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千山飞雪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733        作者:故乡的星空        发布:故乡的星空        首发时间:2012-12-02 21:54:17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千山飞雪

 

夜来风荡絮,晨曦远眺,惊思无语。

素裹缠绵,偶现几株苍树。

小乘奔驰似电,望前路,银妆归处。

天暴怒,冰封四野,固枝雕塑。

 

梨花落绎飘飘,映红日妖娆,抒怀如故。

覆雪峰峦,克峻险争飞度。

寺庙禅堂大肚,掬水曲,灵台清悟。

诗相赋,霞晚灼天迟暮。

——题记

 

刚刚完成了一次千山之旅,游记还没等写完,便又接到虎群队友的诚挚之约。

原本矛盾,我极少重复相同事务,杂务又多,故缺少热情。然而友情又岂能轻易却之,还是决定勉力一行。

天公做美,赶来一场大雪。相信千山之行,必有波澜。

十一月十七日五时起床,开始做出队准备,因为第一次雪山出队,没有任何经验,只能尽力设想困难。一个背包翻来覆去的装添,常用物品、炊具、食物、暖水瓶,忽而想起车小,晕车的可能性很大,便又忙着吃药。一来二去已近六时。猛然醒悟;雪天路滑,出租车很难堵到。急匆匆出门,未几便接到“在思考”的电话,心中已有迟到的感觉,这在我出队的经历中,从未出现过。六时十分到达集结地,一看便知,就等我一个人了。

这次出队人数少,在思考、上上签和闫姐是来自虎群的老朋友,多次联合出队。觉主原本也来自虎群,却不曾共同出队,在鹰群再次相遇,联合出了两次队,也算是老相识。只有夹缝是个新面孔。

车行至北台,又接上了夏末。刚听到闫姐提到我见过一面的夏末时,还云里雾里,这回见面一看,方知,果然是相识的,曾经联合出队至大青沟。

这样,我们一行七人赶奔千山。

 

〖一〗

 

因为刚下了雪,行车很困难,也很谨慎。好在司机不算外人(闫姐的父亲),相互间也和谐,看得景物也格外的清新。

抬眼远眺,无外乎银妆素裹;近观,也是那说不完的冰雪世界。唯一新奇之处便是这冰雪世界的静寂和安宁,一眼白茫茫的余韵里,可见天空的灰蓝,在天与地的交界处却又不甚清晰。公路向远方延伸着,直至消逝。微微的薄雾若轻纱,遮盖着远方的世界。

晨风凛冽中,稀疏碎雪时而飘洒。迎面偶尔相遇的车辆不做任何滞留,呼啸而过。

因为晕车的关系,大家把司机旁边的位置留给了我。我原本担心着,万幸,清明世界中,我未尝到任何眩晕的滋味。不过我依然不敢放松,极力调整自我,并把自己的视线尽量放在远方雪线处。开阔的视野,开阔的心胸,所有这些,都是很好的缓解。

车上,闫姐数次和千山当地的队友联络,以确认汇合的地点。闫姐的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对千山的线路也多次来往;但毕竟不是本地人,有些路径不是特别熟悉,因此多次下车问路,并有过一段冤枉路。

车近终点处,我第二次下车问路。不想却问到了一个失聪的老人,便不得不跑到百余米处的卖店去去咨询“下八荟”的去处,终于确认我们正确的行车路线。在我解释问路插曲的哄笑中,面包车驶向集结地。

车至千山路段的盘山路,多次遇到前往千山的户外队伍和车辆,可以看得出,彼此旅途都很艰难,很多队伍都是弃车而行。

九时,我们终于汇合了当地的队友江帆和玲玲。在做了简单的准备之后,我们一行九人在江帆的带领下,开始向千山进发。

单薄的队伍雪天出队确实比往日艰难。厚厚的积雪遮掩了所有的地貌,整个路途因为白雪覆盖变得模糊不清,如果不是本地人,很难在相同的山区地貌里,辨认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厚厚的积雪,陷住和束缚了自己的腿脚,平日里可轻易控制的速度,现在变得异常艰难,迈出的每一步都在大量消耗自己的体力;最主要的,沾在鞋上的积雪,很快会在自己的体温作用下融化,并打湿了鞋袜,湿了的鞋袜又很快结冰,给自己带来严重的伤害。

