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毕生凌云唯报国 笔风独特赋壮词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130        作者:人淡如菊        发布:人淡如菊        首发时间:2015-10-23 11:15:44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毕生凌云唯报国
                                                               笔风独特赋壮词
                                                                           ——纵横沙场与词坛的辛弃疾
      年少立壮志堪称燕赵奇士,投身抗金大业叱咤沙场、名重一时,屡受弹劾名衔被削、闲居村野,晚年病重犹记国耻、忧愤离世。——这是南宋豪放派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起落人生,而因之形成的以抗金复国为主旋律的思想内涵和别开天地、横绝古今的独特风格是他的文学造诣,其中尤以词见长,辛弃疾也因此被誉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洗雪国耻、收复失地是辛弃疾最大的政治抱负,也是其词作的主要思想内容,而这种浓烈的爱国思想和战斗精神主要表现在他对抗金斗争的赞扬上。其脍炙人口的佳作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的精彩之处在于两组对偶句营造出雄壮而豪迈的气势,让人血脉贲张、意兴勃发。“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展示了抗金军兵的战斗士气,饱餐战饭,奏响军区,队列整齐,意气昂扬;“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表现将军率领铁骑驰骋沙场,弓弦如雷,箭发如雨,战鼓扬威,旌旗招展。加之“沙场秋点兵”大气磅礴直贯其中,可谓壮哉!
      回首辛弃疾的一生,年轻时的词人也有过这样的壮举。当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进之时,北方义军纷纷崛起抗战。年仅21岁的辛弃疾集结2000余人投奔耿京所领导的义军。后来耿京被叛贼所害,辛弃疾竟率50名骑兵闯进金营,抓回叛贼为耿京复仇。而追念这一时事、表现此侠勇之举的是他的《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禄,汉箭朝飞金仆姑。”战旗猎猎,英雄凛凛,谈笑间顿立威名,真乃奇伟之士也!
      这样的豪情烈气在其它词作中也屡见不鲜。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追忆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战功赫赫,收复失地,气势如虹,表达对英雄的景仰之情和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想起了晋代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想起了古代神话中女娲炼石补天的传说,更加坚定了统一祖国的信念。
      正是这种于天可表、日月可鉴的耿耿丹心,凝结出辛弃疾词作的思想精华,《四库全书》赞其词曰“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其气魄宏大确乎可贯古今。
                                                            “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据《中国文学史》载,辛弃疾是从北方“归正”来的军人(南宋王朝歧视那些从北方归来的人物,称他们为“归正人”),他的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政治抱负既和偷安江南的小朝廷不相容,政治上的孤危地位和屡遭毁谤的身世又警戒他不能肆意逞辞;这就使他有时不能不采取幽隐曲折的比兴手法表现百折不回的战斗精神。一首传唱至今的《青玉案·元夕》便是此手法的典型代表。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创作这首词时正值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整首词在最精彩的地方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无比开阔的想象空间。经过等待、寻找、焦灼、失望之后突然发现自己的意中人原来就在身后,那种从天而降的惊喜可想而知。末句是久吟不衰的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那位佳丽,是一个比兴的意象,词人以“美人”喻指贤君子,寄托了壮志难酬、备受冷落而又不肯放弃理想随波逐流的思想感情。梁启超评此词曰“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确实颇有见地。
      不只是这首词,辛弃疾的《摸鱼儿》亦是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了忧愤复杂的感情。上阕“惜春长怕花开早,……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今日惹飞絮”通过惜春而又怨春的感情表现对南宋王朝“爱深恨亦深”的矛盾心情;下阕“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托蛾眉遭妒表现对自身遭遇的不平,读之只觉得“回肠荡气,至于此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梁启超语)。
      作为豪放派词家,辛弃疾的词确实以慷慨豪迈为主,但与其他词人相比,又有不拘一格的一面。他擅作比兴,有所寄托,化用典事,别出新意;既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沉郁、苍凉、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四库全书》)。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人淡如菊 评论 (评论时间2015-10-26 11:49:23)  
问好老师!
惜若 评论 (评论时间2015-10-26 09:50:09)  

辛弃疾的一生是壮烈的,也是充满词意的,借词抒怀,这或许是他最心仪的事情!

欣赏拜读了,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