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短篇小说
本栏所称的短篇小说,一般指不超过5000字的小说。其基本特征是篇幅短小,情节简洁,人物集中,结构精巧。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小说故事  >>  短篇小说
寻找百草园的梦境
文章来源:王铁《走近诺贝尔文集》        访问量:1297        作者:王铁原创        发布:诗赋家王铁        首发时间:2010-01-29 07:08:00
关键词:渴 望 新 教 材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类快乐学 孔子
编语:

寻找百草园的梦境

                                   王铁原创

 

梦入书屋  苦里死

    白日里,我梦见自己在作梦。在说不清的年代里,在没有地名的地方——

    我只觉得苦闷得快要死了。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在我快要死的时候,却没有什么善言。唉,以前讲“开门办学”可门一开就敞上了。如今不但门关上了,就连窗子也钉死了。这还不把人闷死。

    先生仍在讲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的中心思想是……”

    同学们都在悄没声地记着,唯有我停着手。天花在眼前乱坠,耳朵里嗡嗡直响(我知道,这是人临死前的征兆),翻腾的脑海搅得我一会儿冲上浪峰,一会儿跌入波谷。恍忽中,一座玲珑的小岛,伸出万缕飘带,将我拉上温暖的浅滩。登上一个水榭,走过一座石桥,我来到一溜泥墙前。墙的东面有座门,门的上方写着“百草园”三个大字,我走了进去。啊!一幅奇异的图画,立刻在我眼前展开: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轻捷的云雀婉转地唱着春歌,肥胖的黄蜂,多情地跳着舞蹈……死里逃生的人,竟来到这般去处!我庆幸地流连呤哦,忘情地同油玲一起低唱,同蟋蟀一起弹琴。嘿!有着无限乐趣的泥墙根一带,让我陶醉,让我心安,让我品尝又酸又甜……

    忽儿,一幢铁屋横空出世,挡住了所有通向百草园深处的路,一个高而瘦着长衫的老头,打开一扇黑漆大门,把我硬拉进铁屋子。屋里第三间是书屋,中间挂着一块匾,上写:“三味书屋” 。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和一群被拉进来的孩子,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先生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一声“读书!”屋内顿时人声鼎沸。

    为了读“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一类的课文。百草园……我是没空去玩了。累死累活的时候,我就甜滋滋地想:“那是怎样美丽的一个园呢!A D E,我的蟋蟀们,A D 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先生仍在讲着。窗外,传来了呼呼的风声。一阵闪电雷鸣,那滋润万物的雨,使噼噼啪啪地打在窗子上。只可惜“三味书屋”将外面的清凉世界隔开了。突然,一个声音传进来——“难道就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办法了吗?”啊!鲁迅的声音。

    听人说,快死的人,常能与已死的先人相会。我听见鲁迅的呼声了,可见我的灵魂已经出窍,我真不甘心就这样苦闷死了。也罢,待来世超生,休想再拉我进“三味书屋”。

    舍不得的是:我尊敬的先生,我刻苦上进的同学,难道让他们也闷死在里面吗?反正我已经死了,还怕什么呢?我召呼他们快推开门冲出去。先生听见了,为难地一摊手,又转身忙着板书课文“写作特点”去了;同学们听见了,有的吃惊、有的不屑,更多的人因忙着应付考试还在死记;有几个同学抬起头来,抱歉地向我笑笑,又闭上眼睛硬背起来。唯有阿渴、阿望、阿新、阿教、阿材憋不住了,跳起来,和我一道推那沉重的门。门怎么也推不开,一会儿我死透了,那五个同学也折折蹬蹬地死在门里了。

    呜乎!六个幼小的魂灵,只好孤伶伶地从窗子的隙缝中挤了出去。

 

魂飞蓬莱  乐中活

    外面,雨已停了。清灵灵的长空,纤云弄巧;绿茵茵的大地,露珠含笑。慈眉善目的鲁迅先生半云半雾地向魂灵们招手。

  “这是要带我们到哪儿去呀?”

