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横沥牛墟形成的社会与地理环境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876        作者:一刀也        发布:一刀也        首发时间:2019-12-24 10:23:44
关键词:诗赋网
编语:

      一、横沥牛墟形成的社会环境
      耕牛,指用来耕地的牛,一般有水牛和黄牛两种。北方干旱多黄牛,南方多水牛。“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惜牛不使冲残日,归来黄昏饮小川”。这是宋代黄庶的《咏牛》诗,饱含着人们视耕牛为宝、爱护备至的真挚感情。宋代名臣李纲作有《病牛》诗:“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何时复?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夕阳。”他以病牛自喻,以牛为标,化牛入性,歌颂牛为了人类辛勤劳作的精神。  
      在中国古代,农耕是主要业态,那时人们并没有现在的耕地利器。人们发现由于牛比其他动物的身形大,力气大,所以用牛拉铁犁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牛与铁器的结合是农业社会的一次伟大的技术变革,自此之后,人类的农业生产能力有了质的飞越,进入了精耕细作的时代,生存空间得到扩展,人口得以繁衍,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牛耕从何时开始?主张牛耕始于西汉中叶的人,主要根据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赵过始为牛耕”之说。《汉书•食货志》载: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东汉的王景、任延继续在庐江郡、九真郡推广,因而《后汉书•五行志》开始有“牛疫”的记载。这表明西汉中叶以后的一段时间,由北到南,已广泛地推广牛耕。江苏徐州、山东滕县、陕西绥德出土的汉代牛耕画像石,更是生动而真实的记录。《陈旉农书》是论述中国宋代南方地区农事的综合性农书,是宋代陈旉所写,他说:“农者,天下之大本,衣食财用之所出,非牛无以成共事,……夫播种者而不深耕熟耘之,则食用何自出?食之乏绝,则养生何所赖!”清代丁宜曾撰写了一部农学书《农圃便览》,认为:“牛为农之本,腴田百頃,非牛莫治,其兴地利,不止代七人之功。”  
      使用木石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牛耕技术从出现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在中国农村延续了2000多年。牛耕技术是农业技术的一大飞跃,它的意义在于: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劳作的效率,牛耕使耕作更为精细,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可以大面积开垦荒地,提高产量。在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延续过程中,牛耕技术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对中国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尤为深刻。即使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农业机械还比较少,耕牛依然是农户的重要劳动力,牛耕还是非常普遍的。
       据有关资料显示,明清两朝在鼎盛时期,出现社会经济全面高涨的局面,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据相关资料记述,在农业方面,明初耕地面积为8.5亿亩,清代高达10亿亩;双季稻得到大面积扩种,南方的水稻亩产量得到提高;从国外引进了高产作物玉米、甘薯等,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在商业和城市方面,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在运河沿线、江南等地区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明中后期有30多个,到清代增长到204个;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
