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再行赤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516        作者:故乡的星空        发布:故乡的星空        首发时间:2014-10-30 13:47:20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再行赤山


如果要问我哪一次户外经历最为深刻,并不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红叶之旅,也不是抒遍胸怀的绿野寻情或海滨追梦,更不是惊魂动魄与心颤胆寒的飞岩崖险。在我所经历的所有户外线路中,真正能够深入我灵魂的是能够让所有人(也包括我自己)认清自我的走向辽南屋脊的“赤(赤山)步(步云山)连穿”。正是在那次艰苦的行程中,我遇到了真正的挑战,也学会了如何克服真正的困难。所以,再来一次“赤步连穿”成了一种渴望。然而机会难逢,竟一直未能实现。当看到了赤山的线路,头脑中瞬间便闪现了“赤步连穿”起始路段赤山的某些片断,心中便动了。恰逢同事急欲出行,这次赤山之行便在这不经意间达成了。

计划定下来了,压力也开始有了。同事们实实在在是那种非“驴”人群,带他们走户外内心一点底儿也没有,担心他们的体能,更担心他们的心理。在这种忐忑之中,我们开始了赤山之行。

〖一〗

二十五日凌晨四时五十分,我在出租车上开始联系同事。如我所料,同事们已经早早到了集结地。对于同事们的时间观念,我深有信心。职业决定我们,鲜有失约情况。我算是比较落后的,凡事儿总是“掐”点儿。原本第一次和自游快乐出行,又首次挂了那么多同事(同事加家属,我们共计十人),应当提前一些才恰当,我喜欢“掐”点儿的习惯算是不尽职的。

按时赶到了集结地,原来我算是最后到的了。本次赤山出行,全队共计三十七人。人到齐后,我们略做准备,中巴车就开始启动,带领我们赶奔赤山。

我挂了那么多人,又大多晕车,得到了全队的照顾,车前部十个座位都留给了我们。这让同事们颇为感动,也让我感觉到很不好意思。

车行时间长达三个半小时,这是我非常头痛的。不过,我依然强打精神陪同事及家属们闲聊了许久,直到天放亮了,车内开始活跃起来时,我才稍稍的进入半睡眠状态,以遗忘微微泛起的眩晕。

车近赤山,全队开始研究出队具体安排。我经过仔细权衡,果断的放弃带领部分同事尝试A线路的计划,安排她们走相对轻松的B线路。

赤山我是走过的,最起始的果园部分非常有吸引力,会引起所有人的兴趣,只是后面那漫长的闷坡就非常考验人了。我想仅仅这一段闷坡就会让我带来的人全体崩溃,而且后面还有一段相对惊险的悬崖路段,那就是同事们的噩梦了。

原本我是应当放弃A线路,陪同同事们共同畅游B线的风景。不过我被安排和路漫期远共同带队(我和路漫期远因走过“赤步连穿”,算是了解路线的),便无法陪同同事了,连让小草和同事们多交流的计划也打乱了(小草肯定是要和我走A线路的)。

在这种困扰之下,我选择相信自己的队友,我相信“总有理”(B线领队)他们一定会带着我的同事们安全畅游全程。

近八时三十分,我们在赤山景区大门附近将十六名走B线的队友扔下(其中八名是我带来的人),然后原路返回并绕行至穿越赤山始发地——八家子。

九时三十分左右,我们经过波折与反复,终于找到了八家子,并在那里做了简单的休整,然后开始进山。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时隔二年,除了能见度不同外(“赤步连穿”出发时,天光刚刚放亮),地形地貌并没有大的变化。

我们沿着乡间便道,先是跨越了一条小河,然后穿过乡村,很快就进入到位于山坡间的果林地带。

盖县是有名的苹果产地,享有中国第一苹果之乡的美称,富产大量的红富士、国光、黄元帅等优质苹果。当初走“赤步连穿”时,我就给道路两侧果园诱人的苹果所吸引;在这次走赤山之前,同事们便和我商议能否中途停留,以便购卖。这回再到果园,内心便不那么安分,思想全都落在了道路两侧果园的果树上。

