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鸡冠山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657        作者:故乡的星空        发布:故乡的星空        首发时间:2012-10-18 15:23:09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鸡冠山记

 

做为祖籍凤城的我,却并非是地地道道的凤城人。虽然在我所经历的所有关于籍贯的一栏中,都堂而皇之的写上“丹东凤城”的字样;事实上,凤城在我的思想深处一直模糊不清。这又不怪我,只能说是造化弄人。五分之一的童年确实生活在凤城的一座小山坳里,只是等到记事和懂事时,人早已飞出了小山坳。所以,当听说徒步鸡冠山,一直云山雾罩着。至于问我是否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还不如上网查询更妥当。

有视觉的检索,也有听觉的接受,总之是疑惑的。有人说是鸡冠山也叫帽盔山,亦有人说是叫帽辉山,亦有人说是叫帽徽山。其实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就要亲身征服或者说是体验这座据说连专业攀援队都没能完全征服的高山。

凤城鸡冠山属于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海拔一千一百四十三点一五米,地理坐标在北纬四十度三十分至四十度三十六分,东经一百二十三度四十四分至一百二十三度五十分之间。和凤凰山一样,属于风景名胜区。

据资料上记载:鸡冠山景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森林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以上,有一千余种植物,一百六十余种野生动物。以山雄、峰险、洞幽、石奇、水秀为主要特色,山水相映美不胜收。

所有这些,已经完完全全征服了我的思想,便没任何犹豫,一定要前往实践。

 

〖一〗

 

我和高格(轻松)群出队两次,全是散车而行,如此这样包车是首次。时间也不算早,六时二十分的集结时间与我平时工作离家时间差不多。因前一次出队,队友普遍反应饮食难以忍耐,一看面包、香肠、咸菜、熟食之类的东西就大倒胃口;便提前买了些青菜,以便第二天早上清炒。这样一算来,时间还是很紧张;幸好高格俱乐部离我家不过五分钟。

十月十三日凌晨五时起床,一面烧水(天冷了,必须带热水),一面开始做菜。一阵忙乱,还好,青菜不用炒得时间过长(我为人清淡,口味也是淡的,清炒时间也很短)。等到准备好了,一看时间,六时十分,匆忙出门赶往集结地。

我来得算是早的,遇到了熟识面孔便打着招呼。遇到了上次出队的队友,便谈起饮食。忽然记起:主食居然没有装包,还在家里冰箱中放着。立时懊悔着,也奇怪着,这几次出队为什么总忘东西,难道是真的老了。看了看时间还来得及,周围又确实没得买;便匆忙回家去取。真是庆幸,高格俱乐部我家不远。

六时四十分左右,大巴车载着我们五十二名徒步者,赶往目的地。

在几次徒步包车出队中,总有一些管理者承担着引导者的任务,好像随鹰群出队时的“开心”一般。从上车开始,我就在猜,是哪位队友有这样的本事。轻松和一禾我是了解的,不太可能承担。直到最后一位叫“静怡轩”的女队友上车之后,我才初步确认,承担这个重任的队友,很可能是这个静怡轩。

静怡轩一上车,便用很老练的目光在车内扫视了一遍,然后坐到了我的身边(我晕车,坐在前排;又有队友因故缺席,我身边是一个空位)开始了解我。从这种外向与善于沟通的风格上来看,她是一个高情商的人,正适合主持这个角色。

随车而行中,主持人采用的套路差不多,风格略有差异。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认识队友,以便在出队过程中,能够相互配合和相互帮助。

在颇为熟悉的氛围中,二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进入山区之后,全车安静下来。这种颠簸(路况糟糕)和离心式旋转(盘山路)中,任何人都无法站立或者组织活动。

这时外面的景色足以吸引队友们的注意,开始向外观赏、摄影和议论。我则照例开始闭目养神,这种起落、旋转和变速已经深入我的内心和骨髓,没有出现严重的眩晕现象已经是万幸了。

进入山区不久,走在前面辽阳户外群的车停下了(我们是和辽阳的户外群联合出队,在高速路的中途汇合),小车上下来一个年轻人,扶着路边的小树,开始呕吐。这不奇怪,这样的路况不出现几个晕车的就见了鬼了,除非人人都象我这样,提前做好准备,服药或者用其他的有效办法来预防。剩下的路漫长而煎熬(其实路没那么长,只是煎熬才显得路长)……

