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逛哈尔滨中央大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602        作者:王庆云        发布:王庆云        首发时间:2012-10-08 20:46:44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逛哈尔滨中央大街

——东北万里行游记之一

王庆云

        2012年9月13日早晨6点多钟,我独自一人拖着带有两个滚轮的行李箱,去乘坐从天长到南京禄口机场的大巴,再乘川航3U8839班机到哈尔滨。10:30的班机,晚点20分钟,登机后,又停在跑道上让其它飞机降落,到11:05分才起飞升空。13:05飞机安全降落在哈尔滨太平机场,飞行两小时。早就听说过,“没有到过中央大街,就不能说来过哈尔滨”。于是在机场乘3号线大巴赶到离机场40多公里的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南岸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全长1450米,宽21米多,其中,用方块花岗岩(亦称面包石)铺成的方石马路宽10米有余。中央大街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百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以及传奇的故事,迷人的夜色,充满浪漫、时尚、典雅、高贵的情调,它可能是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的最好注脚。

        1898年,俄国人修建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中东铁路,向900年前崛起过女真人完颜氏的故乡延伸,松花江哈尔滨段南岸渡口成为卸货码头,一大片湿地里随风摇曳的芦苇和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再也不能安静,连水鸟、游鱼都惊讶不已,各种筑路机械和建筑材料从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和伊曼水运到这里。上岸转运的骡马车、人力车和肩挑人抬的劳工们的光脚,在沼泽和苇塘中碾出了一条土路,人也来去匆匆,车也来去匆匆。两年以后,土路两旁逐渐盖起了房子,形成街道,但还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具有一派中国农村集镇的景象,外国人便称之为“中国大街”。洋人的资本,华人的力气,在这里都不愁将军无用武之地。

        又过两年,这里繁华起来。殖民者们租卖招商,大兴土木。洋人商贾云集,洋行鳞次栉比,洋货充斥市场,洋文立标制匾——“中国大街”,异国风情。俄罗斯的毛皮、英格兰的呢绒、法兰西的香水、德意志的药品、美利坚的罐头、瑞士的钟表、日本的棉布和各国干鲜果品均有销售。

        哈尔滨开埠后,尝受战争之苦的俄罗斯、奥地利、波兰、德国、丹麦等十几个国家的侨民来到这里寻找他们在故乡已经失去的乐园,他们按照自己民族样式设计、建造欧式或仿欧式建筑物,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新艺术运动等多种建筑风格。坐落“中国大街”上的秋林分公司、马迭尔旅馆更是名声远扬。

        建在沼泽地上的“中国大街”,每逢春夏之交,车辆犹如行驶到海绵上,甚至车轮会陷进泥里,成了季节性弹簧路。1924年5月,俄国工程师特姆特拉肖克设计、监工,用一块块雕凿成中间凸起、四周低的俄式面包大小的深灰色的方块花岗岩夯实在土里,铺成方石路面,人们称之为面包石。面包石路面大气庄重又不失浪漫的情调,遂成为这条大街的标志性符号。当时,一块面包石的价格为一块银元,能买好大一堆的面包,足够一个壮实的东北大汉吃上一个月。“中国大街”,寸土寸金!

        1926年,中国政府从俄国人手里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权,1927年把俄文街名改为中文街名,1928年将“中国大街”改为“中央大街”。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大街上又悬挂起日本的太阳旗,面包石上又踏出了日本宪兵的铁蹄声、日本艺妓的木屐声。真是祸不单行,当年又遭特大洪灾。日寇、洪水同时在中央大街上肆虐,沦陷、淹没同时在刺痛着难民们的心,流浪、逃亡同时在唱响一首如泣如诉,哀怨凄婉的悲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直到抗战胜利后,中央大街才随着祖国河山一同光复。