  “跟上先生,你还担心走错路?”魂儿们边说边往前赶。沿着鲁迅先生的脚印,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坡、一会入林、一会趟河……一个魂在心里嘀咕:“这么难走,为啥不找一条好路呢?”鲁迅先生好象知道了,回过头来温和地说:“要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得走别人从没走过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听了鲁迅先生的话,魂儿们禁不住回头望去:啊!一条脚板小路已留在身后了,先生的话真对。

  “世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勇敢的人”。

    听了先生的话,有个魂儿鼓了鼓勇气,对着广袤的大地,想喊却没敢喊出声来。竟像发神经似地喃喃自语说:“在苦闷的书屋里,我寻求活跃的思路;在活跃的自然中,我追求乐趣的美。”

   “先生,这条路走得通吗?”魂儿们一起问。

    只听一声大笑,鲁迅先生已化作青山了。

    在云飞雾绕的山峦中,魂儿们迷了路。

    岩下,一对冰肌玉肤的仙鹤雕塑栩栩如生。六个魂灵大喜过望,有雕塑还能没路吗?谁知刚走到跟前,那对玉鹤竟展开双翼飞了。魂灵们愈发迷了,围着雕塑的底座转来转去。忽然,一个魂儿盯着底座朗声念到:“秋无恨,冬不衰。趟过大河,有幸到蓬莱。一曲清平乐,花在掌中开,乐天乐地乐亭台,游乐滩边抒情怀。”

    话音刚落,六个魂灵不知受了哪位仙人点化,竟一个个现出人形来。阿渴惊异地望着我,我们互相望着,每个人都似野鹤闲云。神情爽朗,忽忽悠悠。看脚下:点点城廊,茫茫人海。

“哈哈,咱们已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阿材大悟似地说。

一言未了,早望见一派云里山光,林中水色。瑞气霞霭中,一条飘飘洒洒的彩绸,隐约托出“蓬莱仙境”四个隶体大字。

刹时,天地间,鸾凤生彩,百鸟云集。燕语莺声中,分明听得:“好一付学子心肠。以苦为乐,千古流芳。只可叹,苦学苦了多少代,不见快乐入书房。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翔。书山学海多乐趣,金桥飞架在何方?借用蓬莱山和水,乐汤汤、喜洋洋,乐风喜雨育栋梁。”

歌声,听得我们如醉如痴。羽族在唱,仙人在飞,琴瑟悠悠,满天欢乐。唯有我们想飞,没翅膀;想上,没道路。急得阿新大喊:“别光念喜歌,来点实的。”

只这一声,翩飞的百鸟,竟自动化作一架绳梯,从入云的仙山上直垂下来。鲁迅先生站在峰顶,向我们大呼:“路在脚下!”我们雀跃着,登上了第一个梯阶。

真是一步一层天。天姿飘逸,地容婆娑,引得我心驰神往。阿望正要向上登,被我一把抓住说:“还是玩一玩再上吧!”

“别耽误登山哪”阿望停住了脚。

“哪会呢,开开眼界,放松一下吗!”

“咱们要上山顶,你却要在这儿玩,这不是不务正业吗!”阿新接过话头说。

“可顺便采几朵野花,弄几块岩山标本,这有什么不好?如果不这样,只顾往上登,不是太乏味了吗?”我接着说,“这是一点额外的收获。这些看似离经不叛道的玩乐,不但不会冲淡登山目标,反而会吸引人越发向上。就像一个人不能光吃饭菜,还应吃些水果一样。几瓣甜桔,几牙西瓜,不但不会破坏人下顿吃饭的食欲,反而会逗人情趣,调人胃口。咱们学生就应在蹦蹦跳跳中长智慧,这就叫在活跃的自然中,追求趣味的美。”他们说不过我,只好跟我去玩儿。

天高云淡,花满山间。在绿荫垂地的山坡上,一块碑石赫然而立。上面写着诗仙李太白的一首七绝:“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未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蓦地,碑上的字,竞飘忽起来,眨眼间化作一条蜿蜒小路。我们踏上去,顿觉心旷神怡。仙风拂面,乐从中来。随着小路的纡曲,几度柳暗花明,我们走进了著名的乐山。在大佛身边,几眼乐泉叮咚作响,流水潺潺,汇成乐溪。溪上山光水色,掩了一架彩虹般的乐桥。桥那边,石影林荫,廊腰漫回,掩了一个天生的乐洞。花树相间处,露出乐亭一角。再往远看,毫光旖旎的乐堂,宛若点缀乐山的多棱明镜,让人顿生凌云之想。

好个乐山,好个蓬莱,真乃极乐世界。我们乐极了……

在乐溪里游水、在乐桥上攀援、在乐亭里野餐、在乐洞中盘桓……

这可是我们上学后破天荒的乐游啊!

