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藏经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思齐
主编寄语:平仄无奇,几字之中藏万象;楹联虽小,两行之外证千秋。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楹联天地  >>  藏经阁
对 联 风 格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477        作者:刘太品        发布:思齐        首发时间:2016-06-07 09:56:33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对  联  风  格
                                                                          
                                                                           刘太品

      西哲云“风格即人”。联家对联作品的艺术风格,首先与作者内在的性格、气质和修养有关,因为对联作为文学作品,毕竟突出体现了作者的精神面貌,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倾向,综合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风格”这一概念的内核。而在这一层面之上,还存在一些外在的因素,对联作品的风格在体现了作者的古典文学修养的同时,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对联文体的形式要求的综合掌控能力,更体现了作者对于特定题材的把握能力,从最宏观角度说,作者的风格还受制约于所处时代对联文体发展所达到的高度。

      就具体的对联作者而言,对联风格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萌生,到变化,再到定型。对联作品风格萌生和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每个作者在学习为联之初,是谈不上什么作品风格的,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谈不上有什么个性,但随着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浓厚的兴趣投注到对联文体的学习之中,并不断有习作问世,其风格也就随这一过程而萌生出来了。此时的“风格”其实只处在初级阶段,如同一个儿童,虽然可以说有些自己的“小脾气”,但离成熟的个性还有段距离,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对联风格从萌生到发展变化,到最后定型,并不是一个可以自动完成的过程,因为每一位对联作者都是处于对联文化发展长河中的某一特定时期,所以他的成长必须要从前代人或同时代人的创作中吸取营养,如果有师承的话当然可以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得心法,但真正的修为,还要靠自己去体悟和磨练才能最后达到。总之,风格的萌生到定型,需要经过“取法”和“磨练”这两项重要的过程方可实现。

       艺术都是相通的,说到取法和磨练,我们会马上想到对联的学习过程可以用中国书法的学习过程来类比:学书法必先临帖,而且最好临习古人法帖,学对联也必须研习前人的联作,而且最好是清代及民国对联发到到最巅峰时期的制联名家的名联妙对;临古人法帖,一是要学习点画线条之笔法,如同要学习古人妙联在对仗声调上的讲究;二是要学习汉字间架之结体,如同是学习古人妙联在句式及谋篇上的技巧。书法上历来不提倡学习当代人,学对联亦然,古人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经过艰苦的磨练,久而久之,必得古人之形,亦得古人之神。《易经》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对联作者只有以对联史上最高水平的作者、最契合自己固有性情的作品为学习对象,方才有可能向联语创作的上乘境界迈步。

      当然,得古人之形神,把联写得像古人,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如同临帖一样,把古人法帖临像了并不是目的,入帖之后还需要在古人面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性情、学养和审美倾向,再从帖中走出来,从而形成自已的面貌。达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完成了作品风格从萌生到发展,最后定型的全过程。对联是处在发展中的文体形式,想把对联文化推向无愧于前人的更高境地,唯一的出路是继承历代对联高手总结和使用过的最高妙的形式技巧,来表达最贴近自然、社会、人生和心灵的情感和思想内容。

      鲜明的艺术风格得以定型,是一个对联高手成熟的标志,而一群志趣相投的对联高手会自然地形成一个风格相近的流派,若有多个流派争奇斗艳,便是这个时代对联文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了。当代对联文化能否达到真正繁荣,首先在于对联创作所能达到的高度,这关乎每一位对联作者的努力。没有高水平的创作队伍,空心化的“繁荣”只能是一堆光怪陆离的泡沫,无法经得住时光的考验而在对联史上留下闪光的一笔。平心而论,当代对联创作真正形成自己鲜明艺术风格的作者其实屈指可数,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作者还都处于个人风格的萌生、变化和发展期,只要向古人看齐,从传统中吸取养料,我们大家都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