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生命的救援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830        作者:胡跃荣        发布:胡跃荣        首发时间:2010-05-21 18:34:00
关键词:地震 救助 记者
编语:

胡跃荣:《江畔闻钟》之

善良的人们更需要知道的事情

 

在汶川地震救灾中,亿万双眼睛都在盯着废墟中的生命,都在祈祷着能够有更多的人活下来,都在期盼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的奇迹。然而,当生命从废墟中被挖掘出来的时候,并不意味着这个生命就一定能够活下来,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事了。

我所要谈的正是:当生命从废墟中被挖掘出来之后,该怎样做才能提高生命活下来的机率!这个话题其实是很残酷的,因为其中一些生命正是因为不科学救援法才让他们未能获得最后的一线生机。谈这个话题,只是为了在未来不可预测的灾难中,能让更多的被救的生命活下来,丝毫没有要伤害救助者的意思。

我们知道,当生命从废墟中被挖掘出来而没能活下来,是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极限,这是一种合理的解释,但决不是真正的理由!我们只要这样想一下就明白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生命走向极限的那一刻让它止步然后再让它回头呢?如果不是这么想,我们就不是真正的救死扶伤,因为我们施救时他们还是活的呀!我们施救的第一方案应该是激活生命,然后才是救治生命、让生命继续存活!不科学救援的关键问题便是忘了前者,一心一意都寄托在只要赶快将被救助者放到手术台上就能够救活生命这个原本就不科学的理念上!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想到先要让生命别再向生命的极限继续迈步,然后医生才有可能救活生命!

我说的科学救援的关键点就是“先要让生命别再向生命的极限迈步”。

读者或许都知道,医生为什么对一些病人要采取“保守疗法”和“缓期手术”?大都是因为病人当前的生命能量抵抗不了治疗过程的再伤害!于是,我们便明白了,我们要让生命别再向生命的极限迈步的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生命保存和积蓄能够抵御再伤害的能量”!因为他们必需具备在救治生命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能量。明确地说就是,保持被救助者的体能要优先于争分夺秒!然后才是“在保存能量的前提下补充能量!”前提是极其重要的,补充能量也是要身体自身的能量接受的!

下面按照救助过程,说明不科学的救助是如何让生命失去生机的。

1、当被救助者的位置被确定之后,要阻止或者尽量减少被救助者说话,说话是很耗真元的!但救助者要不停地安慰被救助者并指导他保持体能的方法和继续保持别睡着,说话不是保持不睡着的唯一方式。安慰的重点也是不要让他激动。当生命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时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从绝望走向希望时更是如此。

特别是,在这个时侯,救助者并不了解被救助者受伤的情况(可能受伤者自己都不能确切地知道),即不知道被救助者能量消耗的情况,千万不能按被掩埋的时间作主观臆测!用被救助者的能量换取救助时间时,千万要小心慎重,弄不好,解救的时间是大量减少了,但被救助者活下来的机会也没了。

要禁止记者走近方圆五米的范围内!记者可能让被救助者因为说话和对抗说话(比不说话更消耗能量)而耗尽最后一丝能量。而且,当被救助者无力说话或者不愿意说话时,即便被挖掘出来后还被救活了,也可能被记者造成最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让他厌恶生存!因为在他所经历的环境本身就可以让他觉得生不如死,他当时的体能和心理或经受的痛苦也可能让他无所谓生与死,而记者想要逼迫他说的内容全都会让他觉得这些救他的人全都在施恩图报,他自觉不需要这种恩惠时就只有恨和自卑,他的心就不堪负累,这是促使他后来自杀的主要原因。心理救治要在施救的那一刻就同时开始。

记者死缠烂打的问题可以让正在忘我工作的英雄人物在体能耗尽和精神崩溃的双重作用下当即虚脱倒地甚至当即“因劳累过度死亡”!记者只想制造新闻,却从来都不会顾忌别人的感受和生死,可想而知被救助者的情况了!我们有必要告戒记者们,什么行为才不违背良心和道德,在许多时候或在某种意义上,记者是最没有道德底线的。在救援中,相当一部分生命是被记者采访所断送的,相当一部分活下来的被救助者的心理障碍是被记者采访所造成的!