相比前年“赤步连穿”的时候(十月二十日),日期仅差几天功夫,景色也大大不同。也或许在这几天内,果农已经采摘完毕了,大部分果树上已经难觅果迹,远远没有“赤步连穿”时的那种“望向枝头满目红”或者“举头耀目一片金”的喜悦感了。

同行的小草大失所望,可又不甘心的搜寻着,哪怕偶然寻见一枚鸡蛋大小的果实都会引起欢呼与惊叹!

我并不相信这一路之行会如此不堪,坚信后面肯定会有惊喜。

果然,随着果林渐密,一树树喜悦便撞破了眼帘。如红灯笼般的苹果(国光)挂满了树头,压得枝丫低垂着。虽然这远远没有“赤步连穿”时刚刚闪过一目红韵(红富士)便衔接着一目金灿(黄元帅)的那般界限分明,可也足以诱惑我拉了小草前往拍摄。

非常明显,果园确是采摘过了。果树下到处是套装苹果的小袋子,树上的果量也大大减少,最主要的是树下很难寻到落果。这也多少让我们感觉悻悻。因为按照规矩,树下的落果大多是果农丢弃的,也并不忌讳路人捡拾。

因为还有路要赶,我们并不能在果树下停留过久,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估计后面的队员亦是如此)。

之后的行程大大减慢了,没完没了的果林总牵涉我们的精力,哪怕果林渐稀,也会有偶尔乍现的山里红树干扰我们。虽然赶路很急,但我并不厌烦这种思想波动,小草需要这样的惊喜,我需要这样的插曲,队员们更需要这样的经历。

随着海拔的增加,灌木越来越密,道路也逐渐崎岖。快接近果园的尽头时,叉路渐渐多了起来。为了保险起见,路漫期远不时和当地的驴友联络,以确认准确路线。而和我们一起走在前面的原子干脆从别的路插上去,去确认正确路线。

我识别路的能力稍差,上一次又是直接从灌木丛中闯过去的,只是印象很深刻,记忆力也很好,坚信最初选择的上山路线是正确的。估计路漫期远也确定了正确路线,不断的询问和任凭原子确认路线是用了最常规的排除法而已。

等我们完全摆脱了果园,进入到原生树林带与灌木丛林带后,很快就找到了驴友们设立的路标。

原来近两年时间内,走赤山的驴友越来越多,早已经探明了最佳路线,并且在沿线设立了路标。就好像我们本溪的八峰一般,现在只要按路标走,已经很难再迷路了。

进入到驴道之后,坡度变陡,体能消耗也开始大了起来。小草的体能虽然不错,但比不了我们这些经常带路的头驴,现在还能跟上我们已经是尽了最大努力。

这时让小草退到后队,她肯定是不甘心的,我只能卸下她的背包背到自己的身上,以减轻她的负担和减少她的体能消耗。这样在我的拉扯与照应下,算是勉强跟上了前队。

为了照应小草,我和路漫期远都放慢了脚步,并也借机拉近后面越落越远的队友们。

原子的体能很好,又不是我这样的重装和有人牵扯,便前出到我们前面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探路。这样也好,我们确实需要一名队友在前面为大家确认路的难度,在我和路漫期远受干扰的情况下,他去正合适。

这段闷坡其实很煎熬,我在重装状态下,还要拉扯后面的小草,哪怕体能储备很足,也依然感觉到体力流失得很快,失水也很严重。

当然,以“赤步连穿”的标准衡量,我们的速度已经很慢了(按“赤步连穿”的标准,这时我们已经翻过了赤山,进入到山脊穿越路线,最多可能已经完成全程的五分之二)。幸好,我们只需要翻过赤山。这也是我和路漫期远反对这次出行最初定下的要完成“赤步连穿”线路的主要原因。因为按照我们全队的状态和队员们的体能状况,我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哪怕是选择我、路漫期远和原子这样体能最好的队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赤步连穿”也很勉强。