我非常羡慕能在车上惬意的队友,他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沉浸在车窗外深秋的美丽景色中。我克制着烦躁和沉闷,也看了几眼,忽然发现,原来这里的景色并不比本溪的景色差,由于海拔高度不同,某些地方甚至比我前几天所去的“湖里”景色还要美丽,色泽还要鲜艳。不过,我不敢过多沉浸在这秋韵的热烈里;因为刚才我已经开始出虚汗了。我非常紧张和担忧,这是眩晕发作前的征兆。

在千祈万祷中,大巴车终于停了下来。队友们准备好了用具,并纷纷下车。

我很早就把护膝套好了,也不需要做准备。只是借等待队友下车的机会中,平静心绪,以克服和缓解最后车程造成的不适。

下车之前,我先吃了一块巧克力(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又开始有眩晕发作的迹象,说明血糖变低了,需要补充),又做了两个深呼吸,然后才下车。下车后,又做了几个深呼吸。这里的空气很好,可以辅助缓解我的不适。

略做准备之后,我开始沿着满是石块的平缓山路,跟随着一百多人组成的人流(加上辽阳户外群的队友)后面,慢慢的走,以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便根据实际做出适当的调整。

几分钟之后,我慢慢的加快速度,并借帮助别人寻找树枝做手杖和帮助“管理”相互沟通的机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以便尽快的摆脱烦躁和沉闷给自己带来的困扰。

很快,我调整过来了,然后开始加快速度,准备赶上第一梯队,同时检查今天的气温对自己会不会造成影响。

十来分钟之后,我加入先导队。

今天的气温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早在高速路途中休整时,我就感觉到了,只是看到别人穿着长袖厚衣还觉得冷时(我一直穿着半袖,幸好,没遭到队友的调侃),便不自信了,担心自己判断出现问题。经过这么一小段山路徒步,终于感觉到,自己里面的衬裤是多余的,这会让我消耗更多的体力,也无法迈开步子。不得不躲到路边大石后面的灌木里,重新换装。

听着队友们络绎不绝从路上经过,还很担心万一哪个女队友和我一样的心思,撞进来,那就尴尬了(其实全是没必要的心理作用)。手脚立时慌乱起来,换装的时间显得格外长。等到换好了装束,从灌木里钻出来,我又成了队尾。

我又开始重新适应换装后的感觉,清爽透了,身上也好像增添了些许力量。这时,我终于去掉了所有的担心。

心里有了底,思想便容易活泛,开始观察队友。

我吃了一惊,原来今天有不少弱旅。很多人徒步的节奏是乱的,而且着装也不对,是休闲类的。更有一些年龄大的队友,我有点为这些队友担心。

我又开始慢慢加速,在和一些队友做了些简单的沟通和提醒一些队友徒步的要领之后,终于甩开大步,去追赶属于我的位置……

 

〖二〗

 

很早就听说过,大角度、漫长而崎岖的坡路(闷坡)很难熬。此时我们走的就是这样的山路,虽然还不算最难走的“闷坡”,不过队友们之间已经拉开了很长的距离。初步估算,从队首至队尾,按我的速度,能有二十分钟以上;按弱的队友速度计算,差不多有五十分钟了。我一面替收队的轻松担心着,一面加快脚步,追赶已经进入视线的前导队。

前导队一直由新宇和来自辽阳的总领队带队,十几个跟随者都是体力好的队友。在一个叉路口,先导队停了下来,一面略做休整,一面等待后面的大队。

如果按我的估计,要等齐所有队友,最少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不仅因为后面落后得太多,更主要后面的队友、特别是那些爱美的女队友,肯定会在这如此美丽景色中摄像、流连。

看到大家比较烦躁,领队临时决定,分路而行。体力好的、喜欢登山的队友可以右拐直接登山,体力不好的,喜欢照相的队友则继续顺着坡路前进。

我犹豫了一下;因为这在我以前出队经历中从来没有过。我一直深信: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在不能融入队友们中时,也不可能深入队友的内心,更无法探询队友们的情感、思想和灵魂世界了。这样,我在创作时,会缺少人文部分的精华。

过多的跟随强悍队友前进,在我的笔下,经常充沛着一些战斗或者是高起点的本性;从而会失去原本就具备的自然气息。好像十月四日的湖里之行就是出于这样的顾虑罢!

