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杂文
不该忘却的南方红旗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186        作者:冷林熙        发布:冷林熙        首发时间:2015-12-17 10:19:11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不该忘却的南方红旗渠                                         
           ----看看这块天府之国的翘楚之地给我们的启示警醒

                                             (冷林熙)
       四、五十年前,在千古盛名的“天府之国”,曾经发生过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英雄的简阳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世代穷苦,多因天干”的历史命运;“在四川全省党政军民学工等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顶住难以想象的动乱干扰,克服千难万险,全靠落后的手工劳动工具,打通十三里长的龙泉山隧洞。创造了将都江堰水利宏效,再度成倍扩展,由川西引向川中南的千秋伟业。写下了一部堪与“红旗渠”媲美,形成“南北两大奇观”,而震惊中外的水利华章。
       由此,使四川简阳翠屏湖、郭家沟,至成都双流小堰口,即:十三里地下长河进出口地段。两条仅有十多平方公里的小山沟,成了充满神奇秘闻的地方。虽然,由于各种原因,让这个地方,早已不再像当年那样,和“红旗渠”故事一起,常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乃至,被一个本末不分的“一山两湖”的错误口号,搞得几乎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但是,无论几十年风雨如何摧残洗刷,却始终改变不了这里的历史地位和人文根脉。随着一批当年水利工程的亲历者们之长期鼔呼宣传,越来越多人开始认识到,这块把都江堰圣水,首先穿引到中川各地,改变了几百万人众苦不堪言的历史命运;进而,还为未来四川中西部的持续发展,带来空前巨大潜力的地方。它不仅是雄州简阳,而且是天府四川,甚至是神州中华,都难以再造、再找的人文胜地了!
       这里,曾经流淌过千千万万从普通老百姓到数以百计的中央,省部级领导,以及无数工农兵学商干群的血汗,浸染过两千三百多个(包括伤残者们)宝贵生命与骨肉髓汁。在长达十年的艰苦岁月里,这里所孕育体现的”艰苦奋斗”“无私无畏”“团结协作”“愚公移山”“战无不胜”的时代精神,不仅是简阳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川乃至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这里,在创建远比红旗渠工程量更大,时耗投资近两亿的宏大伟业中,不仅没有出现过一起贪污受贿案件。而且,还以其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体制和过硬的思想作风氛围,磨练培育出了遍布中外的,无数优秀的党政军科教文研,各级各类领导与骨干人才。除有好些省部厅师团处(局)重要岗位外。无数散见于各个地方基层的同志都曾是出色的领导者与带头人。尤其是,一代特殊历史时段的待分配大学毕业生,和大量来自成都、重庆、内江以及简阳本地的城乡知识青年,在此接受锻炼成长,第一次最集中地体现了城乡思想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大提升。
       由此,而使这里,神奇般地成了人文暴富的杰地。成了四川乃至中国近现代水利文化最为丰富多彩地方。在它如火如荼,战天斗地,为民造福,群雄奋起场景的孕育催动下,这里先后生出了十几个著名的文学家。其中有三位诗歌散文和小说家。四、五位辞赋家。产生了十来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学佳作。诸如:《功在千秋》《龙泉八记》两部长篇纪事文献;一部《龙泉战歌》大型声乐套曲影视纪录片和一出叫《志贯长虹》的川剧。还有一部生动、细腻,写照这场文革特殊年代改天换地战斗的长篇记事小说,及一部长达20万字的叙事诗,以其歌颂党领导下的劳动人民英雄群体之特点,勘称冠盖中外的平民史诗。
     更有三四部,以此地故事为主要题材的辞赋专集,以其改革创新之崭新面貌,让千古美文,不再孤首于庙堂书斋,第一次最广泛地走向百姓大众,走进社会现实底层生活,而独秀中华。以至在成都简阳创生出中国辞赋第一乡的奇迹。
       更令人欣喜是,在此地人文氛围的感染下,一批文学新秀。包括简阳最富特色和潜力的散文才子和小说新秀都在这里产生了不少新作并有自己的文学大梦和远景规划。
       这里,还是成都简阳内江,甚至全川人民团结战斗精神最充分发挥体现的地方。特别是,曾经在人力、物力、財力、运力--都无私支援过龙泉山水利工程的成都、龙泉、双流的民众所表现的助人为乐精神。尤其值得当今甚至永远传承。
         而且,如再远瞻求索,这里咫尺之间,还是中国佛道古贤大师,德山鉴和付元天的圣绩发起之地。也是大量古蜀人文遗迹遍布的地方!这里不仅是,人民解放军为保卫新生红色政权,以180多人的生命,换来粉碎震惊巴蜀的“三、三”暴动胜利,最激烈的“贾家保卫战”所在地。而且,它还是千古文化名城---天府成都,新生解放,拉开序幕,两军谈判贾家镇,首开激战龙泉山的历史见证。正是此地无比丰富广博的历史人文所致,在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日子里。简阳已有部分很有见地的退休老领导,才打算提议在此以东灌纪念馆为先导,新建一个在新大成都堪称最完整,最丰富,也最有特色和影响的爱国主义文化教育基地。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块身处龙泉名山中段,本应受到全省亿万人民最该关注而积极发掘的人文圣地,却反而长期不受重视。与龙泉山南北两端相比,这里不仅唯独没有穿山通道,甚至连进山的乡村道路都是最差最烂的。而且,说起龙泉山工程,特别是它的起源首发之地,如张家岩,翠屏湖,五指山等,竟至连简阳本地,也成了鲜为人知的怪事了。
       更有甚者,居然还有不少人指责,这工程是文革的产物,是以人命硬拼的蛮干之举,等等。这就不得不使我们认真反思:是什么原因让这块堪称“南方红旗渠”的地方遭此厄运?即便文革有错,难道所有这期间发生的一切全都是错的?科技发达了,难道就不需要宣传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了,甚至可以不顾历史条件,无端指责过去“提倡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是不顾老百姓死活?等等。这些,也许就是用鲜血和生命造福人民的烈士陵墓,几十年无人问津的原因吧!
         一叶知秋,从此实例,也可以看出,只讲金钱物质,不讲理想信念”也是很危险的呀!精神的穷困与物质穷困,同样是害国害民而不堪忍受的啊!

       如果说,这些本不该出现的思想文化领域的严重状况,是由于不少的人众,尤其是今天的年轻人,缺少对那段历史的深刻了解所造成的话。那么,从我们的思想文化宣传导向方面,又有什么值得学习人家红旗渠经验,而吸取自身教训的地方呢?
                                                       
                          2015年12月15日于蓉城锦江书屋(今日重发有改动)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4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9-10-08 14:30:38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