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杂文
我的新书预告:《徐志摩新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263        作者:江湖夜雨        发布:江湖夜雨        首发时间:2012-09-08 19:52:09
关键词:徐志摩 新论
编语:
久有豪情慕诗仙,愧无新篇慰前贤。待到云破雾散时,一轮新月耀青天。
                                                                          一:缘起
 
      在那狼奔豸突的旧中国,有一个人的出现,犹如一块混沌未凿的璞玉,照亮了那黑暗的时代。他那坦荡的胸怀与孩子般未脱稚气的纯真,书写了生命与爱情的别样诗行。然而命运之神以它那无法抗拒的消亡,让他的生命宛如一场瞬间绽放的绚丽烟花般倏然消散。所幸的是,他那传世的诗篇宛如广陵散般成为凄美忧伤的绝唱,将他那传奇的人生,在时光里载入永恒。
      这个人早已不在人间,但人间到处充满着他的传说。这个人被公认为中国新诗第一才子,他的一首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新诗中写得最好的一首诗”,不但被悠悠众口交相传诵,而且被英国剑桥大学破例刻入了石碑。在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中,他的诗被指定为必学课,排名仅次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纯粹的诗人,以他赤子般的情怀以及不沾人间烟火般的纯净,写出来的诗,居然可以和建立了国家的政治领袖相争锋,其文学影响力可见一斑,难怪学术大家钱钟书感慨:“中国新诗没有好诗,惟他例外”。一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真实地位,往往并不是官方权威史书的勘定,而来自民意的检测。在当今的书市,他的文集和鲁迅、朱自清一起,被嗅觉灵敏的书商编为合集,成为最畅销的文学书。他英年早逝后,一个文学流派因为缺乏了灵魂而烟消云散。他生前大批结交的朋友个个为他的早逝而伤心不已,有的甚至终身不能释怀-----他生平最好的朋友胡适在他逝世时惊呼:朋友之中,如他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无第二人;叶公超在多年后依然感概:世间只有这样一个人,再也没有第二个了;梁实秋无限痛惜,晚年还在怀念文章中说: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认识的人也不算少,但没有一个人比他更讨人喜欢了;这个人曾经的妻兄著名学者张君劢在逝世前夕,居然要求家人:在自己的葬礼上一定要播放几首他的诗歌;中国现代第一才女林徽因,将他逝世时的一块飞机残片雕刻成艺术品,挂在自己的床头作为永远的纪念,直到去世才被家人拿出;曾在中国执教而与诗人有过交往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女作家赛珍珠,在其晚年的著作中披露这个人是她永远怀念的梦中情人;著名女作家凌淑华也和他情同兄妹,念念不忘诗人,直到自己去世前夕,什么都不记得的她居然对探望她的亲人一再提及他的名字,并认真地询问别人:你认不认识这个人;即使是曾经被他唯一伤害过的前妻张幼仪女士,在别人纷纷替她谴责负心郎时却说:其实我最爱他!
       这个人就是徐志摩。一个复杂的众说纷纭的诗人,一个被各种眼光审视被悠悠众口交相传播而一度面目全非但总是顽强活在世人记忆中的诗人。他的坟墓曾在文革中被摧毁,但终于又在拨乱反正后被重修而成为中外人士流连拜访的景点。他的生平爱情故事被搬上荧幕,拍成电视剧,创下了当年的票房纪录,他的名字,在被革命年代摈弃一段时间之后,重新家喻户晓,疯魔了少男少女的心!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徐志摩了。大概是刚上初中的时候吧,那时初次接触他生平故事的梗概,以及他那清新动人的文字,即有一种砰然心动的感觉。随着阅读的加深与了解,我越来越认同自己的感觉。如果说与他同时代友朋的交相称誉有溢美之嫌,那么白纸黑字中透露出来的诗人的性情却无法作假。这的确是一位稀有的人物,他写作中的想象力与比喻的精妙被誉为人类历史之最!他是如庄子李白一样怀着飘逸超然胸怀的人物,却又如情痴情种贾宝玉一般怀着对世间万物特别是美好爱情的痴缠热爱,他生平待人接物的风度如天空的一缕行云,最接近魏晋时代的嵇康,这种风度气质渗透进他的诗歌创作,便成了广陵散一般的飘逸绝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是我仰望的一个心灵高度,我决心为他作传。虽然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关于徐志摩的研究已经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他的世界已经被许多好学深思的手指开垦得所剩无多,所有固有资料的检索已经泛滥,想写出新意可谓难上加难,但我依然在进行自己的思索,思索我心中徐志摩的心像,试图剥开种种已经被世人眼光所定格的雕像,绕开种种已经被文学史定型的思维,在诗人作品中聆听诗人的内心,融入自己最真实的体会。我有一个愿望,就是复原一个最真实的徐志摩,让一个那样可爱的有血有肉的徐志摩,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样,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
     这是一个梦,一个理想。况拙笔浅陋,写得太好了,近乎于溢美,失去了真实,如人云亦云,不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又对不起传主。我的写法是避免大而无当的模糊笼统,取诗人的一个个“细而窄”的侧面来写,每一个侧面写一篇文章,这样多角度的透视下来,力图拼凑出一个诗人的完整影像。
     我能完成这样的梦想吗?久有豪情慕诗仙,愧无新篇慰前贤。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奔波谋生,我深知自己的学识浅薄,才力有限,精力涣散,怕到头来拼凑出来的,不过是一副模糊的心像。
     但即使这样,我也要努力去做。我常常祈祷天佑我灵光一闪,捕捉到诗人一个被世人忽略的侧面。这成了我寂寞浮生之余的一个隐秘的愉快。
 