       广东农耕虽然比黄河、长江流域晚,但由于历史上战乱较少,生产相对稳定,加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优势,所以明清时期广东种植业生产的发展比较快,生产水平很高。明清时期是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东莞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重要时期。东莞因地制宜,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交通条件,顺应人口压力、封建生产关系以及海洋贸易格局变化等因素,结合实际,立足特色,错位发展,实现商品农业区域化专门化;农业与手工业就地结合,形成经济作物加工产业链,发挥地理位置优势,贸易交换关系向内向外拓展,建立起成熟的从种植生产到贸易流通的商品经济模式,成为岭南著名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之一。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耕牛更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耕牛作为农民劳作的伙伴,需求量十分大,这种社会环境对牛墟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横沥来说,到了明末清初,横沥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人口汇聚,拓荒垦殖,农家也开始有实力由肩拖手挖而使用牛耕,耕牛买卖便开始广泛兴起,横沥牛墟便这样出现了。毋庸置疑,横沥牛墟对促进当地农村贸易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横沥地理位置优越、水上交通便利
       横沥镇地处东莞市东部,位于东经113°55'10.1"—114°01'33.9",北纬22°59'21.74"—23°03'50.4",东南部与常平接壤,西南与东坑交界,西部毗邻茶山,东北靠企石,北部接石排,距东莞城区30公里。
       横沥地区是由东江水经历漫长的岁月冲积而成,是珠江三角洲的一部分。地形略分为三大部分:(1)东、南、北部丘陵。 (2)中部偏东河谷平原;偏西丘陵起伏。(3)西部偏西北低地。境内最高神山海拔57.1米,其次为蚬岗岭海拔55.7米,陂头岭海拔51.7米。寒溪河、仁和水和东引运河(又称东引河)流经横沥境内,水运可达莞城、太平、石龙、广州、惠州、河源等地。
       寒溪河(又称青鹤湾水)发源于大屏嶂之观音山,经黄江、常平流入横沥的田头、半仙山、隔坑、石涌,流经境内5.2公里,是东莞境内较为繁忙的河道之一。仁和水系寒溪水的支流,发源于常平镇九江水,流经境内5.5公里,经六甲、田饶步、村头、长巷、水边、村尾、新四汇合,从企石镇南坑流经水边四马的东引运河(在境内长1350米),沿经横沥、半仙山在牛屎渡(地名)注入寒溪水,在神山桥闸过东坑、茶山、寮步、附城接东莞运河经莞城、篁村、厚街注入银河、经虎门磨蝶口入珠江。这些河流给横沥航运带来了优越的条件。
       据清末探花陈伯陶编写的《东莞县志》载:“东江,即古龙川水东南流入广东界,受惠州诸水而大盛,经府城西过博罗县,西流至博罗、归善、东莞三县交界处入境潼湖……东江南派(水)自东南头别出,西流过西湖、石岗,水自东南来注之。又西南过峡口村青鹤湾,(水)自东南入焉……北过员(袁)山贝村复合,又东北过常平墟,西北(水)过塔(泰)岗墟分三派,南派(水)西南流过塔岗村,东坑水自南来注之。东坑水源出高鹰(英)村东北,流过黄麻岭村,向东北流过东坑市,北至塔岗村,西北至炭步村与中派(水)会。中派(水)会流过上车岗、下车岗二村,又西过炭步村,过神山与北派(水)会。北派(水)西流至横沥墟、仁和墟,水自东北注入。又西过石涌村,西北别出为石岗水,南过神山,中派(水)合南派(水)自东南来会……。”从陈伯陶对东江流域所记述中,我们可看到东江水给横沥等地方航运带来的便利。
       横沥境内自古还设有许多横水渡,方便人们生活。据《横沥镇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后,横沥的横水渡口有12个,分别是:1、六甲—仁和;2、田饶埔—村头、长巷;3、水边—村尾;4、横沥火车桥—横沥埔;5、横沥—丝瓜埔;6、横东—旧墟;7、泰岗墟—田头;8、石涌—丁屋;9、隔坑—上车岗;10、牛屎渡—横东围;11、田坑火车桥;12、下车岗—炭步。当年,这些横水渡口呼渡声此起彼伏,摇橹声欸欸乃乃,路上人来人往。
