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联坛趣话
本栏目所称的联坛趣话,是指原创或选转古今联坛中,围绕对联的创作、人物、事件等相关故事。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思齐
主编寄语:平仄无奇,几字之中藏万象;楹联虽小,两行之外证千秋。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楹联天地  >>  联坛趣话
古今绝对续句拾趣(转)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923        作者:思齐        发布:思齐        首发时间:2016-05-11 18:54:59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古往今来,因背景独特或技巧出奇而长时间无人能对的出句便被称为“绝对”,也称“绝联”或“悬联”,甚至美其名曰“片玉”。这些绝对出世后,为其寻觅佳偶,多少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常常为之魂牵梦萦,绞尽脑汁。尽管其中有的对句对之不工、不切,但也有些对句一语中的,妙语天成。笔者现将所收集到的部分绝对续句趣闻梳理如后,与联友共赏。

                                                            五行绝对 精妙传世

    传说乾隆年间的一次开科考试中,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考官只好将考卷呈乾隆皇帝钦定。乾隆阅后也难下定论,于是口谕:“朕明日出句,命二生续对,对高者为状元。”此时的乾隆正巡游江南,驾临杭州。次日晨起,眼看那西子湖畔杨柳青青、烟雾凫凫之良辰美景,皇上欣然提笔出句:“烟锁池塘柳”。

     二位考生见到这比出句后,反应各异:甲生一看,大惊失色,惶惶而去;乙生苦思,良久无对,怏怏离开。结果,甲生被乾隆钦点状元,众臣不解。乾隆道:“朕这一出句五字均为形声字,且其偏旁恰好构成‘金木水火土’五行,如此难度,当属绝对。甲生能在瞬间断定无对,其才华肯定高于乙生一筹也!”也正因为这一五行出句既奇又绝,果然不出乾隆所料,已成多年来少有的传世绝对。

     直到近代,有人游览广州镇海楼时,才从楼下的炮垒遗迹中偶得启发,以“炮镇海城楼”对之。这一对句不仅尤以“镇”对“锁”传神,而且其五字偏旁也与出句五字偏旁完全一样。不过,出句描绘的是大自然绿柳含烟、池塘生碧的秀丽景色,而对句表现的则是炮楼镇海之浓浓杀气,可见与出句意境殊难匹配!再者,对仗的词性虽然工整,但查其声律则平仄欠合,出句为“平仄平平仄”,对句乃“平仄仄平平”。可见这一对句依然欠佳。

     几年前,北京楹联学会副会长潘家农先生至松花江夜游,看到江堰的松树上镶嵌着串串彩色轮廓灯,脱口对出“灯镶江堰松”。五行、词性、平仄、意境,无一不合。一比数百年的绝联难题,竟然就如此轻轻松松地化解了。

                                                            三塔绝联 续句犯愁

     一次,明代江南才子解缙与友人同游浙江三塔寺。友人即景出句:“浙江江浙,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身为对句高手的解缙为寻求合适的对句,接连数月,近乎彻夜难眠,虽然如此苦思冥想,也仅仅对出半句就再也对不下去了。原来他的对句是:“北京京北,五台山上五层台……”尽管这对出的半句尚且不错,但由于出句之末是以三个连续的“塔”字来描写“三塔寺”,而对句之末若照此办理,就必须连用五个“台”字来讲述“五层台”,这样一来,就与出句无法对仗了。据笔者所知,由于这一出句背景如此特殊,因而该联至今仍为“绝对”。

                                                            笼鸟绝句 难觅知音

      “笼中鸟,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这是在联界流传甚广的一比出句。出句采用了比喻、双关、谐音、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就其文面上看,似乎说的是:一只美丽的金丝雀儿被关在一个精致的鸟笼里,雀儿透过笼子隙孔看见笼外的蓝天白云,便张开翅膀欲自由飞翔,没想到却一头碰在笼壁上,雀儿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囚笼里空有一对翅膀,再也飞不起来了。出句短短十四个字,不仅暗嵌了《三国志》中的一个地名和三个人名,还暗喻了诸葛亮名篇《隆中对》,因为“笼中”谐音“隆中”,“隆中”乃孔明的出山之地也。值得称道的是,出句一语双关,既言在此又意在彼,既含蓄微妙,又明朗而不晦涩。生动、幽默、趣味三性兼而有之,如此绝句怎能不令人为之拍案叫好。