        现在,中央大街已是哈尔滨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还保留着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0余栋。这些建筑涵盖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十七世纪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等四大建筑流派,以及仿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这此不同建筑风格的建筑物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中央大街涵盖历史的精深久远和展示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将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人说它堪比伦敦的摄政王大街、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柏林的菩提大街。这里的面包石路面已经使用了90年,据专家测定,还能用上200年。这条大街上的主要保护建筑有:

        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皇宝珠宝,原为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建于1923年,砖混结构,墙体作仿石块砌筑处理,一层采用落地窗,二层是竖向圆拱状窄窗。在转角处设女儿墙,轮廓为折线与曲线结合处理,局部开洞。顶部冠以圆形穹顶,轮廓富有变化。阳台金属栏杆造型优美,檐口装饰精细雅致。

        巴洛克建筑风格的教育书店,原为日商开办的松浦洋行,建于1916年,砖混结构,外观华丽,造型生动而富丽堂皇,装饰复杂而轮廓丰富,以古典柱式控制立面构图,表现形体的光影变化。入口处上方有两个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撑托着圆弧型阳台,雕像为雕塑家阿·罗曼的作品。深红色阁楼、孟莎式屋顶和半圆穹顶创造了优美的天际线。这是哈尔滨市最大的巴洛克建筑代表作品,也是中央大街的标致型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的杰西卡,原为伊格莱维纤商店。建成于1921年,砖木结构,底层为仿石基座,采用落地窗,二、三层窗口形式复杂多样,主入口上部两侧设立高大的爱奥尼柱式。檐口出挑大,设有宽大的阳台,铁艺栏杆花饰精美。女儿墙局部高起,富有变化并与两侧形成对比。

        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马迭尔宾馆,原为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经营的旅馆。建于1906年,1913年竣工。由阿勒·尤金洛夫设计,砖混结构,三层建筑,典雅豪华,建筑平面呈L形。建筑造型优美舒展,外墙装饰精致典雅,女儿墙轮廓和穹顶形式多变,体现了欧式建筑的精华。檐口曲线自由流畅,立面阳台栏杆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植物纹样,造型优美、简洁、舒展、自由流畅。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穹顶造型,显现出亲切宜人的魅力。南面一侧的院门 是两扇对称的铸铁大门,饰物由各种植物形态的曲线构成,有的如盛开的花蕊,有的如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如陪衬红花的绿叶,有的则如缠缠绕统的丝蔓,“新艺术”特有的曲线线条尽显无遗。

        这些古老的建筑物比起现代建筑物来,并不算高大,也不算坚固,但这些“百岁老人”的魅力为何经久不衰?现在许多城市的房屋,建了拆,拆了再建,建筑公司能建出GDP来,拆建公司也能拆出GDP来;许多商品房建好了很久都卖不出去,长期空闲在那里,成为无人问津的“老处女”;许多房屋虽有主人,白门却不见开门,晚上却不见灯光,可怜才逢亲热就遭冷落,成为“弃妇”。它们的钢筋混凝土无论多么坚固,金壁辉煌的装饰无论多么豪华,又能风流多久呢?能与中央大街上的那些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的老家伙相比吗?难怪约瑟·开斯普在建好马迭尔旅馆之后,就自豪地说:“马迭尔一定会风流一百年!”

        我拖着行李箱边走边想,正在我感到困惑之时,行李箱下的两个滚轮咿咿呀呀地叫着,似乎是不乏醋意地在提醒我:“走吧,主人。你是我的主人,不是它们的主人。”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4   条】
文章评论
王庆云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0-12 20:04:20)  
感谢惜若、宜章、小山可月三位雅评,问三位好!
小山可月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0-11 18:47:01)  
一个具有欧洲风味的冰城,欣赏,问候老师快乐.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0-10 12:54:07)  
建筑与艺术的融合,生活与哲思的感悟!
惜若 评论 (评论时间2012-10-09 11:26:18)  
有着沧桑历史古韵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令人想往!
欣赏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