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经典的诗就应该这样——论于德兴其人其诗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445        作者:益德居士        发布:益德居士        首发时间:2014-06-11 21:29:39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经典的诗就应该这样
——论于德兴其人其诗
      提起武强县冀遂诗社社长于德兴老先生的大名,相信县内外的诗词爱好者以及诗社的全体诗友没有一个不佩服他的极高造诣的。于老先生的功德绝不仅仅在于凭己之力创办了社员遍及武(强)饶(阳)深(州)三地以及省内外众多成员的一家县级诗社,他的功德更在于于老先生时时处处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表达着自己“立言为民,面向大众,真情实为,感兴而发”的诗作主张。
      于老先生在2003年建社之初,就曾被授予“当代优秀田园诗人”的荣誉称号。而读过于老先生的诗作之后,必定会产生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于老先生的诗作,充满着十足的乡土气息和田园风貌,它们就是扎根于深厚的农村文化的土壤,表现了广大农民在农忙时期田间劳作之时偶有的“诗意栖居”,脱口而出的妙语佳句看似无心之举,却充盈着高居大城市的所谓“正统文人”难以企及的人生智慧,而这些诗作所突出体现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特色更是那些文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仅没有于老先生这样的生活,自然也就写不出这样非常“接地气”的优秀诗作,同时他们更不具备于老先生的驾驭字句的能力,自然也写不出让人读之即有强烈共鸣的作品。
      于德兴,经过农村的艰难时代和落后的农村生活,有足够多可以成诗的人生阅历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因此,他在诗中常常流露出对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回忆和对农民兄弟的关切,如《挖河》:“一把铁锹一辆车,弯腰弓背拱堤坡。民工挥汗滴泥土,泥土推出汗满河。”像于老这样年龄段的人,哪个没有挖河出河工的经历,可是又有谁愿意提及那个时候的苦痛经历呢?而于老站在时代的高点上,用诗的形式来反映那段难忘的岁月,怎能不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他写的《麦熟看场趣题》“摊片穰秸做睡床,晚风为我送清凉。多晴更是星光灿,一夜秋波递梦乡……”在《长白山诗词》发表后,副总编刘庆霖还给他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德兴诗友:我不知你现在是何职务,但看了你的诗倍感亲切,不由得想起了儿时生活在黑龙江农村时的情景,诗就应该这样写……”一首短短的小诗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就可以看出当前广大读者最需要的诗作就应该像于老先生所写的这样。
      作为诗社的领路人,于德兴笔耕不辍,硕果丰富。在他笔下,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物都成了美好的诗篇。如《抓青遇雨》:“涔涔细雨绵,抓埝欲禾田。泥水衣衫透,心中苦又甜。”写出了劳动的苦与甜。又如《中秋夜杂咏》:“清风吹爽夜,皓月借晴空。德政泽民顺,黎康久太平。”写出了对党的惠民政策的赞颂。又如《归田》:“露浴晨昏午浴光,披星戴月稼麻桑。如烟往事随风去,乐在田间闻土香。”道出了对田园生活的独特感情。再如《郊游即兴》:“遍闻婉转树啼莺,尽沐轻柔麦浪风。绕过果林棚菜地,小楼幢幢柳烟中。”在于德兴的作品中,像这类表现田园风情的诗作不在少数,难怪他会被称为“优秀田园诗人”。
      于老最擅长的是七言绝句。于老常说:“别看绝句篇幅短小,字数又少,但要写好绝句,可绝非易事。短短四句,其起承转合,欲要浑然一体,达到文道合一,非下苦功不可。”于老虽然这样说,但是他的作品中数量最多、水平最好的还是绝句。于老的绝句,多是反映农村田园生活的精品,于老真不愧于“中国当代优秀田园诗人”的称号。在于老的笔下,干农活的场景都成为诗句的题材,看不到田间劳作的艰辛,却可以感受到置身庄稼地的欣喜。于老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全部取材于乡间俚语,像是在“话家常”,娓娓道来而又高度精炼。于老的诗作字里行间饱含生活智慧与人生哲理,充分体现了于老“立言为民,面向大众,真情实为,感兴而发”的诗作主张,也从一个侧面验证着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的颠扑不破。
      有一首于老先生反复提及的得意之作,可拿出来欣赏一下,读后就能理解于德兴诗作的鲜明特色了。这首诗是这样写的:“地热天闷半袒裼,田间撩蔓翻薯畦。回头老伴相看笑,一道汗沟一道泥。”(《伏天山药撩蔓》原载《长白山诗词》2009年1期)如果将来于老要是出版了诗集,那肯定会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当代田园诗的经典聚集。
      什么是经典,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并引发众多共鸣的作品,就是经典。在这一点上于老可谓实至名归。每一个写诗的人都应该认真地向于老学习。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4-06-15 10:01:32)  
什么是经典,能够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并引发众多共鸣的作品,就是经典。在这一点上于老可谓实至名归。每一个写诗的人都应该认真地向于老学习。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