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人的高度决定诗高度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483        作者:裴国杰        发布:我骄傲        首发时间:2016-07-12 10:21:11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人品的高度决定诗的高度
                                                                              一一浅谈文超万先生其人其诗
                                                                                                                                        裴国杰
       我是通过文友赵群祥的引荐,结识了大名鼎鼎的文超万老先生。
       2014年的清明节刚过,天气暖融融的,黄河路寂静得连一丝风都没有。我和群祥去他家时,老远就看见文老师和师母坐在门前的水泥楞上晒太阳。看见我俩到来,文老师满面春风,几句寒喧之后,我把让他给垣曲裴氏家谱写个序言的想说了出来。也许是文老处于对裴氏家族的崇敬与羡慕的心情,没有丝毫犹豫或推辞就满口答应了。头次见面,我对他有两个印象,首先文老是个义气豪爽的黄河人性格,乐善好施,爱憎分明。其次是文老睿智健谈,文学修养极高,真诚谦虚,分明是个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哲人。几天后,他打电话说见个面,我刚进门,他就从抽屉里取出打印好的序言,双手递给我,说看看能行吗?让我提提意见。我心里万分感激,一个手脚不灵便的重症老人,硬是用战战僵僵的手,在汉王手写板上像刻章似的一笔一划写出这么长,的文章,且文辞高雅,寓意深刻,非一般人能为之。文老在序言里勉励我们裴氏后裔“当以祖先为楷模,使一脉宗血代代沿袭,永不褪色。诚如是,则民族兴,国家兴!”
        从此,我和文老先生形影不离,灵犀相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他既像慈父,又是严师,堪比挚友。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解文学创作方面的点点滴谪,什么“写剧本三分钟不入戏就失败啦”!什么“诗是各种文学的制高点,学会写诗,啥都通啦”!还有“文若看山不喜平啦”等等,他鼓励我多深入生活,大胆地写,无拘无束地写,才能创作出更新更好的作品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在筹备“中华裴氏文化艺术精品展”时,文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提出许多指导性的意见,名家毕竟是名家,他的博学、审美和鉴赏方面深深征服了我。原计划9月28日举行开幕式,天气预报说有雷阵雨,我为了方便他老人家光临,特意推迟了日期。开展当日,天气晴朗,垣曲文化馆大院里名家云集,文人雅士欢聚一堂。当他得知这次展览的实况将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播放时,兴奋得不得了,说了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垣曲籍晋城文化名人裴池善被文老的义举所感动,立马为年届八秩,精神矍铄的老人写了一个大大的篆体“壽”字,落款为垣曲裴氏家族敬赠。          文老先生不愧为国内文坛巨挚,名誉多多,光环耀眼,著作等身。他擅长戏剧创作和文学评论,曾加入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和中国诗词学会。数部原创精品戏剧在国家舞台上长演不衰。特别是二十年来,与病魔做殊死的抗争,生命之火越燃越旺。文老在微型诗和儿童诗创作上下了大功夫,厚积薄发,成就不凡,几乎天天都有新诗通过互联网传遍千家万户。被诗界尊为“文派”或“田园派”。拥有数以千计的粉丝群,约稿函似雪片飞入山城垣曲。他的诗通俗易懂,几句俚语和土话经他一拾掇就成了诗。情调高雅,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回味无穷。他把抽象事物形象化,形象事物真实化,真实事物人格化。这就是文老的气魄、文老的高度、文老的境界,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可望而不可及。比如:                                                        《秋的困惑》
                                                 每颗粮食上   没有名字
                                                 谁也得承认
                                                 那是农民的作品
       文老的诗贵在真实、贵在朴素。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民的爱铭心刻骨,对农村的爱一往情深,对家乡的爱终生不渝。放眼看吧!深秋八月的乡下,场院屋后到处是金黄的玉米,滚圆的五色豆子,成串的柿饼和白胖胖的花生,色彩鲜艳,香气扑鼻。老祖先鼓捣了几千年的手艺不是哪个人能轻易学走的。农民为人类的生存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功高盖天。这些需要炫耀吗?张扬吗?农民兄弟才是真正的“原创”,拥有永久的“著作权”。诗人用一个“没有”,一个“那是”,起承转合,是对农民朋友真诚的肯定。可见诗的张力决定诗的成败,是诗的魂。文老的的散发性思维的确与众不同,天赋极高,耳濡目染皆为诗。要不然,上帝是不会轻易去惩罚他的,惩罚他去做诗人。再比如:
                                                     《石头》
                                               石头是哑巴  心里有数
                                               砌成窑洞  石头        
                                               就不冷了
                                               铺成道路  石头
                                               就会走了
                                               筑成的桥
                                               石头   就会谈情说爱了
       一块冰凉顽固的石头,毫不起眼,但在文老的诗意中会发出灵动,这样的灵感来的突然,与之人格化、情感化,通过思考的升华,寄于厚望,就成了诗。窑洞里的石头有温度,道路上的石头有动感,而桥梁上的石头更伟大了,情人们依偎它,它能听见笑声,情人们抚摸它,它能感到律动,有情人求助它,它会心甘情愿当“月老”,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敏锐的洞察力是成为诗人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再一方面诗人的脚印长着翅膀,能穿越现实,触及心灵。石头是这首诗的诗眼,意象是贯穿诗的血脉,灵感来源于瞬间的感悟。诗人闭上眼睛,就有五彩斑斓的画涌出脑海。所以能成诗,是因为他的心本身就是一首诗。它有特殊的节奏感,叮咚入耳,沁人肺腑。作者通过朦胧的形式表达更深的哲理,诗就水到渠成。如果你不把石头看成坚硬、看成丑陋或着奇特,而是把石头看成火的孩子,或着别人想像不到的,那你就离成为诗人的标准不远了。文老的性格、经历、志向和思绪,决定了诗的风格。
        文老先生,恕愚侄志大才疏,信口雌黄,恐有弄斧之嫌。顺祝你老人家安康长寿,宝刀不老。
                                                                                                                    2016年7月于历山猕猴源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4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6-11-21 13:13:12
文章评论
伯蜀玉 评论 (评论时间2016-11-19 08:24:40)  
境界到了一定高度,就与仙佛无异咯!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6-07-23 22:03:10)  
诗的品味与人的境界,一脉相承!高境界自成高格!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