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八大山人梅湖景区(1... [云木欣欣]
- 对联PK (扬帆--... [扬帆]
- 参山黄氏家庙对联... [易金切]
- 家居日子... [三秋树]
- 励志联... [郭廷瑜]
- 题寒溪书院牌楼... [东方明月]
- 一组题图联... [扬帆]
- 朱复戡艺术研究会成立十... [mpg5]
- 2010年自选十联... [海岳(开]
- 征集清水岩牌楼楹帖业已... [易 岂]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韦志远]
- 闲联三副... [海岳]
- 太湖石... [海岳]
- “瑞家杯”全国对联征集... [zgsh]
- 题庄河冰峪沟... [庄河教师]
- 对联格律.对联谱... [余德泉]
- 上海世博会对联集... [月颜]
- 对联 联友同台唱大戏(... [大家一起]
- “德珍杯”评选结果... [切偲]
- 嵌名联103副... [草色青青]
《试论对联三要素》:
楹坛立论抓三要
联律管窥探一斑
联律,即对联格律。联律的定义,好像联界已公认它就是:“字句相等,平仄相谐,节奏相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的六大要素。有人曾提出尚须增加一个“逻辑相等”的第七要素。窃以为不管六要素或七要素,皆归属於“声、形、意”三大范畴。声即包罗平仄、节奏和马蹄韵等相关要素;形则注重字句、句式、结构、词类等形式的要求;意者不但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还须计较情由、事理,景况及逻辑思维等有关意境的问题。因此,“声、形、意”三大要素既形象又全面,比六要素更加系统、确切。“三要素”是联人必须熟悉、掌握和遵守的,这是我从事楹联创作的心得,十多年来,一直将它当作衡量对联标准的“三大法宝”,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根据。以为“吟联应对守三章:平仄协调声抑扬;词类相当形一致;内容紧扣意深长。”具体的要求分述如下:
一、“声”:众所周知,声调是情感的流露,情感不同声调必异,文学语言讲究“情与声合”,诗联重视声调和谐,追求顿挫抑扬,波澜起伏的音乐旋律,故不认为平仄是枷锁,而是千百年来人们乐于接受的。平仄的协调具体表现在节奏点的交替与变化,联与诗既有共同点亦有差异处,因诗仅五、七言等几种特定句式,其句式节奏较定型,能谓“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对联每一句有一至十多字之差,每一比有二至上千言之别,句式和节奏灵活多变,不能只按单、偶位来论平仄,应根据实际的节奏点。例如
得日月精华香胜酒
集山川灵气味宜人
应以“月、华、酒”(下联同位)节奏点看待平仄,不能以二、四、六的“日、精、香”来形容。至於对多句式的马蹄韵句脚的平仄要求也很重要,常见的格式是以上联末句的句脚为仄,倒数的第二句为平,继而平顶平,仄顶仄,假如上联有七句,每句句脚的平仄安排为:“平平仄仄平平仄”,有八句者则为| ─ ─ | | ─ ─ |,相当於格律诗起句(句首)的犯粘格式。不管上联有几句均可以此类推,下联平仄则相反。例如湖南
若松梅有节,若桃李无私,只须净土一方,便可顶天立地
任雨露矜功,任冰霜肆虐,总是清风万里,何曾仰面低头
联律符合马蹄韵要求,自然琅琅上口。有人认为马有奔跑、缓行和乱跳之别,马蹄韵应有正、副、偏、外、别、特等好多之格。笔者认为,不管马是奔跑抑或缓行其节奏均有规律,因此认为最多只有正、副二个格,即双调犯粘与单声交替(特殊情况者不论)。此外,如将不称格的也混为一谈,只好称它是“乱蹄格”。若认为“乱蹄格”可行者,那么句脚平仄就免受限制,也无所谓“马蹄韵”的存在了。关于节奏点与马蹄韵(句中和句脚)平仄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现举
味也厚/性也温/铁观音/名驰天下
绿者芳/红者馥/茶都会/誉满中华
单从音节“厚、温、音、驰、下”分析,温、音、驰犯声调连串失替,若按马蹄韵形容其节奏为三、三、三、四句式,则符合仄平平仄的要求。再举常见的正格八字联“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格式,为什么上联中犯连串四平,下联犯连串四仄还称它为正格呢?因为它的节奏多为四、四句式,诵读时中间自然停顿,形成与二句式的联文读法一样,故用马蹄韵的要求来形容称为正格是合理的。由此推论三、四句式的七字联出句的“仄仄平/平平平仄”或“仄平平/平平仄仄”和四、三句式的“仄仄平平/平平仄”格式出现在历代名人的联语中是可借鉴的。但因诸多声律说法没有这个定义,致使联界争论不休,不爱讲究平仄的人常乘机引例名人联语,认为不必苛求;窃以为如上例格式皆与马蹄韵有相干的依据庶乎亦可,至于出句用“平平/仄仄/平仄仄”等格式是否也有它的理由则另当别论。
二、“形”:形是指对联的形式。上下联的字句、句式、词类、结构是构成对联形式的主要因素。“形”虽是一种表面现象,可它如同人的形骸、物的体貌,故形的讲究十分重要,可以说它是对联的肌体和生命,是对联艺术追求自身完美的基本条件。对联的形式是由两个对偶句构成的,上下联必须讲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字句相等】:没有长短不齐现象。
2、【句式相称】(节奏一致):对联的句式多种类型,要根据其具体音义来分辨,例如:“友天下士;读古今书。”句中节奏点“友、读”是一个单词,“天下、古今”是另一个词组,当然也可将“天下士、古今书”看待为一个词组的音步,因此粗划之属一三句式,细分者为一二一句式。又如“欲知千古事;须读五车书。”上下都是一致的句式。