我们在闷坡上煎熬了半个多小时的样子,又进入到岩层路段。我知道要开始难度最大的攀爬悬崖部分了,我的内心瞬间紧张起来,小草帽盔山坠崖的阴影一直笼罩在我的心头……

〖二〗

“赤步连穿”的时候,我同样处于领队的位置。当时为了给后面队友探明路的难度,我选择了一处看似较矮的悬崖攀爬,结果爬过一段之后遇到了另一处较高的悬崖,我攀爬一段见难度较大,便建议后面的队友改了道路。确切的说,最后克服悬崖那部分我走了和队友们不同的路,我完全是从一处较高的悬崖处直攀峰顶的。这个时候,我已经找不到当初那条路了。而我们所走的这条由驴友们探明的安全路线是把那种高崖分成了无数段相对好走的矮崖而已。

由于有原子在前面确认路的难度,我和路漫期远相对轻松不少。在接连克服半崖半坡的路段后,顺利登上了两座山峰之间的凹口。

到这里,我们算是完成了最煎熬的闷坡路段。过山峰凹口之后并没有路,需要我们攀爬左侧的高峰才成,这段需要攀爬的路段基本上都是断断续续的悬崖了,也是全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

此时小草的体能已经差不多到了极限。我判断她的控制力所有下降,并不是最好的攀爬时机。我借接听电话的机会停下休整,帮助小草恢复体能,为后面的攀爬做准备。

后面几位体能稍好的队友超过了我们,我没受到任何干扰,继续休整,帮助小草储备更多的体能。在确认小草的体能完全恢复,可以攀爬时,才开始攀爬这段难度最大的路段。

这段路对小草来说确实有点难,好在还有可借力之处。在最艰险的部分,原子还拴了一条带子,这让我放心不少。不过即使如此,我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不敢离小草太远,辅助她一点点的向上爬。

还好,最难的部分小草克服了。

我轻舒了一口气,拉着她顺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的向峰顶攀爬。辗转曲折间,我们攀爬过崎岖陡峭的山路,登上山峰峰腰处的断崖底端,停在那里略做喘息和休整。

我们停留的地方处于悬崖接近顶峰的地方,一块倾斜度达七十余度、面积近二十平方米的岩面内凹进崖壁,岩面下有踩踏出来的狭小山路环绕,地势很险,但可供短暂休整。顺崖壁前方远眺,可见对面高耸的山峰。山峰顶端植被寥寥,其余皆为裸露崖石,地形、地势与我所在山峰相仿,裸露的峰顶之下才是茂密的植被。

因为在山崖顶端,无法纵览赤山的全貌。不过结合山下远眺的赤山几座山峰,大体可以感觉到那种峰峦刺日、赤艳如火的壮观。

这处断崖虽然是休整和拍摄的好地方,但盛不下太多的人,我们并不适合在这里停留过久。我们这一拨同时到达这里的五人在做了简单的拍摄后,赶在后面队友上来之前离给这里,好给后面的队友腾出空间。因为在通过与后面的联络中可知,除了我们来自本溪自游快乐的二十一名队员外,另有一支来自别处的户外队伍,也正在赶奔这里。

我拉了小草继续沿崖间的小路攀爬,把“给后面队友指路的任务”留给了路漫期远(没办法,因为我有牵扯)。后面虽然有路,其实也并不容易走,注意力还需要高度集中,时刻注意借力的植被和岩石是否牢固。在攀爬崖壁时,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因为任何因心理松懈而造成的失误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又过了大约七八分钟的样子,我们顺利登上了顶峰。

