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江东心音
主编寄语:诗是语言的活性物质和情感的活性元素。在人性的豁然中灵光一闪,精神破茧后,感应着持续抽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评论
    刘聪震诗歌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2-11 00:30:00)  
    [已阅读][鼓掌]
    马仲喜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08 17:37:00)  
    连赏天云之骨先生数篇大作,结论是--才士也![牛][牛][强][强]
    天云之骨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8:06:00)  
    回儒子驴点评:报告子驴:不是雪落中国。是我比照她寻得的[偷笑]。雪落中国是捧过国内顶级诗歌文学大奖、诗坛富有盛名的杰出女诗人。不易随请的。顺便说一句,我没猜错的话,她豆蔻年华时候住在我家附近的东洲“拐把搂”,我任某企业报总的时候,好像她去了辽青,她妹林枫曾和同学常来我家玩。其它保密。[偷笑]至于我诗中的谁,我得琢磨一下,栽谁好呢。哈哈哈。谢赏![开心大笑]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6:21:00)  
    骨头,你从哪儿弄来的图片?我怎么越看越觉得很像咱网新注册的一位才女啊!我刚到这位才的博客看了一下,无论是正面还是侧面,越看越像![震惊]不信你去看看?http://blog.sina.com.cn/s/indexlist_1224936371_5.html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4:23:00)  
    这堵墙的力量太大,很难冲破的。不管是哪个社会,文字往往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除非你用动物来寓意。比如《聊斋》现代的《小狗胞弟》。欣赏天云兄的文笔!问好!
    天云之骨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4:16:00)  
    谢谢各位,作为呼喊和隔绝的体现,“笔”和“墙”的寓意要远比民族国家的分裂更为深远,人权和正义扼杀在专制下,记者手中的笔有时候是昧着良心的。墙不仅仅意味着国家的分裂,同时意味着在贫困与富庶,文明与落后,或者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之间划出一道鸿沟。媒体工作者的觉醒,形成适应时代的力量,有助于墙被翻越,被打破,直至专制的去根。其实,那一堵堵厚墙只是一层窗户纸。哈哈哈!每个人手中的笔,都是一把刀哦。。。。。。[开心大笑]
    洒家无戒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3:59:00)  
    我就是希望记者们出访的时候少遇上那些说:“你是党员吗?”的人。老师的笔是把手术刀呢![咖啡][顶]
    十五人生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3:54:00)  
    人人期待的民主,拥有自由的天空,期待没有墙的世界,燕来雁往。诗歌是作者大背景下的情绪宣泄吧!为记者的笔墨而祭奠时代!欣赏天云老师的诗! [咖啡]
    文心雕龙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3:41:00)  
    你的笔是刀 时常戳我的心 不知道什么时候 给那个人 去根——温柔的老师。[顶]
    文心雕龙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3:40:00)  
    [顶啊]老师的诗倒过来颂也很好哦。[顶啊][顶啊][嘻嘻][开心啊]
    临池狼毫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3:31:00)  
    诗画并茂。雷人[太棒了][赞啊][赞啊][顶][顶][鼓掌][鼓掌]
        共有 11  条评论 . 当前第 1  页,共 1  页           
    转到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