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报告文学
本栏所称的报告文学,是指采取文学手段反映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包括人物和事件的速写、特写、文艺通讯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报告文学
人生,只有向前冲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238        作者:杨志勇        发布:杨志勇        首发时间:2010-10-10 12:18:11
关键词:人生,只有向前冲
编语:
人生,只有向前冲

人生,只有向前冲

——记梁莉莉的故事

每个人都是有很多故事的,尤其是女人身上的故事则更多。但是大多数女人的故事内容都是相同的,平淡无味的。相比,西安市灞桥区敬老院院长梁莉莉身上的故事虽然称不上传奇,但是充满着丰富的色彩,令人耐读耐看,并能给人启示和力量。

且看,笔者将她生活与事业的故事娓娓道来。

下岗之后婚姻失败接踵而来

1978年高中毕业的梁莉莉被招进了西安市建材厂当了一名临时工,由于她的勤奋努力和出色的工作表现,1985年被厂里转为正式职工。聪明上进的梁莉莉,知道一个高中毕业生能够就业对她以后的人生将意味着命运的改变,于是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工作中一直积极向上,不久就从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长为合格的电焊工。有了专业的特长技术,加上不断勤学上进,次年就当选了厂级先进个人。而在此之间,她也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一个可爱的女儿,可以说爱情事业双丰收。

就在她沉浸在工作和家庭生活欢乐的日子里,一次意外的工伤事故,使她的左手食指被致残。同时,由于单位连年效益出现滑坡,需要减员增效,而她也被推进了浩浩荡荡的下岗队伍中。争强好胜的她并没有与这些困难妥协退让,而是努力的寻找再就业的各种机会,摆过地摊、卖过水果,当过勤杂工、售货员,整天为生计四处奔波忙碌。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她成了丈夫的一块“包袱”。丈夫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外遇,眼里揉不进沙子的她,与丈夫离异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开始了新的生活。

然而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和知识技能的局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而又稳定的工作。女儿一天一天的长大,生活压力一天一天的增加,她开始变得迷茫和困惑。面对以后的人生道路,她显得无所适从,多少次在心里不停的问自己:我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用母亲5万元的家底创办敬老院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她了解到社会上有许多老人因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管,官方办的敬老院由于靠政府养着,无论在管理模式上还是在服务上都有着明显的弊端,加上数量和规模的局限,很难适应老龄化时代来临的需要。而灞桥区私营敬老院还是一个空白。于是她的心中萌发了开办一所民办敬老院的想法。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后,全家人无一赞成。首先开办敬老院所需要的注册资金就成为实现自己愿望的第一个拦路虎,同时还要面对建院所需的场地等等一系列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她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母亲的身上,流着眼泪对母亲说:“妈,你看我拖着孩子要吃要喝,现在没有了工作,年龄也越来越大,开个敬老院我也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免得你整天为我操心牵挂”。“可是咱们赚得起赔不起呀!”母亲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看见女儿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痛苦情景,还是拿出了自己积攒多年的5万元。这不论从经济上还是从精神上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她又四处找亲戚朋友东借西凑,几乎借遍了所有的朋友,甚至连修自行车的钱都是借别人的。

有了一部分启动资金后,敬老院的第一期工程从19989月开始动工了,到12月竣工,其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实际花去了35万元。这期间,从联系租地到牵接水电、采购建筑材料,她就像一个铆足了劲的马达,不停的运转,连晚上都在工地上忙活。199812月,灞桥区第一个民办敬老院——“夕阳红老人之家”就正式创办开门营业了。

伺候老人不是亲人胜亲人

敬老院的台子是搭起来了,但是由于没有资金在宣传上投入,入住的老人屈指可数,仅仅入住的六、七位老人,还是区民政局推荐来的。为了节约开资,除了专业的医生护士厨师,只招聘了两个服务员,里里外外大小事情都是由她一人操办。从买菜、帮灶、伺候老人、打扫房间,她简直就是一个勤杂工。每天早早起床给老人倒尿盆、打洗脸水,还经常为老人拆洗缝补衣服被褥。当时有几位老人患病大小便经常拉在床上,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没有嫌弃过,及时洗净晒干,保证老人晚上干净舒适的休息。

