗经》中的词语,其原句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
   
      现在纪晓岚只写“竹苞”二字,和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有过人之处,又看纪晓岚平日里很少给人题字,今日却对自己恭恭敬敬,心中自然有几分得意,便兴致勃勃地拿回府中,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挂在亭上,并且常常向别人炫耀。
   
      一天,乾隆想起和珅新盖的府邸,便来到和府参观。到了和府花园,乾隆看见亭上的匾额,便问和珅:“这匾额是何人所书?”和珅如实告知,乾隆哈哈大笑,说道:“是啊!也只有纪晓岚才能写出这个词儿来......”和珅看皇上笑得古怪,不解其意。在场的刘墉对和珅笑道:“和大人,依鄙人之见,这是纪春帆(纪晓岚别号)在和你开玩笑!”和珅问:“他和我开的什么玩笑?”刘墉笑道:“你把‘竹苞’二字拆开,岂不是‘个个草包’吗?”和珅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又羞又恼,虽然当众不便发作,但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暗下定决心要报此仇。自此纪晓岚便与和珅这个专会巴结奉承的权臣,结下了仇怨。
   
      一年夏季,乾隆与众大臣游园,见池中荷花初放,乾隆偶得一联句便吟道:池中莲藕,攥红拳打谁?”纪晓岚看到池子左边的蓖麻,便以问对句,答道:“岸上蓖麻,伸绿掌要啥?”同样一问对问,天衣无缝,令乾隆称奇。
   
      这时,一只青蛙从水里跳到荷叶上,和珅诡秘一笑,心想,这回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捉弄纪晓岚。于是指着刚刚跳起的青蛙对纪晓岚说:“出水蛤蟆穿绿袄。”纪晓岚时任侍郎,着绿色官服,和珅此句是把纪晓岚比作蛤蟆加以戏弄。
   
     纪晓岚听后面带微笑地说:“和大人落汤螃蟹罩红袍啊!”和珅当时任尚书,着红色官服。纪晓岚回敬的这一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把和珅比作横行霸道的螃蟹,暗含讥讽。众人听后都引俊不止,大笑不止,弄得和珅面红耳赤。这真是:偷鸡不成,倒失一把米。
   
      还有一次,乾隆皇帝七十大寿(1782年),皇亲国戚、三公九卿、总督巡抚,藏、蒙、苗等少数民族首领,外国使节等,皆汇聚承德避暑山庄,庆贺乾隆华诞“万寿节”。寿诞开始时,乾隆乘轿而来,众臣、侍卫前呼后拥,好不威风。纪晓岚与和珅列于重臣前列。突然,一名侍卫牵着一条狗从旁而过。和珅见此,借题发挥,指着那条狗问纪晓岚:“是狼?是狗?”(当时纪晓岚的官职为“侍郎”)纪晓岚坦然应答:“是狗。但诸公可知如何识别狼和狗?我告诉大家,可看其尾,下垂的是狼,上竖(当时和珅的官职是“尚书”)是狗。众人一阵狂笑。纪晓岚继续说:“此为一法,另一法是看其吃什么。狼只吃肉,但狗不一样,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纪晓岚后发制人,可算是一箭双雕,不但辱骂了和珅,还把与和珅臭味相同、随声附和的御史也给串上了。
 
 纪大烟袋
 
      抽烟是纪晓岚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烟成癖,烟瘾奇大,所用的旱烟袋是定制的,容量也大,有人说一次能装三四两烟丝,虽有夸张之嫌,但在京中是独一无二的,在全国也属罕见。因此就有了“纪大烟袋”的绰号,也有叫他“纪大烟锅”的。纪晓岚对大烟袋情有独钟,每日吞云吐雾有增无减,自鸣得意。可有一天,心爱的大烟袋不慎丢了,他暂用水烟袋照抽不误,但不觉得过瘾,常常觉得心里像缺少点什么。家人说要为他再定做一个。他笑笑说:“不用,到东晓市上准能找见。”家人问:“为什么?”他胸有成竹地说:“我的烟袋锅那么大,谁会用得着,放在家里又没用,还不当废铜卖给收破烂的。”家人后来果然在那找到,又花了钱把它买了回来,一时传为京中趣闻。
   
     有一次,乾隆皇帝驾临巡视《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纪晓岚正一边抽烟一边看书稿,硕大的一烟锅刚吸到一半,忽听“万岁爷驾到”的喊声,匆忙间把没磕去烟火的烟袋随手插入自己的靴筒里,跪地给万岁爷请安。起身后觉得脚踝上火辣辣地疼,但皇上正说着话,又不好打断,他只好咬牙忍着,疼的他腿直打颤。乾隆看他满脸焦灼难耐的样子,吃惊地问:“纪爱卿,怎么了?”臣......臣靴子里失......失火啦!”话都成颤音了。
   
      乾隆急忙挥手,“快点出去!”纪晓岚急跑殿外,顾不得有失体面,坐在石阶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袜,靴筒里即刻冒出一股黑烟,脚上皮肉已烧焦一大块。乾隆皇帝出来看时,烟袋锅还在靴筒里冒着烟,人们一时被逗得笑弯了腰。此后一段时间里,纪晓岚成了地道的“铁拐李”了。
   
     纪晓岚在当朝才高人缘好,在家养伤期间,同僚们都去探望,看他手握大烟袋依然如故,劝他说:“既然深受其害何不戒掉。”纪晓岚感慨地说:“诸君只见我深受其累,却不知道我深得其利啊!每天提笔之时,吸上几口便思如泉涌,挥洒自如。缺少它便文思枯竭,寂寞难耐矣!”纪晓岚大言吸烟之利,颇有一番宏论。“我之吸烟实出有癖,不像那些趋附时尚之士,为的是显示高雅。”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