        三、傍水成市,伴水而兴
        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对水的认识过程中,人们对水赋予了感情。古语有“近水使人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以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共建强者莫之能胜”等。人类对水的依赖决定了人类宜居地必须临水而居。而水与财富似乎相伴而生,中国古风水学以水为财,大概源于此。观遍世界,人们对水的宠爱从未断绝。  
      “依山傍水”通常是中国古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有山有水、环境优美的地方通常被认为是风水好的地方,古代的人一般会选择依山傍水而居。古人喜临水而居,因水利万物而不争。依山傍水还与古代人的生活有关,因为古时候人们靠捕猎、耕种为生,捕猎自然得靠近山林,耕种自然得有水源。古往今来,人们对傍水而居的向往也未曾断绝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先民利用域内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依水建镇,由水成市;临水筑屋,傍水成村;以水为本,滋养渔农;靠水生产,繁衍生息。水给人们带来福祉,靠近水的地方特别繁华、兴旺。如果说河流浸润过的土地滋养出生命的话,那么河流就是对人类居住文明的最大犒赏。  
       过去,一些地方能成墟、成集市、成码头,开展商贸生意活动的,且都是靠水的地方。可以说,商品流通如水,无孔不入。就东莞横沥和周边镇区来说,大朗保安墟、仁和墟,常平旧墟,横沥田头泰冈墟、横沥田坑广田圩、横沥旧墟(卖牛埔)与新墟,东坑神山码头、塔江墟、卖糖地、“二月初二”等,追根溯源,都是因水路交通的方便而兴旺起来的。据东坑镇文化人士介绍,过去东坑“塔江墟”就是因为青鹤溪水而形成墟市。青鹤溪水的源头在来自莲花山(三角山),是莲花山的支流,流入大岭山,汇松木山的水,入大朗、常平、东坑,再汇神山之水出茶山峡口汇入寒溪。明朝崇祯时编的《东莞县志》和清朝康熙年间重修的《东莞县志》中对“塔江墟”都有记载。企石镇有个铁岗墟,过去也是因为傍依东江成了商品交易地。旧墟建在东江岸之上,呈东西方向排列。清雍正八年(1730),铁岗墟已街道井然,商铺林立,交易旺盛,成了东莞十二个大墟市之一。墟内约有米铺十多间,茶楼餐馆三四间,酒庄四五间,药铺五间,饼铺二三间,理发铺四间,牛肉档三间,客栈一间。卖鸡鸭鹅、猪肉、布匹、洋杂、海鲜、河鲜、山货、小食、五金,加工米、糖、油、鱼、豆和竹木器、制榄、裁缝、烟丝等作坊,更多不胜数。铁岗墟无墟期之分,日日成墟,故有“铁岗市”之称。赶墟的除了本地人之外,有邻镇桥头、常平、横沥和博罗陈屋村、苏村、小蓬岗、埔上、深湖、龚村、湖头、鹅屋边等地群众。该墟繁华数百年,于1938年被日本侵略军大肆轰炸后才变得萧条。
      起源于明代或清初的三水西南、鹤山沙坪和陆丰耕牛交易市场也是因水成市。三水西南、鹤山沙坪耕牛交易市场和横沥牛墟曾是广东四大牛墟之一。三水地处三江汇流(北江、西江与绥江汇流三水),船只商贸发达,于是当地在西南街武庙东边河滩(现西南水闸附近)设有供四乡农民买卖耕牛的牛圩。随着城市不断外拓与升级,三水西南耕牛交易市场经历了6次搬迁,至今仍在运营,平均每日交易300多头牛,是佛山市内唯一的牛只交易市场。鹤山沙坪河是西江下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全长37.6公里,河宽一般为30— 60米,贯穿鹤山中心城区,辐射鹤山雅瑶、龙口、古劳、桃源等镇,流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是鹤山百姓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沙坪耕牛交易市场也是傍依沙坪河而成市。陆丰位于广东省汕尾市东南部碣石湾畔,境内有河流22条,海岸线长116.5公里,船只可通往汕头、浙江、香港、东南亚一带等地区。其境内的乌坎港历史上曾是个运输良港,清朝初期为粤海关下设的七大总口之一。便捷的水上运输条件促进了陆丰牛墟的形成与发展。        
      横沥由于河道交错纵横,过去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水路运输是以船舶为主要运输工具。寒溪水是东莞古代及至近代峡内唯一水上交通干线,也是横沥地区水上运输的大动脉,曾一度成为贯通省城的水运枢纽,南北商贾船来船往。明代初期,寒溪河横沥河段就经常停泊着上千的船舶。从东江开来的船只由峡口进入,经茶山、横沥直达常平墟。过去商品的运入和农产品等货物的输出,主要是靠这条航道。当时水上交通发达,商贸云集,十分繁忙。    