看到五路口天桥附近有一个彩票销售点,人流量特别大,非常适合宣传。为了省钱做宣传,她连夜手写了多份资料,白天就跑到那去发放。为了扩大宣传,她还经常到各个社区去宣传,与老人及其子女沟通座谈,帮助部分人走出因为世俗眼光不送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心理误区,积极扩大敬老院的讯息,因此她的事业慢慢有了起色。正是在她事业需要大力投入的时候,她辛勤一生的母亲突发脑溢血疾病住进了医院,而且需要用钱。而她忙着敬老院里的事情,对自己的母亲却一点忙都照顾不上。她含着泪对母亲道歉说:“妈,我想给你尽点孝心,可敬老院的老人我放心不下,再说敬老院要开门就要花钱,我现在一个子也拿不出来还你呀!”一旁的姐姐弟弟一再的安慰她:“妈住院花的7万元钱全部由我们俩负担,你尽心办好敬老院就行了。”时隔不久,母亲就告别了人世,直到现在她的心中还藏有一份惭愧和内疚。

面对最挚爱的亲人离去,她把对母亲的回报全身心的投入到敬老院的老人身上,使入住敬老院里的老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亲情和温暖。78岁高龄的杨珊影是位偏瘫老人,她和老伴一生无儿无女,入院后,梁莉莉一直帮她梳头擦身、换尿布,老人感动的时常落泪。一次老人病情复发,她及时把老人送到附近的纺织职工医院,白天安排专人照管,晚上忙完院里的事情后就到医院陪护,还不时给她买点营养品,同病房的人还以为梁莉莉是老人的女儿,夸奖她如此有孝心。老人去世时,梁莉莉亲自给她擦身梳头、换上寿衣,还穿白戴孝送到殡仪馆火化。之后每年的清明节都要在老人的遗像前点一柱香烧一点纸。杨珊影尚健在的老伴感动的不知如何是好,他告诉梁莉莉要把他家唯一的房子在去世后卖掉,把钱捐给敬老院,以报答院里对他老伴的关照。

2000年大年初一,在这个万家团圆欢度新年的喜庆节日,五保老人毛学平却在她的敬老院依依不舍的闭上了眼睛,为此,梁莉莉难过地哭了一场又一场,末了一边通知老人的远房亲戚,一边到殡仪馆为老人买骨灰盒安排火化。随后赶来的毛学平的亲戚非常感动,事后送来一面锦旗,上面绣着“一颗热心为老人,不是亲人胜亲人”。

为了选择的事业却愧对了女儿

离异后,女儿成了梁莉莉唯一的精神寄托,她曾在心底发誓要把女儿培养成人。然而由于全身心投入到敬老院的工作中,很少关照女儿的生活和学习。女儿不是在亲戚家蹭饭就是到敬老院吃大灶,连穿衣都不敢像别的女孩那样讲究。1999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西安市一所重点中学。听到消息后她不但没有为女儿的争气而高兴,反而脸上布满了愁云,因为一万元跨地区的赞助费她实在拿不出来。“孩子咱不上重点中学了,上普通的学校怎么样?”“别的孩子做梦都想上重点中学,轮到我就这样轻易放弃了?”女儿十分不悦。“你和别人的孩子不一样,妈妈实在拿不出一万元钱,再说养老院的爷爷奶奶哪一天不得花费数十元数百元……”懂事的女儿能够理解母亲的苦衷,最后还是流着眼泪上了陕西省艺术学院中专班。

对女儿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可敬老院老人及其子女却一直称赞她是孝顺的好女儿。在接收入住的300多位的老人中,80%患有偏瘫、尿失禁、脑血栓后遗症等不同疾病,这些老人在家中已经使家人们筋疲力尽、苦不堪言。入住敬老院后,而梁莉莉非但没有对他们嫌弃和冷漠,反而对他们更加殷勤和热情,以至无微不至。80岁的黄梦勋老人,1999年从别的养老公寓转来后,经常大便不畅。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她多次用手给老人抠屎,老人每轻松一次而她则满头大汗一次。到了晚上还要不时起床用塑料杯给老人接尿。老人的儿子受到感动后,多次在外面义务为敬老院做宣传。

78岁的史尚武老人,有儿有女,就是嫌家里住的楼层高,上下不方便。有一次梁莉莉和老人及其子女都在老人身边守护闲聊时,老人说着说着就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她来不及拿纸巾,就用双手去接住了老人的呕吐物,扑鼻的异味使老人的女儿恶心都想吐,而她却习以为常。老人受此感动,强迫住进了敬老院。在院期间,她定时给老人理发、刮胡子,直至老人去世。老人的子女送去锦旗以示感谢:“无微不至胜似亲人”。

有一年夏天,梁莉莉正在院里给老人洗尿裤,一名登门造访的女友看到后说:“莉莉啊,你不缺鼻子不少眼睛,干这活多让人瞧不起,也不是很挣钱,快点改行算了吧!”她边洗边说:“我现在不干了,那么多老人还得重新被安置,我怎么能心安理得呢?再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一直到干不动为止!”