我们无忧无虑地玩着,在迷宫似的乐洞里流连忘返。正玩得高兴,阿望却催大家快出来,说是别耽误登山,我恋恋不舍地走出乐洞。

“乐堂还没去呢。”想到这儿,我强扭着把大家引进乐堂小院。这小院,精致得凡间没有,蓬莱无双。

怎见得:“烟霭朵朵,亭台飘渺。石径幽幽,豆花争俏。左边:仙果灿灿,红珊瑚、绿玛瑙、石榴压枝桃儿笑;右边:香风徐徐叶妖娆,仙人掌、灵芝草、荷叶苇叶珍珠摇。梧桐树间缠绵趣,五六只凤凰轻歌,七八对仙鹤戏闹。说不尽的,雕栏玉砌天工巧;看不完的,赤橙黄绿丰姿娇。”

还没等我们把院内景色看遍,早听见乐堂里有人说:“老朽白乐天,自入蓬莱,于乐山之中,观瞻林木花草之色,分辨禽鸟走兽之语。临渊凭栏,玩味溪流之声;沐风浴雨,体察天地造化之道,此乃实践“人类快乐学”之举要。老朽以生活之乐,将“人类快乐学” 的学术大道,用于“快乐的学习”之中。窈以为,这就是凡人说的学中得乐,乐中成材之要义。为倡导此道,老朽昔日所作诗句,皆浅显明白,力求老妪可解。昨日老朽翻遍文论、诗论、画论、曲论,诸论中皆倡导“苦学之法”而独不见“乐学之术”。今邀各位仙长,举行研讨会,交流快乐学习之经验,荟萃百家精思妙论,创立让人乐而无穷的快乐学习法,以填补千古空白。”

话音刚落,大圣先师孔夫子开言道:“若言填补空白,实不敢当。不过,早在两千年前,拙人在《论语》中曾云:‘读书作学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 。以苦治学,虽其功成,但却留下了不幸的脚印。可叹的是世人忘了拙人这些话,却把个“苦”字传了一代又一代。”

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手擎一部线装书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战国时,国中就有了这部名曰《乐记》的文艺论著。这比欧洲亚里斯多德的《诗学》还要早一个世纪呢。只可惜后人没有继承书中的论理,没有创出一部《乐记》的续篇,而只把‘乐’简单地理解成音乐,这是学术界的遗憾。”

又一老者举起一本书说:“《圣经》云:‘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此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创造一种快乐,轻松的生活学习氛围,抑郁的风气为之一改。二是指音乐。可于音乐的乐趣中,陶冶情操,弘扬道德,由此以古鉴今。可以这样说,乐乃人类征服自然之利剑。没有它,人类就如同失去了眼睛,失去了生活的想往。”

大诗论家王国维强调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享。’这是我在《红楼梦评论》中早就作出的结论。我认为:乐是人类的甜味剂。有了它,精神食粮才会甘美。”

“当今世界,新生学科涌如春笋,独不见人类快乐学横空问世。哪位大师肯吮毫一蹴,必成此类学说开派圣手,只是老朽有心无力了。”白乐天不无遗憾地说。

沉默了好一会,仍没人作声。

“中国毛遂太少,这是一种不肯出头,害怕竞争的心理,免去一切乞丐式的谦虚吧。”外籍仙人狄慈根激动地说。

只这一句,激得一人勃然而起。

“开派圣手我不想当。我只时时想到中国,想到将来,愿为大家出点力。”文化旗手鲁迅坚定地说。

一阵掌声,将我们从静听中惊醒。啊,与青山同在的鲁迅,总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我们悄声议论起来。