       现在,人们到位于寒溪河畔的横沥田头、田坑村,已看不出泰冈墟、广田圩当年的繁华影迹,但过去泰冈墟、广田圩因傍水曾盛极一时。就横沥田坑广田圩来说,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广田圩几百米长的街道两旁,开办有各式各样的店铺,有米铺、药材铺、木匠铺、当铺、油行、布行等,是当地各种货物的重要集散地,每天八方商客云集,街上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广田圩旁边有一条河涌,至今仍存在。据田坑村黄杨焕老人介绍,这里就是原来广田圩的码头,叫“神仙海”埠头,该埠头货运能力很强,经常停靠几吨重的货船,当年船来船往,吆喝声几里可闻。由此可见当时这里商业之发达,市井之繁华。货物运输就是通过这河涌连接寒溪河和东江,直达珠江口,水路运输十分方便。抗战时期东江被日本人控制,广田圩就成了沟通惠州的唯一通道,惠州的霉菜等农产品都是经由“神仙海”埠头送达石龙、石碣、莞城、高埗等地。新中国成立后,仍有不少的货船停靠埠头,购买当地的草灰、缸瓦等。
       逐水而居,傍水成市,伴水而兴,事物兴衰,有偶然中的必然。横沥牛墟的发源地位于寒溪河和东引河交接处,名为“卖牛埔”(即现横沥镇金牛公园西侧)。这里是当时最热闹的渡口。正是由于水路交通方便,有商家把牛运到这里来交易,逐渐形成了以耕牛交易为主的新墟市。每逢“三、六、九”为墟日,方圆二三十里的人都来这里趁墟。
      随着横沥牛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诚信”为核心的牛墟文化。由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编,黄伟宗、司徒尚纪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中国珠江文化史》在说到“自然与人文环境合铸的文化特性”时指出,中外文化学者都认为,自然环境对于形成人的文化特性有很大关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的人群所构成的人文环境,更是造就人的文化特性的直接孵化温床。所以,一定水域或地域的文化特性,总是由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合铸而成的,又是随其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一般说来,自然发展变化缓慢,人文环境发展变化相对快些,对文化特性影响更直接些,但也需相当长的历史积淀才能显出发展变化之痕迹,所以,形成的文化特性有较长的历史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正如以上所说,横沥牛墟形成的文化特性有较长的历史性和相对的稳定性,是由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合铸而成的。
      横沥牛墟文化也是横沥人的精神文化。正是横沥人数百年来对牛墟文化的悉心培育、呵护和坚守,以‘诚信’为核心的的牛墟文化得以薪火相传,至今更加光彩夺目。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横沥人全力弘扬“勤奋肯干老黄牛、开拓进取拓荒牛、甘于奉献孺子牛”的“三牛”精神,以实现美好生活、美好环境、美好风尚为目标,为建设湾区活力生态文明小镇注入新的动力。
       四、横沥与外界很早就有联切的联系  
       很早之前,横沥与外界就有密切的联系。据有关资料记载,横沥村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在位年间,时间为1368年—1398年)立村。由于横沥自然地理条件好,当地河涌交错,水上交通十分发达。当时,横沥村邓氏先人拥有数艘大型苏州船在水上来往,与外界进行粮食等货物贸易。这些船出横沥寒溪河后,沿水路可直抵苏杭,沟通南北,在南粮北运中与内陆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往来。当时,人们在横沥可看到这样的情景:曙光初照,寒溪河碧波荡漾,满载粮食等货物的大型苏州船沿河而下,扬帆驶向远方。