在这方面,在思考等到人的经验显然比我更加丰富,他们全都备有冬季特有的雪套、冰爪等专用装备。

起始路段,因为和很多户外群队伍的路径重叠,还有路可走,只是在雪地上,走起来比往常更吃力,对体力的消耗也更大。

我几次跑到队伍的前面,回身将雪天山区中,队友雪上奋力跋涉的特异景色拍摄下来。

很快,在克服了与其他户外队伍重叠的路段后,就没有路径了,开辟路径全凭感觉和经验,全队的速度受到了很大影响,跋涉也更加困难。

又攀登了大约二十分钟,队友们已经明显受到体力过度消耗的影响,纷纷气喘和微微见汗了。我受到的影响虽然也很大,但体力储备要远远多于队友,便按着江帆所指示的方向走在前面开路,以便替队友开辟路线,让队友体力的消耗降到最低。

半小时左右,我们到达第一目的地:一座刚刚翻修的寺庙(因翻修,没有寺庙名称的标识)。

因为人少,彼此之间并不会拉开很大的距离。不过有经验的江帆仍然坚持做短暂的休整,以恢复体弱队友的体力。

我环顾了一下,感觉大家的情绪都很高,体力虽然有些消耗,但在彼此相帮之下,并不会影响整体前进的速度。

十分钟之后,我们再次沿一处两峰之间的凹口向山上攀登。因为坡度增大,大家的行进速度明显减慢。万幸,刚刚下过的雪,很有粘性,除非踩踏到了特殊地形,队友少有滑倒的现象,即使滑倒,也不会受到严重的伤害。

大约走了十几分钟,我按照江帆的指向,向右侧八十多度的陡坡攀爬。由于积雪松软,又盖住了植被和山石,根本没有借力之处,我不得不根据经验感觉植被与山石的位置。得益于近半年的出行经验,我的感觉基本正确。为了支持我,觉主和江帆跟在我后面不远的地方,随时在我需要帮助时辅助我,或者在我体力透支的时候替换我。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体力透支的可能性极小,毕竟我有很好的体能储备;失误受伤的机率也不大,厚厚的积雪不仅为我提供了很好的借力平面,同时也有很好减震作用。唯一需要担心的是复杂地形中,无法克服的障碍。

我的判断很准确,这段大雪覆盖下的陡坡被我轻易的克服。未及放松,很快一个更高更陡的山坡出现在我的面前。按我的计算,在无雪的情况下,这应当是一个悬崖。

我反反复复计算了好向遍,觉得可以克服,便开始攀爬。我顺利的攀爬至接近顶端处。在这里,我终于遇到了一直担心的难以克服的障碍。

这是卡在陡坡上的一块高三米多的巨石。面向我们的是九十度的平滑面,由于冰雪的覆盖,所有的借力之处全都失效,唯一可以借用的树枝又过高,凭我的身高很难够到。巨石的两侧则是九十度的垂直高崖,在冬季没有攀爬的可能。

踌躇之下,我只能等待后面的江帆和觉主;因为这处障碍必须需要几人协作才能克服。

觉主和江帆赶来之后,判断上基本一致;因为江帆对道路更熟悉,所以由江帆开始攀爬。

我和觉主为江帆提供人为的借力点,让他顺利够到了上面的枯树,并借力登上了巨石。然后在上面江帆的拉拽和我在下面推托下,觉主也顺利的克服障碍。我紧跟在觉主的后面,在大家的帮助,也顺利的克服这处障碍。看到后面队友不会存在什么难度,我便选择继续攀登。

后面的陡坡借力处很多,并没有太大难度。在陡坡的顶端是一处湿滑、坡度接近九十度的高崖,并且需要通过一个狭小的洞口,才能登上这座山峰。

我尝试了一下,还好,狭小的洞口也带来崖壁可以借力的好处。我小心的放下背包,托在手中,一点点的攀爬出洞口,并将背包先送出洞口,然后顺利钻出洞口。幸好,我身材瘦小,并不存在什么障碍。如果换做后面体型粗壮的觉主和上上签,估计要困难许多。