几个熟识的队友随即选择立刻登山,便开始招呼我。我便不再犹豫,也放下了包袱,继续跟随这些队友登山。

选择立刻登山的队友加上我共计六人,没有领队跟随,只是记住了领队所指导的路径。根据经验,在这人迹络绎的景区,几乎没有迷路的可能性。即便走错了路,也不会走丢,只是失去与目标队友汇合的机会罢了。

在这六人小组中,路漫期远和老顽童体力可能比我差一些,但经验更丰富,也更适应特殊的艰险路段;咸菜疙瘩在这里面可能稍稍弱一点,毕竟他的体重过大;缘有愿来不太了解,但能坦然的走在前面,体力不会差;另一个瘦消的来自辽阳的队友则非常陌生。

我们沿着一条由溪瀑形成的陡峭水道缓缓向上攀爬。由于石上有水,很滑;大家都非常的小心。

我并不急躁,先检查一下自身状况,把所有的意外因素提前解决,然后沿着溪岸的大石行走。还好,滑不溜足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穿过了这些大石,后面则是一段非常崎岖的陡坡,坡上怪石林立,灌木茂密,地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落叶,遮掩了原有的路径。

体型略胖的缘由愿来和来自辽阳的队友走在最前面,中间是路漫期远、老顽童和咸菜疙瘩,我跟在最后。相对前面的队友,我要更加谨慎,因为我很清楚,很多意外并非产生在险处,反而会出现在半险路段。在满是落叶的陡坡上行走是很费心思的,因为厚厚的落叶掩盖住了路面上的所有危险,石缝、锐石、尖利的树根,都有可能对自身造成严重伤害。虽然致命的危险不会有,但扭伤、刺伤和刮伤同样会伤残身体,也打击信心。

随着时间的延长,“闷”坡的考验与煎熬越来越明显,我们的体力消耗越来越大,汗水慢慢的浸透了衣服,可峰顶仍然被茂密的林木遮掩着。

随着劳累的加剧,队友们开始借补充水和扶着树木、巨石喘息的机会,来缓解肺部的压力和舒缓腿部肌肉的酸胀。我因体力稍强,停下喘息的机会很少,慢慢的和缘由愿来走在了前面。来自辽阳的队友和咸菜疙瘩因体力消耗过大,慢慢的落在后面。由于林木过密和地形复杂,彼此间只要相距超过三十米,便看不到人影。为了避免走失,大家不时借助提醒恶劣路况的机会,大声招呼,加强彼此间的联络。

队友们的状况并没有超出我的预计,唯一意外的就是缘由愿来的体力比想象中要强。原本过胖的身体会影响他的速度,但他的耐力还不错,只要我不在后面催促,他还能够应付。当然,停下喘息的机会显得略为多一些,这不仅是体力的关系,开路的人也总要比后面的队友消耗大是主因。

大约一个多小时以后,我们终于接近峰顶。在峰顶处的一处峭壁下,出现了两条路。按照经验看,我觉得应当走右侧。缘由愿来则做出了相反的判断。在人数少的情况下,是不能分开行动的。我决定妥协,按照缘由愿来的判断走。

在向左攀爬中,缘由愿来显得很艰难,也很不稳定。我这才发现,原来他一直穿着轻便旅游鞋,难怪他能够坚持到现在。可这样的鞋在登山过程中,特别是艰险路段,将会非常的危险。幸好,我们今天还没有爬悬崖的路段。我不得不走在前面开路,这样才能够减缓他的压力。

绕过悬崖后,才发现,我们选择的路是错误的。我们所站立的位置正是一个悬崖的顶端,而对面更高的山峰同样需要克服一个悬崖。随后上来的路漫期远和老顽童做出了和我们相同的判断,这是一段无法通行的道路。

我一面招呼落在后面的辽阳队友和咸菜疙瘩,让他们不要跟上来,以免走冤枉路;一面和另外三人商量如何行动。

说实话,下面的两个悬崖凭借路漫期远、老顽童和我之间的相互合作,是可以尝试的,只要小心一些就是了;只是对于缘由愿来,则是非常的危险。我们三人当然不会贸然去克服悬崖,也没有那个必要。便决定退回去,重新选择路径。喘息片刻之后,我们慢慢顺原路返回到崖壁下。

回到崖壁下,只看到那个来自辽阳的朋友等在那儿,咸菜疙瘩则不见踪影。一问方知,咸菜疙瘩居然没有跟上来。我们便不再行动,一面向山下呼喊,一面耐心等待。

二十分钟左右,依然没见到咸菜疙瘩的踪影,大家内心多少有些忐忑。只得不停的呼喊,并顺原路返回悬崖下面一百多米处休整。

在休整过程中,我们一直不间断的呼喊。又过了二十分钟左右,终于听到山下有人回应,可惜,并不是咸菜疙瘩。我内心隐隐感觉,咸菜疙瘩估计是和我们失散了。

很快的,新宇带领着的队友陆陆续续到达我们休整处。所有能够登顶的人都选择我们所在位置休整。通过向来自辽阳的总领队了解,其实我选择的路线是对的,并且目的地距离我们休整处并不是很高。