     最近,有人以蛇为题勉强对句曰:“梁山蛇,欲扬志,换花荣,可惜时迁”。从其对句文面看,好像是说:梁山之蛇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而时常变换衣裳,可惜早已时过境迁,无法如愿。对句中虽然涉及到《水浒传》中的一个地名——梁山和三个人物——杨志、花荣、时迁,这与出句要求基本相对,但“扬志”并非“杨志”,更无出句谐音、用典、含蓄之妙,可见对得相当牵强,因而这一对句根本不能算成功。

                                                            六安半联 仍为片玉

    据传,广东郁南县宋桂村有一才女名叫白花,当年由其所出“六安”之佳句竟然难倒了天下无数文人墨客。其出句曰:“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在这一出句中,连用了长安、东安两个地名和潘安、谢安两个人名,最後两句还选用了《论语》中孔子的名言。令人佩服的是,尽管出句内容跨越广阔时空,但其语意依然是既连贯又贴切,难怪直到今天这一出句仍为片玉。

     最近,有人以“梦回南平,谋生北平,勇如关平,智如小平,养性可平心,养性可平乾坤”对之。对句前半部分以地名“南平”、“北平”对地名“长安”、“东安”,对得不错,以名人“关平”、“小平”对名人“潘安”、“谢安”也算工整,但是,后半部分以“养性可平心,养性可平乾坤”与“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相对显然欠妥。一是养性可平乾坤,似乎明显不当;二是“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名言,而“养性可平心,养性可平乾坤”则显然不是名人名言。由此可见这一对句也不算成功。

                                                          三黑悬联 终配佳偶

据史书记载,清嘉庆年间礼部尚书李宗仿曾于贵州遵义城外的乌江渡口撰一上联,联曰:“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出句中的黔、乌两字都含有黑色之意,而在方位上,黑色乃为代表北方的主调色彩,那么地处我国南端的贵州省其省名、江名、神名为何要取北方黑龙江的黑色命名呢?面对这样一出句,若要工稳答对的确非常不易,据说此联曾长期无人能对。

     不过,最近,已经有了对句,联曰:“崖称红崖,水称赤水,寨称丹寨,只因人怀古国就为今代嘉名”。纵观此联,对仗基本工整,音韵基本合律,看来,对句者的确下了一番功夫。不过,贵州之省名、江名、神名均取黑色是否也是为了求得嘉名这就很难说了。

                                                          宋朝出句 清代配对

     相传,宋代文豪苏东坡任杭州知府时,曾到当地一寺院游玩,并在寺院内的一座亭子中融雪煮茶。据此,时人便将此亭取名为“东坡煮雪亭”,并出重言顶真句曰:“东塔寺,东坡亭,东坡煮雪,雪瑞年丰。”

     按照对联的平仄常规,这一出句当为下联。由于出句难度不小,一时也无人能对。直至数百年之后的清代西泠印社创立,才有人以西泠印社为题续得上联。对句曰:“西湖边,西泠社,西泠观书,书奇画异。”纵观此联,虽“西湖边”的“边”字与“东塔寺”的“寺”字对仗欠工,但其对句也可算是勉强成功。

                                                         韦氏征联 才觅妙对

相传,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之女韦小姐才貌双全,上门求婚者络绎不绝。韦氏为觅得称心郎君,遂出句征联择偶。联曰:“凤山山出凤,凤非凡鸟”。此联一出,引得各地才子纷至沓来,尽管他们一个个都绞尽脑汁,却无不“望联兴叹”。韦小姐也终因知音难遇,而抱憾九泉。原来,韦小姐的出句不仅聚重言叠字、回环顶真、拆字象型等撰联技巧于一身,而且意境高雅,环环相扣,加之前两字为当地地名,后面的“凤”字繁体又近似“凡鸟”之合体,于是,这一出句便因其难度极大而一时成为“绝对”。