“先生一定是想,咱们失去的绝不能让下一代再失去了。”阿望肯定地说。

“先生就是心肠好,有了‘快乐学习法’为人类作指南,下一代人就可以玩乐般地浏览知识殿堂了。”阿新憧憬地说。

“我真羡慕下一代。先生救了他们。他们再也不会像我们这样苦中求学了。”阿教低声说。

“先生也救了我们。没有乐,咱们不会乐中复活的。看着吧,先生创立的快乐学习法一定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阿材的语调像是在发布一项科研成果。

“要我说,就应该提倡快乐学习法。学生从小到大要在学校里度过十几年学习生活,如果不能快乐地学习,只是一味强调刻苦,那么,金色的童年何在,美妙的青春何在?真像孔夫子说的那样,即使成功,也留下了不幸的脚印。”阿望又喋喋不休地说了一番。

听了大家的议论,我想进乐堂拜见先师们,大家都说不便打扰。在乐融融的气氛中,我们兴奋地乘着活路的思路,来到了活跃的乐滩。一群春游的中学生和我们拉起手来,跳啊、唱啊!

对对花蝴蝶在飞,群群百灵鸟在舞。

青春的活力盈满我们的胸膛,青春的智慧在潜滋暗长。

不知玩了多久,一抹红霞在乐山的西边悄然隐去。东方,一轮新月俯瞰人间。在扑塑迷离的夜色中,一座帐篷竖起在乐滩上。滩头霓红灯撒下一片梦的色彩,玩了一天的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地弄了一点野餐,又聚拢在帐篷外的窗子下,大呼小叫地欢迎我们六个外来人,同大家一起唱歌。

欢快的手风琴已拉响了前奏,我刚想开口,阿渴已放开喉咙第一个唱到:“窗前月光万古同,悲观离合人世中。我渴巧遇春水暖,心想事成乐无穷。”歌声刚落,阿望便和了一首:“野火春风岁岁同,天地施惠万物中。我望学苑多温暖,看想说写乐无穷。”阿新又接着唱到:“苍海浪花不相同,绿意泛起桑田中。我新收得木棉暖,天下织绵乐无穷。”阿教也唱:“授业解惑代代同,万种情怀把握中。我教智能人间暖,创造未来乐无穷。”阿材最后唱:“地上松干性本同,别在粗细曲直中。我材生就青山暖,天涯芳草乐无穷。”

一阵掌声又一阵掌声,我们激动得热血沸腾。一位“林黛玉式”的女中学生,娇喘微微地走上来,眼含热泪,顿首唱到:“我在乐山游啊游,乐山乐水解人忧。花儿随我意,云儿伴我走,青藤牵衣心头留,美不胜收,乐不胜收。告诉你吧,我的朋友,请相信吧,我的朋友,书山无路玩为径,学海有崖乐作舟。”

歌声把我们带到了飘飘欲仙的意境。我偶一回头,只见帐篷里,那些悬梁刺股的、凿壁偷光的、面壁修行的、绿园不窥的、都把目光投过来,激动、羡慕、渴望的心潮把帐篷涌得直忽悠。突然,在这帮苦学楷模堆里,传出了一曲悲戚戚的歌:“我想唱歌不敢唱,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

不好,不好,我越听心里越堵得慌,怕是苦闷老病又犯了。忽听一声大喊:“人都到那里去了?”随着喊声,一个高而瘦穿长衫的老头,手拿戒尺,向我们走来。啊!他怎么到这儿来了,难道这儿也有“三味书屋”?

“快回屋里读书去!”先生用戒尺指着我们说。

我想喊同伴快离开这儿,谁知竟喊不出声来。再看他们也和我一样,头重脚轻,寸步难行。

我知道自己梦魇了。

轰——整个乐滩翻了过来,我们倒栽葱似地一齐向惊涛千叠的下面冲去,我认得下面就是无边无底的学海。在这生死关头,我们急得齐声大喊:“救命!”

青天外、云雾中,鞭长莫及的鲁迅先生不顾一切地扑过来大呼:“救救孩子!”

穿长衫的老先生却不理会,只见他举着戒尺,从牙缝里蹦出四个字:“读我的书!”。

 

1989年11月10日作于从北京返回东北老家桦川县后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洒家无戒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1-29 14:18:00)  
[开心大笑]有趣的梦![鼓掌]
轻盈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1-29 09:19:00)  
老师这梦真有趣,下次做这样的梦我也要参加,[鼓掌][鼓掌]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