顶峰上的视野要远比断崖处开阔。对面那座差不多与我们攀爬的山峰等高的山峰高高兀立,看山势陡峭险峻。顶峰也依旧是植被稀疏,到处是岩面陡险的悬崖峭壁,顶峰以下才是茂密的植被。根据情形可以断定,整个赤山的山峰大抵都是如此。在对面山峰的背后,隐隐可见两座略显低矮的山峰藏于峰后。

高耸峻秀山峰的背景是蔚蓝色的天空和微微泛起的如纱般的薄雾,间杂点缀着从我们后背斜射而来的缕缕阳光,世界变得奇妙起来。所有的一切,都隐约有微微的金色掩映,颇有一种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之感。

继续远眺,薄雾笼罩下的田野如帛画一般。村落、乡镇、农田和公路依次排列,浓重的人文气息既强烈,又显得静谧。

目光收回。内心又忽而悬了起来,原来我们全都滞留在面积不大的峰巅,四故无路,无处可去,连回路都望不见。唯一安慰的是一条踩踏出来的小路横贯峰巅,让人感觉会有路。只是除了那条路,四处都是不敢去的,因为也许多迈一步就会从峰巅的崖上跌落。

我和小草停留在峰顶的崖石上拍摄。我还好一些,能够摆摆姿势;小草干脆跪坐在石上,不敢稍有远离石面,担心给峰顶的强气流带下山崖。而先来的队友已经拍摄完毕,有寻路下山的,在高呼欢畅的,也有坐地歇息的。不久,后面的队友陆续登顶,纷纷在峰顶拍摄。

虽然很努力,我们登上赤山依旧用了太长的时间,而且已经给后面另一支户外队伍追及。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队友体能不足外(整支队伍的状态并不取决于体能最好的,而是取决于体能最差的),另一方面队友们将更多的时间消耗在游玩和拍摄上了。严格来说,赤山并不是大强度的线路,我们也不需要赶时间,队友们抱着休闲的态度穿越是正确的,除非如我们前队这样,身负带队任务的,才需要收起那种过重的游玩心态。

见到时间已经近午,天浪要求大家就地午餐。

这个决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是需要大家自己选择好的地点午餐。在这样的情况下,随意性是无奈之举,我们很难找得到能同时供二十多人同时进餐的好地点。

我们见山上风大,不利午餐,便顺路下山,寻找最佳地点。

下山路途并不好走,在险峻的山路上,我们需要谨慎前行。辗转间,我们又攀上了一座小山峰。这里地势不错,有几处相对平坦又背风的地方,正适合我们午餐。

在这一处好地点我们没有停留,准备把这里留给后面体能已经消耗殆尽的队友。

我拉着小草和路漫期远等其他三名队友继续下山,几经周折,总算找到了合适的地点。

我之所以重装出队,全是因为带了户外炊具和带了过多的水。这样一方面加重了负担,另一方面午餐也会比大家用更多的时间。没有办法,小草的胃一直不太好,我无论如何也要让她吃一顿热食。

准备午餐时,我多少有点儿心急,我不是那种拖全队后腿的人。紧赶慢赶,仍然落在了最后,好在后面没什么难度,我和小草轻易可以追及,心里也就没留下太大的负担。

这条下山路我走过,算是轻车熟路,不过还是需要小心谨慎,控制好节奏和平衡。

大约十余分钟的样子,迎面与一支登山的户外群相遇。原来他们是反穿赤步。

我计算了一下时间,吃了一惊。他们先克服的是海拔高度一千一百三十点七米高的步云山,然后穿越漫长的山脊主体路线,最后到达赤山脚下,开始登顶赤山。这个难度或许比正穿赤步稍弱了一些,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高强度。

我们两年前正穿赤步是凌晨五时三十多分开始行程,十三时结束,用时七个半小时至八个小时之间,可我们计算的是强者。而这支户外群的成员却男女搭配,参差不齐。他们大约六时开始行程,现在近十五时,至此还能保持着较快的速度,这支队伍的强悍显而易见,最少要比我们现在的这支队伍强。

