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登华山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662        作者:和继乡        发布:广林山人        首发时间:2010-06-29 10:17:00
关键词:我登上料天下第一险华山
编语:

登华山

万仞华山实奇险,雄踞九曲黄河边,

登临绝项天在上,吞云踏雾似神仙,

自古华山一条路,放眼看趣幽谷间,

百尺峡鸣泉飞瀑,千尺幢下一线天,

景随步移上天梯,仙境美景紧登攀,

西岳华山民族魂,不枉入秦登华山。

注:2001处10月到西安办事,13日凌晨在华山站下火车(以前叫华阴),乘出租车到了华阴城南的华山,我们每人花60元钱购买了门票,6点进山门,天下着小雨,我在店铺里花2元钱买了塑料雨披,花2元钱买了一付手套,冒雨往华山顶峰攀登,由于道路奇险,较陡的路段只有靠双手拉着旁边的铁链子一步步的往前挪动,有的地方几乎达到了90度,像爬天梯一样,往上看是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往下看是云雾飘渺的万丈深渊,瀑布和溪流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一般的体力和胆量是胜任不了的。在路上见到了几名华山挑夫,他们每人都挑着一百多斤的货物,比我我们上山还快。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经过八个小时攀登(年青人五个小时就可以了),过了第一关、第二关、药王洞、毛女洞、十八盘、云门、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仙人桥、老君犁沟、上天梯、苍龙岭、金锁关才到达了北峰解放军智取华山纪念亭。在毛女洞附近一个小饭店休息时,见到一个老道,他很热心的领我们到道观里去,等到了见我们不烧香不捐款只参观就生气了说:“你们不烧香来干什么?”看来道士也要挣钱,要不住在这高山上干什么。

我站在北峰上,看山下万丈深渊云雾飘渺,真像在天上一样,我有了一股战胜“天下第一险”的自豪之气。我拿出手机给东北家里打电话报捷,二女儿春毓接的电话,告诉她我登上了“天下第一险”的西岳华山,让她们也分享我的喜悦。

稍事休息一会儿,在北峰饭店吃了一些东西,又在北峰游览了一些景点。由于公务在身,时间不多其它几个峰就没有去,于下午三点多钟沿新开辟的南下山路开始下山(这条路曾是解放军智取华山攀登过的),尽管凿了石阶,但依然很险,就像从天上往下爬梯子一样,双手紧紧抓着铁链,双脚还有点发抖,真不知当年解放军那时一无石阶、二没有铁链是怎么爬山上山的。这条路人很少,沿途不是悬空峭壁就是茂密森林,山溪哗哗作响,有些阴森森的,在中途有一个落差约有百米的瀑布。尽管路很险,但下山还是比上山快多了,到了晚上六点多钟就到了山下的黄甫峪汽车站,乘汽车沿山谷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华山火车站。

人们都说“有惊无险”,而上华山是有惊有险,是靠我们的勇气、智慧,靠父母给我们的好身体才登上了“天下第一险”的华山。

华山又称太华山,是五岳之一,称西岳,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雄踞在黄河岸边,黄河从向南至此向东流去,势飞白云之外,影倒黄河里,挺拔峻峭,奇丽壮观,被誉为华夏之根。华山东南西都是悬崖峭壁,只有北侧华山峪有路通峰顶,1996年在黄甫峪修了索道及下山道,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华山主峰有四个,最高峰南峰(又称落雁)海拔2160米,为五岳之首,东峰(又称朝阳),西峰(又称莲花),北峰(又称鼎峙),宛若莲花盛开,人称天外四峰。有文人曰:

谁将倚天剑,削出依天峰,

登临绝顶巅,穷目远眺苍,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另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七十余座小峰环拱相耸,虎踞龙盘气象森然。

华山多洞,有水帘洞、朝主洞、莲花洞、紫云洞等72个山洞,这些洞都是道人贺志真等率徒弟历经几代人开凿出来的(因华山全是花岗岩,不会像石灰岩山那样形成溶洞)。

华山多岭,有狮子岭、黑虎岭、苍龙岭、飞鱼岭等等。

华山多坪,有桃林坪、聚仙坪、莎萝坪、青柯坪、佃幸坪等十五坪。

华山是道教第四洞天,山上道观有20余座,玉泉院、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观,自周末始,即有道家布道于云石观,金元成为全真派发祥道场,在历代高道中陈抟、郝大通、贺志真、王重阳最为著名。

华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沉香高举“宝莲灯”劈山救母,巨斧劈山使黄河东流,吹萧引凤演绎的爱情故事的故事流传达最广,又使华山披上了神奇瑰丽的色彩。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文章评论
广林山人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11 22:39:14)  
谢谢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29 20:53:00)  
感觉到了攀登的惊心。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29 17:30:00)  
随着文字,我们也游览了一次华山!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