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延 安 寻 梦 <散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812        作者:张克刚        发布:张克刚        首发时间:2010-04-21 14:08:00
关键词:延 安往事感悟
编语:

   延 安 寻 梦 <散文>   

 

       张克刚

 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时许许多多的心愿梦想,渐渐淡忘。惟童年课本上,贺敬之的《回延安》,那充满激情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多年来,总想到陕北——延安去看一看,怎奈岁月匆匆,总也不能成行。直到三十多年后,丈夫的钻井队在陕北油田打井,才算实现了心往已久的陕北——延安之游。

去年夏天,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我,带着十五岁的女儿,要坐上一千多公里的车。心里是即激动高兴,又有点紧张和害怕;途中,万一要有点什么事,如何是好呢?欣喜,还有几个别队一同探亲的家属,一路上,几个人扯扯家常打打牌,也不觉得寂寞和害怕;第二天下午,就到了陕北。

陕北,蓝盈盈的天空,飘飞着一朵朵巨大的白云,随着你的想象而变化着。我被这美丽的蓝天白云深深地吸引了。直到他们队里的司机小王开着值班车来到身边,我也没有看见;小王说老张来不了,井队正在搬家;我还没有完全从美景中回过神来。小王不停的催促着:“走吧,嫂子,以后有你看的;你别看现在怪好看,一阵风刮来,天混地暗,什么也看不见;我们到队上还有一百多公里,晚了,山路不好走。”

他们的井队,在甘泉下寺湾的后山上,值班车沿着弯弯曲曲盘弦而上的山道,绕过一个个山顶;拖起翻滚的尘烟,好似一条飘飞的玉带,紧紧地系在山腰,久久的散不去。路的两旁,被开垦成一片片地的山坡上,无精打采,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低头卷叶的玉米,干渴的黄土地,咧着一道道、似乎永远也喝不饱的大嘴;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绿色的过去。这里的山上,在八十年代初期,还是一片茂密的森林,被分到一家一户后,漫漫地被“开垦”成一片荒山。日毒日毒的太阳,照在身上火烤似的;而树阴下,则顿感凉风习习。绕过十几道山梁,终于看到了那些分布在十几个山头上的井架。远远的望去,一朵朵白云,在夕阳的余辉里,漫漫地被染成了彩霞,正从井架旁缓缓地飘过。如此的美景,我不知是人间,还是天堂。我一身的尘土和臭汗,本想到井队后,好好的洗一洗的;可他们用的水,竟是用毛驴车跑了二十多里路,到山下去拉的。无奈,只能草草的搓搓。

太阳下山了,凉意一点点地逼来。我望着东山头井架上,冉冉升起又大又圆的月亮;总觉得陕北山上的天,比中原要低,似乎站在井架上就能够着。山上的夏夜,睡觉还是少不了被子的。两天的连续坐车,又累又困的我,枕在丈夫粗壮的膀子上,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

他们钻井队总共才三十来人,除几个干部和后勤人员外,都是青一色的二十来岁的小青年。这群在家中还需父母呵护的孩子,干起活来竟一个能顶两三个人用。东部钻井队保障搬家的钻前、安装、水电、倒运钻具等辅助单位的工作量,他们全都是自己干。就连钻铤、套管,他们也常常是不用吊车,人工装卸;打井用的生产水,也是他们抬着一百七八十斤重的油管,翻山越岭,一根根地接了十多里,才接上山来的。

我望着这群和自己女儿大不多的小青年,一个个的肩膀都压的红肿红肿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艰苦的环境,还真是磨练人的好地方。这群在家里还需父母呵护的独生子女,出来两年,黄土高坡上的西北风,把他们那一张张娃娃似的脸,吹黑了,也吹成熟了许多。

近一个月的井队生活,女儿身上的娇气少了,也知道找活干和关心人了。这也许就是我们陕北之行最大的收获吧。队上的小青年们,听说我们明天早上就要走了,有的捎封家书,有的带点钱物。虽说坐车钱物带多了转车不太方便,可我不忍心拒绝他们的一片心意。

晚上,李队长来了,“老张,嫂子和闺女来也快一个月了吧,你一直也没有下山,她们来一趟也不容易;明天,领她们到延安去,好好的转转、看看;也顺便再领点材料回来。”

这次来,本想到延安圣地去好好的转转,那可是几十年来,心里一直魂牵梦绕向往的地方。可到队后,正赶上他们钻井队完井、搬家一直的在忙,也没敢开口。女儿听说明天要到延安去玩,激动得一夜也没有睡好。天刚刚蒙蒙亮,她就非把我们给喊了起来不可。

“到井场去,看谁还有啥事,下一趟山不容易。”司机小王笑着指了指包里的本子说:“走吧,书记,都在这里记住咧。”

队上到延安近两百公里,车整整跑了5个半小时;到延安——前指已经12点多了。把要领的料单给了供应站后,才到市内找了家正对着宝塔山的建设宾馆住下。

宝塔山,高高地耸立在山顶之上;它记载着延安历史的变迁。延水桥下的河水,几乎都要断流;苍老的延水桥,遥望着下游一千五百多米处新建的王家坪大桥,正在交接着历史和未来。扬家岭、王家坪,讲解员那充满激情的解说,久久地在我的耳边回响、回响。女儿忙的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又忙着抄点什么;她搞不明白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别队一起来的家属,在前指——延安又集齐了。丈夫把我们送上火车后,又匆匆地回队去了。

我望着渐渐远去的延安,沉思着;那几十年来,一直魂牵梦萦的延安,这次,自己究竟看到了些什么?为什么总也找不到,当年读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课文时的那种感觉。

 

                             河南南阳油田钻井管子站:张克刚

                                                邮政编码:473132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4-21 21:41:00)  
感受到钻井队生活的辛苦。作者写文很善于选择写作角度。用一种衬托的手法,映衬着作者的心里。最后一段点题。欣赏了!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