3、【词类相当】现代汉语中词可分为十一类,实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大类;虚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大类。虚词对虚词、实词对实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以此类推。例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其词类分别是:名、形、副、动、形,上下每每相对。
4、【结构相应】汉语语法中,“词组”内部不同词类的组合形成的结构关系,可分为联合结构、偏正结构、动宾结构、主谓结构、特殊结构等。“句子”的组成部份叫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六种。属对时一般要求上下句型一致,语法结构相同。例如蓬莱龙卿宗祠联:
龙马负图家国泰
卿云泻润宇寰新
龙马是古传说中之瑞马,卿云即景云,指祥云,均属偏正结构;负图对泻润(润指雨水、恩泽)同是动宾结构;家国泰对宇寰新同属主谓结构。上下联语法句式一致,“结构相同”。但因汉语是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由这样的语言载体构成的词汇,其配合成对偶词语的能力是无限的。用句法相似的语句表达相反或相关意思的种种对句中,还有假对、宽对等的存在,故只须“结构相应”,而不尽“结构相同”。如泰山绝顶联:
一日无心出
群山不敢高
有人认为“心”是名词,“敢”是动词不能为对,1996年在《中国楹联报》上引起争鸣,以为是病联的将它改了又改,结果没有一副能比得上原联。其实它是假“状语”而为对,须知作状语的词主要是形容词、副词以及介词结构等。“无心、不敢”都是状语的合成词,不能把它拆开来单个字论词性。这方面我和湖南
总之,要衡量是否符合形式的要求,还须结合其具体音义来分析。以上“四相”均属对联形式的特点,故归类於“形”的范畴。“四相”缺一不可,不论“四相”就不是对联,等于非马非驴的“四不象”了。中联会王庆新副会长曾说过:“楹联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文学形式。”窃以为强就强在要具有“四相”,因此,“形”是联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意”:意指立意、意境,即对联的内容。如果说格律(声、形)是对联的生命,那么意境就是对联的灵魂。一副有格律没意境的联,如同一个有生命没灵魂的人一样。任何文学作品皆如此,要求突出主题、分明层次、立意新奇、内容丰富。对联是精炼的诗,它源于诗,又高于诗,有人称对联是“诗中之诗”,这是不无道理的。因为对联字数很少,而含意深远,这就要求高度概括,高度凝练。对联与律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最大区别是,律诗有八句,可按起、承、转、合分别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而对联只有二句(多句式长联除外),受到装载分量的限制,可还须体现充分的内涵。因此,要写好对联,不但要谙练格律、讲究形式,更须注重立意。下面略谈与“意”相关的几个问题:
1、【用词规范…合乎哲理】:遣词造句,不是现成的词汇,得有约定俗成,就是羌无故实,然也诗语本色,这样才能使人接受。千万不可无顾字句是否通顺,随意捏合,以至牵强附会,弄巧成拙。
2、【内容紧扣…意思相关】:所谓对联,顾名思义,亦对亦联。联就联在:上下(前后左右)语意、语气的相关、相扣、相呼应。要突出主题,有中心思想,不能上边在指牛,下边却指马,风马牛不相及耳。
3、【胸有成竹…未有文句先有情】:画竹必先成竹於胸中,咏物必先有物之情怀。换句话说:“联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联。”作者对生活、对事物先有感受而后文,毋轻易下笔。
4、【别出心裁…创造艺术意境】:充分运用各种对联修辞技巧,诸如比喻、比拟、夸张、排比、衬托、借代、双关、双兼、转品、换位、分总、回文、飞白、用典、集句等,力求充实意境,丰富内容的分量。
5、【登堂入室…进入工绝的艺术境界】:上乘佳作,往往出自三炼,即炼字、炼句、炼意。善属文的皮日休巨匠曰:“百炼为字,千炼成句。”炼意要炼出诗意,炼到别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意境,炼到意境和形式都是浑融无缝的地步,炼到深得三昧,不落言诠的最高境界!善於鉴赏楹联的梁章钜大师认为,楹联仅做到“工”是远远不够的,他的楹联品鉴标准是从“工切”“工巧”、“工敏”、“工丽”、“工雅”、“工妙”再到“工绝”。大致分为七层次,而以“工绝”为极致。这“七工”均超出了形式的范围,是以层层向上开辟,构起意境的大厦。
以上是《我的对联观》有关对联创作《三要素》。另者关于撰联禁忌的“三不要”广为所知无须赘述,它的整体概念是:
吟联应对守三章:平仄协调声抑扬;
词类相当形一致;内容紧扣意深长。
还须注意避三忌:背弃成规重复字;
同义异称合掌辞;上强下弱无朝气。
这篇《试论对联三要素》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今既与本网众仁友有缘,就搬出来与大家探讨,同沾丽泽不亦乐乎?
大家审议,大胆批评!
( 切 偲 )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