2、当可以给被救助者喂水时,只可少量而极其缓慢地进行,同时,可以根据气温情况用湿(热)毛巾轻轻擦拭被救助者的皮肤或者干脆浇湿未受伤的皮肤。皮肤有吸收、排放能量和水分的调节作用,以补充单靠喂水恢复能量过缓的问题,并且实现能量在不消耗体能的方式中多向性同步传递,是平衡激活生命力的有效方法。尤其轻轻的抚摸手和脚或许可能传递能量,最起码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安抚的方式,让被救者产生一种安全感。

千万记住,欲速则不达!想象一下我们泡特别干的干菜,干菜外表很膨胀了,而菜心里面可能还是干的,此时少量水和大量水浸泡的效果是一样的。但对生物体来说,在这种情况下问题就极其严重,喝饱水分的细胞被激活了,这些激活了的细胞在传递水分的同时就开始传递能量,能量的传递速度是极快的,但干瘪的细胞还在休眠,当能量传来时,它们无力地说:“此路不通”,能量却照样不断涌来,生命往往就是这样让能量给憋死的。

同理,医护人员在给被救助者吊生理盐水时更要缓之又缓,点滴快了可能是要命的!气温不太高时,最好要用身体加温药瓶,被救助者多保存一分能量就多了一分活的希望。

3、当被救助者被挖掘出来后的搬运过程要极其平稳,保持安静,有些生命的希望是在“快!快!”的呼喝声中流失的。比如,许多人坐汽车、飞机都可能有剧烈的反应,许多人看别人在身边吵闹甚至转悠会烦躁和头晕,由此可知,一次次猛烈地颠簸或者频繁旋转对已经处在生命极限边沿上的人来说,那些动作都可以断送他的最后一线生机!因为他为此所耗的能量在他仅存的能量中可以占很高的比例,至少让他的心脏负荷加大,何况这个过程本就是生命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过程,适应新状态是特别耗能量的。

有条不紊的救援让被救助者有种安全感,一片吵闹声,尤其“快!快!”的声音转达了一种信息,会让被救助者觉得恐怖而失去信心。

心理健康的观众和救助者不要期待看到被救助者感恩的态度,记者为了观众期待的镜头可能要被救助者交出他们原本可以活下来的最后一丝能量!人们救助的是生命,没有理由对垂危的生命提任何要求,只有对健康生活的人,才能希望他们都有感恩的品德!

4、在争分夺秒救人的那种忙乱紧张的氛围中,我们常常容易忽视最基本的问题和程序。当被救助者被送进医院后,医生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是否要采取“保守疗法”和“缓期手术”?这和在战场上被抬下来的伤员不一样,伤员所储存的生命活力并没有被长时间消耗,而被掩埋了几十个小时滴水未进的人,其最关键的是:他们几乎熬尽了生命的潜能,一时还没有恢复最基本的能量,无力经受手术!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7   条】
文章评论
生活哲学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24 10:48:00)  
胡跃荣先生的善心善意善议苍天可鉴!为之感动并赞叹!问好先生.
天云之骨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23 17:15:00)  
沉重的思考,深层的笔墨,生命的呵护。
鼓风女儿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23 14:56:00)  
向胡老师致敬![咖啡][抱拳][赞啊]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22 14:13:00)  
读胡老师的文章,感受到胡老师的善良和细心!周末快乐!
洒家无戒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21 21:01:00)  
为什么要援救,因为是要延续生命,但是如何延续,这就是一个颇含技术和人性的事。作为一个曾经的医护工作者,今天读先生此文,不得不赞。问好先生[咖啡]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