经过了这段小插曲,大家的速度稍快了些,没用多久,就到达了山下的舍利塔林(道家塔林)。

“赤步连穿”时,我也曾在舍利塔林做过短暂的停留,这里也差不多是B线景区路线的最高点与终点,在这之后,我们将会进入到景区的路段,并把景区路段做为最后的行程。

进入景区,我们的内心开始松懈,因为后面再没有险路。我们行进的速度也缓慢下来,因为我们需要增加了更多的拍摄机会,以丰富这次出行。

〖三〗

见时间相对紧迫,我和小草没有在景区停留更多的时间。只是匆匆在三清峰主峰和龙潭寺做了简单的拍摄,就紧赶慢赶的追赶前面的队友。

龙潭寺原本是我们和B线队友相会的地点,因为我们在赤山顶峰耽搁了太多的时间,不得不在山上午餐,因而失去了与B线队友相聚的机会。这对别人或许没什么影响,对我影响要大一些。毕竟我还有八个人在B线,与他们分离已经很不够意思了,这个时候也没能与他们相会,实在有点儿不像样子。

等我和小草顺景区便道进入到峡谷时,心里顿时凉了半截。由于进入了枯水期,所有的瀑布和石潭全都是空荡荡的,没有一点水的痕迹,这让我们想象中的各种美景奇观全都成了镜花水月。

我内心多少有点儿歉疚,毕竟好些同事都是奔那些美景来的,这回却要让他们大失所望了。

没了水的映衬,我和小草的游兴大减。如果不是刚刚修建的木质便道和回廊还能够吸引我们的眼球,估计我们就要一路跑下山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小草放弃了大小天桥、月亮洞、朝阳洞、将军洞、仙人井、金蝉等多处景点,还放弃了我最想去的高句丽古山城。这里有疲惫的因素,有无水扫兴的缘故,更有一览众山小之后的疏忽。不过这并不影响本次出行,留点遗憾为下次出行找点借口也未尝不可。

我们直到进入接近景区大门附近的石质回廊,才真正看到了水的影子。这也才勾起了我和小草的些许兴致,我们两人在好不容易见到的水潭处停留、盘桓与拍摄。也因而转瞬间,就和前面的队友拉开了距离。等我们拍摄完毕,前面的队友早没了影子。因为已经接近景区大门,我和小草便不再着急赶路,慢慢顺路前行。

远远的,处于修缮中的赤山景区大门已经在望了,也看到前面二三百米处三三两两的队友也如我们这般缓缓而行。再看看时间,还早得很。我和小草更不用急躁,也没有别人等待我们的负担。

我们的中巴就停留在距景区大门的百余米处,远远可见队员们在施工的水塘边净手,也看到几位同事熟悉的身影。便急欲上前咨询游玩情形如何。

不想,给总有理拦住,告诉我有同事晕高,惊险至极。

我吃了一惊。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幸好当初选择了B线,如果选择A线,那结果将糟得不能再糟。连忙上车,找同事慰问。

还好,仅仅是虚惊罢了,同事未受任何伤害。

在我们停留期间,路漫期远还想着我的同事要买苹果的事儿,积极帮我联络。最后我们全体进入到果农家商购。

很不走运,协商未能成功。我有心买五十斤“国光”与同事分分,却又担心沉重无法带回,更担心同事没有兴趣,无奈之下,只能作罢。

看到同事们脸上的遗憾表情,我内心极为不安。

中巴车启动后,我已经不好意思再要求司机拉我们至市场了。估计同事们也失去了兴趣。在车的微微摇曳中,我们总算完成这次赤山之行,我的内心也彻底松懈下来。同事满意与否并不知晓,唯一安慰我的是,同事们全都安全返回……

20141029下午

——故乡的星空于本溪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3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4-10-30 20:30:01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