                                                                 二:已完成的篇章
 
     这样一路坚持下来,慢慢地查阅资料,慢慢地发现,慢慢地整理,慢慢地渗悟,有时笨拙地勾勒出一个轮廓,然后在静夜里慢慢地填充,费尽心力地涂改,居然陆陆续续地整理成篇,总算是小有斩获。计不完全统计有:
   1:《梦中的木石前盟:徐志摩与林徽因》;2:《徐志摩风格形成简论》;3:《徐志摩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4:《天地间迸燃的精神光焰------徐志摩的殉爱情结与死亡结局》;5:《“再别康桥”的诗经意蕴》;6:《清丽淡远、神韵天然-------“再别康桥”心赏》;7:《跨越千年时空的审美对话----徐志摩与李白诗歌对比阅读》;8:《徐志摩与庄子:“逍遥游”式的人格理想》;9:《被放逐的现代诗仙------徐志摩新世纪回眸与解读》;10:《沉默与讽刺-------徐志摩与鲁迅》;11:《唱和与驳难-------徐志摩与郭沫若》;12:《提携与铭记------徐志摩与沈从文》;13:《萍聚与星散------徐志摩与邵洵美》;14:《友谊与交锋------徐志摩与徐悲鸿》;15:《徐志摩的轶诗与早期诗情的发轫》;16:《徐志摩与贾宝玉》。17:《提携与友谊-----徐志摩与闻一多》;18:《从嘲讽开始的友谊------徐志摩与刘半农》;19:《徐志摩与金岳霖》。
    如以每篇一万字来计算(有些篇幅达两万字,有些则不足一万字),累积下来,已有20万字左右,可以汇成一部不厚不薄的书了。虽然有些篇章在艰辛的过程后看来不免沾沾自喜(如“梦中的木石前盟”那篇,可以说源于一个灵光一闪的发现,即贾宝玉的人生情爱历程与徐志摩的具有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有些在网站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好评,但我深知文章的内涵无法用字数来衡量,其中一定存有不少的错误和局限。唯一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每写一篇,拟定一个细而窄的课题,我都是经过认真的思索,遵循有关严肃的史料,去勾勒描摹自己所理解的诗人的一个真实侧面。这样来写,总是不乏知音吧?但以上篇幅还是只涉及了徐志摩整体影像的一部分,有些重要环节根本阙失,诸如徐志摩与新月派的关系、徐志摩与新文化运动领袖人物胡适的友谊和合作、徐志摩政治理念述评、徐志摩诗歌艺术多维透视等等。虽然还有许多细枝末叶等待去挖掘,但以上几章不写,则我这本《徐志摩新论》(题目暂定)将是严重不完整的。所以,我已拟定了下面几篇暂定的题目,以后慢慢去写。
 