克服了这个狭小的洞口,我不敢离开,就坐在洞口边,一边帮助后面的队友送出背包,一边帮助其他队友攀爬出洞口。

看到最后一名队友顺利钻出洞后,我才跨过两座石壁间的夹缝。抬目一望,豁然开朗,想不到这里别有洞天。冰挂、覆雪、青松、石交织成一个异样的世界。在左侧有一块形似小鸟的大石,颇引人注目。经江帆介绍方知,此块大石为千山的一个特异景观,唤作“鸡鸡石”。

这处奇幻之处是大家照相的主要场所,我们停留了差不多有二十分钟,然后才沿着陡峭的山路,慢慢的向山顶攀爬……

 

〖二〗

 

雪地行进很艰难,而且在前面的攀爬中,大家的体力也消耗过大。如夏末这般体能不好的,走起路来已经开始跌跌撞撞了。

不过得益于队伍构成比较合理(六男三女),而且基本上都是强悍的个体。大家相互牵扯着,到也不难应付。

我走在队伍的最后,观察每一位队友的状况。闫姐好像节奏略慢,但体能储备远比看起来充沛,而且在思考也会随时帮助她;玲玲是本地旅友,体能也好,并且没有背包,同样不需要担心;夏末的情况差一些,好在夹缝一直负责照料。这样看来,全队的状况相当乐观。

后面的路线需要江帆来辨认,所以由他走在前面。

风雪很大,而且所有的路径全给厚厚的大雪掩盖。如果没有江帆在前面引路,估计我们很难继续前行。江帆开辟出来的路径很有效,为后面队友带来了方便。我因为穿着低腰登山鞋,又没有雪套,整个小腿全陷在雪内,鞋袜间灌满了雪,湿漉漉的感觉一点点的向脚尖和脚底侵袭。不得已,我只能踏着前面队友的脚印走,以减少雪水对鞋袜的侵蚀。

由于处于运动中,冻脚的感觉并没有出现,而且周围冬季的美丽景色也分散了我的注意力。

严寒的气候很容易麻痹人的意识,好像我一直麻木着,忘记了自己爬了多少个山坡,也忽略了时间。

按照江帆的计划,我们现在时间很充裕;所以,大家边摄影,边欣赏大雪掩盖下的千山。

主色调其实是一场战争;松柏的苍翠与飞雪的厚重交锋的痕迹此起彼伏。

有的是严酷的天地。往日里坚挺的枝叉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任由冷酷的色泽肆虐在顶端;自己颤抖着也瑟缩着。些许倔强的个体,以生命的代价,换取和对手共同投入大地怀抱的结局。

有的是生命的骄傲。借助风的威力,抖落季节的羁绊,呼啸昂扬的战歌,把严肃的躯体在脚下堆积;自己犹如巍峨山岳,傲然耸立,也犹如沉默的大地,震撼又坦荡。

有的是厮杀的形势。泾渭分明的战线,苍翠在这里,无暇在那里。飘落的战士一往无前,占领,跌落,再占领,再跌落;一直到风息斗志,或者倾听自己失败的丧曲。

在这种处处无声竞争的环境中,连江帆都要数次停留,仔细辩认路径,并且走了一段冤枉路。

克服了这些大雪封锁下的山峰,我们终于找到了旅游路线上的石阶。只是,这些石阶全给大雪掩盖,需要我们用双脚开辟道路。

见到了旅游路线的石阶,我才能放心大胆的走在前面。在攀登到高峰上的旅游景点时,我们并没有做任何停留,急匆匆的赶往远眺中的巍峨佛塔。

在佛塔所在的高峰下,我按在思考的指示,关掉了响了一路的音乐。因为在佛家圣地,仍然放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是对佛家的一种亵渎。

因为是穿越,我们没有选择旅游线路中的石阶,而是从侧面八十多度的崖壁攀爬而上,然后从佛塔的塔基处绕了过去。

在高耸入云的佛塔下,并没有机会拍摄到佛塔的全貌,我们也没有进入弥勒宝殿去打扰僧人们的清修。而是循着石阶向上攀爬,到达高峰的顶端。

在峰顶,我们做了简单的休整,并且开始相互拍摄。这里也是本次出队的主要目标,剩下的就是随意游玩和寻找中午吃饭的场所了。

二十分钟后,我们开始沿石阶下山。然而,我们谁都没有想到,这时才是最艰难的起点。

从最起点的攀爬开始,我们的神经一直紧绷着。在克服了众多冰雪覆盖的山峰之后,我们经历了千山飞雪的秀丽无暇,也感受到弥勒宝殿的神圣清幽,在收获了成功后喜悦的导向下,神经理所当然的得以释放和松懈。在踏足陡峭又滑不留足的石阶上时,内心的挫折和惊异尤其严重。