路径虽然确定下来了,我们先导队并没有急着前进,便通过新宇联络咸菜疙瘩。几经周折,最终我们也没能成功联络到他。

在确定寻找和等待咸菜疙瘩的办法后,我们招呼着正大口吞咽食物补充营养的缘由愿来,继续登顶。

最后这一段路径并不太险峻,但坡度很大,正是所谓极为考验人的“闷坡”。随着攀爬,我的体力优势越来越明显,很快就把所有人甩到身后。

大约十几分钟,我终于成功登顶,并能够仰望高耸的如刀劈斧斫般“牛心峰”。

为了能够更真切的感受牛心峰的峻险,也为了能够俯瞰远处的群山,我选择攀爬牛心峰山脚下那座低崖。

我的行动立即招来了缘由愿来的强烈反对,认为我是在拿生命开玩笑,而且即使能够攀爬也无法顺利下来。

对于缘由愿来的反对,我从内心感觉到了温暖,体会到了队友们之间的友谊。其实本质上,我为人是极为谨慎的,早在攀爬之前,我便已经看好了地势,想到了退路。显然,他在经验上有所不欠缺,下崖的路径当然不能在攀爬处,我早就看到另一面阶梯状的地方,只要稳健,不会出现意外。不过出于队友内心感受的考虑和出于对队友的尊重,我还是选择退出,以免引起缘由愿来的担忧。

我选择从另一面攀爬上低崖,并向四周环视。背后,高耸的牛心峰俨然一柄仞剑,傲立云霄,锋锐无匹,刺破苍穹。前方又现一座驼峰,似昂首跋涉,又若窝逸前行。在这高峰之上,我也禁不住仰天长啸,亦呼唤,亦抒怀。

看到我如此惬意,来自辽阳的队友也不甘寂寞,循我攀爬足迹,缓缓而上,并且不知足,又跨越险处,转至更高处。

我吃了一惊,细一看,便不再担心,原来只要小心谨慎,便不会出现意外。思虑间,猛抬头,望无云蓝天,忽而一阵心悸,便慌张起来。忙手扶身边巨石,内心便安稳。

还是老问题。我在高处下望,无论有多峻险,无论低处事物有多渺小,我都不曾畏惧,似只要脚踏实地,便可心安无事;如抬头望天,内心就浮荡,怯懦,只有手扶坚实,才能无事。

逡巡未久,见到队友纷纷登顶,人也越聚越多,且高望我所立之处,好像有攀爬的意思。我便立时下了低崖,好给后来的队友腾出地方。再说,我又不喜欢照相,还是把这好地方留给后来的队友们……

 

〖三〗

 

我下了低崖,便和零下一度、路漫期远聚在一处,等候后面的队友聚齐。不想,很久也不见队友上来。缘由愿来更是急躁起来,抢先拿出食物补充体力。由此,我也才明白,为啥他是“重量级别”的。

虽然在峰顶的感觉很好,其实内心还在担心咸菜疙瘩失散的事实,便和路漫期远相约下坡去寻找负责联络的新宇。遇到新宇得知,咸菜疙瘩居然走错了路,跑到另一面去了。这种情况出现在他的身上很意外,毕竟他算是经验丰富的旅者。

见时近中午,新宇便寻找到一处平坦巨石,做为午餐的场所。我和路漫期远则又回到顶峰,取背包和招呼队友。

等到大家聚到一处,便显得热闹。我招呼其他一些闲散队友聚拢一起,显然大家彼此之间还很腼腆。忽而想到车内主持的静怡轩来,如果人人都如她那样的性格,估计这块巨石便盛不下更多的人了。

大家纷纷打开自己的背包,拿出食物。我内心忐忑的打开背包,拿出早晨炒的青菜。万幸,厚厚的包裹起了一定的作用,菜还是温的。

我环目扫视了一圈,愕然发现,强烈要求吃青菜的哥们儿竟一个未在。原来都去和美女们休闲了,真是一帮“见色忘义”的家伙。或者也有的玩耍间,走了别的路。我不去想那帮人,因为我相信在坐的每一位朋友,同样会喜欢青菜的清淡。

吃喝一半的时候,终于看到咸菜疙瘩姗姗而至。在众人的调笑中,便和我们聚在一起。

这次聚餐似乎比以往时间长了些,可能是有酒有肉又有菜的缘故,总之是吃得开心,喝得顺畅。我的青菜也算是物尽其用,让大家一扫而空。馒头当然照例是一口未动,还是原封不动的装回了背包。