人生价值在事业发展中不断彰显

和别的女人一样,梁莉莉当然也有感情脆弱的一面,有时候也羡慕别的夫妇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作为家庭妇女也想为丈夫尽点妻子的义务,特别是在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磨难之后。然而作为敬老院的院长,她想的更多的是怎样让院里的老人生活的更舒心,让他们的亲人更放心。从建院以来的这么多年,所有的节假日她都是在敬老院里和老人吃在一住在一起,几乎没有回家过,她已经把自己和敬老院的事业融在了一起。

正是辛勤的付出,敬老院的工作服务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前来要求入住的老人越来越多,而现有的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光凭着热忱的服务更是不能够满足各个层次家庭老人的入住要求,对此,她冷静的分析认为,敬老院要实现长远发展大计,必须及时改善硬件设施,硬件软件一起抓。同时还要改善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必须继续深造学习。于是她决定:第一,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开拓思维积极进取。为此,她用了三年的时间取得了企业管理专业的大专文凭,为敬老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知识基础。第二:扩大规模势在必行。在省市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积极筹措资金到位的同时,20023月二期工程开始建设。在39的高温下她与民工一起挥汗在建筑工地上,瓢泼大雨的晚上他带着服务员为敬老院排水抗涝,由于身体过度透支,咽喉患了良性肿瘤,嗓子哑的发不出声音,连与别人说话交流还得靠写在纸上。手术做完的第二天,她就从唐都医院赶回工地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第二期工程建成后,环境设施的改善、配套设施的健全,极大的发挥了敬老院的整体效应。

梁莉莉的开办敬老院和敬老的事迹在社会上传开后,她的事业一直得到了各级民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解放军二炮工程学院和她的敬老院建立了“军民共建工程”,西安工程学院、农工党市委、大慈恩寺、台湾温记豆浆等单位和个人,也都给予多方面的帮助。2002年灞桥镇政府还把她的“夕阳红老人之家”命名为“镇敬老院”,2005年灞桥区政府又将“镇敬老院”重新命名为“区敬老院”,并将她任命为敬老院院长。

作为一家自负盈亏的民办企业,她所在的敬老院尽管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但是始终坚持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社会。多年以来,先后安排20多名下岗女工就业,帮助政府减轻了就业方面的压力。此外,还义务赡养了20多位农村无依无靠的五保老人和社会孤老,使这些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经常为这些老人添置衣物、生活必需品、常用药品,并促成了一对老人的姻缘,使得一对无依无靠的老人组成了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

前不久,听说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还带着一个孩子的困难户,生活无法自理,孩子已经失学。闻讯,梁莉莉立刻前去把他们接到了敬老院,并为孩子办理了入学手续,交纳了所有的学费。她表示,只要孩子努力学习,愿意一直供养他到大学毕业。

敬老院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梁莉莉的所有努力和成绩也一直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从1999年开始至今,她先后被评为或授予“西安市下岗再就业再就业明星”、“2001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03年西安市文明市民”、“西安市巾帼再就业明星”、“第九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2005年西安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她创办的敬老院也先后被评为“西安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优秀社会福利机构”。

当这些荣誉扑面而来的时候,每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每一次她都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当然这泪水是幸福的泪水,这泣是喜极而泣。在这些荣誉的背后使她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个女人,要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管有多少困难,不能听天由命或完全依赖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丈夫、家人,只要靠自己去努力,一定会营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6   条】
推荐理由:
塑造了一个女强人形象。读后很受感动。
雨晴
加精理由:
主人公的善良和独立很俱影响力。文笔很通畅。
雨晴
文章评论
一刀也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8 10:28:28)  
人贵自强,向模范学习
海开心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15 14:40:22)  
坚强的善良的好女人!谢谢作者让我们了解了梁莉莉,也让我们从文中看出,作者也是个挚真挚爱的人!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12 19:56:02)  
创业者——又是做了大善事。
天云之骨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10 23:00:11)  
创业、感恩、善良、慈爱,真不错的纪实。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0-10 22:48:41)  

一位善良、坚强的女强人。欣赏!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