                                                                 三:待完成的课题
 
     一:《灵魂与领袖-----徐志摩与胡适》。大致构思:徐志摩与胡适,一个是新月派的灵魂,一个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们具有共同的留学欧美的背景,具有共同的自由主义理念,他们共同组建新月社,关系至为深厚。可以说,他们开拓的新文学局面,构成了新文学运动极为重要的一维。他们二人,与因被政治原因而被并举为两面旗帜的鲁迅和郭沫若之间,不是对立或高低的割裂关系,而是互补同构的关系,共同构建着新文化运动的躯壳和精神。在文学史上,徐胡二人虽然早已恢复了名誉,但远远没有达到与鲁迅郭沫若相并的高度(也许只是没有被官方承认)。我认为,这是不公正的。本文试图勾勒徐胡这一脉极为重要的一维,顺便托出一些名人之间交往的文坛轶事。
   二:《一个人与一个流派的兴衰------徐志摩与新月派》。大致构思:新月派是五四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流派,徐志摩是其灵魂,从动念组建,联络运作,写文章,主编刊物,宣扬新月派文学理念以及自由民主思想,徐志摩始终是其中的中坚人物。参与新月派也是徐志摩一生最重要的文学实践活动,几乎构成了其文学生涯的全部。1931年,徐飞机失事遇难,新月派旋即揠旗息鼓-----不仅因了政治的原因,也因了无人再具有徐的亲和力与组织力-----徐氏玉碎,新月即坠------时乎?命乎?
   三:《徐志摩诗歌艺术多维透视》。大致构思:徐志摩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位诗人,一位诗与人合二为一的纯粹的诗人,研究徐志摩就不能不讲到他的诗歌。多年来,徐志摩的诗歌研究可谓多矣,如汗牛充栋,研究他的诗歌艺术很容易重复别人的工作,.我的准备是进行系统的爬梳,从中西合璧的源头中进行检索,重点评述其个人独特气质渗透下飘逸灵动的风格,以及旋律音乐美这一他所独创的诗艺奇观。但这也落入了前人巢穴。
   四:《徐志摩政治理念述评》。大致构思:许多人以为徐志摩是一位单纯天真的诗人,眼里只装得下风花雪月,其实不是的,他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忧患意识,对下层劳苦人民和社会黑暗现象抱着与生俱来的同情与憎恶,于是,他也有他的现实举张和责任情怀。留学欧美时,他即抱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雄心,他借来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西方先进理念,举张个性解放与自我完善,应该说,这些理念具有超越时代的进步性,但悲剧在于,他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封建思想严重的时局之中,他的理想没有实现的现实土壤,激进革命的洪流淹没了循序渐进的改良,追求性灵生活的诗人遭到了周遭无情的嘲笑,遭到时代洪流裹挟的迷惘的他只有在诗歌中悲叹:“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然而,尽管诗人的思想不合时宜,受到那个特殊时代的摈弃,曾被政治“主义”斥为反动诗人,但超越了那个时代再来看,徐志摩的纯真理想却是难能可贵。不以成败论英雄,他的那份在悲剧中坚守的纯真,投射着一个善良的诗人对人类处境的终极眺望,是那样的感动人心。
     以上为必须完成的几章,否则便不足以构成对徐氏的整体研究。当然,每一个课题,我都会进行相当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待深思熟虑后再下笔,否则匆促只为完成任务,毫无创意,不如不写。在写作过程中,如有新的发现与灵感,也许会旁枝斜逸成篇,那将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果有一天能够完成这本书,我将在“久有豪情慕诗仙,愧无新篇慰前贤”的后面续上两句:“待到云破雾散时,一轮新月耀青天”。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2-09-08 20:00:57
文章评论
思齐 评论 (评论时间2012-09-09 09:46:38)  
祝贺江湖夜雨君,期待大作早日付梓。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