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
你我命终时,魂牵有几人?这样的标题不入耳,但真的没什么!世间事物好坏优劣等属性的存在多与你我内心深处存在的主观“成见”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有人自小厌恶黑。为什么呢?没有理由,就是不喜欢而已。这样说来,自然给人落了为自己所谈话题开脱的嫌疑;虽然写本文的我,也就是刘晓林是不会承认为了开脱而饶舌的。
生命短暂,我深知;宇宙绵邈,我深知。生命之于宇宙,犹芥子之于须弥,实在是不具可比性但由不能不做比的!原因颇多,一因足解。无不存,有何立?大不见,小何来?没有对立,统一不觅。生命匆匆如你我者(百年光阴者已凤毛麟角)命终时牵动无穷宇宙中的几人呢?“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写的被鲁迅先生引用了,今日我再来引用。一个人的离去多会在自己“血缘亲人”的内心深处掀起含有味觉的波澜:或感叹或痛惜或悲戚----对“血缘亲人”外的人们而言多是无波澜可掀的!为什么?一个人对万里之外发生的山崩海啸所造成的偌大危害与自己被蚊子叮了一下的偌小疼痛相比做感受深浅判断的话,我断言:根据目前人类的演化发展、认识文明等导出的论断是后者(蚊叮)更让自己难以承受!在这一点上,可以佐证得了“血缘亲人”为何如此与你我如此之“近”。你我命终时,牵动有几人?我的潜台词:可以牵动几多“血缘亲人”有太多的人可以做到,是不足“夸耀”世人的;可以牵动几多“血缘亲人”以外“外系亲人”的人则殊为不易!也可以引申一下:或因记得你我曾经有过的帮助或与帮助无关,你我落魄至极时,有几人仍然愿意扶一把?你我苟延残喘时,有几人仍然愿意多看望一下?----社会上多有力足而心无余的人:朋友,吃不上饭时我来找你!(吃上饭时找谁去了?)相反,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充满了对欲施助之人无奈的叹息,但它的包含有对一种伟大人性的无限褒扬;它足以震撼人的灵魂,我经历过。考上大学时因家境困窘而求助友朋,有一事我会铭记今生:更为困窘的姨夫向我和母亲做了“保证”,如果孩子上学的钱凑不够就把自己唯一值钱的、可以变卖的黄牛卖掉!那件事使我更进一步加深了对量、质的理解:万贯家产的人捐千与食仅裹腹的人送一,孰轻孰重是不用赘言的!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怎么可以并论呢?
人生过程的精彩或许可以构成精彩的人生,但如果人生落幕时没有人为你我而落泪而牵挂而铭记而心随你我背影而飞去,那么其人生是极其残缺的!一句话,你我之人生于宇宙间没有留下丝毫痕迹便隐遁而去了,这只能是美其名曰的人生而已!!我自认自己还算通达,既可强硬又可软弱,既可大雅又可大俗!“血缘亲人”待我实在不薄,“外系亲人”待我也不薄,这与我是足以欣慰的。命过几何?凭天定,凭己为!你我命终时,牵动有几人?时常飞掠我的灵腑!人在旅途,谁令我思起结束行旅时?万物始终,神仙又岂能绕过?
贵为皇族国戚,凡如农工牧渔,你我无不是人间过客、无不是“时光老人”掌中的玩物。不同的是,有一部分人卸去“外在光环”(权势、地位、继承等)时便黯然无光;另一部分人凭借自身的内在(学识、人格、品质等)依然可以赢得他人的理解、尊重、钦佩、甚至心灵的相融,他们可以在命终时能够牵动“血缘亲人”以外的“外系亲人”。在阳光普照的白昼,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你我静下心来想:命终时,可以魂牵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