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原创】登盘山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378        作者:木子        发布:        首发时间:2011-05-05 22:34:31
关键词:乾隆皇帝 盘 山 隶 书 峰 顶 台 阶 游客 天津
编语:
登盘山是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去时——一串脚印,来时——感受满怀。

    

     登盘山

   乾隆皇帝曾有“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感叹,不过我是在上山之前才刚刚听到别人说的。
   对于从黄土高原走来的人,飞驰在平原上太久,山必然是一种向往。两个多小时之后,车终于在山脚下停了。
   其实作为一位游客来说,要去一处胜景,首先应该了解景点,更深的还有风俗和历史文化,这样心灵无形中会被触动,然后心里也会觉得更踏实一些。但由于时间仓促,还没有来的及去了解,就匆匆开始这段行程。不过这样以后发自内心的感觉更显得直观一些,也许会有另外一种心境吧。
   四月下旬,正值迎春花开的季节,沿一路走来,光秃秃的枝干上朵朵娇艳,滴滴欲坠,有黄色的、粉红色的,又有枚红色的,这一种完全空旷的美几乎浸透了每个人的心田,地上的草刚刚泛青,树叶还没有完全舒展开来,略带着几分羞意,她们把隐藏在内心世界的那些美意,仿佛就在季节交替的过程中逐渐变化,将蕴藏的那些记忆在七彩的阳光里静静沐浴。
   盘山风景区距天津市110公里,位于蓟县县城西北12公里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5A 级景区盘山,历史上被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是当地一大著名景观。
   远望盘山,山并不怎么高,是石山,这时候山上的草木也还没有完全绿透,有光秃秃的巨石镶嵌,裸露着因为坚硬而潜在的一些风格。
   广场正前方就是山门,有三个门拱构成,均匀分布,整个建筑是典型的朱红配色,屋檐下的匾牌蓝底金字,上面写着“蕪终胜景”四个大字。山门的正前方平地上约有0.5米高的卧式圆盘,斜置着,酷似公章的造型,文字沿弧形布置,上边写着“乾隆皇帝32次游历过的地方”,下边是英文标注,显著性标志置于最中间,下面写着“中国 盘山”。广场右侧的大块连山石上刻着“盘山”两个大红字,是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总理亲笔题写的。旅游景点的门面可以说是各具特色,给游客好感是一种必然。
   走进大门,顺道而行,在拐角处,迎面的巨石上“入胜”两个红色大字栩栩如生,凭着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必是值得的,就这一种表白,让我想了好久。再往前走有巨石临滩,水自左侧石顶缝隙喷出,形成瀑布,注入池中,正前方的巨石上四个红色大字“三滩暮雨”,鲜艳夺目。在山体的巨石上,刻字在这里别有一番风格,字给山赐予了一种灵性,再加上流水垂帘,堪为胜景。路盘延而上,台阶全为方石凿制构筑,踩着一级级的台阶向上,不由被工匠们的心血和汗水所折服,石构筑着山的灵感,工人们却用自己的双手在人文自然中筑建着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完美的结合。
   有山有水的地方,庙宇建筑是不可或缺的,这在诸多风景区都有着几乎统一的风格,不由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传神名句而感叹,其实如此醉人的山山水水,绿郁丛丛的树木,林间鸟语花香,必然是修身养性的佳居。走出闹市,置身其中,当我们在清醒的空气中游走,象在寻找一种情感的回归,这原本属于自然的感怀,是值得让人无限向往的。
   沿着幽谷向上,远望一片白色塔林,别有一番景象。站在塔林门庭前,门庭由花岗岩构筑而成,门庭正中刻有“风越古今”四个大字,据说塔林由九十九座历代高僧的墓塔组成。石塔为花岗岩雕凿而成,呈方形、六角形或覆钵状,置于石块垒砌的方形台阶上,级级升高、排列矗立,肃然而幽静,周围树木依衬,又显平淡而非凡。
   走了约有1个小时的路程,有朱红色的建筑与墙体逐渐映入眼帘,寺庙转角建着,拉成“之”字状,拐点有亭台点缀,向上望去,凸显立体之感,气宇轩昂。沿寺庙径路旁,安放着刻有“名山古寺”巨石,方圆2米多高。路直通寺院,走进寺院,门口有身着长衫的僧人不断招呼着游客,只是这种对佛祖的虔诚显得不很自然,来几句保佑平安、送祝福的话语让游客甚感难堪,随声声梵音敲响,上香叩头。原本步入寺庙的那种思绪全无。顺台阶而上,有木制走廊,走廊尽头建有寺庙。登上台阶,走出万松寺,俯于寺庙围墙,一切尽揽其中,寺庙中有高塔耸立。从不同角度,看庙宇建筑,独具风格,山峦相依,树木环抱。站在这里,向远处望去,城市象一片开阔地,完全没有了嘈杂,再远处,有云雾盘绕,山峦初上,别有一番意境。
