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海畔仙台入梦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390        作者:王铁        发布:王铁        首发时间:2009-12-29 08:11:00
关键词:渤海 碣石
编语:


    位于渤海之滨处河北昌黎县城北的碣石山,山不高而灵秀,林不森而境幽。有幸登临,堪称人生快事。

    甲戊年六月望日,笔者携夫人及友人逐浪北戴河。尽兴海中后,友人提议:游碣石山、登仙台顶,潇潇洒洒玩一回。

    那一天,空中有云,云朵和晨雾迷蒙了山势。碣石山海拔695米,是渤海近岸的最高峰。主峰仙台顶,又名汉武台。翻阅史籍,有关此山的文史佳话和仙迹传说颇为丰富。

    我们开始爬山,山路崎岖,窃喜尚可攀缘。虽有几处陡坡,但足迹光光,可见先前登临此山的游人一定不少。

    记得两年前的夏日,我和中国文联的一行同行,有碣石山东五峰。东五峰形如笔架,清俊婉秀。东峰耸翠,是“碣石十景”之一,山上怪石罅穴,路转峰回,煞是有趣。

    最有趣的莫过于柏源洞了。刚走进洞中,只听到扑楞楞一阵乱响。原来是一群山燕子叽叽喳喳地惊飞出来。有个胆小的“女笔杆”,吓得一屁股坐下去,引得大家好一阵笑。因洞内阴凉,同行的女同胞便裹足不前,故不知洞有多深。但洞中的石佛、石刻及形状各异的页岩,却让人联想翩翩。

    我们循原路出来,信步游缰,见洞前东西各有一井。井深不过十尺,水清干冽见底;绿绒绒的井苔,宛若白璧翡翠。

    洞西有奇岩。远看近瞻,其形状酷似寿星老人。同行的人手抚肩摩,啧啧称奇。

    更奇的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石像,不知哪朝哪代,何人将其镌在山岩上。那谐嘻的神态、那飘然的风姿,令人顿有寻仙之念。

    文人多情,且常触景而发。有人提议:以东五峰、柏源洞、张果老头像为题,联诗对句。

   我生性驽钝,身居小室尚可信笔道来。然立马可取,则有口难张。轮到我联诗时,竟憋了半天,仍四顾茫然。忽见野生玫瑰,依岩吐蕾,漾风含香而身姿娆媚,不禁计上心来,索性把心一横,急将前人题咏东五峰的诗句,拈来凑数。其诗云:“奇峰削出势凌空,怪石嵯峨胜画工。初月层峦看愈好,翠痕远映海霞红。”

    话音刚落,众人齐声叫好。我刚要说明此诗非我所作,夫人早看得明白,暗中拉了我一下,小声说:“别扫了大家的兴头。”我立刻明白了:“哇,借花献佛也是一种聪明。”

    那一次登东五峰后,几位同行都写了“游记”。在报上读到后,深佩同行们笔力老到,真可以点石成金了。我当时也想写篇凑凑情趣,只是闲不出功夫,只好不了了之了。

    如今,我怀着那个未了的心愿来登仙台顶,故而,一路上只把那眼睛瞄来瞅去,想在一花一木、山岩飞鸟中撞出一点灵感来。登仙台顶有两条路。东路途经阎王鼻、欢喜岭两地,中路有老鹞子翻身、十八盘等奇景。两路石壁交接,高而不险。青光流溢间,幻而多姿。故古人与今人附庸风雅者,多在壁上刻石记游。我提议:先去摸摸阎王鼻子,然后再去欢喜岭欢喜一番,大家都赞成。于是,一行人拖拖拉拉,扯手牵襟地奔东路而来。

    一路闲侃,中午时分登上仙台顶。举目环顾,呀!滔滔十景,齐奔眼底。我特意细查了一下,事后又找词典一对,这十景果然是:届时观海、天柱凌云、水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东峰耸翠、龙蟠灵壑、凤翥祥峦 、霞晖窣堵、仙影沧浪。

    每一景都是一幅画,每幅画都是一首诗。不过,那诗画中都溢漾着山和海的气息,故昔人有诗云:“巍巍高矗势凌天,俯看沧浪气万千。众人朝空来眼底,层层出岫荡胸前。”

    仙台顶西部山壁上镌有“碣石”两个大字。据传,当年魏武帝曹操就是登此处。然后,留下了那阕千古传诵的《碣石篇》。可惜,篇中的《观沧海》一诗,我记不准了。夫人却在一旁像是窥透了我的心思,小声咏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谁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山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我钦佩了夫人的记忆力,却也不甘落后地念了一首:“……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的这首《浪淘沙》让我读得字正腔圆。同行的人都拍手喝起彩来。我们大家笑着闹着,如同孩子一般地在仙台顶上“指点江山”。唯一遗憾的是,当时和后来都未曾留下一点“激扬文字”。

    时光如流水,转眼又过了几年。如今,我留在碣石山的脚印,怕是早被青苔掩去了。但仙台峰捧给我的十景,却在我心灵的底片上感光、放大、洗印……有时竟活脱脱地冲出来,在我眼前放映着、活动着,亲切得挥之不去,择时往来。

    仙台峰,我惦记着你,你还记得我吗?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4   条】
文章评论
山林野老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2-06 22:49:00)  
谁何澹澹---应是“水何澹澹”吧? 都是(拼音)重码的错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30 22:55:00)  
标准和记游文字。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29 11:27:00)  
对了先生的文章,我也想去一游了!欣赏了!问好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2-29 01:25:00)  
好游记也!尾句给人的回味极佳,“我惦记着你,你还记得我吗?”--堪称妙笔![赞啊][顶]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