       在横沥村邓氏宗祠内壁上,有一幅“施谷赈灾”的图画,说的是历史上邓氏先人南粮北运中“施谷赈灾”的故事。明朝末年,邓氏先人邓司谷押运满载谷物的大船北上进行粮食贸易,当货船经华东时,正值当地发生灾荒,他一路看到灾民苦饿难挨,流离失所,惨况令人目不忍睹。邓司谷毅然作出决定,停船施谷赈灾,帮助灾民度过难关。他把船靠岸后,指挥众人当即打开船舱,把粮食悉数搬出,发放到灾民手里。邓司谷施谷赈灾的善举,曾惊动了当时的朝野,一时传为美谈。当时,皇帝为此在京城召见邓司谷,为邓司谷施谷赈灾的善举赞赏不已,并许以其特权,此后到京城可随时入宫廷或店铺食宿。邓司谷施谷赈灾的善举,彰显了横沥人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精神底蕴。
       元末明初,横沥木棉塘(今新四木莲塘)人梁敬远走吴浙,亦商亦儒,其事迹载于明代陈琏《琴轩集》卷二十六《处士梁子敬墓志铭》。这是横沥人最早外出经商的史料记载。梁敬之父在元末的战乱中为强人所害(强人,古意指的是强悍而凶暴的人)。当时梁敬年幼,随母兄避难他方,明洪武初年始得归乡,重建家园。他凭着营生技能、经商头脑,勇敢地奔走诸州府富庶地,在生意场上挣得一桶又一桶金子。在姑苏,梁敬用经商所得之赀(赀,意钱财),买民地七十亩,施寺僧为蔬圃,又修建久坏的寺门。在家,奉敬母兄,谨严周至;对待姻亲故旧,尽情热心;一见贫匮无依者,就施恩布德,慷慨无私;平日,则诗酒自娱,颇有古人风度。仁者爱人,富而行善。梁敬彰显了一个有志之士孝义慈善的美德。纵观梁敬一生,其自强不息,进取不止。“吁嗟处士,其志崛奇”,这是明代东莞籍高官巨儒陈琏对梁敬的评价。
       清光绪九年(1883),横沥村尾村人叶同贵随父赴澳大利亚种菜,先从事农业,并在悉尼街市开设蔬菜栏,专门代理华侨乡亲销售蔬菜、薯类等产品,后开了利生办庄,做进出口生意及代华侨办理出入境签证手续业务。随着商务日益发展,叶同贵又分别创建“叶氏公司”、“叶林公司”、“碧玉餐室”。在香港南北行开设“正利生办庄”、与悉尼“利生办庄”相互交换香港与澳洲商品。到清末民初,商业触角更伸展到新加坡、香港、上海、广州等地。在新加坡开设“中澳太平商业公司”、在香港加设“天然公司”、“金龙织造厂”等企业;在上海、广州则与侨资三大公司之“大新公司”、“先施公司”、“求安公司”有长期商业往来。至此,叶同贵生意如日中天,遍布了澳洲、东南亚、上海、广州、香港等,成为当时澳洲华人首富,在当地很有地位和声誉。此外,他慷慨仗义,乐善好施,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创立了东莞同乡会公义堂,积极帮助莞邑峡内赴澳洲谋生的贫困华侨,资助孙中山革命和十九路军抗日,获得华人的尊敬,在澳洲华人社会中曾被称为“澳洲华侨之父”。
       从以上三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到,横沥人很早就凭着一股闯劲,敢为人先,敢于试水,走出横沥,沟通与外界的联系,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在莞邑或省内,横沥的商业也十分活跃。据《横沥镇志》记载,20世纪30年代,峡内农村养蚕业很盛,每年有大量蚕茧由木船经寒溪水运往石龙商行销售。横沥旧墟及泰岗墟是船舶停泊、货物起落的场所,商业往来频繁,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前后,横沥新埠、新墟的商家到石龙等地采购货物,除少数由火车运回横沥火车站卸货外,大多靠货船经东江转寒溪河运回新埠、新墟码头卸货。横沥、田坑、水边、村尾、半仙山等村开挖的白坭、黑坭,除少部分由火车运往广州外,大部分由坭艇载运到神山、峡口交给购买方的货船,然后转运到广州、佛山等地。此外,长巷等村盛产的沙葛,也常由小农艇装载,经仁和水入寒溪河转东江到莞城出售。新中国成立后,横沥地区的部分甘蔗,在榨季收获后,也由寒溪河运往东莞糖厂。
      横沥镇原两个墟场为横沥新墟和横沥新埠,两个墟场东西并列,各有水路码头一个。新墟码头接近松麻岭,新埠码头在半仙山村新海仓附近。水路运输可以沿着东引河、寒溪河出峡口入东江,通往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各县市。解放前两个墟场水路运输货物均由这两个码头进出装卸。当时新墟、新埠这两个水路码头可停泊40吨大船和装卸货物。解放初期,由于公路交通建设尚未展开,横沥墟镇运输仍以水路为主。
       1970年东引工程开展后,河床加深常年有水,船只来往顺畅,可由原寒溪河进入东莞运河航行,水路运输更加方便。改革开放以后,横沥镇公路建设出现了高潮,公路畅通,车量激增,已形成一个四通八达、风雨无阻的公路交通网。由于公路的发展,横沥镇水运量呈下降趋势,水上运输优势逐渐被陆路运输代替。据《横沥镇志》记载,从1988年起,由于汽车运输发展较快,由船转汽车,水上船只来往甚少,水上运输量逐渐下降,基本上没有水路交通。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