   不由感慨“若为美景尽揽时,步越山峦登高处。”寺庙往上,有索道直挂峰顶,各色的缆车交错布置,来来往往。山是需要一种力量来支撑的,他厚重的让游客抬不起脚,面对到峰顶还有十多公里的路程,大多游客都已疲惫不堪,自然需要借助索道这种看似最佳的休息观光方式到达峰顶。而另一种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脚步去实现,不过爬山更需要一种耐力和勇气的。看时间尚早,我们决然选择了爬山,继续沿着石块构造成的一级级台阶向上,也许是后来架起索道的原因吧,越向峰顶走,路渐渐变得不怎么规整了,弯弯曲曲的,有如羊肠小道,有用乱石堆积的,真可谓坎坎坷坷,走路多了,体力消耗很大,腿脚也就不那么灵活了,深一脚浅一脚,很难找个合适的地方落脚,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一件好事,登台阶久了,腿脚会感到极不适应,就这样高低不平,还稍有缓解困乏之感,在迎客松下,站在巨石上,有游客拍照留念。有游客大吼几声,象在获得了一种认可。站在紫盖峰上,居高临下,眼前一片空旷,有蓝天白云衬托,依靠在松树旁,坐卧在山石上,丝丝凉意拂过,一路的疲惫略减。
   接近峰顶时,索道在高处设有中转站,从我们脚下越过深深的沟壑,直跨峰顶。对面就是赫赫有名的挂月峰,远远望去,有红色亭子和白塔在峰顶高高耸立。此时,很多游客都断然选择了乘坐缆车。索道的延伸,自然也延伸着攀登者的脚步,索道在两座山头之间连成一条捷径,而脚下的路则需沿着山梁绕行。稍作调整后,我们脚步继续向前,沿着山梁行走,下坡、上坡,约有3公里的路程,眼前一列笔直的阶梯式台阶直通峰顶。长途跋涉使游客们体力消耗很大,此时的我们其实也已经很累了,但漫长的跋涉挡不住登上顶峰的冲动。天梯脚下,起步处有“朝天坊”白玉牌坊建筑,台阶宽3米,分段梯台式向上,据了解台阶斜全长380米,共有十多个阶梯999级台阶。大概算算,已累积步行近20公里路程,要登上台阶,对游客来说有着很大的挑战性,是需要有一种力量和意志力来支撑的。登上第二个阶梯时,腿脚已完全超过了极限,望着台阶,却抬不起脚,来自肢体的感觉不得让人停下来,稍作歇息,望着走过的路,看看将要走的台阶,此时,都在面前。这朝天的路呀,是多么的高昂和厚重,此时那一级一级台阶,只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一步一步去证实。登完台阶的那回眸一望,象是一种征服,又象一种获得,写满就全是我们面对现实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登上台阶就是著名的南天门阁楼,坐落在弥勒峰西,紫盖峰北,挂月峰南,正面匾额“南天门”和“千章紫锦”点睛了“雷霆俯视山腰斗,日月横看树林悬”的恢宏景观特色和阁楼的名称。穿过庭楼,平视望去,有庙宇建筑嵌在山崖上,听说这就是盘山地势最高的庙宇——云罩寺,在寺庙的正上面,自来峰顶白塔高高矗立,有棵棵松树点缀相衬,别具一格。沿着平整的水泥地面行走,极目远眺,云朵袅袅,山脉起伏,此时才感觉到,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也许只有走的路多了,站的高了,才能酝酿出这样的美景和感叹。平坦的路上,有一处裸露的巨石山体上篆刻有“雲根”两个朱红色大字,格外瞩目,水顺石块直下,乱花飞溅入滩,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就是石山独具的魅力。走着走着,路两边分开,有游客“先峰后塔”的引导,我们拾级而上,直奔盘山绝顶——挂月峰,峰顶建有四柱阁楼,位居松林之中,阁楼的中间悬挂大钟,链柱呈等角合围,链环上密密麻麻套着铁锁,有松树与庭相依,真可谓“一览众山小”,一眼望去,空旷中兼有平坦起伏,远处与云朵浑然一体,临近自来峰上高塔耸立,独占鳌头,远处一片平坦,有大片树木和农田泛绿,撞一下钟声响起,响彻山谷,穿透游客们的心底。
   下了最高峰,接近自来峰顶时,路呈“之”字交错布置,朱红墙体,由块石构造逐渐升高,别具一格,走进高塔,塔身呈六棱布置,两层塔檐,下面有门窗轮廓,顶部为椎体构造,布局合理,巧夺天工。站在峰顶望塔顶,站在塔顶望峰顶,这在别的景区是很难领略到的。
   此时油然诗意,“盘山誉峰亭牵塔,石篆隽秀显灵耀,峰挂瀑布飞溅时,谁把脚步不言欢”
   驻足片刻,有阵阵凉风吹来,我们踏着返回的路,一直用脚步走完。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5-06 08:23:20
文章评论
高飞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6 11:05:51)  
作者可谓在这篇游记上精雕细琢,先袒露出登山的心情,那是一个从高原走下来的人对秀美平原山峰的向往,紧接着从方位上慢慢地靠近山,从历史的足迹中寻找它,不是迸发出诗句,让我们共同领略山脉的风情,那林间的庙宇,那是山灵休憩的地方,最终作者是踏着荆棘登上山峰和坐缆车的感觉完全不同,最高处就像一个充满魅力的神女那样令作者向往,克服一切苦难也要登上顶端,最终吟唱出优美的诗句,表达出欢快,幸福,美妙的情怀!如果我们也这样情绪盎然的登山,该有多美妙!
秋水伊人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6 09:49:23)  
有心人行万里路,用脚步丈量山水远胜于坐在车里走马观花。
偷闲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6 07:06:30)  
看过此文章,方知有盘山。佩服作者的坚韧,不历经艰辛,无以体会美景之美。
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