     不过,笔者近日从网上得知,当今联坛高人沈宝贵先生已为这一出句配上妙对。对句曰:“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笔者之所以认为沈先生的对句为妙对,其理由就在于这一对句无论在对仗上,还是在撰联手法上均已满足出句的要求。与“凤山”相对的“龙口”是山东省渤海之滨的一个港口,如此“龙凤”相对,可谓吉祥如意;对句中两“口”为“回”,“回”字乃内外结构,出句中两“山”为“出”,“出”字为上下结构,两两相对,可谓天衣无缝;而对句中的“宠”字去掉宝盖,其本身就非“龙”莫属,出句的“凡鸟”合起来又成繁体“凤”字,此处的撰联手法也与出句的撰联手法基本一致。笔者以为,此联能有如此高妙意境,能有如此字字相对,也真是太不容易了。虽古今相隔,当年的凤山才女韦氏若知晓已有妙对,也当死而无憾了!

                                                       七字奇对 妙语天成
 
     清朝末年,有神童之称的四川少年刘师亮想拜王先生为师,王先生收徒的条件是:限刘师亮三日内对出先生以穿心茶馆为题的出句。出句曰:“两头是路穿心店”。

     您可千万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它既要求前四字必须说明后三字所指事物的特点,又要求后三字所指的事物必须符合前四字所指事物的特点,其中第二个字和第六个字所表示的还必须是人体的两个不同部位。将如此众多奥妙汇聚在这短短的七字出句之中,怎不令人拍案叫绝。

     才思敏捷的刘师亮尽管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也还是没有寻觅到合适的对句。第三天晚上,他猛然想到自己的卧室是在悬崖上靠打桩支撑起来的一座吊脚楼房,放眼望去,三面可见滔滔不绝的岷江景观,于是,眼前一亮,有了对句:“三面临江吊脚楼”。

     这一对句不仅满足了出句的所有要求,而且对得十分工整、贴切。如此绝妙的奇联,真是妙语天成。

                                                        四绝片玉 终成佳对

     2002年春节期间,中国楹联名家和中央电视台曾以著名加拿大籍相声演员“大山”为题出句:“山大王大山”,并在中央电视台《佳联趣对贺新春》的节目中向国内外华人征联。节目播出后,反映十分热烈。据不完全统计,当年活动主办方共收到对句二万多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中尽管有“某员工员某”、“雨量器量雨”等对句勉强符合出句要求,但毕竟还是没有一个对句能满足出句的全部要求,以至这次出句征联活动最终没有评出最佳获奖对句。因而,出句“山大王大山”便一时成为片玉。

     笔者以为,这一出句之所以长期无人能对,是因为内藏四绝:一是嵌名:出句虽仅五字,却嵌入了“山大王”和“大山”这两个名词;二是回文:顺读倒读,语意完全相同;三是镜像:如果将这五个字刻在玻璃上,正反两面均左右对称,字形一样;四是同字异音、异义:“大山”之“大”读dà,在此专指大小的“大”,我们也可视为常态下的“大”;“山大王”之“大”则读dài,这是旧体小说或戏剧中对土匪老大的一种称呼,而此处的“大”,我们也可视为非常态下的“大”。

     前两年,某单位“查普”同志曾参与过人口普查,一联友从中受到启发,随即以“普查员查普”这一对句破解了几年前的出句征联难题(“查”字也是同字异音异义:“普查员”的“查”读chá,而“查”字用作姓氏时则读zhā)。笔者认为,这一对句已完全符合当年出句中嵌名、回文、镜像、同字异音异义等“四绝”条件。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对句与出句中各自异音异义之同字却出现了位移:出句中的两个“大”字前者为非常态下之“大”,后者是常态下之“大”;而对句中的两个“查”字则前者为常态下之“查”,后者为非常态下之“查”。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之“查普”与名扬中外的相声演员“大山”相比,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以这一对句至今未在楹联界广为流传。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