面对这种极其危机的状况,我同样也变得狼狈不堪。所有人不得不用双手紧锁着右侧的铁栏杆,一步步的向下挪动着。在紧张与惊吓之中,有的人连携带着冰爪的事情都给忘掉了。

和大家相对比,我的鞋是个很大的负担,不仅低腰,鞋底也磨得差不多快平了。所以,我走得格外艰难,速度也很慢。看到醒悟过来的队友带上冰爪,轻松的在石阶上走动,我对装备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在思想溜号的刹那,脚下一滑。幸好动作够快,双手紧紧的锁住栏杆;仅仅是坐倒在石阶上。看着下面陡峭的雪坡,立时出了一身冷汗。

我们艰难的蹭下了山峰之后,神经再也不敢放松,小心谨慎地应付着遇到的每一条险峻之路。

这时的我已经顾忌不到鞋是否受到大雪的摧残,整个双脚,甚至小腿都深陷在雪窝子里。而在鞋的里面,雪水不仅侵袭到了脚尖和脚底,甚至已经蓄积了一定的雪水,踩在实处,里面“呼哧”、“呼哧”的响,难受极了。

五十分钟左右,我们在江帆的带领下,找到那处计划中午餐的地点。却未料,大雪已经把那里严严实实的封盖起来,根本无从支起炉灶做饭吃了。无奈之下,我们只得放弃那里,准备顺路到山下,找寻一处安静的地方。也幸好,大家的兴趣依然高涨,并不会受到饥饿的影响。

在江帆的带领下,我们顺次下山,途中不断把美丽的记忆镌刻起来。

半小时以后,我们顺利来到山下一处旅游景点(大雪与艰难让我无法识记确切地域)。只是在这山下景点处才发现,大雪并没有阻挡住所有游人的脚步。在这里,还是不时的有游人来来往往,只是相比往日,数量单薄了许多罢了。

在一处木桌前,我们找到了恰当的午餐地点(早过了中午)。我们一行九人,共支起了三副炉具,一字排开。我们还带了大量的蔬菜和肉片,以及其他一些食物。

得益于我做了细致的准备,考虑到高寒状况下,气罐并不好用。在原来那半罐气迟迟不能达到快速加热目的的情况下,我启用了一个新的气罐,火一下子旺了起来。一场颇为丰盛的午餐进行得很顺利,大家的兴致也非常高。

这顿午餐持续了接近一个小时,热烈的氛围中,唯一感觉不好的就是我那湿漉漉的双脚,早早给冻僵了。我是九个人中唯一没有坐下吃饭的人,我需要不断的走动、蹦跳和扭动关节来产生热量,防止双脚冻伤。

 

〖三〗

 

午餐之后,江帆见时间还来得及,便领我们循左侧的便道进入一个新的景区。

这里的景色与千山飞雪又有不同,过多的人文气息将浮雪吹拂得很稀薄。我们也因此感受到更多游者的惬意……

后面近两个小时,又是不断的穿山越林。为了应付双脚带来的负担,我不得不依靠快速运动来产生热量。

近十六时,我们再次回到山下的游览区,顺着便道回程。

十六时三十分左右,我们在千山景区的门口辞别了当地的队友江帆和玲玲。寻到了小巴车之后,发现闫姐的你姐早已等得着急了。

在小巴车的高速行驶中,我方才松了一口气,只是双脚一直浸泡在湿漉漉的鞋中,无从改变了。我想在今后的雪天出队中,在没有高腰鞋的情况下,携带一双轻便鞋是恰当的选择……

 

2012年11月26日——30日间

——故乡的星空于本溪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文章评论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2-04 17:34:03)  
一路好风景
思齐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2-03 17:07:17)  

拜读,问好故乡的星空! 

诗人雪珂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2-03 17:05:22)  
雪漫漫其路远兮。祝你四季平安。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