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黄华山居诗》碑
文章来源:红旗渠        访问量:1453        作者:张振海        发布:浓浓        首发时间:2014-02-16 13:31:52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1999年,林州市黄华游览区管理处在清理黄华觉仁院残基时,出土一批古代碑刻。内容有保护林木、咏诵黄华风景诗文游记、劝人孝敬父母诗歌以及寺庙修复等。王庭筠卓著的艺术才华,精湛的书法艺术,不但受到金代许多书法家的崇尚,也使相当数量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就是从学他的书法开始起家的。倪云林在为其子王澹游所画《岁寒三友图卷》题钹中也给予很高的评价:“情似水清羲献才,暑窗葵扇与桃笙。中州父子黄华老,信是前贤畏后生”。​

      张振海

1980年秋,林县文化馆收到人民出版社编辑丁安义的一封信,称自己也是林县人,曾记得少时读过黄华老人“手拄一条青竹杖”的诗句,至今不能忘怀。读了《文物》月刊上发表的《金王庭筠与〈黄华山居诗〉碑》,更勾起他无限的思乡之情。

1999年,林州市黄华游览区管理处在清理黄华觉仁院残基时,出土一批古代碑刻。内容有保护林木、咏诵黄华风景诗文游记、劝人孝敬父母诗歌以及寺庙修复等。书体有楷、行、草、篆,时代为金、元、明、清,其中以新发现金代王庭筠三块行草诗碑残石尤为重要。第一块碑高100厘米、宽78.5厘米、厚17厘米。第二块碑残高58厘米、宽35厘米、厚11厘米。两块拼起来诗为:“王母祠东古佛堂,人传栋宇自隋唐。年深寺废无僧住,满谷西风栗叶黄。”第三块残石高59厘米、宽38厘米、厚9厘米。仅留残诗“……此邦千……窗山僧……。”此诗全文原为:“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卌(四十)双。”

黄华山旧存王庭筠诗碑“挂镜”一通,在觉仁院(北齐时称“净国寺”)。高177厘米,宽82厘米、厚12厘米。背阴有“大元至正四年”(1334年)题刻。诗曰:“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

“青竹”一通,因原刻遗失,明代副都御史马卿,取山西汾州(今汾阳县)刻本,补刻后存慈明院,后移置觉仁院西北殿保护,碑高188厘米、宽79厘米、厚19厘米。碑阴刻有“嘉靖玖年”(1530年)题记。诗云:“手柱一条青竹杖,真成(诚)日挂百钱游。夕阳欲下山更好,深林无人不可留。”

明代林县文散官梁复轩复刻的诗碑两通,原立于县文庙,现迁至林州博物馆院内。其中一碑高186厘米、宽80厘米、厚25厘米。一面刻“名山”诗,在此诗文的左下方刻有明嘉靖乙酉(1525年)八月,教谕卢陵义峰彭范书写的复刻题记。该碑另一面刻“青竹”诗。另一通碑高210厘米,宽83厘米。上厚26厘米、下厚19厘米,两面分别刻“佛堂”“挂镜”两首诗。

王庭筠,字子端,号黄华山主,又号雪溪翁,金代盖州熊岳(今辽宁盖县)人。生于金贞元三年(1155年),卒于泰和二年(1202年,据近代学者金毓黻在《辽海丛书·黄华集》中考证,其生年当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卒时52岁。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宋与金南北对峙的时期。尽管金代统治者竭力抵制与汉族同化,由于民族间的碰撞与融合,受宋文化的直接影响。金世宗时期,上层统治者为粉饰太平,维护统治地位,也极力推行文治。一些士大夫纷纷从事文化艺术,这使得金代出现了文艺兴盛的局面。金章宗继位后,大肆网罗文人学士,促进了金代文艺事业的繁荣,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王庭筠,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登进士第,做恩州(今山东平原县西恩城)的军事判官,后又调馆陶县任主簿。明昌元年(1190年,他应召参加馆阁考试中选,因御史说他“尝犯赃罪”而罢官。隐居彰德林虑(今林州)黄华山,在此阅读经史著作,学识益博,名声益重。并在林州首创黄华书院,校书讲学,培养文化人才。明昌三年,金章宗召其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浩,后又升翰林修撰。四年复为应奉翰林文字。泰和元年(1201年),再任翰林修撰,次年,卒于任内。《金史》载:他死后,“上素知其贫,诏有司赙钱80万以给丧事,求生平诗文藏之秘阁。又以御制诗赐其家,其引云:“王遵古(王庭筠之父),朕之故人也,乃子庭筠,复以才选直禁林(翰林院别称)者首尾十年,今兹云亡,玉堂、东观(翰林院藏书和著述的地方)无复斯人矣!”可见王庭筠是很受金章宗器重的文人。

王庭筠仪观秀伟,善谈笑,为人和气,彬彬有礼。元好问《王黄华墓碑》云:“一见之后,和气津津,溢于颜间,殷勤慰藉,如恐不及,少有可取,极口称道,他日虽百负之亦不恨。”他生平著述颇丰,有《丛辨》十卷,文集四十卷。并“集所见及士大夫家藏前贤墨迹、古法帖所无者摹刻之,号《雪溪堂帖》一十卷”(盛时泰《元牍记》)。《辽海丛书·黄华集》中辑有王庭筠的部分诗文。明代《四库全书》也收录他的很多诗文游记。

王庭筠的诗文书画,高出时辈之右,同时代的文人学士如党怀英、赵秉文、赵沨、李纯甫、冯壁等皆不及他。在隐居黄华山时,写下不少诗作,曾集成《黄华诗集》。晚年作有《扈从秋山应制诗》三十首。其诗律深严,尤善七言长篇,以险韵为工。他的绘画尤善山水墨竹,其墨竹画被评为“文湖州(即文同)以下无论也”。有关他的画现己不多见,传世作品有《幽竹枯槎图》,现藏日本京都滕井有邻馆。

王庭筠最卓绝的要数他的书法,早年书学黄庭坚、米芾,尤受米芾影响最深。明·盛时泰评其《重修博州庙学记》云:“此书骎骎遂凌米颠,直欲与之分庭抗礼。虎口在阶下,便当缩颈也”(《元牍记》)。李日华说王庭筠“书法沉顿雄快、与南宋诸老各行南北,元初巎子山诸人不及也”(《弇州山人续稿》)。胡翰说:“子端书法气韵似米南官,妙处不减晋人,自明昌距今垂二百年,当土宇分合之后,寥寥不可多得矣”(《题金王庭筠书服胡麻赋》)。清·钱大昕在跋《重修蜀先主庙碑》中赞道:“书法二王,作真行,得意颇胜,如时花者也”。金·元好问在《跋国朝名公书》中讲其“黄华书如东晋名流”。王庭筠晚年书法,比早、中时代有很大变化,更趋成熟,气韵潇洒,自成一家。

王庭筠卓著的艺术才华,精湛的书法艺术,不但受到金代许多书法家的崇尚,也使相当数量后世学者奉为楷模。元代书法家鲜于枢,就是从学他的书法开始起家的。倪云林在为其子王澹游所画《岁寒三友图卷》题跋中也给予很高的评价:“情似水清羲献才,暑窗葵扇与桃笙。中州父子黄华老,信是前贤畏后生”。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7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4-11-28 12:07:45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