午餐后,大部分队友已经失去了再次跋涉的勇气,便不求进取了。体力好的几人也因为饮了少量的酒,会刻意压制自己跋涉的欲望。我很清楚,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保护。

这种状态维持至少一个小时,才慢慢的恢复。

我们沿着山脊向牛心峰对面的山峰走去,在走到相距不远的小山峰背面,发现这里早已聚集了一群人,有我们的队友,也有别的户外群队伍。我们登至山峰的反斜面,找到了这里聚集这么多人的原因。原来对面石浪峰犹如一巨大石猿,依附于牛心峰,构成石猿哺乳的旷世奇观。众多队友聚集在此,以石猿哺乳为背景,摄影留念。

理论上,过多的人聚集在这个反斜面并不安全。由于峰顶是坡地,三面低处是悬崖;在人多的情况下,稍一失误,便容易造成意外。从上到这里我内心便悬着,很担心队友失误。随着人流的增多,我匆忙的催促队友,离开此地。

队友们摄影留念之后,便离了这里,开始下山。

下山一如既往的快速和难以忍受。虽然早在登山之初,我便已将护膝套上,可一下坡,老伤便开始发作,双膝既使不上力,又疼痛煎熬。

我们虽然选择了从牛心峰边另一座山峰下山,其实最终会归一到原始山路。下山之路并不陌生,不仅早已经在若干次出队活动中经历过了,又有登顶时的重复,并不会出现任何危机;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别麻痹大意,而损伤脚踝、膝盖等关节处。

因为体力消耗并不大,我并没有出现威连山和一面山之类的失足状况。在下山的路上,居然数次遇到其他户外群休整、拍摄、餐饮的聚集处。彼此打着招呼在所难免。显然,这些户外群的朋友准备比我们充分多了,至少数次看到他们支起炊具,加热食物,这比我们冷食生咽强多了。

看到此,便没由来的羡慕。其实我参与户外徒步不过几月有余,所有的用具还很业余,众多设备,比如炊具、冬季户外用品,甚至背包都没有准备。好像同我之前的若干专注一般,是一个坑,越陷越深,越填越紧……

辞别了这些户外群的朋友,继续向山下飞奔,很快就来到了山下。回头一看,方知,只顾着一阵风的跑下,把零下一度等女队友抛得不知去向。好在知道后面还有男队友,山上的人又多,断不会迷失了路径与丢失了人口,便欣然回返。

路途,竟遇前次出队的哥们儿在路边进食。想来好笑,当初要的欢实,实际上,我的清淡小炒,他未吃得一口。

我们稍作停留,便拐带了这一伙人继续回返。

路上,队友在路边发现一小蛇,三角状头,周身带有褐环,似在吞食。我认得是一种毒蛇,具体名字和详细情况并不知道。大家都停下观看,我用手捉住,用瓶装好,送给了那位盯着小蛇满眼放光的哥们儿。又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他怎样泡制蛇酒,小心不要给蛇咬到。

其实抓蛇之类的,我小时便经常这样。我一向小心谨慎,并不会着蛇咬到。大约十几年前便捉过大蛇,并置于酒中,喝了七八年。后因不吉利,便未再捉过,或者捉了后便放生。这次因见队友有意,便捉了送给他。

处理好了小蛇,我们一气返回大巴车停放处。一看时间,比预计早了很多,车内也并没有几人返回。我们径直把背包扔在车内,再次回返,去催催队友。路上,与相遇的队友开开玩笑,竟也骗得几人。走到山脚下,遇到了轻松等人,才再次返回停车处。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又盘桓了一阵子,合了影,便乘车回返。

在车上,我满脑子是休闲朋友经历了什么,估计是些红叶枫情,山光水色之类的,以及清潭、飞溪和落瀑的雅致、清丽和幽韵了,也肯定另有一番心情和风味了。羡慕,向往……

其实人既分不得身,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我真的随了休闲的队友,估计此时又会在脑中回味与探究山势的峻险,峰峦的突兀和崖壁的倏然心惊了。

由此,我便不再想,随着大巴车的摇曳,惬意的调动自己的思维,去构思崭新的一页……

 

2012年10月14日——15日间

——故乡的星空于本溪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2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2-11-01 00:33:57
文章评论
疏景晚香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0-19 11:39:12)  
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的视野也延伸到了鸡冠山,详尽的叙述了一次户外旅行的过程,为我们以后出行揽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随同胜者一道领略鸡冠山的秋韵!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